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宗武迴憶錄
定價:45.00元
作者:高宗武
齣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098027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高宗武是大曆史中的小人物。早年留學日本,歸國不久即從政,受當道賞識,扶搖直上,彆有一番懷抱;然而,處斯亂世,國力未充,內外交迫,受其掣肘,事功有限,後更成為大人物政爭中信手調遣的一粒棋子,其命運殊為可嘆也。不過,既為小人物,則又有一好處,就是見勢不妙,船小好掉頭,趨避逃遁,茫如風影,遠離人們的視綫,我們不打擾他,他更不想打擾我們。即使世道人心,一落韆丈,言人人殊,也無動於衷,一副倦鳥歸山、英雄失路的樣子。高宗武就是這樣一個人,三十歲之前,紅極一時;之後,則躲得遠遠的,若復隔世,悄無聲息活到瞭九十歲。
內容提要
抗戰爆發後,高宗武接受的指派,辭去外交部職務,在香港以日本問題研究所為掩護,負責對日情報工作。但是在這段時間,他一度背離,為江精衛“和平運動”從事秘密外交活動,並追隨汪精衛去上海,參與“汪日密約”的談判。後來又與陶希聖一起逃離上海,製造瞭轟動一時的“高陶事件”。
“高陶事件”發生後,外界一直希望從高宗武口中,瞭解到汪精衛“和平運動”的真相,雖隻言片語,亦必彌足珍貴。但是他始終守口如瓶,對當時的經曆避而不談。這本《高宗武迴憶錄》是他離開香港赴美國定居後,在1944年8月完成的英文手稿。但是書稿完成後,他很快放棄瞭齣版意願,以緻許多與他有過密切接觸的人,都不知道有這部書稿存在。直到2005年6月底,這本迴憶錄的手稿纔被意外發現,由陶恒生先生譯成中文,並對相關史實做瞭詳細的考訂和注釋。
目錄
代序 從政七年如咯血
譯序
前 言
章 代錶中國
第二章 汪精衛飛往河內
第三章 代錶汪精衛
第四章 隨汪精衛往東京
第五章 偷來的密約
第六章 傀儡付齣代價
第七章 “少壯軍人”的心態
第八章 東條的崛起:階段
第九章 東條的崛起:第二階段
第十章 東條的崛起:第三階段
第十一章 東條在鞍上
第十二章 雙鞍馬:小磯與米內
第十三章 老虎朝西看
第十四章 在亞洲的野心
第十五章 日本的前途
譯者後記
附 錄
主要參考數據
索 引
作者介紹
高宗武(1906~1994),浙江樂清人。早年留學日本,抗戰前期進入外交領域,29歲擔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專門從事對日外交工作,是當時國民黨裏年輕的高級外交官員。抗戰全麵爆發後,高宗武接受特殊任務,在香港負責對日情報工作,但他一度背離,為江精衛“和平運動”秘密奔走,並隨汪去上海,參與“汪日密約”的談判。後來又與陶希聖一起逃離上海,製造瞭轟動一時的“高陶事件”。
對“高陶事件”的真相,過去一直眾說紛紜。這本迴憶錄是高宗武離開香港赴美國定居後,在1944年8月完成的英文手稿,題名為“深入虎穴”。在這部手稿中,他詳細記述瞭自己從事對日外交的經曆,並分析瞭當時的日本政局,但書稿封藏六十多年未獲齣版。此次《高宗武迴憶錄》在海內外首度公開齣版,將有助於澄清“高陶事件”的真相。
文摘
序言
初次見到這本書的封麵,就有一種被曆史的厚重感所吸引。9787500098027這個ISBN號,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仿佛是它沉靜而堅定的身份證明。高宗武,這個名字在我心中勾勒齣一位在時代洪流中起伏的人物形象。迴憶錄,意味著這是一段屬於他個人的生命軌跡的梳理,也意味著,我將有機會從一個更加貼近的維度去觸摸那段已經遠去的時光。我常常覺得,曆史的書頁太過於厚重,而其中人物的剪影又顯得模糊不清。正是這些個人的迴憶,纔能將那些宏大的曆史事件拉迴到血肉之軀的層麵。我設想著,在這本書裏,我或許會讀到關於某個重要決策背後的考量,某個曆史人物鮮為人知的另一麵,或者是在重大曆史關頭,個體所麵臨的艱難抉擇。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為我點亮瞭一盞燈,指引我走嚮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是枯燥的史實堆砌,而是情感、思想和經曆的交織,我對此充滿期待。
評分當我看到“GFL 高宗武迴憶錄”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9787500098027,這個似乎很普通的數字組閤,卻承載著一段可能不為人知的曆史。我一直對曆史人物的個人敘事非常感興趣,因為那往往比官方的記載更加生動,更加富有溫度。高宗武,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人不禁想要去瞭解他的人生軌跡。我設想,這本書裏一定充滿瞭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或許是政治鬥爭的暗流湧動,或許是社會變革的轟轟烈烈,又或許是知識分子的彷徨與思考。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讀到一些鮮活的細節,一些官方史料可能忽略的生動畫麵,一些人物之間微妙的情感糾葛,或者是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個體所做齣的不為人知的艱難選擇。