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工程光學 第4版 鬱道銀著 工程光學復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第2版 蔡懷宇著 共2 科規劃教材 教

正版 工程光學 第4版 鬱道銀著 工程光學復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第2版 蔡懷宇著 共2 科規劃教材 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工程光學
  • 光學
  • 鬱道銀
  • 蔡懷宇
  • 復習指導
  • 習題解答
  • 教材
  • 第4版
  • 第2版
  • 理工科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東誠翔通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19621
商品編碼:28781059320
叢書名: 工程光 學 第4版
齣版時間:2016-01-01

具體描述

   


書名: 工程光學 第4版

定價:69.8元

作者:鬱道銀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1519621

字數:964000

頁碼:604

版次:4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本書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是根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的編寫要求,以及更新教材內容、反映現代科技發展和應用的原則,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工程光學(第3版)》基礎上重新修訂而成。本書編寫一貫堅持注重基本理論的論述,加強理論與工程實際的結閤,突齣現代光學與光學技術發展的指導思想。本書修訂後仍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幾何光學和光學設計,下篇為物理光學。全書係統地介紹瞭工程光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應用。新版網絡支持功能介紹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上篇幾何光學與光學設計章幾何光學基本定律與成像
概念1
節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和原理1
一、光波與光綫1
二、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2
三、費馬原理5
四、馬呂斯定律6
第二節成像的基本概念與完善成像
條件6
一、光學係統與成像概念6
二、完善成像條件6
三、物、像的虛實7
第三節光路計算與近軸光學係統7
一、基本概念與符號規則7
二、實際光綫的光路計算8
三、近軸光綫的光路計算9
第四節球麵光學成像係統10
一、單個摺射麵成像10
二、球麵反射鏡成像11
三、共軸球麵係統12
習題14
第二章理想光學係統16
節理想光學係統與共綫成像
理論16
第二節理想光學係統的基點與基麵18
一、無限遠的軸上物點對應的像點F′18
二、無限遠軸上像點對應的物點F19
三、物方主平麵與像方主平麵間的關係,
理想光學係統的基點和基麵19
四、實際光學係統的基點位置和焦
距的計算20
第三節理想光學係統的物像關係21
一、圖解法求像21
二、解析法求像22
三、由多個光組組成的理想光學係
統的成像24
四、理想光學係統兩焦距之間的
關係25
第四節理想光學係統的放大率26
一、軸嚮放大率26
二、角放大率27
三、光學係統的節點27
四、用平行光管測定焦距的依據28
第五節理想光學係統的組閤28
一、兩個光組組閤分析29
二、多光組組閤計算31
三、舉例32
第六節透鏡35
習題37
第三章平麵與平麵係統39
節平麵鏡成像39
一、平麵鏡成像原理39
二、平麵鏡鏇轉特性40
三、雙平麵鏡成像40
第二節平行平闆41
一、平行平闆的成像特性42
二、平行平闆的等效光學係統42
第三節反射棱鏡43
一、反射棱鏡的類型43
二、棱鏡係統的成像方嚮判斷47
三、反射棱鏡的等效作用與展開48
第四節摺射棱鏡與光楔50
一、摺射棱鏡的偏嚮角50
二、光楔及其應用52
三、棱鏡色散52
第五節光學材料53
一、透射材料的光學特性53
二、反射光學材料的光學特性56
習題56
Ⅹ工程光學第4版目錄
Ⅺ第四章光學係統中的光闌與
光束限製59
節光闌59
一、孔徑光闌59
二、視場光闌62
第二節照相係統中的光闌62
第三節望遠鏡係統中成像光束的
選擇64
第四節顯微鏡係統中的光束限製
與分析66
一、簡單顯微鏡係統中的光束限製66
二、遠心光路67
三、場鏡的應用67
第五節光學係統的景深68
一、光學係統的空間像68
二、光學係統的景深69
第六節照相機鏡頭的景深73
習題74
第五章光度學和色度學基礎77
節輻射量和光學量及其單位77
一、輻射量77
二、光學量78
三、光學量和輻射量間的關係79
第二節光傳播過程中光學量的變化
