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二版)施祝斌 主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正版|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二版)施祝斌 主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祝斌主编 编
图书标签:
  • 轮机词典
  • 英汉词典
  • 船舶工程
  • 机械工程
  • 海事教育
  • 施祝斌
  •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第二版
  • 实用工具书
  • 专业词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途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234066
商品编码:28602881051
丛书名: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名:实用英汉轮机词典

定价:45元

作者:施祝斌 编

出版社: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63234066

字数:459000

页码:397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1kg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共收录船舶轮机方面常用单词、词汇及有关缩略语词汇24400余条。内容括船舶动力机械、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以及轮机管理专业方面的词汇;与轮机专业有关的船舶驾驶、远洋运输业务、海上保险与法规、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词汇也少量收入。为方便使用者查阅有关常用资料,正文后有附录7个。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可供船舶轮机专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轮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海运院校轮机专业师生使用。




远航者的罗盘:现代船舶技术与管理前沿探索 一、 船舶动力系统的优化与绿色发展 在当前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日益重视的大背景下,船舶动力系统的技术革新已成为航运业的生命线。本书聚焦于现代船舶主辅机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运行维护的优化策略以及前沿的绿色能源应用技术,旨在为轮机管理人员、船舶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提供一套系统且实用的技术指导。 1.1 高效能低排放发动机技术 深入剖析当前主流的四冲程和二冲程低速柴油机在燃烧效率提升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的最新突破。内容涵盖: 先进燃烧技术(如均质充量压燃 HCCI、反应性燃烧 RC) 在船舶主机上的应用潜力与挑战。 废气后处理系统(SCR/EGR)的集成与优化:探讨如何实现排放标准(Tier III/IV)的严格遵守,同时最小化对船舶燃料消耗和维护成本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催化剂材料的性能衰减规律及再生维护技术。 智能化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基于传感器网络和大数据分析,构建发动机健康管理(PHM)模型,实现对关键部件如活塞环、缸套、涡轮增压器等运行状态的实时评估与寿命预测。 1.2 船舶替代燃料与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面对IMO 2050脱碳目标,本书详细阐述了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氨(Ammonia)和氢燃料在船舶上的应用前景、储存安全规范及发动机改装技术。 LNG作为过渡燃料的工程实践:包括高压与低压供气系统的设计考量、冷能利用技术(如用于货物冷却或淡水生产),以及碳捕获与储存(CCS)在LNG动力船上的初步探索。 氨燃料动力系统的挑战与对策:重点分析氨作为零碳燃料时,其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制、潜在的氨逃逸问题及相应的净化技术。 柴电/混合动力推进方案的能效分析:对比不同负荷工况下,纯柴油、柴电混合、电池储能辅助推进系统的经济性和操作灵活性,指导船东和管理者选择最适合航线的动力配置。 二、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前沿 现代船舶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越来越依赖于其电气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度与鲁棒性。本部分着重介绍电力推进、高压配电以及网络安全防护等关键领域。 2.1 高压交流/直流电力推进系统 详细介绍了中速机发电机组与电力推进系统(CODAG/CODLAD/Azipod等)的集成架构、控制策略及故障隔离措施。 变频驱动技术(VFD)在泵、风机和推进器中的应用:分析变频调速对设备能耗的影响,以及变频器内部功率模块的维护与故障诊断。 船舶高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规范与冗余设计:探讨船舶微电网(Microgrid)的概念,以及在并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无缝切换技术,确保关键系统供电的连续性。 2.2 船舶自动化与网络安全 随着集成桥楼(IBW)和自动化轮机监控系统的普及,网络安全防护已成为船舶运营的重要一环。 集成自动化系统(IAS)的架构升级:介绍基于工业以太网(Ethernet)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最新标准,实现对主机、辅机、管系、消防等所有机电设备的统一可视化管理。 船舶信息技术(IT)与操作技术(OT)的融合安全:阐述IMO对网络风险评估的要求,并提供针对性的防火墙设置、端口管理、入侵检测与应急响应预案,以防范勒索软件和远程控制攻击对船舶安全运作的威胁。 三、 船舶结构完整性与材料科学 船舶结构在海洋极端环境下的长期服役能力,直接关系到船舶的经济寿命和海上安全。本书关注于先进材料的应用和腐蚀防护的创新技术。 3.1 先进材料在船舶工程中的应用 高强度钢材的焊接工艺与质量控制:针对超大型油轮和集装箱船对钢材强度的需求,详细介绍了高强度钢(AH36/EH40)的预热、层间温度控制及无损检测方法。 复合材料在非结构部件中的应用:探讨玻璃钢(FRP)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生活区、耐火隔舱门以及某些导管中的应用,评估其轻量化优势与结构可靠性。 