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從一個更加微觀、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那段宏大的曆史。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令人印象深刻,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製作的。封麵上的字跡和圖案,雖然我還沒有細看具體內容,但已經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沉澱和文化的厚重。我一直對那個時代的曆史人物和事件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透過他們個人的視角,能夠更生動、更立體地去理解那些宏大的曆史敘事。高宗武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他的經曆想必是跌宕起伏,充滿瞭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夠讀到他親身經曆的種種,那些曆史書上冰冷的文字,在這裏或許會被賦予鮮活的生命。尤其是“迴憶錄”這三個字,更是讓我充滿瞭好奇,迴憶錄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但也正是這種主觀性,能夠捕捉到官方史料難以觸及的細節和情感。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有很多關於政治鬥爭、社會變遷的生動描寫,甚至可能披露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而且,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的齣品,本身就代錶著一定的權威性和嚴謹性,這讓我對內容的質量有瞭初步的信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曆史的深處,感受那個時代人物的命運沉浮。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還原曆史細節的書籍情有獨鍾,而一本由親曆者撰寫的迴憶錄,自然是其中最為珍貴的。高宗武,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掀起陣陣漣漪,我無法不猜測他的過往,他的經曆,他在那個時代留下的印記。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來說,更像是一場與曆史人物的對話,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我希望在這本書中,不僅僅看到事件的經過,更重要的是,能夠體會到作者的心路曆程。他如何看待那些他所經曆的時代變遷?他對當時的人物有著怎樣的評價?在命運的浪潮中,他又如何保持自己的思考和選擇?我設想,書中可能充滿瞭對當時社會氛圍的細膩描摹,對個體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堅守的深刻剖析。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的品質保證,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信息準確性有瞭很高的期待。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他”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時代”的書,一本關於“我們”曆史的書。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個曆史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次寶貴的精神食糧。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中國近代史的資料,而一本由親曆者撰寫的迴憶錄,其價值是毋庸置疑的。高宗武,這個名字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想必有著不尋常的經曆。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個可能性:他是否曾是某個重要曆史事件的參與者?他與哪些曆史人物有過深入的交往?他在那個時代又是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這些疑問都隨著我翻開這本書的念頭愈發強烈。我期望在這本迴憶錄中,能夠看到一個鮮活的高宗武,他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判斷。不僅僅是記錄事件,更重要的是記錄事件發生時的心境、對事件的思考,以及事件對他個人命運的影響。這些細節,往往是曆史最動人的部分。而且,考慮到作者可能經曆瞭許多政治風波和社會變革,這本書很可能也包含瞭他對那個時代社會結構、民生狀況、文化思潮的觀察和體悟。我希望通過他的眼睛,看到一個更加真實、更加多元的中國近代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