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实用环境质量评价 | ||
| 作 者 | 陈振民 | 出 版 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6 年 09 月 | I S B N | 978-7-5628-4749-6 |
| 页 数 | 128 页 | 字 数 | 188 千字 |
| 开 本 | 16 开 | 重 量 | 0.25 千克 |
| 定 价 | 28.00 元 | 赠 品 | 暂 无 |
本书以实用、实例为特点,有重点地阐述了有关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概念及方法。主要内容有环境、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类型、特点,环境标准体,污染源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评价等。可作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之用,也可作为环境保护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作为环境专业的教材,重点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和水资源的环境评价,作为前期的铺垫,介绍了常用的环境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总论。另外对现在的环境质量现状也作了概要介绍。
全书内容紧凑,突出重点,对学习环境评价的学生,不失为一本实用的教材。
第1章总论
1·1环境及环境特征
1·2环境质量及评价
1·3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
第2章环境标准
2·1概述
2·2环境标准体系
2·3环境质量评价中新常用标准
第3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1概述
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
3·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4地面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第4章环境影响评价总论
4·1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评价
4·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3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4·4环境影响识别及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4·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4·6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4·7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8环境影响预测
4·9环境影响评价
4·1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1概述
5·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5·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5·4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
5·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简介
5·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案例分析
第6章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6·1概述
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任务
6·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
6·4地表水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6·5达标分析
6·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6·7水质预测模型简介
6·8拟建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章节都配有相应的图表和案例,这使得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我非常喜欢书中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介绍,这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我希望书中能更详细地阐述如何量化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例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汇能力等。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价值,更能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我也对书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抱有很大期待。在实际工程建设和规划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从项目初期选址到后期运营的全过程评价方法,以及如何识别和预测潜在的环境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如果能有不同类型项目(如工业项目、交通项目、城市规划项目等)的评价案例,那就更好了。
评分总体而言,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绿色评价方法”和“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环境评价”的论述。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传统的环境评价方法可能需要进一步的革新和发展。我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新兴的、更具前瞻性的评价方法,例如生命周期评价(LCA)、物质流分析(MFA)等,并探讨如何将它们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环境质量评价中。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社会经济因素与环境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因为环境问题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例如,如何评估不同发展模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环境评价来引导绿色经济的发展。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认识环境质量评价的窗户,也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翻开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章节安排。目录清晰地勾勒出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整体脉络,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各种评价指标的介绍,再到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阐述,逻辑性很强。我尤其关注了关于“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部分,这个环节是评价工作的起点,也是难点。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构建指标体系的通用原则和具体步骤,以及在不同评价对象(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下,指标选择的差异性和考虑因素。此外,关于“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章节,我希望能够看到不同模型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它们适用的场景。例如,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这些经典的方法如果能有清晰的推导过程和实例演示,将极大地帮助我们掌握和运用它们。我个人对“环境风险评价”部分也很有兴趣,它涉及到如何识别、分析和评估环境风险,这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给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第一印象是它厚实的手感,纸张质量也很好,摸起来有分量,这点对于经常翻阅的教材来说很重要,至少不会轻易损坏。书的装帧也很精细,即使长时间使用,页码也不容易松散。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公式的排版,清晰易懂,符号的使用也很规范,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环境评价模型至关重要。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从外部呈现来看,它就散发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帮助我们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环境问题,例如微塑料污染或者城市热岛效应等,如果能有相关的评价方法和案例,那将非常有价值。同时,我也希望书中在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部分能有更详细的指导,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数据质量和处理方法往往是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比较学术化,但并不晦涩难懂,对于有一定环境科学基础的学生来说,应该能够比较顺畅地阅读。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术语的解释非常到位,这对于初学者理解专业概念非常有帮助。我特别想深入了解书中关于“评价标准与基准”的内容。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评价结果有效性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同时,我也关注书中关于“评价结果的应用与管理”的部分。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因此,如何将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环境管理决策,如何进行环境质量的持续监测和预警,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知识。如果书中能够结合一些实际的环保项目案例,展示评价结果是如何指导环境治理和政策制定的,那就更能体现其应用价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