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雪斋藏书志

拥雪斋藏书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树田著 著
图书标签:
  • 藏书志
  • 清代文献
  • 古籍
  • 地方文献
  • 书目学
  • 收藏
  • 拥雪斋
  • 民国
  • 善本
  • 版本目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559805461
商品编码:28937956268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作  者:王树田 著 定  价:680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03月01日 页  数:1120 装  帧:精装 ISBN:9787559805461 上册
經部
001誠齋易傳二十卷
002周易傳義大全二十四卷
003尚書十三卷附考證
004尚書大傳四卷附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考異一卷
005書經六卷
006尚書釋天六卷
007尚書私學四卷
008禹貢古今注通釋六卷
009詩經
010詩説二卷
011詩志八卷
012新定三禮圖十四卷
013周官精義十二卷
014見菴錦官録周官圖説六卷
015周禮精義六卷
016文公家禮儀節八卷
017欽定儀禮義疏四十八卷首二卷
018春秋左傳十五卷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知名藏书家王树田先生“拥雪斋”藏古籍书目,左图右史,原书高清扫描、彩色印刷书影直观展示珍本原貌,书话介绍所收古籍版式、内容、入藏经过、藏书感悟。此书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序,收书五百三十四种,图一千余幅,每种书选取一至三幅书影供读者参考,基本囊括了作者藏书中的精华部分。是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王树田 著 王树田,男,汉族,一九五一年六月十日生。原籍河北曲阳,现居呼和浩特市。
“”中以知青身份下乡插队,后被抽调回城任教师。一九七六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后由街道办事处调至呼和浩特市文联工作,任《山丹》杂志社编辑多年。二〇一一年六月退休。
曾任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长,现任内蒙古藏书家协会副理事长、内蒙古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一九九七年被评为二级作家。曾先后出版诗集两部、小说集三部,散文集《聚书琐记》、《拥雪斋书影》。此外,尚有数十万字文章散见于区内外报刊。

书海钩沉,翰墨留香:一本关于古籍收藏与鉴赏的志书 在中国浩瀚的书海中,古籍珍本犹如璀璨的星辰,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无数钟爱古籍的藏家而言,每一部珍籍的得来,都蕴含着一段故事,每一次的审视,都如同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拥雪斋藏书志》,正是一部以此为核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描绘古籍收藏世界,深度揭示古籍鉴赏门径的著作。 本书并非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藏书目,也不是一篇泛泛而谈的收藏史。它更像是一位饱学之士,将自己多年来沉浸于古籍海洋中的心路历程、独到见解以及对珍籍的深情厚谊,悉数付诸笔端。作者以“拥雪斋”这一雅致的书斋名,为全书定下了温润而内敛的基调,仿佛在皑皑白雪覆盖的宁静夜晚,独自一人,与案头古籍相伴,点点滴滴,皆是情致。 《拥雪斋藏书志》的结构精巧,内容翔实。全书大致可分为几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 藏书缘起与家学渊源: 本书的开篇,作者并未直接切入古籍本身,而是娓娓道来自己的藏书缘起。这部分内容,如同为读者铺设了一条认识作者、理解其藏书理念的路径。作者会追溯自己的家族背景,或许是书香门第的熏陶,亦或是长辈对古籍的珍爱,深深地影响了他童年对书籍的认知。他会细致描绘自己如何第一次被古籍的古朴装帧、墨香纸韵所吸引,那种初遇的美好与震撼,如同播下了一颗种子,日后在心田生根发芽。这部分的叙述,充满了人情味,让读者感受到,收藏并非只是物质的堆砌,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与传承。作者的笔触会格外细腻,例如,他可能会回忆起某个午后,在祖父的书房中,小心翼翼地翻阅一本泛黄的书卷,感受到古老纸张的独特触感,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陈墨香,以及那份小心翼翼,唯恐损伤分毫的敬畏之心。这种情感的铺垫,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后文中对每一部藏书的珍视。 二、 珍籍品鉴与著录详解: 这构成了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藏书,而是对每一部(或每一批)重要的藏书进行深入的品鉴和著录。这里的“著录”二字,蕴含着丰富的学术意义。作者会详细介绍每一部藏书的作者、版本、成书年代、内容梗概、流传经过等等。 版本考辨: 对于古籍而言,版本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书籍的价值与研究的准确性。作者会运用扎实的考据功底,辨析不同版本的优劣,指出其独特性。例如,对于同一部经典,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乃至不同时期的抄本,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各有千秋。作者会详细描述这些版本的细微差异,如刻工的精细程度、用纸的质地、装帧的样式,甚至包括某些批语、校勘痕迹的价值。他可能会引用一些专业术语,但同时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让非专业的读者也能领略其中的奥妙。 内容解读: 并非所有的古籍都只是枯燥的文字。作者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藏书,深入解读其内容,挖掘其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或历史价值。他可能会对书中某些重要的篇章、独特的观点进行分析,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给出自己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将使读者不仅仅看到一本“书”,更能体会到书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 流传考证: 一部古籍的流传,本身就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作者会尽力追溯其流传的脉络,寻找前人的批校、收藏印记,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勾勒出这部藏书在历史长河中的足迹。