規律80
一、點光源在與之距離為r處的錶麵上
形成的照度80
二、麵光源在與之距離為r處的錶麵上
形成的照度81
三、單一介質元光管內光亮度的
傳遞81
四、光束經界麵反射和摺射後的
亮度81
五、餘弦輻射體83
第三節成像係統像麵的光照度84
一、軸上像點的光照度84
二、軸外像點的光照度84
三、光通過光學係統時的能量損失85
四、光學係統的總透射比87
第四節顔色的分類及顔色的錶觀特徵87
一、顔色及其分類87
二、顔色的錶觀特徵87
第五節顔色混閤及格拉斯曼顔色混閤
定律88
一、顔色混閤88
二、格拉斯曼顔色混閤定律88
第六節顔色匹配89
一、顔色匹配和顔色匹配實驗89
二、顔色方程式90
三、顔色匹配實驗的結論90
第七節色度學中的幾個概念90
一、顔色刺激90
二、三原色90
三、三刺激值90
四、光譜三刺激值或顔色匹配函數91
五、色品坐標及色品圖91
六、色度學中常用的光度學概念91
第八節顔色相加原理及光源色和物體
色的三刺激值93
一、顔色相加原理93
二、光源色和物體色的三刺激值93
第九節CIE標準色度學係統94
一、 CIE1931標準色度學係統94
二、 CIE1964補充標準色度學係統100
三、 CIE標準照明體和標準光源101
四、 CIE關於照明和觀察條件的規定102
五、 CIE色度學係統錶示顔色的方法102
第十節均勻顔色空間及色差公式103
一、(x,y,Y)顔色空間是非均勻
顔色空間103
二、均勻顔色空間及相應的色差
公式104
第十一節顔色測量105
一、顔色測量原理105
二、顔色測量方法分類106
三、顔色測量方法106
習題107
第六章光綫的光路計算及像差
理論108
節概述108
一、基本概念108
二、像差計算的譜綫選擇109
第二節光綫的光路計算109
一、子午麵內的光綫光路計算110
二、沿軸外點主光綫細光束的光路
計算112
三、計算舉例113
第三節軸上點的球差114
一、球差的定義和錶示方法114
二、球差的校正116
第四節正弦差和彗差118
一、正弦差118
二、彗差120
第五節場麯和像散121
一、場麯與軸外球差121
二、像散123
第六節畸變124
第七節色差126
一、位置色差、色球差和二級光譜126
二、倍率色差128
第八節像差特徵麯綫與分析129
一、像差特徵麯綫129
二、像差特徵麯綫分析130
第九節波像差132
習題134
第七章典型光學係統137
節眼睛及其光學係統137
一、眼睛的結構——成像光學係統137
二、眼睛的調節及校正137
三、眼睛——輻射接收器139
四、眼睛的分辨率139
五、眼睛的對準精度140
六、眼睛的景深140
七、雙目立體視覺141
第二節放大鏡142
一、視覺放大率142
二、光束限製和綫視場143
第三節顯微鏡係統144
一、顯微鏡的視覺放大率144
二、顯微鏡的綫視場145
三、顯微鏡的齣瞳直徑145
四、顯微鏡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145
五、顯微鏡的景深146
六、顯微鏡的照明方法147
七、顯微鏡的物鏡149
第四節望遠鏡係統149
一、望遠係統的分辨率及工作放
大率150
二、望遠鏡的視場151
第五節目鏡152
第六節攝影係統155
一、攝影物鏡的光學特性155
二、攝影物鏡的景深157
三、攝影物鏡的類型157
四、相機(digital camera)159
第七節投影係統160
一、基本參數160
二、投影物鏡的結構型式161
三、照明係統162
四、基於DMD的投影光學係統162
五、DMD空間光調製器163
第八節變焦距光學係統164
一、變焦距光學係統的原理164
二、變焦距係統的變焦方程166
三、機械補償變焦係統169
第九節光學係統的外形尺寸計算171
一、轉像係統和場鏡171
二、帶有對稱透鏡轉像係統的望
遠鏡172
習題175
第八章現代光學係統179
節激光光學係統179
一、高斯光束的特性179
二、高斯光束的傳播179
三、高斯光束的透鏡變換181
四、高斯光束的聚焦和準直183
五、高斯光束的整形184
六、LD光束特性及其整形186
第二節傅裏葉(Fourier)變換光學
係統187
一、相乾光學處理係統187
二、傅裏葉變換物鏡的光學設計要求及
結構型式188
第三節掃描光學係統189
一、掃描方程式190
二、常用光學掃描形式190
三、掃描物鏡——fθ物鏡191
第四節光縴光學係統193
一、階躍型光縴的基本原理193
二、梯度摺射率光縴194
三、光縴束的傳光、傳像特性197
四、光縴光學係統200
五、光縴麵闆與光錐201
第五節紅外光學係統201
一、紅外光學材料202
二、紅外光學係統的結構型式204
三、紅外光學係統的冷闌與冷闌
效率206
四、紅外光學係統的無熱化設計206
第六節特殊麵型及特殊結構光學
係統207
一、自由麯麵光學係統207
二、摺/衍混像光學係統209
三、離軸反射式光學係統210
四、微透鏡及微透鏡陣列211
五、共形光學係統211
六、自適應光學係統212
習題213
Ⅻ第九章光學係統的像質評價214
節瑞利判斷與波前圖214
一、瑞利判斷(Rayleigh Judgement)214
二、波前圖(Wavefront Map)215
第二節中心點亮度與能量包容圖215
一、中心點亮度(Brightness
of Center Disk)215
二、能量包容圖(Encircled
Energy)215
第三節分辨率與點擴散函數216
一、分辨率(Resolving Power)216
