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新型电动汽车结构 原理与维修+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原理与维修 共2本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故

图解新型电动汽车结构 原理与维修+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原理与维修 共2本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动汽车
  • 混合动力汽车
  • 汽车结构
  • 汽车原理
  • 汽车维修
  • 图解
  • 技术
  • 工程
  • 车辆
  • 新能源汽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论图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7122298645
商品编码:28854925271
丛书名: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具体描述

C8 9787122298645 9787122295262 YL10857

书名:图解新型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

定价:69.00元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86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6

字数:362000

本书以市面主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比亚迪秦、唐)及纯电动车型(比亚迪E6、特斯拉MODEL S、宝马i3、荣威E50、众泰100S、知豆、雪兰赛欧EV)为例,依次讲述了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电动汽车使用与维修规范,电动汽车电源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空调系统的构造与原理、检测及故障诊断。并在本书的后,用附录介绍了电动汽车常见英文缩写的释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洁易懂,既可作为高校电动汽车专业教材,也适合于电动汽车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参考。

1章 电动汽车概述1 

1.1 电动汽车定义与分类 1 

1.1.1 纯电动汽车 1 

1.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 

1.1.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 

1.2 电动汽车基本结构 2 

1.2.1 电源 2 

1.2.2 驱动电动机 3 

1.2.3 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 4 

1.2.4 传动装置 4 

1.2.5 行驶装置 4 

1.2.6 转向装置 4 

1.2.7 制动装置 5 

1.3 电动汽车运行原理 5 

2章 电动汽车使用与维修规范8 

2.1 电动汽车使用安全 8 

2.1.1 高压系统作业说明 8 

2.1.2 高压电池的使用 8 

2.1.3 充电作业要求 9 

2.1.4 车辆发生事故后安全事项 10 

2.2 电动汽车维修安全事项 10 

2.2.1 电动汽车维修安全守则 10 

2.2.2 无压状态下切换高压系统 11 

2.2.3 电动汽车维修注意事项 12 

3章 电动汽车电源系统13 

3.1 动力电池 13 

3.1.1 动力电池结构与特性 13 

3.1.2 动力电池维护与保养 28 

3.1.3 特斯拉MODELS动力电池拆装 33 

3.1.4 特斯拉MODELS电气绝缘步骤 35 

3.1.5 动力电池故障检测及处理 36 

3.2 电池管理系统 43 

3.2.1 系统功能与原理 43 

