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

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耳炎
  • 乳突炎
  • 顯微外科
  • 耳外科
  • 耳鼻喉科
  • 醫學
  • 外科
  • 解剖學
  • 手術技術
  • 臨床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鑒文化
齣版社: 北京大學醫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5906435
商品編碼:28752614850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3-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國外經典醫學名著叢書)(W)

定價:398.00元

作者:(意)桑娜 ,李永新,龔樹生

齣版社:北京大學醫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659064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2.26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外經典醫學名著譯叢: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內容全麵涉及一般手術室原則、麻醉、技術考慮以及常見誤區、存在問題與潛在並發癥,是一部有深度且內容全麵的中耳外科手術經典專著。從顳骨解剖學到外耳道成形術、鐙骨手術等,《國外經典醫學名著譯叢: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都提供瞭的操作標準,為各級耳外科醫生提供瞭綜閤、的臨床指導。
  《國外經典醫學名著譯叢: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內容基於諸位編者30年來2萬多例手術經驗,詳盡講解瞭耳科疾病手術處理策略,包括手術決策、術前考慮,常規與復雜手術操作等。

目錄


第1章 顳骨解剖與影像
 外耳道
 鼓膜
 聽骨鏈
 鼓室
  內側壁
  後壁
  上鼓室
 鼓竇
 迷路
 頸靜脈球
 頸內動脈
 麵神經
 開放式乳突根治術手術解剖
 完壁式鼓室成形手術解剖
 顳骨解剖影像
  軸位
  冠狀位
第2章 手術室設置
 手術室布置
 患者的體位
  鐙骨手術時特彆注意點
 手術區域的準備
 術者的坐姿
 術者雙手的位置
 吸引和衝洗
 單極和雙極電凝
 顯微鏡
 麵神經監測
 手術器械
  關於手術室布置中容易犯的錯誤和提示
第3章 麻醉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麻醉要點及注意事項
  鐙骨手術及耳道徑路
  耳後入路手術
第4章 中耳乳突手術注意事項
 原則和提示
  鑽
  鑽磨軌跡方嚮
  吸引和衝洗
  止血
  剝離
第5章 中耳手術的手術決策
 我們如何選擇患者
 外耳道成形術
 鼓膜成形術
 聽骨鏈成形術
 鼓室成形術
 鐙骨手術
 聽力耳的處理策略
 鼓膜置管術
 非膽脂瘤性慢性中耳炎
 膽脂瘤
 聽骨鏈成形術
 腫瘤
 鐙骨手術
 分期手術策略
  非膽脂瘤性慢性中耳炎
  膽脂瘤
  鐙骨手術
 修正手術的策略
  外耳道狹窄
  鼓膜成形術
  聽骨鏈成形術
  膽脂瘤的鼓室成形術
  鐙骨手術
第6章 鼓膜置管術
  手術適應證
  手術禁忌證
第7章 耳科手術的一般步驟
 耳後皮膚切口
  手術步驟
 ……
第20章 醫源性損傷的處理
譯後感

作者介紹


李永新,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科主任。2000-2005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培養計劃。2008-2010年入選北京市人纔培養計劃。2009年2月-2010年2月國傢公派美國南加州大學House耳科研究所訪問學者。2010年人選北京市“十百韆”衛生人纔工程計劃。專業方嚮為耳科學和耳神經外科學,擅長耳聾的外科治療,如:人工耳蝸植入,鼓室成形術等聽力重建手術,眩暈、麵癱的外科手術治療,側顱底腫瘤手術等。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北京市衛生重點學科項目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十一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等多項課題的研究。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遼寜省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獲得國傢2項。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現任《Journal of Otology》《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華耳科學雜誌》《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編委。擔任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第四屆專傢委員、中國殘疾人聯閤會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專傢委員。
    李永新,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科主任。2000-2005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培養計劃。2008-2010年入選北京市人纔培養計劃。2009年2月-2010年2月國傢公派美國南加州大學House耳科研究所訪問學者。2010年人選北京市“十百韆”衛生人纔工程計劃。專業方嚮為耳科學和耳神經外科學,擅長耳聾的外科治療,如:人工耳蝸植入,鼓室成形術等聽力重建手術,眩暈、麵癱的外科手術治療,側顱底腫瘤手術等。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北京市衛生重點學科項目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十一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等多項課題的研究。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遼寜省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獲得國傢2項。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現任《JournalofOtology》《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華耳科學雜誌》《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編委。擔任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第四屆專傢委員、中國殘疾人聯閤會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專傢委員。
  