3.2 腐蚀与疲劳损伤管理 海洋环境对船体和内部管系构成了持续的威胁。 阴极保护与涂层系统的协同防护:评估牺牲阳极法与外加电流法(ICCP)在不同海域的应用效果,并分析高性能防污漆(Foul Release Coatings)与传统防污漆的维护周期对比。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介绍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船体应力分布和疲劳裂纹扩展的工程应用案例,实现从定期检验到状态检修的转变。 四、 轮机管理与人员资质提升 高效的轮机管理是确保船舶技术系统正常运行的组织保障。本章侧重于精益化管理和船员的专业能力建设。 4.1 精益化维护策略与备件管理 基于可靠性的维护(RCM)在轮机部门的实施:指导轮机长如何将设备的关键度等级划分与维护周期相匹配,避免过度维护和维护缺失。 数字化备件库存与供应链优化:利用集成软件系统对高价值、长交货期的备件进行需求预测,确保在偏远港口也能快速获取关键部件,减少停运时间。 4.2 应对未来技术挑战的人员培训 针对新能源、高压电和网络安全等新领域对船员提出的更高要求,本书强调: 新一代轮机员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培训重点应从传统的机械操作向电气、自动化和信息技术领域延伸。 高压安全操作规程与应急演练:模拟高压系统故障、短路等极端情况,确保船员具备快速隔离和安全恢复供电的能力。 通过对这些前沿技术和管理理念的系统梳理,本书旨在成为新时代船舶技术人员应对复杂技术环境、实现高效、安全、绿色运营的必备参考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很多技术词典都是“样子货”,中文字都堆砌起来了,但真正用到关键时刻却发现核心词汇缺失或者翻译得晦涩难懂。然而,这本《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二版)》给我的感觉是“接地气”,非常贴合一线工作者的实际需求。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处理一个进口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时,遇到了一串晦涩的英文缩写,我们团队好几个人对着屏幕冥思苦想。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查阅了这本书,结果发现其中对这些缩写的释义不仅准确,还附带了一个简短的英文描述,让我立刻明白了该模块的功能。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编者对实际工作环境的深刻理解,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学术整理。它让那些困扰我们多时的技术盲点,迎刃而解,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色调沉稳,一看就知道是专业领域的工具书。作为一名常年与船上设备打交道的工程师,我深知一本权威、实用的词典对于日常工作效率的重要性。过去几年里,我手头的各种零散资料和旧版词典常常让我抓瞎,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故障代码和新的船舶技术规范时,信息的滞后性非常让人头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燃眉之急。我特意对比了几个新引进的船用主机系统的技术手册,发现这部词典的收录非常全面,尤其是一些最新引进的柴油机燃烧控制系统和液压助力装置的专业术语,都能迅速找到精准的对译,这大大减少了我在翻译技术文件时反复查阅多个资源的时间成本。它的排版逻辑清晰,查询起来非常顺手,这对于工作节奏快、时间宝贵的船员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从一个资深海事院校毕业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学术严谨性和工具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注意到,相较于第一版,第二版在“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智能船舶技术”相关词汇的收录上有了显著的加强,这非常重要,因为船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例如,关于LNG燃料系统的复杂管路和安全阀的专业术语,它的翻译精确且专业,用词规范,完全符合最新的行业标准。这种与时俱进的更新速度,是工具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每次翻阅,都能感受到编纂团队在努力跟上全球航运技术发展的前沿步伐,确保使用者手中的工具不会落伍,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持续学习的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拿到这本厚厚的词典时,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这绝非一般的航海词汇汇编可以比拟的。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对一些特定场景下专业术语的区分和阐释。比如,“压载水管理系统”(BWTS)相关的术语,不同船级社的解读和标准略有差异,而这本书在解释这些术语时,似乎更倾向于国际海事组织的通用规范,这在处理跨国航行任务和船旗国检查时,提供了非常坚实的依据。更值得称赞的是,很多看似简单的词汇,比如关于“涡轮增压器”的各个部件名称,它都给出了详尽的分解和在不同上下文中的细微差别,这对于年轻轮机员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都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翻译工具,更像是一本浓缩的、立体的轮机工程知识库。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也令人满意,作为一本高频使用的工具书,耐用性是基本要求。我经常需要在机舱的潮湿或油污环境中操作,一本容易损坏的词典会非常麻烦。这本书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翻阅,字体也不会模糊,这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疲劳。而且,它的整体开本设计也很合理,方便携带,即便是背在工作服口袋里也不会显得过于笨重。更重要的是,它在收录专业术语时,偶尔还会标注出词源或者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侧重含义,这种“词汇背后的故事”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技术概念的底层逻辑,而非仅仅是死记硬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