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郑州市城区图 | ||||||||||||||||||
| 出版: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 ISBN: | 9787503186400 | ||||||||||||||||||
| 审图号: | 豫S(2013)062号 | ||||||||||||||||||
| 版次: | 2016年1月第1版 | ||||||||||||||||||
| 比例尺: | 1: 35 000 | ||||||||||||||||||
| 尺寸: | 110CM*80CM | ||||||||||||||||||
| 语种: | 中文 | ||||||||||||||||||
| 印刷: | 2016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 ||||||||||||||||||
| 装帧: | 精装双面覆膜 | ||||||||||||||||||
| 拼接: | 大一全张 无拼接 | ||||||||||||||||||
| 定价: | 40.00 | ||||||||||||||||||
这本所谓的“郑州市城区图208正版精装”的图册,拿到手里首先给我一种非常厚重、扎实的感觉,光是精装的封面就透着一股“官方出品”的严谨范儿。我本来是想找一张能清晰展示郑州老城区和近年来快速扩张的新区面貌的地图,尤其是在规划上有没有什么新的亮点。然而,当我翻开内页,试图寻找那种细致入微的街道标注和最新的市政工程信息时,却发现它更像是一本侧重于宏观展示的资料汇编,而非我期望的实用导航工具。比如说,对于像我这种需要经常穿梭于金水区和二七区之间,对那些新开通的BRT线路和地下管网布局有迫切了解的人来说,这张图的细节深度明显不够。它更偏向于展示城市的主干道网络和大致的行政区划边界,对于那些隐藏在小巷深处的美食店或者新开的小型社区配套设施,它几乎是只字不提。说实话,如果只是为了挂在办公室里作为城市形象展示,它或许合格,但若论及日常出行导航的实用性,我实在找不到太多可以称赞的地方。那防水的双面覆膜,虽然提高了耐用性,但翻折处的设计似乎有些不便,使得频繁查看特定区域时显得有些笨拙,整体体验与我预想中的“新版”所代表的与时俱进的便利性相去甚远。
评分关于这个“横版挂图”的设计,我本想给它一个“大气磅礴”的评价,毕竟能将一个大城市的城区完整铺陈开来,视觉冲击力是有的。我特意在家里找了一面合适的墙面准备悬挂,希望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整个郑州的地理格局。但实际体验下来,这种横版设计在展示郑州这种纵向发展趋势明显的城市时,带来的负面效果比正面效果更突出。很多重要的功能分区,比如高新区、经开区,被拉伸得略显扁平,导致其内部的相对距离感和比例尺的把握变得有些失真。更要命的是,为了实现这种横向的“全景”,它在字体和图例的清晰度上做了不小的牺牲。特别是那些小尺度的POI(兴趣点)标注,在十米开外看过去,简直就是一团模糊的墨点,根本看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单位或者哪条支路。对于需要通过地图进行教育或长期学习的场景来说,这种牺牲清晰度来换取“全景”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评分最后,关于这个版本所声称的“208正版精装”这个编号,我一直很好奇它具体代表了什么含义。是年份的缩写?还是某个内部的编号系统?我查阅了市面上其他几家主流地图出版商的标注习惯,都没有发现类似的命名方式,这让人对其“正版”的来源和权威性产生一丝不必要的联想。一本好的官方地图,应该在其封面或扉页清晰地标明了测绘基准年、数据更新周期以及版权信息,以便读者可以根据时效性来判断其参考价值。然而,在这本图册的内页中,我并未找到足够详尽且易于识别的版权声明和详细的测绘批次信息。这种模糊不清的标识,使得我对它所提供的最新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怀疑。如果连基础的“身份信息”都无法清晰交代,那么我如何能完全信任它所描绘的那些快速变化的城市景观呢?这种信息上的不透明,是影响我给予其更高评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评分我必须提到它的“双面覆膜防水”特性,这通常是高品质地图的标志,意味着它可以经受住风吹日晒,甚至是不小心洒上咖啡也能轻松擦拭干净。理论上,这对于户外作业或经常需要在不同天气环境下使用的专业人士来说是极大的福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高光泽的覆膜材料带来的眩光问题,简直让我抓狂。尤其是在室内有顶灯或者室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地图上的关键区域会反射出刺眼的光斑,强迫你必须变换角度才能看到被遮挡的信息。这让我感觉,与其说它是一张地图,不如说它是一面镜子。我试着用手电筒去检查一些阴影处的细节,结果发现光线反射得更加剧烈。对于地图这种需要精确读取信息的媒介而言,这种对外部光源的过度敏感性,是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缺陷,这使得它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
评分我带着极大的热情期待着这本“河南省分市地图”能带给我一些关于周边城市发展的新视角,特别是许昌和开封与郑州在交通和经济联系上的最新动态。我本以为“新版”意味着它会包含最新的省内高速公路的联通情况,以及高铁网络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然而,当我仔细对比了它和我在几年前购买的旧版地图后,惊喜感几乎为零。它似乎只是在旧有的版图基础上,对一些已经被众所周知的城市边界做了微小的调整,对于像我这样关注区域经济融合的读者来说,这种“更新”力度实在是敷衍。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作为一本强调“城区图”的图集,它对郑州周边的卫星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具体连接路线描述得过于模糊,这使得我们在规划跨市物流或者商务考察时,反而需要借助其他更专业的交通图册。如果它的定位是服务于全省的宏观规划者,那么它在信息密度和专业性上,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如果定位是服务于普通市民,那么它又过于庞大和不便携,无法在日常出行中发挥作用,最终落得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