二、點擴散函數(Point Spread
Function)218
第四節星點檢測法與點列圖218
一、星點檢測法(Star Test)218
二、點列圖(Spot Diagram)219
第五節光學傳遞函數評價成像質量220
一、利用MTF麯綫來評價成像質量221
二、利用MTF麯綫的積分值來評價
成像質量221
第六節其他像質評價方法222
一、方均根(Root�睲ean�睸quare,RMS)
統計評價222
二、光程差麯綫與光綫差麯綫223
三、照度分析與光譜分析224
四、雜散光分析225
第七節光學係統的像差公差226
一、望遠物鏡和顯微物鏡的像差
公差226
二、望遠目鏡和顯微目鏡的像差
公差227
三、照相物鏡的像差公差228
習題228
��第十章光學設計229
節PW形式的初級像差係數229
一、 PW的定義及PW形式的初級
像差係數229
二、薄透鏡係統初級像差的PW
錶示式231
第二節薄透鏡係統的基本像差參量231
一、對像差參量P、W進行規化232
二、對物體位置進行規化232
三、規化色差係數C1233
四、用規化像差參量P、W錶示的初級
像差係數234
第三節雙膠閤薄透鏡組的基本像差參量
與結構參數的關係234
一、雙膠閤薄透鏡組的獨立結構
參數234
二、基本像差參量P∞、W∞和C1與結構
參數的關係235
三、P∞、W∞與玻璃材料的關係236
四、求解雙膠閤薄透鏡組結構參數的
步驟237
第四節單薄透鏡的P∞、W∞和C1與結構
參數的關係238
第五節用PW方法求解初始結構參
數實例239
一、雙膠閤物鏡的初始結構設計239
二、雙分離物鏡的初始結構設計244
第六節光學係統的像差校正方法246
一、係統中各光組(以至各麵)
的像差分布閤理,盡量減小
高級像差247
二、係統的像差具有閤理的匹配247
三、改變單個麵的麯率半徑247
四、整體彎麯247
五、利用特殊位置的透鏡或透鏡組的
像差特性247
六、利用對稱型結構的像差特性,成
對地修改結構參數248
七、增加膠閤麵,校正色差或單
色像差248
八、更換玻璃,校正色差或單色
像差248
九、加入無光焦度校正闆248
十、移動光闌至閤適的位置248
十一、通過攔光,改善軸外點成
像質量248
十二、加入非球麵248
第七節光學係統的優化設計248
一、概述248
二、光學鏡頭設計中常用優化方法
的數學原理250
三、阻尼因子p、權因子μj和評價函
數��251
四、邊界條件253
五、小結254
第八節-5×顯微物鏡的優化設計實例254
一、方法1254
二、方法2255
第九節激光掃描物鏡優化設計實例259
一、設計要求259
二、優化設計過程與結果259
第十節三片相機物鏡優化設計
實例266
一、三片相機物鏡的光學特性和
像質要求266
二、初始結構266
三、加厚鏡片的過程268
四、優化269
第十一節雙高斯物鏡優化設計實例275
一、設計背景概述275
二、雙高斯物鏡的初始結構276
三、優化277
第十二節非球麵鏡頭優化設計實例285
一、概述285
二、非球麵激光聚焦物鏡優化設計
實例288
三、孔徑角U′=61°、後工作距l′≥20mm
的非球麵聚光鏡的優化設計292
習題297
上篇習題部分參考答案299
上篇主要參考文獻303下篇物理光學第十一章光的電磁理論基礎305
節光的電磁波性質305
一、電磁場的波動性305
二、平麵電磁波及其性質308
三、球麵波和柱麵波311
四、光波的輻射和輻射能312
第二節光在電介質界麵上的反射和
摺射314
一、電磁場的連續條件314
二、光在兩電介質分界麵上的反射定律
和摺射定律315
三、菲涅耳公式316
四、反射和摺射時的振幅關係318
五、相位變化319
六、反射比和透射比320
七、反射和摺射時的偏振特性321
八、全反射323
第三節光在金屬錶麵的反射和透射327
一、金屬中的光波327
二、金屬錶麵的反射328
第四節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330
一、光的吸收330
二、光的色散332
三、光的散射335
第五節光波的疊加337
一、波的疊加原理337
二、兩個頻率相同、振動方嚮相同的
單色光波的疊加338
三、駐波340
四、兩個頻率相同、振動方嚮互相垂
直的單色光波的疊加341
五、兩個不同頻率的單色光波的
疊加343
第六節光波的傅裏葉分析343
一、非簡諧周期波的傅裏葉級數
錶示346
二、非周期波的傅裏葉積分錶示348
三、實際光源發齣的光波的分析349
習題351
��第十二章光的乾涉和乾涉係統354
節光波乾涉的條件354
第二節楊氏乾涉實驗356
一、楊氏乾涉條紋的分析356
二、兩個單色相乾點源在空間形
成的乾涉場358
第三節乾涉條紋的可見度358
一、乾涉條紋可見度的定義359
二、影響條紋可見度的因素359
第四節平闆的雙光束乾涉363
一、乾涉條紋的定域363
二、平行平闆産生的等傾乾涉363
三、楔形平闆産生的等厚乾涉366
四、斐索乾涉儀和邁剋耳遜乾涉儀367
第五節平行平闆的多光束乾涉及
其應用371
一、平行平闆的多光束乾涉371
二、法布裏�茬曷薷繕嬉�373
三、光學薄膜與乾涉濾光片376
第六節現代乾涉技術和乾涉係統381
一、外差乾涉和泰曼�哺窳窒低�382
二、剪切乾涉和馬赫�蒼�德係統383
三、傅裏葉變換光譜儀385
四、用於製作光學元件的乾涉係統386
習題387
第十三章光的衍射391
節光波衍射的基本理論391
一、光的衍射現象391
二、惠更斯�蔔頗�耳原理392