3.2.2 系统端子检测 51 

3.2.3 系统故障排除 57 

3.3 电池充电系统 59 

3.3.1 系统组成及原理 59 

3.3.2 部件检修 72 

3.3.3 故障诊断 86 

4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89 

4.1 电动机与转换器 89 

4.1.1 比亚迪唐驱动电动机 89 

4.1.2 众泰100S直流电变换器 92 

4.1.3 特斯拉MODELS直流-直流换流器拆装 92 

4.1.4 宝马i3增程设备电机 94 

4.2 驱动电机控制 95 

4.2.1 比亚迪秦驱动电机控制 95 

4.2.2 比亚迪E6先行者动力系统 100 

4.2.3 比亚迪唐电动驱动系统 106 

4.2.4 众泰100动力系统 123 

4.2.5 荣威E50驱动电机控制 128 

4.2.6 宝马i3电机电子伺控系统 130 

4.2.7 驱动电机控制器故障维修 141 

5章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146 

5.1 冷却系统结构 146 

5.1.1 荣威E50高压电池与驱动电机冷却 146 

5.1.2 雪兰赛欧EV混合动力冷却系统 150 

5.2 冷却系统检修 153 

5.2.1 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排空与加注 153 

5.2.2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排空与加注 153 

5.3 冷却系统故障诊断 154 

5.3.1 赛欧EV电子装置冷却系统诊断 154 

5.3.2 赛欧EV冷却系统泄漏测试 155 

5.3.3 赛欧EV蓄电池组冷却液加热器故障 156 

5.3.4 赛欧EV蓄电池组冷却液泵故障 156 

5.3.5 赛欧EV电子装置冷却液泵故障 159 

6章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162 

6.1 系统结构与原理 162 

6.1.1 荣威E50高压配电单元 162 

6.1.2 宝马i3高压系统 163 

6.1.3 比亚迪秦高压配电箱 167 

6.1.4 比亚迪唐高压配电箱 168 

6.2 高压系统维修 171 

6.2.1 比亚迪唐高压配电系统维修 171 

6.2.2 雪兰VOLT高压解除 173 

6.2.3 雪兰VOLT高压启用 183 

7章 电动汽车低压系统184 

7.1 系统结构与原理 184 

7.1.1 荣威E50低电压系统 184 

7.1.2 雪兰VOLT电源模式 186 

7.1.3 雪兰VOLT保持型附件电源 188 

7.1.4 雪兰VOLT附件直流电源控制模块 189 

7.2 低压系统电池 190 

7.2.1 比亚迪秦铁电池 190 

7.2.2 比亚迪唐低压铁电池 190 

7.2.3 赛欧EV12V蓄电池的放电与充电 194 

7.3 低压电器系统检修 195 

7.3.1 比亚迪唐自动大灯高度传感器初始化 195 

7.3.2 雪兰VOLT车窗电机编程 196 

7.3.3 比亚迪E6先行者CAN-BUS故障检修 197 

8章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199 

8.1 空调系统构造 199 

8.1.1 荣威E50暖风与空调系统 199 

8.1.2 宝马冷暖空调系统 203 

8.1.3 赛欧EV暖风与空调系统 208 

8.2 空调控制原理 209 

8.2.1 温度和分配控制 209 

8.2.2 制冷系统原理 209 

8.2.3 空调运行控制 211 

8.2.4 冷热空调电路原理 212 

8.3 系统功能检测 213 

8.3.1 赛欧EV空调(A/C) 系统性能测试 213 

8.3.2 比亚迪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部件检测 213 

8.4 系统故障诊断 216 

8.4.1 空调维修基本方法 216 

8.4.2 赛欧EV暖风与空调诊断 217 

8.4.3 空调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220 

附录 电动汽车常用英文缩写释义224

 

