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一章 數學如詩 1
D一節 寓數於詩 3
一、數字入詩 3
二、以數解意 6
三、融數字與運算為一體的詩歌 8
D二節 融詩於數 10
一、百羊問題 11
二、寶塔裝燈 12
三、李白打酒 13
四、百饃百僧 13
五、僧侶人數 14
D三節 詩情數意 15
一、詩中蘊含的數學思想 15
二、詩中蘊藏的幾何構圖 18
D二章 數學之趣 23
D一節 數字遊戲 26
一、迷人的幻方 26
二、數D30
三、天煞魔格31
D二節拼圖遊戲 33
一、七巧闆33
二、十五子棋34
三、福斯特的遺囑37
D三節概率遊戲 42
一、莊傢會輸嗎?42
二、我們的生日相同嗎? 45
三、藍色眼睛會消失嗎?47
D三章數學之巧 49
D一節我們該如何理財 50
一、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50
二、金錢也是“越老越值錢” 55
三、你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瞭嗎? 57
D二節我們如何分配食物 59
一、如何省錢又保證營養60
二、切蛋糕也有學問63
D三節我們如何規劃齣行 68
一、怎樣散步纔能不重復地走過每座橋? 68
二、我應該先去哪裏,再到哪兒?69
三、隻用四種顔色可以為地圖著色嗎?72
D四章數學之美 77
D一節美的奧秘——0.618 78
一、“窈窕淑女”與“三庭五眼”79
二、無處不在的黃金比例80
三、軍事中的0.618 81
D二節建築的數學之美 83
一、帕特農神廟與黃金分割83
二、幾何圖形在建築中的運用85
三、抽象數學與建築 88
D三節藝術的數學之美 89
一、繪畫與數學89
二、設計與數學91
三、雕塑與數學93
D四節自然界的數學之美 96
一、“天纔設計師”96
二、“精算師”97
三、花瓣與數列98
四、生命的螺鏇綫99
D五章數學之音 103
D一節音樂與數學的內在聯係 104
一、三角函數與音樂 104
二、音程與音階 106
三、節拍 109
D二節畢達哥拉斯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110
一、琴弦定律110
二、畢達哥拉斯音差常數114
D三節斐波那契數列與音樂 116
一、鋼琴與斐波那契數列116
二、斐波那契數列117
三、斐波那契數列在音樂中的應用119
四、數字在音樂中的寓意 121
D六章數學之語 125
D一節文明的載體 126
一、二進製 126
二、十六進製 129
三、七進製 130
四、十二進製 131
五、二十進製 132
六、六十進製 133
七、定位原理與0的發明 134
D二節信息的使者 135
一、莫爾斯碼 135
二、RSA算法 137
D三節數學悖論 139
一、三次數學危機 140
二、ZM的數學悖論 143
D七章數學之奇 149
D一節神奇的剋萊因瓶 150
D二節迷人的自相似圖形 154
一、科赫麯綫 156
二、康托爾集 156
三、皮亞諾麯綫 157
四、謝爾賓斯基襯墊、地毯、海綿 157
五、維數與分維 159
六、分形圖是高效率的 161
D三節美麗的蝴蝶 162
思考題參考答案 166
參考文獻167
顯示全部信息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充滿瞭符號和公式,對於像我這樣文科齣身的人來說,更是望而生畏。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沒有用那些復雜的數學語言來嚇唬我,而是從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入手,巧妙地將數學的原理融入其中。我記得書中有講到關於“信息熵”的例子,作者用“一堆亂七八糟的衣服”和“整理得井井有條的衣櫃”來類比,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信息量和混亂程度的關係,這比我之前看到的任何解釋都要清晰明瞭。書中的邏輯鏈條非常嚴謹,但又不會讓人感到生硬,仿佛每一句話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就引齣瞭下一個觀點。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爭議性數學問題時的客觀態度,既闡述瞭不同的觀點,又給齣瞭自己的分析,讓我能夠形成獨立的思考。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學到瞭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學會瞭一種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
評分坦白講,我買這本書完全是因為一個朋友的強烈推薦,他說這本書顛覆瞭他對數學的認知。我當時半信半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入手。讀瞭之後,我不得不承認,我的那位朋友說得一點沒錯。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闆著臉講課的風格,而是更像一位博學又風趣的長者,在你耳邊娓娓道來。它擅長將那些看似高深的數學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動的例子來解釋。我尤其喜歡它在探討一些數學史上的趣聞軼事時,那種輕鬆愉快的筆調,讓我覺得原來數學傢們的生活也並非全是枯燥的演算,他們也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也有著非凡的創造力。書中的一些“腦筋急轉彎”式的題目,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數學原理,解開它們的過程,充滿瞭成就感。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數學的看法,不再是那個“談數色變”的模樣,而是充滿瞭探索的欲望。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拿起這本書,我抱著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我一直認為數學是我的“軟肋”,考試的時候更是能躲則躲。但這本書的標題,像一股清流,讓我覺得或許還有救。它並沒有上來就講高深的理論,而是從一些非常基礎,甚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遇到的例子入手。比如,關於概率的解釋,作者就用抽奬和拋硬幣這樣的簡單情境,一下子就把我拉近瞭數學的世界。我從來沒想過,原來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數學,隻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書中的圖示也非常精美,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黃金分割的章節,原來藝術和自然界中到處都隱藏著這個神奇的比例,看完之後,我再看一些名畫或者自然風光,感覺都有瞭新的視角。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它不讓你感到畏懼,反而能激發你的好奇心,讓你覺得數學也不是那麼難理解,甚至可以說,它是一種發現世界規律的工具。
評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種簡潔又富有設計感的風格,讓我這個平時對數學敬而遠之的人,都忍不住想翻開看看。拿到手後,迫不及待地開始瞭我的閱讀之旅。這本書並沒有像我預想的那樣,充斥著枯燥的公式和晦澀的定理,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數學概念,一點點地呈現在我麵前。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在我耳邊輕聲細語,告訴我數學並非冷冰冰的數字遊戲,而是充滿著奇妙邏輯和強大力量的語言。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一些經典數學問題時,那種抽絲剝繭的敘述方式,仿佛能看到數學傢們當年是如何一步步攻剋難關的。很多時候,我都會有“哦,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感,這種學習的快樂,是在學校裏很少能體會到的。書中的一些小故事和曆史背景的穿插,也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發現自己居然開始享受這種“動腦筋”的感覺瞭,甚至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的影子。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一直以為,數學書要麼是學術性極強的參考書,要麼是麵嚮中小學生的啓濛讀物。但這本書卻巧妙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以一種非常成熟的敘事方式,卻又保持著一股孩童般的好奇心,引領讀者探索數學的奧秘。我特彆欣賞它對於一些“為什麼”的深入探討,而不是簡單地羅列結論。比如,它會追溯一個定理的起源,解釋它在曆史上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影響瞭後來的科學發展。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數學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僅僅把它看作是解題的工具,而是把它視為一門不斷演進的學科,一個人類智慧的結晶。書中的一些思考題,雖然不要求嚴格的數學證明,但卻能極大地鍛煉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作者的觀點,然後自己也跟著思考,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很多科普讀物都難以做到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