三、菲涅耳�不�爾霍夫衍射公式393
四、巴比涅原理394
五、基爾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395
第二節菲涅耳衍射397
一、菲涅耳波帶法397
二、菲涅耳圓孔衍射399
三、菲涅耳圓屏衍射399
四、菲涅耳波帶片(菲涅耳透鏡)399
五、泰伯(Talbot)效應402
第三節典型孔徑的夫琅和費衍射403
一、夫琅和費衍射公式的意義404
二、矩孔衍射405
三、單縫衍射407
四、圓孔的夫琅和費衍射408
第四節光學成像係統的衍射和分辨
本領410
一、成像係統的衍射現象410
二、在像麵觀察的夫琅和費衍射411
三、光學成像係統的分辨率412
第五節多縫的夫琅和費衍射414
一、多縫衍射的強度分布公式414
二、多縫衍射圖樣的特徵415
第六節衍射光柵416
一、光柵的分光性能417
二、正弦(振幅)光柵419
三、閃耀光柵421
四、階梯光柵422
五、體光柵423
第七節二元光學元件425
一、二元光學概述425
二、二元光學元件的結構、特性與
製造425
三、二元光學元件應用舉例429
習題431
第十四章傅裏葉光學435
節平麵波的復振幅分布和空
間頻率435
一、光場中任一平麵上的復振幅
分布435
二、復振幅分布的空間頻率及物
理意義436
第二節復雜復振幅分布及其
分解437
一、單色波場中復雜的復振幅
分布437
二、復雜復振幅分布的分解439
第三節光波衍射的傅裏葉分析方法439
一、夫琅和費衍射與傅裏葉變換
的關係440
二、夫琅和費衍射圖樣的特點441
三、夫琅和費衍射的傅裏葉變換
處理實例442
四、菲涅耳衍射的傅裏葉變換處理447
第四節透鏡的傅裏葉變換性質和
成像性質447
一、透鏡的透射函數448
二、透鏡的傅裏葉變換性質448
三、透鏡的成像性質450
第五節相乾成像係統分析及相乾
傳遞函數451
一、成像係統的普遍模型452
二、成像係統的綫性和空間不變性452
三、擴展物體的成像453
四、相乾傳遞函數(CTF)453
第六節非相乾成像係統分析及光
學傳遞函數456
一、非相乾係統的成像456
二、光學傳遞函數(OTF)457
三、 OTF與CTF的關係458
四、衍射受限係統的OTF459
第七節阿貝成像理論與波特實驗461
一、阿貝成像理論461
二、波特實驗463
第八節光學信息處理465
一、相乾光學信息處理466
二、非相乾光學處理470
三、白光信息處理472
第九節全息術473
一、全息術的原理473
二、基元全息圖475
三、全息術的特點477
四、全息術的應用478
習題481
第十五章光的偏振和晶體光學
基礎484
節偏振光概述484
一、偏振光和自然光484
二、産生綫偏振光的方法484
三、馬呂斯定律和消光比486
四、徑嚮偏振光486
第二節光在晶體中的傳播488
一、晶體的雙摺射現象488
二、晶體的各嚮異性和介電張量489
三、單色平麵波在晶體中的傳播490
第三節晶體光學性質的幾何錶示493
一、摺射率橢球493
二、法綫麵、光綫麵和波矢麵494
三、單軸晶體光學性質的幾何錶示496
第四節光波在晶體錶麵的摺射和
反射499
一、光在晶體錶麵的摺射定律和反射
定律499
二、光在單軸晶體中傳播方嚮的
確定499
第五節晶體偏振器件504
一、偏振棱鏡504
二、波片506
三、補償器507
四、退偏器508
第六節偏振的矩陣錶示509
一、偏振光的瓊斯矢量錶示509
二、正交偏振511
三、偏振器件的瓊斯矩陣錶示511
第七節偏振光的變換和測定514
一、偏振光的變換514
二、偏振光的測定515
第八節偏振光的乾涉517
一、平行偏振光的乾涉518
二、會聚偏振光的乾涉521
三、偏光乾涉儀522
第九節磁光、電光和聲光效應524
一、鏇光現象和磁緻鏇光效應525
二、電光效應529
三、聲光效應535
第十節液晶538
一、液晶的光學各嚮異性性質538
二、液晶的電光效應540
三、液晶的應用542
習題544
第十六章導波光學基礎548
節光在平闆波導中的傳播548
一、平闆光波導的射綫理論548
二、平闆光波導的波動理論551
三、耦閤模理論553
第二節光在光縴中的傳播555
一、光縴的結構特性555
二、階躍光縴的射綫理論556
三、階躍光縴的模式理論558
四、光縴的傳輸損耗與色散560
第三節導波光學的應用561
一、導波光學的典型器件與應用561
二、光縴的應用562
習題564
第十七章光子學基礎565
節光的量子性565
一、光電效應與愛因斯坦光子學說565
二、光的波粒二象性567
第二節光諧振腔的輻射模567
一、諧振腔及其特性567
二、腔模568
第三節光子的特性570
一、光子的能量570
二、光子的定位570
三、光子的動量571
四、光子的偏振571
五、光子的自鏇572
第四節光子流572
一、光子簡並度572
二、平均光子通量573
三、光子通量的隨機性574
四、光子數的統計分布574
第五節光的量子態576
一、光的量子態及其描述576
二、相乾態光578
三、壓縮態光578
第六節應用舉例580
一、量子保密通信580
二、光子晶體激光器和光子晶體濾
波器581
三、光子學的應用前景582
習題583
下篇附錄584
附錄A矢量分析及場論的主要公式584
附錄B二維傅裏葉變換關係及其基本
定理585
附錄C幾個常用函數的定義及傅裏葉
變換586
附錄D捲積和相關588
附錄Eδ函數589
附錄F貝塞爾函數592
附錄G矩陣594
下篇習題部分參考答案597
下篇主要參考文獻603

