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贵州省地图挂图 | ||||||||
| 出版社: | 福建地图出版社 | ||||||||
| 审图号: | GS(2012)584号 | ||||||||
| ISBN: | 9787546701134 | ||||||||
| 版次: | 2018年1月第1版 | ||||||||
| 印次 | 2018年1月第1次印刷 | ||||||||
| 定价: | 40.00 | ||||||||
| 装帧: | 双面覆膜上下挂杆正面哑光膜 背面亮光膜 | ||||||||
| 包装: | 平装 | ||||||||
| 幅面: | 一全张 | ||||||||
| 语种 | 中文 | ||||||||
| 成品规格: | 带杆 1.10*0.8米实际尺寸 1.05*0.7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为我的书房量身定做的,首先,那种双面覆膜的质感,一上手就知道是耐用品,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把地图挂起来,时不时就要用手摸一摸、比划一下的人来说,太重要了。封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沉稳的、专业的学术气息,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旅游宣传册风格,而是扎扎实实想把信息传递出来的感觉。我特别欣赏它在信息密度和视觉清晰度之间的平衡把握。要知道,一张1.1米乘0.8米的大挂图,如果排版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但拿到手后发现,即便是那些密集的交通节点和支线,设计师也用了非常巧妙的图例和色彩区分,让人在远距离观察时,主体脉络依然清晰可见。特别是那个防水处理,我上次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另一张旧地图上,心疼了好久,有了这个覆膜,感觉即便是偶尔的意外,也能轻松擦拭干净,这极大地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从一个纯粹的使用者角度看,这绝对是加分项,体现了制作者对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深刻理解。
评分从“家庭办公”的角度来看,它成功的融入了我的生活空间,并没有显得突兀。虽然尺寸较大,但由于其整体设计风格偏向沉稳的学院派,即使挂在客厅或书房的显眼位置,也增添了一种知识分子的气息,而不是那种廉价的装饰感。我偶尔会带着我的晚辈们一起看这张图,指着不同的城市和线路,讲讲地理知识和人文变迁,它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教育载体。相比于那些电子屏幕,这种实体地图的互动性是无可替代的,它鼓励动手去触摸、去探索,去建立地理空间概念。而且,它这种“分省挂图”的集合特性,让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贵州省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路网中的定位,这种宏观与微观的切换自如,使得它在家庭书房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多元化——既是工具,也是装饰,更是开启学习兴趣的钥匙。
评分作为一名对地方志略感兴趣的人,我尤其关注挂图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018年的版本,意味着它涵盖了那个时间点最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我特意去比对了几个近几年新修或改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互通立交,发现这张图都能准确地标注出来,这在很多老旧的地图集中是做不到的。这种时间上的精准度,对于任何需要依赖地图进行历史对比或者研究区域发展轨迹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地图的色彩运用非常专业,土地利用类型、行政区划界线和交通网络的区分,都采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色谱,这使得我的阅读疲劳度大大降低。它没有使用那种过于鲜艳、晃眼的颜色来吸引眼球,而是用低饱和度的色彩来区分信息层级,体现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人可以长时间专注于地图本身的内容。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决策新的行程规划或者仅仅是好奇某个偏远地区的地理位置时,直接铺开一张大图来看全局,手机上的电子地图虽然方便检索,但那种“一览无余”的宏大视角是无法替代的。这张图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细节的“克制”。很多地方挂图为了追求“详尽”,会把所有能塞进去的东西都塞进去,结果就是比例尺失真或者信息过度饱和。但这幅图显然采用了更成熟的地图学原理,它把“交通”这个核心主题做到了极致,无论是高速公路的走向、省道县道的层级划分,还是铁路网的覆盖范围,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我甚至发现了一些过去在网上查询时容易忽略的小型连接道路,这对于我研究区域性物流或者探寻“非主流”的自驾路线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维度。它不是那种只给游客看的地图,更像是一份给地理爱好者或规划人员准备的工具书。
评分这张挂图的实用性,不仅仅体现在它展示了“有什么路”,更在于它展示了这些路“如何连接”。我发现它在标注一些山区路段或者复杂路口时,会配合使用微小的地形示意图或坡度指示,虽然不是完整的地形图,但这种局部放大的处理,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直观感受。对于一个生活在平原地区,对山地交通有着天然敬畏心的人来说,这种贴心的设计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甚至注意到,对于一些重要的河流渡口或者即将建成的桥梁,它也做了预留或特别标注,这显示了编绘团队在制作过程中,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力和信息收集的全面性。这种超越了简单“记录”的“预判性”信息,让这张挂图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单纯的静态参考物,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交通快照和发展蓝图的侧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