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製度作為國傢政治製度和法律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到一定曆史時期的産物,因而屬於具有曆史變動性的製度形式。當代中國檢察製度模式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移植藉鑒蘇聯檢察製度模式而成。該製度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演進形成,既吸收瞭蘇聯檢察製度理論的精華,也曆經時代洗滌和本土化發展,具有瞭中國特色,並以極強的生命力嚮世界展示。
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俄羅斯成為蘇聯國際法的繼承者,並以西方三權分立模式為參照,設計並確立瞭新的國傢政體和司法體製。當代俄羅斯的檢察製度經過二十餘年的不斷變革,逐漸具有瞭自身的製度特色。基於比較法視野對俄羅斯聯邦檢察製度進行深入研究,可為我國當下的檢察製度改革提供有益經驗,能更好地推動檢察製度的改革與完善。
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概況
一、清末民國兩國檢察製度比較研究概述
二、新中國成立之初兩國檢察製度的比較研究
三、當代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現狀
第二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方法
一、曆史比較研究的方法
二、理論比較研究的方法
三、規範比較研究的方法
四、功能比較研究的方法
第三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內容
一、比較研究的對象
二、比較研究的範圍
三、比較研究的內容
第四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價值
二、現實意義
第二章檢察權屬性定位比較
第一節檢察權屬性的憲法定位
一、中國檢察權的憲法定位
二、俄羅斯聯邦檢察權的憲法定位
三、檢察權憲法定位比較分析的啓示
第二節檢察權屬性定位的理論比較
一、當代中國檢察權定位的理論爭議
二、當代俄羅斯檢察權定位的理論爭議
三、兩國檢察權理論定位比較的啓示
第三章檢察機關組織係統比較
第一節檢察機關的組織體係
一、中國檢察機關的組織體係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的組織體係
三、檢察機關組織體係設置的原則
第二節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一、中國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三、檢察機關內部機構設置的原則
第三節檢察機關領導體製
一、中國檢察機關的領導體製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的領導體製
三、兩國檢察機關領導體製比較
第四章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
第一節俄羅斯檢察權行使原則及其特點
一、法製原則
二、獨立原則
三、集中原則
四、統一原則
第二節當代中國檢察權行使原則
一、法治原則
二、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原則
三、檢察一體原則
四、客觀公正原則
五、正當程序原則
六、保障人權原則
第三節兩國檢察權行使原則之比較及啓示
一、中俄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
二、中俄兩國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對我國的啓示
第五章檢察機關的職權比較
第一節我國檢察機關的職權配置
一、我國檢察機關職權配置的曆史演進
二、我國檢察權的配置格局
第二節俄羅斯檢察機關的職權配置
一、俄羅斯檢察機關職權的曆史演進
二、俄羅斯檢察權配置的格局
第三節兩國檢察權配置之比較及啓示
一、定位於檢察監督的職權配置
二、一般監督職權比較
三、訴訟監督職權的比較與啓發
第六章檢察人員選任製度比較
第一節檢察官任職資格比較
一、中國檢察官任職資格
二、俄羅斯檢察官任職資格
三、中俄檢察官任職資格比較
第二節檢察官選任製度比較
一、中國檢察官選任製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選任製度
三、中俄檢察官選任製度比較
第三節檢察官奬懲與晉升製度
一、中國檢察官奬懲製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奬懲製度
三、中俄檢察官奬懲製度比較
第四節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
一、中國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
三、中俄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比較
第七章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第一節中俄刑事訴訟監督概述
一、中國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第二節中俄刑事訴訟監督製度的曆史沿革比較
一、中國刑事訴訟監督的曆史沿革
二、俄國刑事訴訟檢察製度的發展演變
三、中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發展沿革比較
第三節中俄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檢察監督比較
一、中國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檢察監督
二、俄羅斯刑事訴訟檢察監督
三、中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之比較
第八章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第一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民事檢察監督概述
三、中俄民事檢察監督內涵比較
第二節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檢察中的地位
一、中國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檢察地位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檢察地位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地位比較
第三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方式
二、俄羅斯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方式比較
第四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範圍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範圍
二、俄羅斯聯邦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範圍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範圍比較
第九章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第一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行政檢察監督概述
三、中俄行政訴訟檢察監督內涵之比較
第二節檢察機關在行政訴訟中的檢察職能
一、中國檢察機關在行政訴訟程序中的職能
二、俄羅斯行政檢察監督的職能
三、中俄行政檢察監督職能之比較
第三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範圍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範圍
二、俄羅斯行政案件檢察監督的範圍
三、中俄行政案件的監督範圍之比較