書名:  工程光學復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第2版

定價:29.80元

作者:蔡懷宇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11529118

字數:340000

頁碼:214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本書基本遵循“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工程光學》的體係框架,分11章全麵係統地總結瞭工程光學各部分的主要學習要求和重點復習內容,精選典型例題進行瞭詳細分析,並設置自測練習供讀者自查學習效果。此外,還針對期末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不同需要配置瞭綜閤仿真試捲,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
      全書內容包括: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與成像概念、理想光學係統、平麵與平麵係統、光學係統中的光束限製、光度學和色度學基礎、光綫的光路計算及像差理論、典型光學係統與像質評價、光的電磁理論基礎、光的乾涉和乾涉係統、光的衍射,以及光的偏振和晶體光學基礎。共精選分析例題100個,設置自測練習346題(包括多選、填空和計算等多種題型),配置各類仿真試捲6套。
      本書可作為高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等儀器類或相近專業正在學習“工程光學”課程的本科生、專科生的教材配套參考書,也可作為準備報考研究生或從事相關領域教學和科研人員的重要參考書。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部分復習重點和例題分析
幾何光學篇
**章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與成像概念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二章理想光學係統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三章平麵與平麵係統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四章光學係統中的光束限製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五章光度學和色度學基礎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六章光綫的光路計算及像差理論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七章典型光學係統與像質評價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物理光學篇
第八章光的電磁理論基礎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九章光的乾涉和乾涉係統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十章光的衍射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十一章光的偏振和晶體光學基礎
一、學習要求
二、重點內容
三、例題分析
四、自測練習
第二部分仿真試題
一、幾何光學期末考試仿真試捲1(120分鍾)
二、幾何光學期末考試仿真試捲2(120分鍾)
三、物理光學期末考試仿真試捲1(120分鍾)
四、物理光學期末考試仿真試捲2(120分鍾)
五、工程光學考研仿真試捲1
六、工程光學考研仿真試捲2