1章 电动汽车概述1 

1.1 电动汽车定义与分类 1 

1.1.1 纯电动汽车 1 

1.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 

1.1.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 

1.2 电动汽车基本结构 2 

1.2.1 电源 2 

1.2.2 驱动电动机 3 

1.2.3 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 4 

1.2.4 传动装置 4 

1.2.5 行驶装置 4 

1.2.6 转向装置 4 

1.2.7 制动装置 5 

1.3 电动汽车运行原理 5 

2章 电动汽车使用与维修规范8 

2.1 电动汽车使用安全 8 

2.1.1 高压系统作业说明 8 

2.1.2 高压电池的使用 8 

2.1.3 充电作业要求 9 

2.1.4 车辆发生事故后安全事项 10 

2.2 电动汽车维修安全事项 10 

2.2.1 电动汽车维修安全守则 10 

2.2.2 无压状态下切换高压系统 11 

2.2.3 电动汽车维修注意事项 12 

3章 电动汽车电源系统13 

3.1 动力电池 13 

3.1.1 动力电池结构与特性 13 

3.1.2 动力电池维护与保养 28 

3.1.3 特斯拉MODELS动力电池拆装 33 

3.1.4 特斯拉MODELS电气绝缘步骤 35 

3.1.5 动力电池故障检测及处理 36 

3.2 电池管理系统 43 

3.2.1 系统功能与原理 43 

3.2.2 系统端子检测 51 

3.2.3 系统故障排除 57 

3.3 电池充电系统 59 

3.3.1 系统组成及原理 59 

3.3.2 部件检修 72 

3.3.3 故障诊断 86 

4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89 

4.1 电动机与转换器 89 

4.1.1 比亚迪唐驱动电动机 89 

4.1.2 众泰100S直流电变换器 92 

4.1.3 特斯拉MODELS直流-直流换流器拆装 92 

4.1.4 宝马i3增程设备电机 94 

4.2 驱动电机控制 95 

4.2.1 比亚迪秦驱动电机控制 95 

4.2.2 比亚迪E6先行者动力系统 100 

4.2.3 比亚迪唐电动驱动系统 106 

4.2.4 众泰100动力系统 123 

4.2.5 荣威E50驱动电机控制 128 

4.2.6 宝马i3电机电子伺控系统 130 

4.2.7 驱动电机控制器故障维修 141 

5章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146 

5.1 冷却系统结构 146 

5.1.1 荣威E50高压电池与驱动电机冷却 146 

5.1.2 雪兰赛欧EV混合动力冷却系统 150 

5.2 冷却系统检修 153 

5.2.1 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排空与加注 153 

5.2.2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排空与加注 153 

5.3 冷却系统故障诊断 154 

5.3.1 赛欧EV电子装置冷却系统诊断 154 

5.3.2 赛欧EV冷却系统泄漏测试 155 

5.3.3 赛欧EV蓄电池组冷却液加热器故障 156 

5.3.4 赛欧EV蓄电池组冷却液泵故障 156 

5.3.5 赛欧EV电子装置冷却液泵故障 159 

6章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162 

6.1 系统结构与原理 162 

6.1.1 荣威E50高压配电单元 162 

6.1.2 宝马i3高压系统 163 

6.1.3 比亚迪秦高压配电箱 167 

6.1.4 比亚迪唐高压配电箱 168 

6.2 高压系统维修 171 

6.2.1 比亚迪唐高压配电系统维修 171 

6.2.2 雪兰VOLT高压解除 173 

6.2.3 雪兰VOLT高压启用 183 

7章 电动汽车低压系统184 

7.1 系统结构与原理 184 

7.1.1 荣威E50低电压系统 184 

7.1.2 雪兰VOLT电源模式 186 

7.1.3 雪兰VOLT保持型附件电源 188 

7.1.4 雪兰VOLT附件直流电源控制模块 189 

7.2 低压系统电池 190 

7.2.1 比亚迪秦铁电池 190 

7.2.2 比亚迪唐低压铁电池 190 

7.2.3 赛欧EV12V蓄电池的放电与充电 194 

7.3 低压电器系统检修 195 

7.3.1 比亚迪唐自动大灯高度传感器初始化 195 

7.3.2 雪兰VOLT车窗电机编程 196 

7.3.3 比亚迪E6先行者CAN-BUS故障检修 197 

8章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199 

8.1 空调系统构造 199 

8.1.1 荣威E50暖风与空调系统 199 

8.1.2 宝马冷暖空调系统 203 

8.1.3 赛欧EV暖风与空调系统 208 

8.2 空调控制原理 209 

8.2.1 温度和分配控制 209 

8.2.2 制冷系统原理 209 

8.2.3 空调运行控制 211 

8.2.4 冷热空调电路原理 212 

8.3 系统功能检测 213 

8.3.1 赛欧EV空调(A/C) 系统性能测试 213 

8.3.2 比亚迪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部件检测 213 

8.4 系统故障诊断 216 

8.4.1 空调维修基本方法 216 

8.4.2 赛欧EV暖风与空调诊断 217 

8.4.3 空调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220 

附录 电动汽车常用英文缩写释义224

书名:图解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

定价:79.00元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526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9

字数:448000

本书以市面主流油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丰田凯美瑞HEV、卡罗拉-雷凌双擎、雷克萨斯CT200H、ES300H,本田思域HEV、日产楼兰HEV、奔驰S400L HEV,宝马7系HEV)为例,依次讲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与分类、电源系统、电机系统、变电系统、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再生制动系统、电动空调的构造与原理、检测及故障诊断等内容,并在书后附录里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常见英文及缩略语释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洁易懂,既可作为高校电动汽车专业教材,也适合于电动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参考。

