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洛煌笈+观山海 全2册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绘画:VIKI LEE | 页数: | 158 |
| 定价: | 227.8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 ISBN号: | 9787115371928 9787540485696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观山海》
是一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山海经》通俗读本。
纵观山海,提笔画神,绘者杉泽在读《山海经》的过程中积累灵感,查阅《中国神怪大辞典》《淮南子》等大量书籍,花费三年时间构思并绘制了数百幅绝美异兽形象,将古老晦涩的文字演绎为笔下妖冶唯美而不失大气的画作,配以精练的原文及精妙的解读,为华夏上古志怪传奇插上另一种想象的翅膀。
撰者梁超亦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山海经》有着浓厚兴趣,他的译注在以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为底本的基础上,参考了郭璞、袁珂等人的校译版本,力求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注解,同时多方参阅古典书籍,做了大量的故事延伸,补充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知识。对于原文中出现的大量生僻字,他还做了汉音标注。可以说,《观山海》是集中华文明与大众审美于一身的中国绝美《山海经》。
作者简介 《洛煌笈》 李一帆(VIKI_LEE),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风美学画师,自由艺术工作者,致力于东方水墨插画艺术,继承国风底蕴的基础上敢于挑战传统绘画方式,形成了妖冶唯美且不失大气的独特风格。曾获第九届中国金龙奖*佳插画提名,作品参展于**多次**艺术大展,并收录于《中国百位插画师黑白作品精选》等。已出版手绘教程《黑白画意——专业手绘插画攻略》。 目录 《洛煌笈》 *一回 彼神问
坦白讲,作为一名深度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作品所传递出的“精气神”。这套画集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陷入那种廉价的、符号化的“古风”模仿中去,而是真正捕捉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深沉、内敛、又蕴含着强大生命力的内核。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一种“传承”和“再创造”。那股子气势,那种对“山海”的敬畏,对“百鬼”的好奇,都通过笔墨淋漓地宣泄了出来。这种高质量的艺术输出,绝对是值得任何热爱东方美学、钟情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藏家们入手和珍藏的佳品,它代表了一种极高水准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表达。
评分说实话,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视觉盛宴的冲击力是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的。画师对光影的把控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尤其是那些山海间的场景描绘,远山黛色的层次感、云雾缭绕的朦胧美,都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那片神秘的东方秘境之中。更别提那些异兽的形象刻画了,它们既有古代典籍中的威严与古朴,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灵动与想象力,每一个眼神、每一片鳞甲都仿佛蕴含着生命力。水墨的晕染效果运用得极其高明,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完美地烘托了不同场景的氛围,时而磅礴大气,时而又细腻入微,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功底。我甚至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松烟和湿润的泥土气息,沉浸感极强,完全被拉入了那个光怪陆离却又无比真实的志怪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抓人了!初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那种带着微微磨砂感的纸张所吸引。那种触感,就好像你在摩挲一件历经岁月沉淀的古董,而不是一本新出的画集。特别是当光线斜照在封面上时,那些暗纹和烫金的细节会若隐若现地跳出来,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我特地把画集放在书桌上,每次路过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那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期待。感觉作者在书籍的物理呈现上也下了大功夫,从书脊的字体排布到内页的纸张选择,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艺术品本身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非常适合珍藏。拿到它的时候,那种“终于得手了”的满足感是其他普通画册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套画集带来的阅读体验,远超我对于一般插画作品的预期。它不像是那种单纯的“看图说话”,而更像是一部视觉化的史诗。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几乎是一页一页地去“品味”这些画作,发现很多地方的细节处理得极其考究,比如某些特定图腾的纹理、特定服饰的褶皱,都体现了作者在研究传统文化上的深入和严谨。在欣赏这些画面的同时,我总忍不住去揣摩每一只“鬼”或者“兽”背后的文化意涵和象征意义。作者似乎并不只是在描绘外形,更是在讲述一个个被时间尘封的故事。这种需要你停下来,静心去解读的互动性,使得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新的探索,每次都能发现之前忽略掉的小惊喜,回味无穷,绝非快餐式的视觉消费品。
评分从创作技法的角度来看,这位画师无疑是当代国风插画领域的一股清流。他的线条流畅却不失力量感,既保留了传统水墨的写意精髓,又巧妙地融入了当代设计的精准与张力。尤其是他对动态捕捉的拿捏,让那些原本应该静止的画面充满了运动感和叙事性。我对比了几位我平时很欣赏的国风画师的作品,发现这位作者在色彩的克制和点睛之笔的运用上,有自己一套非常成熟且独到的体系。他知道何时该让墨色主导一切,何时又需要一抹亮色来打破沉寂,引导观众的视线。这种成熟的视觉语言掌控能力,真的让人心悦诚服,也让我对未来国风美学的发展方向充满了乐观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