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製度作為國傢政治製度和法律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到一定曆史時期的産物,因而屬於具有曆史變動性的製度形式。當代中國檢察製度模式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移植藉鑒蘇聯檢察製度模式而成。該製度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演進形成,既吸收瞭蘇聯檢察製度理論的精華,也曆經時代洗滌和本土化發展,具有瞭中國特色,並以極強的生命力嚮世界展示。
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俄羅斯成為蘇聯國際法的繼承者,並以西方三權分立模式為參照,設計並確立瞭新的國傢政體和司法體製。當代俄羅斯的檢察製度經過二十餘年的不斷變革,逐漸具有瞭自身的製度特色。基於比較法視野對俄羅斯聯邦檢察製度進行深入研究,可為我國當下的檢察製度改革提供有益經驗,能更好地推動檢察製度的改革與完善。
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概況
一、清末民國兩國檢察製度比較研究概述
二、新中國成立之初兩國檢察製度的比較研究
三、當代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現狀
第二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方法
一、曆史比較研究的方法
二、理論比較研究的方法
三、規範比較研究的方法
四、功能比較研究的方法
第三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內容
一、比較研究的對象
二、比較研究的範圍
三、比較研究的內容
第四節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價值
二、現實意義
第二章檢察權屬性定位比較
第一節檢察權屬性的憲法定位
一、中國檢察權的憲法定位
二、俄羅斯聯邦檢察權的憲法定位
三、檢察權憲法定位比較分析的啓示
第二節檢察權屬性定位的理論比較
一、當代中國檢察權定位的理論爭議
二、當代俄羅斯檢察權定位的理論爭議
三、兩國檢察權理論定位比較的啓示
第三章檢察機關組織係統比較
第一節檢察機關的組織體係
一、中國檢察機關的組織體係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的組織體係
三、檢察機關組織體係設置的原則
第二節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一、中國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內部組織結構
三、檢察機關內部機構設置的原則
第三節檢察機關領導體製
一、中國檢察機關的領導體製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的領導體製
三、兩國檢察機關領導體製比較
第四章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
第一節俄羅斯檢察權行使原則及其特點
一、法製原則
二、獨立原則
三、集中原則
四、統一原則
第二節當代中國檢察權行使原則
一、法治原則
二、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原則
三、檢察一體原則
四、客觀公正原則
五、正當程序原則
六、保障人權原則
第三節兩國檢察權行使原則之比較及啓示
一、中俄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
二、中俄兩國檢察權行使原則比較對我國的啓示
第五章檢察機關的職權比較
第一節我國檢察機關的職權配置
一、我國檢察機關職權配置的曆史演進
二、我國檢察權的配置格局
第二節俄羅斯檢察機關的職權配置
一、俄羅斯檢察機關職權的曆史演進
二、俄羅斯檢察權配置的格局
第三節兩國檢察權配置之比較及啓示
一、定位於檢察監督的職權配置
二、一般監督職權比較
三、訴訟監督職權的比較與啓發
第六章檢察人員選任製度比較
第一節檢察官任職資格比較
一、中國檢察官任職資格
二、俄羅斯檢察官任職資格
三、中俄檢察官任職資格比較
第二節檢察官選任製度比較
一、中國檢察官選任製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選任製度
三、中俄檢察官選任製度比較
第三節檢察官奬懲與晉升製度
一、中國檢察官奬懲製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奬懲製度
三、中俄檢察官奬懲製度比較
第四節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
一、中國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
二、俄羅斯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
三、中俄檢察官培訓與職業保障製度比較
第七章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第一節中俄刑事訴訟監督概述
一、中國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第二節中俄刑事訴訟監督製度的曆史沿革比較
一、中國刑事訴訟監督的曆史沿革
二、俄國刑事訴訟檢察製度的發展演變
三、中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發展沿革比較
第三節中俄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檢察監督比較
一、中國刑事訴訟程序中的檢察監督
二、俄羅斯刑事訴訟檢察監督
三、中俄刑事訴訟檢察監督之比較
第八章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第一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民事檢察監督概述
三、中俄民事檢察監督內涵比較
第二節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檢察中的地位
一、中國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檢察地位
二、俄羅斯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檢察地位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地位比較
第三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方式
二、俄羅斯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方式比較
第四節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範圍
一、中國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範圍
二、俄羅斯聯邦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的範圍
三、中俄民事訴訟檢察監督範圍比較
第九章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比較
第一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概述
二、俄羅斯行政檢察監督概述
三、中俄行政訴訟檢察監督內涵之比較
第二節檢察機關在行政訴訟中的檢察職能
一、中國檢察機關在行政訴訟程序中的職能
二、俄羅斯行政檢察監督的職能
三、中俄行政檢察監督職能之比較
第三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範圍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範圍
二、俄羅斯行政案件檢察監督的範圍
三、中俄行政案件的監督範圍之比較
第四節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一、中國行政訴訟檢察監督方式
二、俄羅斯行政訴訟檢察監督的方式
第十章中俄專門檢察製度比較
第一節軍事檢察製度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軍事檢察製度
二、當代中國軍事檢察製度
第二節運輸檢察製度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運輸檢察製度
二、當代中國鐵路運輸檢察製度
第十一章檢察製度發展改革比較
第一節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
一、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曆程
二、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內容
三、俄羅斯檢察製度的改革成效
第二節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
