书名: 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与装甲的视觉史
定价: 198.00元
出版社名称: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301
作者: (英)理查德·霍姆斯(Richard Holmes)
开本: 8开书名: 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与装甲的视觉史
ISBN编号: 9787122287922
《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与装甲的视觉史》是由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协力完成的百科著作,首度集中呈现了来自英国*家军械博物馆的一千多张珍贵的大幅精彩图片。从旧石器时代的燧石片,到古代世界的刀剑投枪,到中世纪的盾矛弩箭,到近代世界的火绳枪燧发枪,到变革世界的滑膛枪来复枪,到现代世界的自动突击步枪;从古代世界的士兵铠甲护具,到现代世界的防弹头盔,这些在战争、自卫、执法、狩猎中运用的武器所体现出的*具匠心和创造性,无不令人感到惊叹和震撼。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专业的论述以及严谨的态度,穿越世纪的旅程,探索了各个时代武器的形式与功能,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那个时代,并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的。同时也深度再现了*球武器和护具发展演变历程中的创新设计、繁杂种类、致命功能、残酷历史,以及驾驭这些武器驰骋沙场的士兵们的传奇,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兵器与装甲的图文大百科。
前言 6
简介 8
古代世界
公元前3000—公元1000年 24
早的武器 30
美索不达米亚的武器和护具 32
古埃及的武器和护具 34
古希腊的武器和护具 40
古希腊重装步兵 42
古罗马的武器和护具 44
罗马军团 46
青铜和铁器时代的武器和护具 48
盎格鲁-撒克逊与法兰克的武器和护具 50
维京的武器和护具 52
中世纪时期
公元1000—1500年 56
欧洲的剑 62
日本刀和中国剑 66
欧洲短剑 68
欧洲的长兵器 72
亚洲的长兵器 74
蒙古武士 76
长弓和弩 78
武器展示:弩 80
阿兹特克的武器和盾牌 82
欧洲的头盔和轻盔 86
欧洲的决斗头盔,开面盔和轻盔 88
中世纪骑士 90
欧洲的锁子甲 92
欧洲的板甲 94
早期近代世界
公元1500—1775年 96
双手剑 102
欧洲的步兵和骑兵刀剑 104
雇佣步兵 108
欧洲细剑 110
欧洲小剑 112
欧洲的狩猎剑 116
武器展示:狩猎工具袋 118
日本武士刀 120
武器展示:胁差 124
日本武士 126
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刀剑 128
欧洲短剑 130
亚洲短剑 134
欧洲的单手长兵器 136
欧洲的双手长兵器 140
印度和斯里兰卡的长兵器 142
欧洲的弩 144
亚洲的弓 146
火绳枪和燧发长枪 148
武器展示:火绳滑膛枪 150
欧洲猎枪(1600—1700) 152
欧洲猎枪(1700年以后) 154
亚洲的火绳枪 156
组合武器 158
欧洲手枪(1500—1700) 160
欧洲手枪(1700—1775) 162
欧洲的决斗甲胄 166
欧洲的决斗头盔 168
亚洲的盔甲 170
日本的武士盔甲 172
变革的世界
公元1775—1900年 174
欧洲的刀剑 180
美国内战期间的刀剑 184
奥斯曼帝国的刀剑 186
中国的刀剑 188
印度的刀剑 190
印度和尼泊尔的匕首 192
欧洲和美国的刺刀 194
印度的杆棒类武器 196
非洲的刃类武器 198
祖鲁战士 200
大洋洲的杖棍和匕首 202
北美的刀和棒 204
北美猎弓 208
澳大利亚的飞去来器和盾牌 210
燧发手枪(1775年以后) 212
燧发手枪(1850年以前) 214
雷帽手枪 216
美国的雷帽转轮手枪 218
美国内战时期的步兵 220
英国的雷帽转轮手枪 222
铜弹壳手枪 224
我最近迷上了解构一些经典战争电影中的装备,这本书简直成了我的“幕后参考指南”。它的视角非常独特,不是简单地罗列武器名称,而是深入探讨了设计背后的工程学原理。比如,关于弓箭的拉力、箭头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书里都有图文并茂的解释,完全不是那种幼儿园水平的简单介绍。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武器哲学的对比分析。比如,东方的长柄大刀与西方的双手巨剑在实战哲学上的差异,书中通过对重量分布、攻击角度的分析,给出了非常专业的见解。这不仅仅是科普,更像是一本结合了军事史、材料学和人体工程学的专业手册,但语言又不像教科书那样晦涩难懂。每当我看到一个熟悉的武器形象,书里总能提供一些我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某个握把上的防滑处理是如何根据士兵的作战环境来定制的,这种对“人与器”关系的探讨,让我对这些冰冷的钢铁产生了全新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对历史和技术细节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一本“宝藏”。我一直对古代战争中的攻防器具有着莫名的情愫,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简直是业界良心。那种油墨的质感和纸张的厚实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仿佛真的能触摸到历史的纹理。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盔甲制作工艺有着非常细致的描绘,从金属的冶炼到铆接的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介绍得深入浅出。我记得有一页专门展示了中世纪欧洲板甲的内部结构,那种复杂度和精密度,让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而且,书中的时间线梳理得极其清晰,让你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武器技术是如何随着社会发展而迭代演进的,从早期的青铜器到后来的高碳钢,每一步的跨越都伴随着重大的技术突破和社会变革,读起来完全不会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绝对是你在其他普通科普读物中难以找到的。
评分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效果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我必须强调这一点,因为现在的科普书很多都沦为了纯文字堆砌,或者插图质量粗糙。但这本书不同,它采用的那些高清、细腻的彩视图,无论是对武器的剖面图还是实战场景的复原图,都达到了博物馆级别的展示水准。色彩的运用非常考究,阴影和高光的处理使得那些金属光泽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刀剑出鞘时的寒光。我甚至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那些复杂的纹饰和雕刻细节,这些往往是历史学家用来判断武器来源和主人身份的关键线索,而这本书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示美感的细节。它成功地做到了教育性和审美性的完美结合,让我明白,即便是杀戮的工具,其背后也蕴含着高超的工艺美学和文化传承。这本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展示品。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把那些拗口的年代和复杂的兵器谱系串联起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完美。它的结构设计非常聪明,采用了主题式和时间轴双重导航的模式。你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特定历史时期(比如“罗马军团的巅峰时代”)直接切入,也可以按照武器类型(比如“冷兵器时代最后的辉煌——骑兵武器”)进行纵向研究。更棒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专题聚焦”的小栏目,专门讨论一些冷门但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比如特定地区特有的锻造技术,或者某种被战争遗忘的防御工事。这些小插曲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融入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武器发展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于西方军事史的解读,毕竟很多相关的图鉴都带有这种倾向。但这本书的广度和包容性让我非常惊喜。它并没有偏废任何一个重要的文明区域,对东方,特别是亚洲各主要文明在兵器发展上的贡献,给予了非常详尽且公正的描述。从精巧的唐刀到耐用的日本武士刀,再到中亚游牧民族使用的复合弓,每一个篇章的深度都足够支撑起一本独立的小册子。这种全球化的视野,让读者能够跳出单一地域的局限性,去理解不同文化在面对生存与防御需求时,是如何殊途同归地发展出各自独特的兵器体系的。这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也让我更加尊重人类文明在不同环境下的创造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做到了“世界大百科”这个名副其实的巨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