  龔樹生,男,51歲,一級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耳科首席專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中央保健會診專傢,世界衛生組織防聾閤作中心首席專傢,北京市衛生係統高層次人纔學科帶頭人。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常委,曾任湖北省耳鼻喉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市耳鼻咽喉科學會主任委員。2002年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奬”,2006年獲湖北省人纔專項津貼,2007年獲中華醫學科技奬二等奬和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2008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市級人纔,2010年北京市衛生局“十百韆”十層次人纔。第五、六、七、八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統編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編委,《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編委、《JournalofOtology》副主編、《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副主編,其他多種雜誌編委。主持承擔國傢“十二五”支撐、“973”課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行業專項等項目,在國內外雜誌發錶學術文章100多篇。曾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美國House耳科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SanDiego分校進修學習,主攻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學,擅長人工耳蝸、振動聲橋及BAHA等人工聽覺植入、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療與聽力重建術、麵神經疾患及眩暈的顯微外科治療等。

文摘


序言



耳科顯微外科的藝術與科學:從基礎到前沿的探索 本書並非《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一書的簡介,而是對耳科顯微外科領域更廣泛、更深入的探索,旨在呈現這一精密醫學分支的宏大圖景、發展脈絡、核心技術以及未來趨勢。我們將從曆史淵源、解剖學基礎、手術技術、常見疾病的治療、新興技術應用,乃至術後管理和康復等多個維度,為您描繪齣一幅耳科顯微外科的全景圖。 第一章:耳科顯微外科的曆史足跡與發展演進 耳科顯微外科的發展,是人類對聽力損失、眩暈等耳部疾病不懈探索的結晶。從早期對耳部結構的粗略認知,到藉助顯微鏡實現對微小結構的精確操作,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標誌著醫學的巨大進步。本章將追溯耳科顯微外科的起源,重點介紹顯微鏡的發明及其在耳科手術中的應用如何催生瞭這一獨立學科。我們將探討早期耳部手術的局限性,以及顯微鏡的齣現如何打破瞭這些瓶頸,使得更復雜、更精細的手術成為可能。 迴顧曆史,我們會看到那些偉大的先驅者們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奠定瞭耳科顯微外科的基石。從早期的鼓室探查,到中耳的病竈清除,再到內耳的精細修復,每一步都凝聚著智慧與汗水。我們將聚焦於關鍵的曆史節點,例如顯微鏡技術的發展、麻醉技術的進步、以及新的手術器械和材料的齣現,是如何共同推動耳科顯微外科走嚮成熟。同時,也會探討不同時期醫學思潮和技術理念對耳科顯微外科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耳部精細解剖:顯微手術的基石 要進行精準的顯微手術,對耳部復雜而精細的解剖結構有著透徹而深刻的理解至關重要。本章將以顯微鏡下的視角,係統而詳盡地剖析中耳、內耳及周圍骨性結構的解剖學特徵。我們將重點關注與手術操作密切相關的結構,例如鼓室、鼓竇、半規管、耳蝸、麵神經、頸靜脈球、硬腦膜等。 每一項顯微手術,無論是鼓室成形術、鐙骨切除術,還是乳突根治術,都離不開對解剖層次的清晰認識。我們將詳細介紹這些結構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關係、毗鄰關係以及解剖變異的可能性。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真實解剖形態,幫助讀者建立起立體的空間概念,並理解術中可能遇到的潛在風險點。我們將深入探討如鼓室穹隆、鼓室測、耳蝸導水管等關鍵解剖標誌,以及它們在手術導航中的作用。 第三章:顯微外科技術:精準操作的藝術 顯微外科技術的精髓在於其“微”和“精”。本章將詳細闡述耳科顯微外科常用的各類技術,包括手術顯微鏡的操作技巧、顯微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種精細操作的要領。我們將從顯微鏡的選配、調焦、照明,到各種微型骨鑽、颳匙、鉗、鈎等器械的選擇和使用,進行細緻入微的講解。 重點將放在各種手術入路的選擇與實施,以及在顯微鏡下如何進行組織的分離、切除、修復和重建。我們將深入探討各類顯微外科縫閤技術,以及如何利用顯微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等輔助修復。對於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操作,例如在狹小的空間內進行神經的剝離、血管的吻閤,我們將提供詳細的步驟解析和經驗分享。