1章混合动力汽车概述001 

1.1混合动力汽车概念与分类  002 

1.1.1混合动力汽车概念  002 

1.1.2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002 

1.2混合动力汽车基本结构  004 

1.2.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004 

1.2.2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004 

1.2.3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005 

1.3混合动力汽车运行原理  005 

2章混合动力汽车电源系统008 

2.1系统结构与功能  009 

2.1.1丰田-雷克萨斯混合动力用蓄电池模块  009 

2.1.2本田混合动力用蓄电池模块  014 

2.1.3日产混合动力用锂离子电池模块  014 

2.1.4奔驰混合动力蓄电池模块  018 

2.1.5宝马混合动力用锂离子蓄电池  019 

2.2系统控制原理  027 

2.2.1丰田-雷克萨斯HV蓄电池控制  027 

2.2.2日产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029 

2.2.3宝马蓄能器管理电子装置(SME)  032 

2.3系统维修数据  039 

2.3.1丰田凯美瑞HV蓄电池智能单元检测  039 

2.3.2丰田卡罗拉-雷凌HEV蓄电池管理端子数据  040 

2.3.3雷克萨斯ES300H蓄电池控制器端子数据  041 

2.3.4雷克萨斯CT200H蓄电池与控制器数据  043 

2.4蓄电池拆装与维修注意事项  044 

2.4.1混合动力车辆蓄电池维修注意事项  044 

2.4.2HV蓄电池的拆装  046 

3章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系统050 

3.1系统结构与功能  051 

3.1.1丰田-雷克萨斯HV电动机发电机  051 

3.1.2本田IMA电动机  053 

3.1.3日产HV牵引电动机  053 

3.1.4奔驰HV电动机  057 

3.1.5宝马HV电动机  058 

3.2系统控制原理  063 

3.2.1丰田-雷克萨斯HV电动机原理  063 

3.2.2本田HV电动机控制  067 

3.2.3日产HV电动机电源控制  067 

3.2.4奔驰HV电动机控制  068 

3.2.5宝马HV电动机控制  069 

3.3系统维修数据  073 

3.3.1电动机技术数据  073 

3.3.2电动机控制系统电脑端子  073 

3.4系统维修与故障诊断  074 

3.4.1系统数据流分析  074 

3.4.2系统故障代码  083 

4章混合动力汽车变电系统088 

4.1系统结构与功能  089 

4.1.1丰田-雷克萨斯HV逆变器总成  089 

4.1.2本田DCDC转换器  091 

4.1.3日产牵引电动机逆变器  092 

4.1.4宝马DCDC与ACDC转换器  093 

4.2系统控制原理  101 

4.2.1丰田-雷克萨斯逆变器  101 

4.2.2奔驰直流变压器  105 

4.2.3日产逆变器冷却控制  107 

4.3系统维修数据  108 

4.3.1丰田凯美瑞HV逆变器总成  108 

4.3.2雷克萨斯CT200H逆变器总成  110 

4.3.3雷克萨斯ES300H逆变器总成端子  112 

4.3.4日产楼兰牵引电动机逆变器端子检测  114 

5章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系统115 

5.1系统结构与功能  116 

5.1.1丰田-雷克萨斯HV车辆  116 

5.1.2本田IMA系统  120 

5.1.3日产混合动力传动控制  122 

5.1.4奔驰平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123 

5.1.5宝马混合动力驱动控制  126 

5.2系统控制原理  127 

5.2.1丰田-雷克萨斯HV混合动力控制  127 

5.2.2本田IMA系统运行原理  137 

5.2.3日产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139 

5.2.4奔驰HV混合动力控制  149 

5.2.5宝马混合动力车辆控制  163 

5.3系统维修数据  166 

5.3.1丰田卡罗拉-雷凌双擎混合动力系统  166 

5.3.2丰田凯美瑞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172 

5.3.3雷克萨斯CT200H混合动力系统  178 

5.3.4雷克萨斯ES300H混合动力系统  186 

5.3.5本田思域HV混合动力系统  194 

5.4系统故障维修与诊断  202 

5.4.1检查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注意事项  202 

5.4.2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故障诊断  204 

6章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214 

6.1系统结构与功能  215 

6.1.1丰田P410混合动力车辆传动桥结构  215 

6.1.2丰田P410复合齿轮装置结构  215 

6.1.3丰田P410传动桥减振器  217 

6.1.4丰田P410传动桥润滑机构  217 

6.1.5电子换挡杆系统  218 

6.2系统工作原理  221 

6.2.1丰田P410混合动力传动桥工作原理  221 

6.2.2丰田-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辆传动原理  224 

6.2.3丰田-雷克萨斯P410混合动力桥电子换挡杆控制  230 

6.2.4日产自动速度控制装置ASCD基本系统  234 

6.3系统维修数据  235 

6.3.1丰田P410混合动力传动桥规格  235 

6.3.2丰田电子换挡杆系统ECU端子  236 

6.4系统检修与故障诊断  238 

6.4.1丰田电子换挡杆维修  238 

6.4.2电子换挡杆系统故障代码  239 

7章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系统240 

