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大学物理(上)(清华版)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 |
| ISBN号: | 9787302490418 |
本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为配合研究型教学编写。全书共20章,分别讲述质点力学、刚体力学、狭义相对论、振动和波、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稳恒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动光学和量子物理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概念简明清晰,讲述深入浅出,难度适于中等,可作为大专院校非物理类理工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辅助教材,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物理教师参考。
王越 199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留校任教至今,博士,教授。长期从事晶体生长和宏观物性以及功能陶瓷制备的研究。承担《大学物理》等6门本科生课程和2门硕士生课程。出版《材料物理性能的各向异性》专著1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30篇)、发明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登记3件。发表教研论文9篇。
目前我国工科大学使用的大学物理教材适用的课时数多在126课时左右,教材的深度、难度也各不相同。北京工大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一套适合自己学校,难度适中,有一定特色的大学物理教材。以利于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打一个好的基础。
第1章质点运动学
1.1质点与参考系
1.2位矢与位移
1.3速度与加速度
1.4抛体运动
1.5圆周运动
1.6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1.7运动的相对性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
2.1牛顿运动定律
2.2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2.3牛顿定律的应用
2.4万有引力定律
2.5几种典型的非惯性系与惯性力
2.6国际单位制与量纲
第3章动量与角动量
3.1力的冲量与质点的动量定理
3.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3.3质心与质心运动定理
3.4质点的角动量与角动量定理
3.5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3.6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4章功和能
4.1力的功与质点的动能定理
4.2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4.3一对力的功与保守力
4.4系统的势能
4.5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4.6对称性与守恒定律
第5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5.1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5.2转动定律
5.3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5.4转动中的功和能
5.5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5.6进动
第6章振动
6.1简谐运动的描述
6.2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表示
6.3简谐运动的能量
6.4两个简谐振动的
6.5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第7章波动
7.1简谐波的描述
7.2波动方程及波的能量
7.3惠更斯原理和波的传播方向
7.4波的叠加干涉与驻波
7.5多普勒效应
第8章狭义相对论基础
8.1伽利略变换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8.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与洛伦兹变换
8.3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8.4相对论速度变换
8.5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第9章气体分子动理论
9.1热力学系统与平衡态
9.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9.3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公式
9.4温度的微观意义
9.5分子的自由度与能量均分定理
9.6理想气体的内能
9.7速率分布函数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9.8分子速率的统计值
9.9速度分布函数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
9.10分子按空间位置的分布与玻耳兹曼分布律
9.11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9.12实际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
第10章热力学基础
10.1热力学定律
10.2热力学定律在等值过程的应用
10.3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10.4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微观意义
参考书目
第3章动量与角动量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力对物体的瞬时作用规律,但是日常生活中,力对物体的作用往往是持续的,这个持续的作用效果可能更有意义。当一个物体发生转动时,用力矩和角动量等概念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则更为方便。本章我们将学习力和力矩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定理进行研究和讨论,并得到相应的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3.1力的冲量与质点的动量定理
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F→=dp→dt,可得
F→dt=dp→(3.1)
从t1到t2积分可得
∫t2t1F→dt=∫p→2p→1dp→=p→2-p→1(3.2)
∫t2t1F→dt表示合力F→(此处一般称为冲力)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的累积,称为合力的冲量,通常记作I→,即
I→=p→2-p→1(3.3)
其中,p→1和p→2分别代表质点在t1和t2时刻的动量。式(3.3)表明,质点在t1至t2时间间隔内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在这段时间间隔内该质点动量的增量。这一结论称作质点的动量定理。式(3.1)和式(3.2)分别为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动量定理是矢量式,可写成如下分量式形式:
Ix=p2x-p1x
Iy=p2y-p1y
Iz=p2z-p1z(3.4)
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导出的,其适用范围也于惯性系。
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在于,我们不必关注质点在整个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变化细节,只要力的冲量相同就会产生相同的动量的增量。这在解决合力随时间剧烈变化的问题,如碰撞问题时非常方便。此时,常引入平均力的概念
F→-=∫t2t1F→dtt2-t1=p→2-p→1t2-t1(3.5)
F→-即平均力。式(3.5)表明,作用在质点上的平均力等于质点动量的增量与力的作用时间之比。