本章將強調手術的“輕柔性”和“精確性”,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這是顯微外科的核心理念。 第四章:中耳疾病的顯微外科治療:恢復聽力的希望 中耳是聽力傳導的關鍵環節,多種疾病都會嚴重影響聽力。本章將聚焦於中耳常見疾病的顯微外科治療,重點介紹各種類型的鼓室成形術。我們將詳細闡述鼓室成形術I型、II型、III型、IV型、V型的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步驟、以及不同術式在修復鼓膜穿孔、聽骨鏈中斷、膽脂瘤等方麵的具體應用。 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顯微外科技術,有效清除中耳的病竈,重建受損的聽骨鏈,修復鼓膜,從而顯著改善患者的聽力。針對不同類型的鼓膜穿孔(如中央性、邊緣性),我們將分析其對聽力的影響以及相應的顯微修復策略。對於聽骨鏈的重建,我們將討論鈦質聽骨、人工聽骨等材料的應用,以及如何進行精確的連接。此外,對於膽脂瘤等侵蝕性病變,我們將重點闡述顯微外科在徹底清除病竈、防止復發方麵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內耳與顱底疾病的顯微外科介入:挑戰與突破 內耳的精細結構以及顱底的復雜性,使得其顯微外科手術更具挑戰性,但也為飽受聽力損失、眩暈等睏擾的患者帶來瞭新的希望。本章將探討內耳和顱底相關疾病的顯微外科治療。我們將介紹人工耳蝸植入術的顯微技術要點,包括如何在保護內耳結構的前提下,精確植入電極。 對於一些內耳畸形、梅尼埃病等引起的眩暈,我們將探討顯微外科手術的治療原理與技術。同時,我們也將觸及顱底腫瘤切除的顯微外科技術,重點在於如何與神經外科緊密閤作,在保護腦神經、血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腫瘤。我們將討論前庭神經切斷術、內淋巴囊減壓術等治療眩暈的顯微手術,以及其適應證和潛在風險。 第六章:乳突的顯微外科處理:感染與並發癥的根除 乳突是中耳後方的骨性結構,其炎癥(乳突炎)以及由此引起的並發癥,一直是耳科手術的重要領域。本章將深入探討乳突的顯微外科處理。我們將詳細介紹乳突根治術的適應證,例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伴有乳突病變、膽脂瘤侵犯乳突等。 我們將詳細闡述乳突的顯微解剖,以及在顯微鏡下如何進行乳突腔的開放、病竈的清除,以及如何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乳突腔的填塞或保留。重點將放在如何精確辨彆和保護乳突內的重要解剖結構,如乙狀竇、硬腦膜、麵神經等,以避免術中損傷。我們將討論不同術式在乳突手術中的選擇,以及術後對感染的控製和並發癥的預防。 第七章:新興技術在耳科顯微外科中的應用:邁嚮未來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興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耳科顯微外科的麵貌。本章將展望耳科顯微外科的未來,重點介紹計算機輔助手術(CAS)、導航技術、機器人手術、以及內窺鏡技術等在耳科顯微外科中的應用前景。 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三維重建技術和術前規劃,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機器人輔助手術將如何為醫生提供更穩定、更精細的操作,剋服人手顫抖的限製。內窺鏡技術在耳部微創手術中的優勢,例如減少創傷、縮短恢復時間。同時,我們也會討論基因治療、乾細胞療法等前沿研究,為未來耳部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第八章:術後管理與康復:保障療效與生活質量 成功的手術離不開精細的術後管理與康復。本章將全麵介紹耳科顯微外科術後的護理要點,包括傷口護理、疼痛管理、抗生素使用、以及聽力監測等。我們將強調早期康復的重要性,例如聽力訓練、平衡訓練等,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聽力、改善平衡功能。 我們將討論不同手術術式術後可能齣現的並發癥及其處理方法。同時,也會關注患者的心理調適與社會迴歸,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術後的生活。本章將為患者及其傢屬提供實用的指導,讓他們在康復過程中少走彎路,最大程度地提升術後療效和生活質量。 結語 耳科顯微外科是一門融閤瞭精湛技藝、深厚學識與人文關懷的醫學分支。它不僅是對病竈的清除,更是對患者聽力、平衡功能的挽救,以及對生活質量的提升。本書旨在以宏觀的視角,為您展現耳科顯微外科的魅力,激發您對這一領域的深入探索和不懈追求。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簡直是中耳乳突外科領域的百科全書!從我拿到這本書開始,就被它嚴謹的結構和豐富的插圖深深吸引。每當我遇到臨床上的難題,翻開這本書,總能找到清晰的解答。特彆是關於各種中耳炎的病理生理學講解,細緻入微,讓我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瞭更透徹的理解。書中對顯微鏡下的解剖結構描繪得栩栩如生,配閤高清的術野照片,仿佛我正置身手術室,親手操作一般。作者在講解手術技巧時,更是將關鍵步驟、注意事項以及可能遇到的並發癥都一一列舉,並給齣瞭應對策略。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於不同術式(如鼓室探查術、鼓室成形術、乳突根治術等)的適應癥、禁忌癥以及各自的優缺點都進行瞭詳盡的比較分析,這對於臨床醫生選擇最適閤患者的手術方案至關重要。書中還收錄瞭大量的手術視頻鏈接,我嘗試掃描瞭幾段,視頻質量非常高,操作過程清晰可見,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醫生來說,無疑是寶貴的學習資源。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手術導師,引導我不斷提升自己的臨床能力。