《現代光學技術導論》 概述: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現代光學技術領域全麵而深入的導覽。內容涵蓋瞭光學的基本原理、關鍵技術、前沿應用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不僅講解瞭光學現象的內在規律,更著力於介紹光學在各個領域的實際應用,幫助讀者理解光學如何驅動現代科技進步,以及在解決社會問題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本書適閤光學專業的學生、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以及對光學技術及其應用感興趣的廣大讀者。 第一部分:光學基礎理論迴顧與深化 本部分將係統梳理光學的基礎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探討,為後續內容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章:光的基本性質與傳播 光的波動性: 詳細闡述光的乾涉、衍射和偏振現象,並介紹不同乾涉儀(如邁剋爾遜乾涉儀、馬赫-曾德爾乾涉儀)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精密測量中的應用。深入分析衍射理論,包括菲涅爾衍射和夫琅禾費衍射,並介紹衍射光柵及其在光譜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探討光的偏振現象,包括綫偏振、圓偏振和橢圓偏振,以及偏振器的類型和應用。 光的粒子性: 介紹光電效應、康普頓散射等現象,闡述光子的概念及其能量、動量關係。理解光子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微觀機製,為激光、光電探測等技術奠定理論基礎。 光在介質中的傳播: 詳細講解光的摺射、反射定律,以及惠更斯原理在解釋光傳播中的作用。深入分析光在各嚮同性、各嚮異性介質中的傳播特性,如雙摺射現象及其應用。探討光的色散現象,包括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以及其在光學儀器設計中的影響。 第二章:幾何光學基礎 成像原理: 詳述透鏡和反射鏡的成像法則,包括焦距、物距、像距之間的關係,以及放大率的概念。分析成像中的像差問題,如球差、慧差、像散、場麯和畸變,並介紹消像差的常用方法。 光學係統設計: 介紹基本的光學係統設計原則,如共軸係統、非共軸係統的設計思路。講解理想光學係統的設計步驟,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參數減小像差。 光瞳與孔徑: 闡述光瞳(瞳孔、孔徑光闌)和孔徑的定義及其對成像質量、景深、分辨率的影響。分析不同類型的光瞳對成像效果的限製。 第三章:物理光學進階 波動光學: 深入探討光的乾涉、衍射的定量理論,如光程差、相位差與乾涉條紋的關係,衍射級次與光柵常數的關係。介紹更復雜的衍射現象,如泊鬆光斑、菲涅爾區域。 光的偏振: 深入分析光的偏振狀態,如瓊斯矩陣和斯托剋斯參數的描述方法。探討起偏器、檢偏器的原理和應用,以及它們在光學儀器、液晶顯示等領域的關鍵作用。 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詳細研究光與物質的吸收、散射、熒光、磷光等現象。分析不同材料的光學特性,如反射率、透射率、吸收係數等,以及它們與材料微觀結構的關係。 第二部分:現代光學關鍵技術與原理 本部分將聚焦於現代光學領域的核心技術,深入剖析其工作原理和技術特點。 第四章:激光技術 激光的基本原理: 詳細講解受激輻射、粒子數反轉、激光器的共振腔模型。闡述激光器的類型(如氣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及其工作介質、激勵方式。 激光器的性能參數: 介紹激光器的功率、能量、波長、綫寬、方嚮性、相乾性等關鍵參數,以及這些參數對激光應用的影響。 激光的産生與放大: 詳細分析激光增益介質的能級結構、激發過程,以及光學諧振腔的設計和優化。 激光的應用: 廣泛介紹激光在工業加工(切割、焊接)、醫療(手術、診斷)、通信(光縴通信)、科學研究(精密測量、光譜分析)、信息存儲(光盤)等領域的傑齣貢獻。 第五章:光電探測與成像技術 光電探測器: 介紹光電導效應、光伏效應、光電倍增效應等工作原理。詳細分析各類光電探測器(如光電二極管、光電倍增管、CCD、CMOS傳感器)的性能指標(如靈敏度、響應時間、噪聲)及其適用範圍。 成像係統: 講解傳統光學成像係統的組成與設計,如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重點介紹現代成像技術,如數字成像、紅外成像、紫外成像、X射綫成像及其在醫學、安防、遙感等領域的應用。 圖像處理與分析: 簡要介紹圖像采集、增強、復原、識彆等基本圖像處理技術,以及它們如何與光學成像技術相結閤,實現更高級的應用。 第六章:光學信息處理與傳輸 全息術: 闡述全息成像的原理,包括記錄和再現過程。介紹不同類型全息圖(如相乾全息圖、非相乾全息圖)及其特點。 光學信號處理: 介紹利用光學方法進行傅裏葉變換、捲積等信號處理運算的原理,如菲涅爾衍射、夫琅禾費衍射在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光縴通信: 詳述光在光縴中的傳輸原理,包括全反射、模式理論。介紹光縴的類型(單模光縴、多模光縴)及其特性。分析光縴通信係統的組成,包括光源、光縴、光探測器、調製解調器等。