7.1系统结构与功能  241 

7.1.1宝马再生制动系统组成  241 

7.1.2液压制动力和能量回收式制动力分配  243 

7.1.3奔驰HV制动系统部件  244 

7.2系统控制原理  246 

7.2.1丰田-雷克萨斯HV再生制动协同控制  246 

7.2.2日产HV车辆电动机再生控制  247 

8章混合动力汽车电动空调251 

8.1系统结构与功能  252 

8.1.1电动空调压缩机  252 

8.1.2EKK控制单元和DCAC转换器  255 

8.1.3制冷剂循环回路  257 

8.1.4驻车空气调节和保持冷却效果  258 

8.2系统工作原理  259 

8.2.1系统主要部件功能  259 

8.2.2系统控制  260 

8.2.3神经网络控制  260 

8.2.4制冷剂量检测控制  261 

8.2.5PTC加热器控制  261 

8.2.6环保模式控制  262 

8.3系统维修数据  263 

8.3.1丰田卡罗拉-雷凌HV电动空调部件位置  263 

8.3.2丰田卡罗拉-雷凌HV空调系统ECU  264 

8.4系统检修与故障诊断  268 

8.4.1丰田-雷克萨斯HV空调伺服电动机初始化  268 

8.4.2丰田卡罗拉-雷凌HV空调系统数据流  268 

8.4.3丰田卡罗拉-雷凌HV空调系统故障代码  271 

附录混合动力车辆专业英文及缩略语释义272


探索未来出行:汽车动力系统的革新之路 深入解析,驾驭变革,体验前所未有的驾驶乐趣与环保理念。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发展历程便是人类智慧与科技进步的缩影。从最初的燃油发动机,到如今蓬勃发展的电动化浪潮,汽车动力系统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甚至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本书系,正是聚焦于这场激动人心的变革,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您一同揭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核心结构的神秘面纱,并掌握其原理与维修的精髓。 第一卷:混合动力汽车——燃油与电力的完美融合 您是否曾对那些兼具燃油车的续航里程与电动车的静谧顺畅感到好奇?混合动力汽车正是这样一种将传统内燃机与电动机巧妙结合的产物,它旨在最大化两者的优势,实现更低的油耗、更少的排放以及更平顺的驾驶体验。 本卷内容,将首先带您回顾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传动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排放控制等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深入探讨混合动力技术的核心。您将了解到: 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分类: 从并联式、串联式到混联式,不同架构的设计思路及其特点。例如,并联式直接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汇合输出,使其在加速时表现更为强劲;串联式则由发动机发电,电动机驱动车轮,更侧重于效率的提升;而混联式则集两者之长,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灵活切换工作模式。 电动机的角色与类型: 探索不同类型的电动机,如直流无刷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等,以及它们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如何扮演驱动、发电、能量回收等多种角色。您将理解到,电动机的精确控制是实现平顺起步、滑行能量回收以及在低速工况下纯电驱动的关键。 能量储存单元——电池组: 深入解析混合动力汽车所使用的电池组技术,包括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差异、安全管理系统(BMS)的作用,以及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您将理解到,电池组的容量、功率密度以及寿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加速性能以及整体经济性。 电力电子器件的智慧: 揭示电力电子控制单元(ECU)、逆变器、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如何实现发动机与电动机之间的能量流动协调、电压变换以及对整车动力输出的精准控制。这些“大脑”与“神经系统”,是实现混合动力系统平稳高效运行的幕后英雄。 能量回收系统(再生制动): 这是混合动力汽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您将学习到,在车辆减速或制动时,电动机如何反转成为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回电池组,从而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并减少制动片磨损。 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协同工作模式: 详细解析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如起步、加速、匀速行驶、爬坡、减速、驻车等,发动机和电动机如何根据指令进行充放电、并联驱动、独立驱动等,实现最优的动力输出与燃油效率。 冷却与润滑系统: 探讨混合动力系统特有的冷却需求,以及如何为发动机、电机、电池组等关键部件提供高效的温度管理。 故障诊断与维修要点: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常见的动力系统故障,如动力中断、电池充电异常、电机异响等,提供系统的诊断思路和维修方法。您将了解如何利用专用诊断工具读取故障码,并针对性地进行部件检测与更换。 第二卷:纯电动汽车——绿色出行的未来先锋 当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当能源危机迫在眉睫,纯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的优势,正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本卷,将聚焦于纯电动汽车的奥秘,为您揭示其构成的精髓,以及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的技巧。