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诗选读名著 学英语
ISBN:9787553422107
定价:25元
作者:俄罗斯 普希金
译者:张荣超 译
页数:232
字数:200千
版次:2013年8月
开本:16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字,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从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前辈作家介绍和翻译普希金开始,经过后来者们的不断耕耘,至今,普希金的作品已经以众多的散本和不止一种的文集、全集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一九九九年六月六日是诗人诞生二百周年。俄罗斯把这作为国家节日举国欢庆。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在这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人民文学出版社还赶在这,出版了普希金在中国百年纪念文集《普希金与我》。中国人民对普希金的热爱与尊敬由此可见一斑。 普希金用他的诗作、散文、诗体戏剧和诗体童话,开创了俄国文学的一个新时期,使落后于西欧的俄罗斯文学迅速地赶了上来。因此,他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
普希金,俄国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他擅长各种题材,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各个文学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
*****
我给孩子(初中阶段)买了这本诗集,初衷是希望他能提前接触到世界级的文学经典,培养对诗歌的敏感度。起初我还担心,这么厚重的文学作品会不会让他感到枯燥,但令我惊喜的是,他似乎很享受这种“解谜”式的阅读过程。他会先快速浏览一遍中文译文,抓住大致的情节或情绪,然后兴致勃勃地去对照英文原文寻找那些他认识的单词和短语,偶尔遇到不懂的,也会主动去查阅。这种主动学习的模式,远比死记硬背单词要来得高效和有趣。对我来说,这本诗集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陪伴性”——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英文水平的提高,他会以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诗篇,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领悟。这本书的质量和内容深度,完全配得上“必读名著”的定位,是一笔非常值得的早期文学投资。
评分这本诗集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古典又不失现代感的字体搭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普希金作品的厚重与浪漫。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有一种对经典致敬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它采用的这种左右对照的排版方式,初看时,我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被中文译文所吸引,理解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基调后,再转向英文原文,那种对比和碰撞感非常奇妙。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的词汇或句式,双语对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普希金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诗歌的精髓。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从我有限的对比经验来看,是相当精良的,它努力在忠实原文意义和保持诗歌韵律美感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虽然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但能感受到译者对普希金原作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座连接不同语言文化桥梁的工具书,让学习语言和欣赏文学能够完美结合,非常适合放在案头,随时取阅品味。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来看,普希金的诗歌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它融合了古典的严谨和浪漫主义的奔放,时而如清泉般澄澈,时而如烈酒般浓烈。这本双语本让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我发现,当沉浸在中文译文的悠扬叙事中后,再回过头去看英文原诗时,那些看似简单的英文词汇组合,却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那种凝练的美感,是任何流畅的翻译都难以完全复刻的。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文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表达的内容,更在于其形式的独特性。通过这种并置阅读,我能更清晰地感受到普希金是如何用有限的音节去承载无限的情感和哲思。它让我不仅是“读”了普希金,更是“聆听”和“触摸”到了他创作时的心跳和呼吸,那种跨越时空的交流感,是阅读体验中最宝贵的部分。
评分我最近开始系统地研读世界文学经典,而普希金无疑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峰。这本双语对照的诗选,对于我这种英语水平尚可但对俄国文学原著了解不深的“半路出家”型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现,通过对照阅读,我不仅能更好地体会中文译文是如何巧妙地再现俄语原文的情感张力,还能反过来,用已有的中文理解去反推英文原版的韵味。比如,在阅读那些关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时,中文译文的意境铺陈开后,再看英文,那些精准的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立刻能帮助我构建起更立体、更具画面感的场景。而且,这本诗选的选篇似乎也经过了精心挑选,涵盖了普希金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从早期的浪漫主义激情,到后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都能窥见一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品味单首诗歌的美,更是在追溯一位伟大诗人复杂而辉煌的创作轨迹,这种整体性的阅读体验是单语版本难以提供的深度。
评分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既能满足我文学鉴赏需求,又能强化我阅读速度和准确度的材料。市面上很多双语读物,要么是翻译腔过重,要么就是排版过于拥挤,让人阅读起来倍感压力。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每一行诗句都有足够的空间呼吸,视觉疲劳感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照英文原版,我能更清晰地辨析出中文译文中的“增译”或“减译”之处,这对我理解不同语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思维差异非常有启发。比如,俄语文学中那种特有的忧郁和对命运的探讨,在翻译成英文后,我能更直观地对比出“命运”这个词在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细微差别。这种深入到语言结构层面的比较,远比单纯的词汇记忆要有效得多,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文学阅读,是跨越字面意义,直达文化内核的探寻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