探討光縴通信的優勢(高帶寬、低損耗、抗乾擾)及其在現代通信網絡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部分:光學的前沿領域與交叉應用 本部分將引領讀者探索光學領域正在蓬勃發展的方嚮,以及光學與其他學科的深度融閤。 第七章:先進光學材料與器件 新型光學材料: 介紹具有特殊光學性能的新型材料,如非綫性光學材料、光子晶體、超材料等,及其在光學器件設計中的潛在應用。 微納光學器件: 探討微透鏡陣列、衍射光學元件、錶麵等離激元器件等微納尺度光學元件的設計與製造。 光存儲與顯示技術: 介紹新興的光存儲技術(如全息存儲)和先進顯示技術(如OLED、Micro-LED),以及它們背後的光學原理。 第八章:生物醫學光學 光學成像在醫學診斷中的應用: 介紹內窺鏡、共聚焦顯微鏡、光學相乾斷層成像(OCT)等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光動力療法(PDT): 闡述PDT的原理,即利用光敏劑和特定波長的光來治療癌癥等疾病。 生物組織的光學特性: 分析光在生物組織中的傳播、吸收、散射行為,以及這些特性如何影響光學成像和治療。 第九章:量子光學基礎與應用 量子光學概念: 介紹量子態、量子糾纏、量子疊加等基本概念,以及它們在光學現象中的體現。 量子信息科學: 探討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等新興領域,以及光學在這些領域中的關鍵作用。 量子光學實驗: 簡要介紹量子光學實驗裝置和測量方法。 第十章:光學在環境監測與能源領域的應用 遙感與光譜分析: 介紹利用光學技術進行大氣、地錶、水體監測,以及光譜分析在物質成分識彆中的應用。 太陽能光伏技術: 闡述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原理,以及光學在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中的作用,如增透膜、納米結構。 激光雷達(LiDAR): 介紹LiDAR技術在三維測繪、自動駕駛、氣象探測等領域的應用。 結論: 《現代光學技術導論》不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扇通往光學世界的窗戶。本書希望通過係統性的知識梳理、深入的技術剖析和廣泛的應用介紹,激發讀者對光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光學作為一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學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並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麵麵。掌握現代光學技術,將為個人發展和科技進步提供強大的驅動力。本書期待能成為讀者探索光學奧秘、把握技術前沿的得力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對光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自學者,平時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概念晦澀難懂,或者練習題缺乏係統性指導的情況。這本《正版工程光學 第4版 鬱道銀著 工程光學復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第2版 蔡懷宇著》的齣現,無疑為我解決瞭不少學習上的難題。首先,它的“復習指導”部分,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瞭提煉和總結,用更加簡潔易懂的語言重新闡述,這對於我這種非科班齣身的學習者來說,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其次,習題解答部分,不僅提供瞭詳盡的解題步驟,還穿插瞭一些解題技巧和易錯點提示,這讓我能夠從錯誤中學習,不斷進步。最讓我驚喜的是,我注意到書中還提到瞭一些相關的光學實驗和仿真工具的應用,這讓我看到瞭光學知識在實際中的落地可能性,也為我未來的學習方嚮提供瞭更多參考。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低飽和度的藍色搭配燙金的字體,顯得既沉穩又不失專業感,很符閤“工程光學”這樣一門嚴謹的學科氣質。打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摸起來光滑細膩,翻閱起來也沒有廉價的“沙沙”聲,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我尤其喜歡它的排版方式,每一章節的劃分都清晰明瞭,重要概念和公式用加粗或者框選的方式突齣顯示,這對於我這種容易走神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中的插圖也非常精美,很多都是示意圖,能夠很直觀地展示光學原理,不像有些書上的圖又小又模糊,看半天都不知道它想錶達什麼。我平時學習喜歡做筆記,這本書的頁邊留白也足夠大,方便我隨時寫下自己的理解和疑問,這一點設計得很貼心。總的來說,從包裝到內涵,這本書都傳遞齣一種“用心”的感覺,讓人在翻閱它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一種知識的力量和嚴謹的學術態度。

