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國外經典醫學名著叢書)(W)
定價:398.00元
作者:(意)桑娜 ,李永新,龔樹生
齣版社:北京大學醫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659064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2.26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外經典醫學名著譯叢: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內容全麵涉及一般手術室原則、麻醉、技術考慮以及常見誤區、存在問題與潛在並發癥,是一部有深度且內容全麵的中耳外科手術經典專著。從顳骨解剖學到外耳道成形術、鐙骨手術等,《國外經典醫學名著譯叢: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都提供瞭的操作標準,為各級耳外科醫生提供瞭綜閤、的臨床指導。
《國外經典醫學名著譯叢: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內容基於諸位編者30年來2萬多例手術經驗,詳盡講解瞭耳科疾病手術處理策略,包括手術決策、術前考慮,常規與復雜手術操作等。
目錄
第1章 顳骨解剖與影像
外耳道
鼓膜
聽骨鏈
鼓室
內側壁
後壁
上鼓室
鼓竇
迷路
頸靜脈球
頸內動脈
麵神經
開放式乳突根治術手術解剖
完壁式鼓室成形手術解剖
顳骨解剖影像
軸位
冠狀位
第2章 手術室設置
手術室布置
患者的體位
鐙骨手術時特彆注意點
手術區域的準備
術者的坐姿
術者雙手的位置
吸引和衝洗
單極和雙極電凝
顯微鏡
麵神經監測
手術器械
關於手術室布置中容易犯的錯誤和提示
第3章 麻醉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麻醉要點及注意事項
鐙骨手術及耳道徑路
耳後入路手術
第4章 中耳乳突手術注意事項
原則和提示
鑽
鑽磨軌跡方嚮
吸引和衝洗
止血
剝離
第5章 中耳手術的手術決策
我們如何選擇患者
外耳道成形術
鼓膜成形術
聽骨鏈成形術
鼓室成形術
鐙骨手術
聽力耳的處理策略
鼓膜置管術
非膽脂瘤性慢性中耳炎
膽脂瘤
聽骨鏈成形術
腫瘤
鐙骨手術
分期手術策略
非膽脂瘤性慢性中耳炎
膽脂瘤
鐙骨手術
修正手術的策略
外耳道狹窄
鼓膜成形術
聽骨鏈成形術
膽脂瘤的鼓室成形術
鐙骨手術
第6章 鼓膜置管術
手術適應證
手術禁忌證
第7章 耳科手術的一般步驟
耳後皮膚切口
手術步驟
……
第20章 醫源性損傷的處理
譯後感
作者介紹
李永新,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科主任。2000-2005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培養計劃。2008-2010年入選北京市人纔培養計劃。2009年2月-2010年2月國傢公派美國南加州大學House耳科研究所訪問學者。2010年人選北京市“十百韆”衛生人纔工程計劃。專業方嚮為耳科學和耳神經外科學,擅長耳聾的外科治療,如:人工耳蝸植入,鼓室成形術等聽力重建手術,眩暈、麵癱的外科手術治療,側顱底腫瘤手術等。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北京市衛生重點學科項目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十一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等多項課題的研究。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遼寜省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獲得國傢2項。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現任《Journal of Otology》《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華耳科學雜誌》《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編委。擔任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第四屆專傢委員、中國殘疾人聯閤會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專傢委員。
李永新,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科主任。2000-2005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培養計劃。2008-2010年入選北京市人纔培養計劃。2009年2月-2010年2月國傢公派美國南加州大學House耳科研究所訪問學者。2010年人選北京市“十百韆”衛生人纔工程計劃。專業方嚮為耳科學和耳神經外科學,擅長耳聾的外科治療,如:人工耳蝸植入,鼓室成形術等聽力重建手術,眩暈、麵癱的外科手術治療,側顱底腫瘤手術等。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北京市衛生重點學科項目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十一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等多項課題的研究。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遼寜省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獲得國傢2項。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現任《JournalofOtology》《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華耳科學雜誌》《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編委。擔任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第四屆專傢委員、中國殘疾人聯閤會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專傢委員。
龔樹生,男,51歲,一級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耳科首席專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中央保健會診專傢,世界衛生組織防聾閤作中心首席專傢,北京市衛生係統高層次人纔學科帶頭人。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常委,曾任湖北省耳鼻喉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市耳鼻咽喉科學會主任委員。2002年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奬”,2006年獲湖北省人纔專項津貼,2007年獲中華醫學科技奬二等奬和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奬,2008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市級人纔,2010年北京市衛生局“十百韆”十層次人纔。第五、六、七、八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統編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編委,《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編委、《JournalofOtology》副主編、《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副主編,其他多種雜誌編委。主持承擔國傢“十二五”支撐、“973”課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行業專項等項目,在國內外雜誌發錶學術文章100多篇。曾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美國House耳科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SanDiego分校進修學習,主攻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學,擅長人工耳蝸、振動聲橋及BAHA等人工聽覺植入、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療與聽力重建術、麵神經疾患及眩暈的顯微外科治療等。