一、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曆程
二、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成效
三、中國檢察製度的改革走嚮
參考文獻
後記
王建國,漢族,生於1968年12月,河南商水人,現任教於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博士後。兼任鄭州大學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優秀省管專傢,河南省法治智庫專傢,河南省“六五”普法講師團高級講師。曾先後就讀於鄭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獲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1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從事憲法行政法學博士後研究工作,獲博士後證書;2011年俄羅斯伊爾庫茨剋國立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研究方嚮為:法學理論、司法製度和列寜法學思想。代錶著作:《列寜司法思想研究》《列寜檢察權思想理論研究》;另主編參編著作6部,已在《法學》《法學評論》《法律科學》《法律適用》《河北法學》等核心刊物發錶學術論文五十餘篇;目前主持國傢社科重點項目《列寜民主法治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3AFX001),並承擔完成多項國傢社科和省部級項目的研究工作。
對於《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這本書,我非常好奇它會在多大程度上觸及兩國檢察製度的現代化進程。我知道,隨著時代的發展,無論是中國的檢察製度還是俄羅斯的檢察製度,都在不斷地改革和完善。這本書是否會關注這些改革的動因、內容和效果?例如,中國近年來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製度改革,這對檢察機關的職能和工作方式産生瞭哪些影響?俄羅斯在近年來是否也進行瞭類似的改革,或者說,其檢察製度在適應新的社會需求方麵,有哪些新的舉措?我特彆關注的是,兩國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檢察工作方麵,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可以分享?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在證據審查、風險評估、案件管理等方麵的應用。同時,我也對兩國檢察官的職業發展、培訓體係以及其社會聲譽進行比較感興趣。一個健康的檢察製度,不僅需要健全的法律框架,還需要高素質的檢察隊伍作為支撐。這本書是否能夠在這方麵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見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動態的視角,來審視中俄兩國檢察製度的演變和發展,而不僅僅是靜態的對比。
評分《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這個書名讓我感到內容會非常“硬核”,充滿瞭理論深度和實踐意義。我想瞭解的是,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兩國檢察製度在程序公正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在刑事訴訟中,追求程序正義往往需要付齣一定的時間和資源,而追求效率則可能麵臨犧牲部分程序保障的風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分析兩國在處理這一矛盾時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提起公訴的審查階段,兩國檢察機關如何平衡案件的復雜性、證據的充分性與訴訟的及時性?在庭審過程中,檢察官如何有效地履行其公訴職責,同時又不剝奪被告人的辯護權利?我也對兩國在刑事和解、輕罪治理等方麵的實踐感興趣。這些都是近年來世界各國司法改革的重要方嚮,也是檢察機關麵臨的新挑戰。這本書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中俄兩國在這些領域進行探索和實踐的案例,並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價?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關於不同國傢如何處理程序與效率關係的寶貴視角,並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推動我國檢察製度的進一步發展。
評分當我看到《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這個書名時,我立刻聯想到的是兩國在司法獨立性、檢察官的製約與監督機製上的異同。眾所周知,司法獨立是現代法治國傢的重要標誌,而檢察官作為國傢法律監督的重要主體,其權力如何受到製約,避免濫用,是各國麵臨的共同課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剖析兩國在建立和完善檢察機關的監督體係方麵所做的努力,以及這些努力的成效。例如,中國的“派駐檢察”製度與俄羅斯的“檢察院監督”製度在運作方式和效果上有什麼本質區彆?在防止和糾正偵查機關的違法行為、保障公民的閤法權益方麵,兩國的檢察機關各自發揮瞭怎樣的作用?是否存在一些“同案不同判”或者說“選擇性司法”的現象,而檢察機關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也對兩國在反腐敗鬥爭中,檢察機關的定位和作用感到好奇。在加強反腐力度、提升辦案效率的同時,如何確保法律的公正適用,防止權力尋租,是需要深思的問題。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更有效、更公正的檢察監督體係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非常吸引人,《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一看就知道是探討兩個國傢法律體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我一直對比較法學很感興趣,總覺得通過對比不同國傢的法律,能更深刻地理解我們自己的法律體係的優勢和不足,也能從中藉鑒一些好的經驗。俄羅斯的法律體係,尤其是其檢察製度,在很多方麵都與中國的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顯著的差異,這正是本書探討的重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中俄兩國檢察官的職能、權限、地位以及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深入分析兩國檢察製度在曆史發展、理論基礎和實踐運作上的異同點。例如,兩國在審查起訴、公訴、監督等方麵的具體操作流程是怎樣的?是否存在一些獨特的設計和機製?這本書是否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來佐證其理論觀點?我非常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復雜的問題,讓我這個法律門外漢也能有所收獲。同時,我也關心本書的學術嚴謹性,作者是如何進行文獻研究和實證分析的?參考文獻是否齊全?論證過程是否嚴密?這些都直接關係到這本書的學術價值。
評分這本《中俄檢察製度比較研究》光看名字就覺得內容會非常紮實,而且是法律齣版社旗艦店齣品,作者是王建國等,這幾點結閤起來,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質量有著很高的期待。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比較法學的書籍,但很多都偏重於理論性的宏大敘事,缺乏具體的細節和實踐層麵的探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有所突破,比如,在比較兩國檢察官的權力邊界時,是否能結閤具體的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來分析?兩國在處理跨國犯罪、追逃追贓等問題時,檢察機關分彆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否存在一些協作機製,或者說是在這方麵存在哪些挑戰?我也很想瞭解,兩國檢察製度在保障人權、維護司法公正方麵,各自有哪些值得藉鑒的經驗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是否存在類似的“認罪認罰從寬”製度?在偵查監督、糾正違法等方麵,兩國的做法有何不同?這本書是否能通過清晰的邏輯和嚴謹的論證,為讀者提供一個關於中俄檢察製度的全麵而深入的認知?我很期待這本書能夠解答我心中關於兩國司法製度的諸多疑問,也希望它能成為我進一步學習相關領域知識的起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