評分

《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其對創新技術的關注。書中不僅僅是傳統手術的經典描述,更是緊跟時代步伐,詳細介紹瞭近年來在中耳乳突顯微外科領域湧現齣的新技術和新進展。例如,在關於耳硬化癥的治療部分,書中對不同類型的人工鐙骨植入物的選擇和手術技巧進行瞭深入探討,並結閤大量病例分析瞭不同植入物的效果和長期隨訪情況。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內窺鏡輔助下中耳手術的章節感到興奮,這種微創技術的發展為許多傳統手術難以達到的區域提供瞭新的入路,減少瞭手術創傷,縮短瞭術後恢復時間。書中還提到瞭基因治療和乾細胞治療在耳科學領域的探索性研究,雖然這些技術尚處於早期階段,但足以展現齣作者對未來醫學發展的深刻洞察。這種前瞻性的視角,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激發思考、引領方嚮的學術著作。我將這本書置於案頭,時不時翻閱,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

評分

我是一位長期從事耳鼻喉科臨床工作的醫生,閱讀《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在實用性上的卓越錶現。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緊密圍繞臨床實踐展開,從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到影像學分析、手術決策,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書中大量的典型病例分析,更是讓我仿佛置身於實際工作中,與患者一同經曆診斷和治療的全過程。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圍手術期管理的詳細指導,從術前評估、術中監測到術後康復,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得非常周全,這對於減少術後並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書中的附錄部分,包含瞭各種常用藥物的劑量、療效以及不良反應,還有各種手術器械的介紹,這些實用信息對於日常臨床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十分直觀,圖文並茂,使得復雜的概念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我相信,無論對於初學者還是資深專傢,這本書都將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評分

《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扇通往中耳乳突疾病奧秘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平日裏觸不可及的細節。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跟隨作者的筆觸,一步步解剖並理解瞭中耳和乳突的精巧構造,認識到每一個微小的結構都承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書中對不同類型中耳膽脂瘤的分類、手術切除原則以及術後復發的預防措施,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闡述,這對於我處理這類棘手的疾病提供瞭寶貴的指導。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聽骨鏈重建的討論,各種聽骨假體的選擇、植入方法以及術後聽力恢復的評估,都講解得十分透徹。而且,書中還對一些少見但重要的中耳乳突畸形進行瞭介紹,這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整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精美,字體清晰,圖錶規範,閱讀體驗極佳。這本書不僅是我學習路上的良師益友,更是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知識寶庫。

評分

剛接觸《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時,我最大的顧慮是擔心內容過於晦澀難懂,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易懂,即便是對於非專業的讀者,也能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它從基礎的耳部解剖學入手,循序漸進地深入到各種中耳乳突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耳鳴和眩暈的章節,它係統地梳理瞭這些常見但棘手的癥狀背後可能的中耳乳突病因,並提齣瞭相應的鑒彆診斷思路。書中對聽力學檢查和影像學技術的解讀也非常到位,讓我明白瞭如何將這些輔助檢查結果與臨床錶現相結閤,做齣更精準的判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討論手術並發癥時,並沒有迴避,而是坦誠地分析瞭各種可能的風險,並提齣瞭預防和處理措施,這體現瞭作者的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書中的參考文獻也非常翔實,幾乎涵蓋瞭該領域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為我進一步深入學習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不僅適閤臨床醫生,對於對耳科學感興趣的患者,也能提供很多有益的知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