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构成: 深入剖析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您将重点了解: 高压动力电池组: 这是纯电动汽车的“心脏”。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高压动力电池(如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化学原理、能量密度、功率特性、安全设计(包括热管理、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循环寿命。您将理解到,电池组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使用寿命。 驱动电机系统: 探索纯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各种电动机,如永磁同步电机(PMSM)、异步感应电机(ASM)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功率等级和扭矩输出上的特点。您将了解电机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轮前进。 电控系统(VCU/MCU): 纯电动汽车的“大脑”。我们将阐述车辆控制单元(VCU)和电机控制器(MCU)的作用,它们如何接收来自传感器和驾驶员的指令,并精确控制电机的运行、能量的分配以及整车的动力输出。 车载充电器(OBC)与充配电系统: 了解车载充电器如何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电池充电,以及DC/DC转换器在降压供给车载低压电器系统中的作用。您将理解到,高效的充配电系统是提升充电便利性和保障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 热管理系统: 纯电动汽车对温度管理的要求更为精细。本卷将深入探讨电池组、电机、电控系统的热管理策略,包括液体冷却、风冷以及相变材料的应用,确保各部件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并提升性能。 制动系统与能量回收: 纯电动汽车同样具备强大的能量回收能力,通过制动能量回收,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回电池。您将了解电制动与液压制动的配合,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能量回收。 纯电动汽车的优势与挑战: 除了技术解析,我们还将探讨纯电动汽车在环保、经济性、驾驶体验等方面的优势,并客观分析其在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寿命、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当前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 掌握纯电动汽车的日常检查项目,如轮胎、刹车、灯光、空调等。针对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提供详细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指导。例如,如何通过诊断工具读取电池包的健康状态(SoH)、检测电机绕组的绝缘性能、判断电控单元的工作状况,以及进行常见的维修操作。 本书系特色: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精选的结构图、工作原理图、分解图,将复杂的机械与电子原理可视化,让您轻松掌握。 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深入讲解原理的同时,融入实际维修案例与操作技巧,帮助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聚焦前沿技术: 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新动态,涵盖当前市场主流的技术路线与发展趋势。 系统性与全面性: 从整体架构到关键部件,再到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知识体系。 无论您是汽车爱好者,希望深入了解未来出行方式;还是汽车维修从业者,渴望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亦或是希望为自己的爱车进行更专业维护的普通车主,本书系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准备好迎接汽车工业的下一场革命了吗?翻开本书,让我们一同探索,驾驭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特别是快充技术和电池寿命的影响,一直有很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CCS, CHAdeMO, GB/T)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充电速度和兼容性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我期望能了解到快充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平衡充电速度和电池健康度的。例如,快充过程中电池的温度是如何控制的?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保护机制来防止电池过充或过热?这本书对此的描述则显得非常笼统,仅仅提到“快充可以节省时间”,但对于其背后的技术细节和对电池寿命的潜在影响,几乎没有深入探讨。我甚至没有在书中找到关于不同充电策略(恒流、恒压)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区别,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电池寿命的。对于想要理解电动汽车整体充电生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实在难以让人满意。