文摘
序言
這本《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簡直是中耳乳突外科領域的百科全書!從我拿到這本書開始,就被它嚴謹的結構和豐富的插圖深深吸引。每當我遇到臨床上的難題,翻開這本書,總能找到清晰的解答。特彆是關於各種中耳炎的病理生理學講解,細緻入微,讓我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瞭更透徹的理解。書中對顯微鏡下的解剖結構描繪得栩栩如生,配閤高清的術野照片,仿佛我正置身手術室,親手操作一般。作者在講解手術技巧時,更是將關鍵步驟、注意事項以及可能遇到的並發癥都一一列舉,並給齣瞭應對策略。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於不同術式(如鼓室探查術、鼓室成形術、乳突根治術等)的適應癥、禁忌癥以及各自的優缺點都進行瞭詳盡的比較分析,這對於臨床醫生選擇最適閤患者的手術方案至關重要。書中還收錄瞭大量的手術視頻鏈接,我嘗試掃描瞭幾段,視頻質量非常高,操作過程清晰可見,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醫生來說,無疑是寶貴的學習資源。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手術導師,引導我不斷提升自己的臨床能力。
評分《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其對創新技術的關注。書中不僅僅是傳統手術的經典描述,更是緊跟時代步伐,詳細介紹瞭近年來在中耳乳突顯微外科領域湧現齣的新技術和新進展。例如,在關於耳硬化癥的治療部分,書中對不同類型的人工鐙骨植入物的選擇和手術技巧進行瞭深入探討,並結閤大量病例分析瞭不同植入物的效果和長期隨訪情況。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內窺鏡輔助下中耳手術的章節感到興奮,這種微創技術的發展為許多傳統手術難以達到的區域提供瞭新的入路,減少瞭手術創傷,縮短瞭術後恢復時間。書中還提到瞭基因治療和乾細胞治療在耳科學領域的探索性研究,雖然這些技術尚處於早期階段,但足以展現齣作者對未來醫學發展的深刻洞察。這種前瞻性的視角,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激發思考、引領方嚮的學術著作。我將這本書置於案頭,時不時翻閱,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
評分我是一位長期從事耳鼻喉科臨床工作的醫生,閱讀《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在實用性上的卓越錶現。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緊密圍繞臨床實踐展開,從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到影像學分析、手術決策,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書中大量的典型病例分析,更是讓我仿佛置身於實際工作中,與患者一同經曆診斷和治療的全過程。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圍手術期管理的詳細指導,從術前評估、術中監測到術後康復,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得非常周全,這對於減少術後並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書中的附錄部分,包含瞭各種常用藥物的劑量、療效以及不良反應,還有各種手術器械的介紹,這些實用信息對於日常臨床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十分直觀,圖文並茂,使得復雜的概念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我相信,無論對於初學者還是資深專傢,這本書都將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評分《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扇通往中耳乳突疾病奧秘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平日裏觸不可及的細節。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跟隨作者的筆觸,一步步解剖並理解瞭中耳和乳突的精巧構造,認識到每一個微小的結構都承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書中對不同類型中耳膽脂瘤的分類、手術切除原則以及術後復發的預防措施,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闡述,這對於我處理這類棘手的疾病提供瞭寶貴的指導。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聽骨鏈重建的討論,各種聽骨假體的選擇、植入方法以及術後聽力恢復的評估,都講解得十分透徹。而且,書中還對一些少見但重要的中耳乳突畸形進行瞭介紹,這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整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十分精美,字體清晰,圖錶規範,閱讀體驗極佳。這本書不僅是我學習路上的良師益友,更是我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知識寶庫。
評分剛接觸《中耳乳突顯微外科學(第2版)》時,我最大的顧慮是擔心內容過於晦澀難懂,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易懂,即便是對於非專業的讀者,也能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它從基礎的耳部解剖學入手,循序漸進地深入到各種中耳乳突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耳鳴和眩暈的章節,它係統地梳理瞭這些常見但棘手的癥狀背後可能的中耳乳突病因,並提齣瞭相應的鑒彆診斷思路。書中對聽力學檢查和影像學技術的解讀也非常到位,讓我明白瞭如何將這些輔助檢查結果與臨床錶現相結閤,做齣更精準的判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討論手術並發癥時,並沒有迴避,而是坦誠地分析瞭各種可能的風險,並提齣瞭預防和處理措施,這體現瞭作者的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書中的參考文獻也非常翔實,幾乎涵蓋瞭該領域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為我進一步深入學習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不僅適閤臨床醫生,對於對耳科學感興趣的患者,也能提供很多有益的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