評分

作為一個在光學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學生,我一直對“正版工程光學”這個係列的書籍有著特殊的感情。這一次的新版本,從整體的結構上來看,似乎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瞭更加精細的打磨。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內容更新方麵的努力,盡管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目錄就能感受到它緊跟時代步伐,一些新興的光學技術和應用,例如微納光學、光子晶體等,似乎都有所涉及。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接觸前沿知識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而且,我一直覺得,工程光學這門學科,理論與實踐的結閤至關重要。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貼近實際工程應用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關於光學係統設計和仿真的指導,那將會是錦上添花。希望這本書能夠在理論講解的同時,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實踐中的難點。

評分

我一直覺得,學習一門學科,尤其是像工程光學這樣需要大量公式推導和概念理解的科目,僅僅有一本主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復習指導和習題解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本書在這一點上,似乎做得非常到位。我初步翻閱瞭一下,發現它的習題分類非常細緻,從基礎概念的鞏固,到復雜問題的分析,再到一些綜閤性的設計題,都涵蓋得相當全麵。而且,我特彆喜歡的是它的解答部分,不僅僅給齣瞭答案,更重要的是對解題思路和步驟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對於我這種經常在解題過程中卡殼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很多時候,你知道答案,但不知道為什麼是這個答案,或者不知道如何纔能推導齣這個答案,而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點。它的解答邏輯清晰,層層遞進,能夠幫助我真正理解題目背後的原理,而不是死記硬背。

評分

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我深知光學知識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性,從通信、醫療到製造,都離不開光學的身影。因此,選擇一本權威的教材和配套的輔導材料至關重要。我一直聽說“工程光學”這個係列是國傢規劃教材,意味著它經過瞭嚴格的評審和認可,其內容的科學性和係統性是有保障的。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權威性”。從作者的履曆,到參考文獻的引用,都透露齣嚴謹的治學態度。我特彆關注那些經典光學問題的講解,比如乾涉、衍射、偏振等,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深入、更透徹的解讀,幫助我構建起紮實的光學理論基礎。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融入更多現代光學技術的發展動態,讓我們這些未來的工程師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應對未來工作的挑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