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 | 十用 成语词典 第二版 |
| 作者: | 李新 等 著 |
| 定价: | 60.00 |
| ISBN: | 9787532636402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世纪出版 |
| 开本: | 32开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2-8-1 |
| 印刷日期: | 2012-8-1 |
| 成语,结构凝练固定,内涵丰富深刻,是中国文化在汉语语汇方面的突出反映。有关成语的工具书,这些年多有出版,但基本上以分辨语义为主,尚无法满足读者对成语使用时诸多方面的需求。所以,很多读者殷切希望语言工作者能编出实用性强的成语工具书。 本次修订再版,我们作为原编者,与专业工具书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的编辑一起,充分探讨研究,精心设计编写体例,在保留或更新、加强原书中深受读者欢迎的释义、例证、探源、辨析、连用等内容外,还新增加了注音及一般实用类成语词典中较少见的俗语等项目,以此强化本书的实用性特点,书名也相应改为《十用成语词典》。 |
| ; |
| 前言 序(殷焕先) 凡例 正文 语目笔画索引 |
我是一个退休的老先生,过去几十年里,文字工作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对文字的精准度有种近乎苛刻的要求。市面上的许多成语词典,要么是字体太小,看着费劲,要么就是排版拥挤,查找效率极低。这本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版本,在版式设计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清晰的字体、合理的行距,特别是对成语的重点释义部分进行了加粗或分段处理,即便是老花眼的人也能轻松定位关键信息。而且,它的装帧质量也非常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知道是正版书籍,质量有保障。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成语的“延伸用法”的探讨,一些看似固定搭配的成语,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有哪些灵活的变体或者近义的替换,这些深入的讲解,对我这种想精益求精的“老读者”来说,是极大的馈赠。它不仅仅是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用品。
评分这本工具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最近在写一份重要的文稿,里面对成语的运用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显得文笔生涩或者表达不清。我试过好几本其他的成语词典,不是释义过于学术化,就是例句陈旧得让人提不起兴趣。直到我入手了这本《十用成语词典(第2版)》,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实用”和“贴心”。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检索起来一目了然,不像有些词典那样需要层层深入才能找到想要的信息。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成语的辨析部分做得非常到位,很多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它都能通过生动的对比和准确的语境分析,让我彻底弄明白其中的细微差别。光是为了一句话的恰当用词,我查阅了不下二十个成语,每次都能带着更扎实的理解离开,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写作自信心。对于任何需要精确使用汉语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查阅工具,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语言导师,时刻在旁边指导。
评分我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手头上的工具书堆满了半个书架,但真正能经常拿起来用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本。这本《十用成语词典》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的“与时俱进”。我发现,现在的学生接触的网络新词汇和新表达越来越多,有些看似是成语的表达,其实是误用或者生造的。这本词典在收录经典成语的同时,似乎也兼顾了对现代汉语使用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纠正和引导。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一些历史典故的解释,非常详略得当,既不会长篇大论到让人打瞌睡,又能保证核心信息的完整性。比如解析某个成语的出处时,它会简洁地勾勒出历史背景,这对于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文化内涵非常有帮助。相比那些厚得像砖头、内容庞杂的旧版词典,这本在保持专业性的前提下,做到了极佳的可读性,真正体现了“常备工具书”的价值定位。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第2版”的期待值并不是特别高,总觉得可能只是修修改改印刷错误,核心内容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但深入使用后才发现,这次修订的力度相当大,尤其是在例句的选择上,能明显感受到编者团队的用心。很多老旧的、脱离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句被替换成了更现代、更贴近实际语境的句子,这让学习成语不再是一件“背诵古文”的任务,而更像是在学习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技能。有一次我在准备一个商务汇报,需要用一个既大气又不失严谨的成语来总结我方的优势,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表达,它不仅准确传达了我的意思,还让听众眼前一亮。这本词典在“实用性”和“现代感”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让它区别于那些只适合做学术研究的专业辞书。对于我这种需要用语言说服他人的职场人士来说,这种细微的调整带来的效用是巨大的。
评分我个人对工具书有个偏好,那就是希望它能提供不同层次的解读。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多层次的需求。对于初学者,它的基础释义简洁明了,一扫而过就能掌握核心含义。但如果我深入研究某个成语的语义发展,翻到后面,又能看到更深入的考证和不同学派对这个成语的争议点(当然是用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现)。这种“主次分明”的设计,使得无论是临时查阅还是系统学习,都不会感到压力。我曾经为了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文章,需要梳理一系列与“诚信”相关的成语,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最标准的解释,还巧妙地将这些成语按主题进行了隐性的归类,这在检索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体现了编纂者对读者使用场景的深度理解,不仅仅是把知识堆砌起来,而是进行了智慧的组织,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汉语有深厚感情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