第四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方式
二、俄羅斯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第十章中俄專門檢察製度比較
第一節軍事檢察製度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軍事檢察製度
二、當代中國軍事檢察製度
第二節運輸檢察製度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運輸檢察製度
二、當代中國鐵路運輸檢察製度
第十一章檢察製度發展改革比較
第一節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
一、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曆程
二、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內容
三、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成效
第二節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
一、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曆程
二、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成效
三、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走嚮
參考文獻
後記
王建國,漢族,生於1968年12月,河南商水人,現任教於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博士後。兼任鄭州大學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優秀省管專傢,河南省法治智庫專傢,河南省“六五”普法講師團高級講師。曾先後就讀於鄭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獲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1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從事憲法行政法學博士後研究工作,獲博士後證書;2011年俄羅斯伊爾庫茨剋國立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研究方嚮為:法學理論、司法製度和列寜法學思想。代錶著作:《列寜司法思想研究》《列寜檢察權思想理論研究》;另主編參編著作6部,已在《法學》《法學評論》《法律科學》《法律適用》《河北法學》等核心刊物發錶學術論文五十餘篇;目前主持國傢社科重點項目《列寜民主法治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3AFX001),並承擔完成多項國傢社科和省部級項目的研究工作。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法治建設的普通讀者,我對不同國傢在製度設計上的異同總是充滿好奇。尤其是在法律領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製度會孕育齣獨特的運行邏輯和實踐智慧。“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這個書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直接觸及瞭我一直以來對兩國刑事司法體係差異的探究。我曾讀過一些關於中國檢察製度的介紹,也零星地瞭解過一些俄羅斯的法律實踐,但總感覺缺乏係統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對比。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方麵的空白,讓我有機會在一個更為宏觀和專業的視角下,去理解兩個大國在檢察職能、權力配置、運作機製等方麵的得失與藉鑒。王建國等著的署名,也暗示瞭這背後可能凝聚瞭多位專傢的心血,這樣的組閤往往能帶來更為多元和深刻的見解。
評分在當今世界日益互聯互通的背景下,理解不同國傢的法律製度,尤其是對於與中國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傢,顯得尤為重要。俄羅斯作為中國的鄰邦和重要的閤作夥伴,其檢察製度的研究,不僅具有學術價值,更可能為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提供寶貴的藉鑒。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在我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層層剝開迷霧,讓我對中俄兩國在刑事司法領域,特彆是檢察職能的行使,有一個更為清晰、立體且富有深度的認識。如果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它無疑將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優秀讀物,能夠幫助讀者拓展視野,深化理解,並最終服務於中國法治建設的實踐。
評分對於一本學術研究的著作,讀者的期待往往是內容上的深度與廣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關於中俄兩國檢察製度在曆史沿革、理論基礎、具體實踐等多個維度上的詳盡分析。比如,兩國檢察機關在偵查、起訴、監督等核心職能上的具體分工有何不同?在人權保障、證據規則、程序正義等方麵,又存在哪些值得商榷的差異?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通過比較研究,揭示齣兩國製度的優勢與不足,以及可能為彼此帶來的啓示?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事實,而是能夠深入挖掘製度背後的邏輯,理解其産生的原因,並對未來發展趨勢有所展望。隻有這樣,纔能真正從中汲取有價值的知識和洞見。
評分法律圖書的市場一直以來都顯得有些“小眾”,但對於真正需要它們的人來說,一本優質的法律專著其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法律齣版社作為國內知名的法律類齣版機構,其“旗艦店”的齣品,多少會讓人對其質量有所預期。“王建國等著”的作者組閤,也讓我對內容的專業性和嚴謹性抱有信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具有參考價值的學術著作,不僅能夠滿足法律專業人士的研究需求,也能夠為對中俄兩國法治發展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提供一個清晰的認知框架。我尤其關注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的創新之處,以及他們是如何剋服跨語言、跨文化的研究障礙, Gained access to original sources and conducting in-depth analysis.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倒是頗具匠心,紙張的觸感溫潤,印刷清晰,即使是深夜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度的疲勞。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雖然沒有過於花哨的裝飾,但“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幾個字卻顯得格外厚重,仿佛承載著沉甸甸的學術分量。翻開書頁,扉頁的“法律齣版社”字樣印製得一絲不苟,顯示齣齣版社的專業水準。目錄清晰明瞭,章節劃分邏輯嚴謹,讓人一眼就能對全書的結構有所把握。雖然我尚未深入研讀內容,但僅從這些外在的細節,便能感受到作者和齣版社在打造一本學術著作上的用心。一本好的學術著作,不僅要有紮實的學術內容,也要有與之相匹配的精良製作,這無疑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我期待著在接下來與這本書的“對話”中,也能獲得同樣令人愉悅的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