评分

这本书在讲解混合动力汽车的电驱动系统方面,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是,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电动机和发电机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它们与内燃机之间的动力分配机制。例如,在不同的速度和负载条件下,电动机和内燃机是如何切换和配合的?书中只是简单地提到“电动机提供辅助动力”,但对于电动机的类型(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感应电机等)及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都没有详细说明。我更希望能够看到关于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复杂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平顺的动力切换和高效的能量利用。此外,对于能量存储单元(电池组)的容量选择、功率特性,以及其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寿命影响,本书也语焉不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只点到了一些名词,但却没有把这些名词背后的技术脉络串联起来。

评分

这本书在关于电动汽车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面,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纸上谈兵”,完全无法满足我实际操作的需求。我一直想了解的是,当电动汽车出现动力系统故障时,应该如何系统地进行故障排查。比如,当车辆无法启动时,我应该先检查哪些部件?是电池组、电机控制器,还是传感器?书中只是笼统地提到了“检查线路”、“检查控制器”,但对于具体的检测方法、需要用到的诊断工具(比如OBD II扫描仪的功能、示波器的使用),以及常见故障码的含义和对应的解决方案,都付之阙如。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详细的故障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讲解如何一步步定位问题,比如“如果出现P0A80故障码,应该如何检查电池组”之类的。此外,对于电机、逆变器等关键部件的拆解和维修步骤,本书也显得异常模糊,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实操指导。这对于一个想要动手实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混合动力系统部分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是关于能量回收和能量管理的策略。我一直想知道,在不同的驾驶场景下,混合动力汽车是如何智能地分配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以及如何最大化能量回收效率的。比如,在刹车减速时,能量回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不同的回收模式?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串联、并联、混联)在能量回收和利用上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只是简单地提到了“能量回收”和“动力分配”,但对于这些核心技术背后的具体机制,比如电动机在减速时如何反转成为发电机,能量如何传递到电池,以及控制单元是如何判断何时启动发动机、何时仅靠电力驱动的,完全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些控制逻辑的框图、能量流动的示意图,甚至是一些关键算法的描述。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却显得尤为“吝啬”,给我的感觉是连皮毛都算不上,更不用说骨架了。

评分

这本书太令人失望了!我本来是想深入了解一下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特别是关于电池组均衡技术和热管理策略的。但翻来覆去,这本书基本上只是泛泛地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电池组由许多小电池组成”、“需要保持电压一致”之类的,完全没有深入讲解哪怕是一丁点具体的实现方法、硬件组成、控制算法,甚至连几种主流的均衡方式(如静态均衡、动态均衡)的区别和优缺点都没提。更别说那些我真正感兴趣的,比如如何通过传感器监测电池温度,各种热管理方案(风冷、液冷、热泵)的详细工作原理和效率对比,以及在极端工况下(高温、低温)如何保证电池的安全和性能。这本书就像是在纸上画了汽车的草图,但却没有给出任何构建它的蓝图。我甚至在寻找关于高压安全操作规程的细节时也一无所获,这对于想要进行实际维修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想要获得专业知识的读者来说,内容过于浅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