例3.1铁匠打铁时将铁锤抬起到h1=1.0m的高度后让其自由落下,铁锤与铁砧上的工件碰撞后弹起到h2=5.0cm高度处。铁锤质量m=5.0kg,作用时间为 Δt=0.02s,求重锤对工件的平均作用力。
解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此问题为一维问题,可简单地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根据式(3.5)知道,欲求平均作用力,必须先求得始、末状态的动量差,碰撞过程初始时刻的动量即铁锤质量与其从高度h1处自由下落的末速度的乘积
p1=-m2gh1
碰撞后的动量即铁锤质量与铁锤弹起到h2高度的初速度的乘积
p2=m2gh2
铁锤对工件的平均冲力与工件对铁锤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反作用力,用f-′表示工件对铁锤的平均作用力,有
f-′=p2-p1Δt=m2g(h2+h1)Δt=5.0×2×9.8×(0.05+1.0)0.02=1.35×103N
则铁锤对工件的平均冲力f-为
f-=-f-′=-1.35×103N
其中包括铁锤重力mg=-49N,与冲力相比,重力为一可忽略的小量。通常在处理这类碰撞问题时,往往忽略重力的作用。
例3.2力F→=12t2i→作用在质量m=1.0kg的物体上,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求物体在2s末的动量。
解由动量定理,有
∫t2t1F→dt=p→2-p→1=p→2
代入力的表达式有
p→2=∫2012t2i→dt=4t320i→=32i→kg·m/s
......
......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作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我对物理一直都有些畏惧。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我们这类读者的需求,没有把物理学弄得像“天书”一样。它更像是一本引导我们进入物理世界的“向导”,带领我们一步步地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书中的概念讲解清晰透彻,逻辑性非常强,不会出现那种“为了讲而讲”的空洞理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释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时,会运用到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图示,这大大降低了我的理解门槛。阅读的过程非常顺畅,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点的积累和整合,而不是零散的碎片。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物理学是可以如此有趣和易懂的,它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定理的堆砌,而是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评分我必须要为这本书点赞!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物理已经成为我大学生涯中的一大挑战。市面上关于大学物理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打动我、让我产生学习兴趣的却不多。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力求深入浅出,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例题解析,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详细,并且提供了多种解题思路,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物理学在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物理学的学习热情。我不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地被物理学的逻辑和力量所吸引。
评分这本《大学物理 上册》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作为一名需要掌握物理知识的理工科学生,我一直寻求一本能够清晰、系统地解释物理概念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材。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们似乎深谙非物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难点,他们巧妙地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书中不仅给出了公式,还详细分析了行星运动、潮汐现象等,让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书中的图表绘制精美,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而文字的叙述则严谨而不失生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深入剖析,它们不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解释,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地领略物理学的奥妙。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物理学习的救星!作为一名非物理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每次面对物理课都头疼欲裂,公式密密麻麻,概念抽象难懂。之前试过几本教材,都感觉枯燥乏味,读起来像在嚼蜡,完全提不起兴趣。直到遇到了这本《大学物理 上册》,我才真正体会到物理的魅力。作者们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那些复杂的物理概念一一拆解,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直到我能理解它的本质。特别是关于力学和热学的部分,举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能瞬间明白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的。例如,讲解动量守恒时,作者没有直接丢一堆公式,而是先从打台球、火箭发射等场景入手,引出概念,再逐步推导公式,整个过程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书中的插图也设计得非常精巧,不仅美观,而且能准确地展示物理过程,大大降低了我的理解难度。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下册,继续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了!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设计,绝对是为我们这些非物理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的。我之前一直对物理感到迷茫,觉得那些公式和概念离我太遥远。但是,这本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学习物理的道路。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从最基础、最直观的物理现象入手,一点点地引导我们理解。比如,在讲到能量守恒时,作者会从生活中我们能看到的热量传递、机械能转化等例子开始,慢慢地引出能量守恒定律,让我感觉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好,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读起来很轻松,就像在和一个很有耐心的朋友聊天一样。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会用对比的方式来解释,这样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避免走弯路。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物理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