他可能会分享自己是如何通过某一个不经意的印章,或者某个收藏家的题跋,从而确认了这部书的来龙去脉,这种“寻宝”式的体验,极具吸引力。 装帧与形制: 古籍的装帧艺术也是一门独立的学问。作者会仔细描述书中精美的装帧,如封面、卷首、卷尾的图案,以及装裱的材料与工艺。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他可能会特别介绍一些特殊的装帧方式,例如,蝴蝶装、经折装、包背装等,并解释其演变的历史。 三、 收藏之道与鉴赏心法: 除了对具体藏书的描述,本书还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收藏理念和鉴赏心得。这部分内容,更具普适性和指导意义。 收藏的艺术: 作者会分享自己在收藏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经历,有得意的收获,也有遗憾的错失。他会谈论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判断价值,以及收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原则和技巧。这并非是教授一套“秘籍”,而是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引导读者建立起一种理性、审慎的收藏观。他可能会讲述自己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一件伪作的破绽,或是如何凭借对版本的深刻理解,获得一件难得的珍品。 鉴赏的乐趣: 作者会深入浅出地阐释鉴赏古籍的乐趣所在。它不仅仅是“看”书,更是“读”书,“悟”书。他会强调,鉴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可能会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古籍所带来的精神享受,那种在静谧的书斋中,与古人对话的超然与愉悦。 古籍的保护: 鉴于古籍的脆弱性,作者还会提及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他可能会分享一些日常的保存方法,如温湿度控制、防虫防潮等,以及在修复古籍时的一些考量。这体现了藏家对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四、 笔墨情深与人文关怀: 《拥雪斋藏书志》并非冰冷的学术著作,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古籍的深情和对文化的敬畏。他笔下的每一部书,都仿佛拥有生命,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作者的语言,时而严谨考究,时而抒情婉约,将学术性与文学性完美融合。他或许会引用古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某部书的感受,或者通过对某位作者生平的追溯,来展现他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与同情。这种人文关怀,使得本书更具感染力,让读者在品读古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 阅读价值: 学术研究价值: 对于历史学、文学学、版本学、目录学等领域的学者而言,《拥雪斋藏书志》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视角。作者的考证和分析,可以为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收藏鉴赏指南: 对于广大古籍收藏爱好者而言,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入门及进阶指南。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古籍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文化传承载体: 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古籍,更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者通过对古籍的热爱与珍视,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唤醒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 精神文化享受: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本书也是一本能够带来精神享受的读物。作者优美的文笔,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对古籍背后文化内涵的阐释,都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启迪。 总而言之,《拥雪斋藏书志》是一部集学术性、艺术性、收藏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以一位资深藏家的视角,引领读者走进神秘而迷人的古籍世界,感受古籍的独特魅力,体味收藏的乐趣,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不仅仅是一份藏书的记录,更是一曲献给古籍、献给文化、献给历史的深情赞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读起来颇有挑战性的著作,但一旦你沉浸其中,便会发现其结构之精妙,令人拍案叫绝。作者似乎有意打破常规的线性叙事,采用了多重时间线交织的方式,使得故事的层次感极强。初读时,或许会感到些许迷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和跳跃性的场景让人应接不暇。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序的排列,恰恰构成了全书宏大叙事的基础。随着阅读的深入,那些散落的线索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着,逐渐汇聚成一幅清晰而震撼的画面。特别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其角度之新颖,论证之严密,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惊人的想象力。全书的论述逻辑自洽,引人入胜,读完后,世界观仿佛被拓宽了好几个维度。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我只能用“清丽婉约,却暗藏锋芒”来形容。它没有宏大叙事的磅礴气势,却在细微之处见真章。作者似乎偏爱描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场景,但这些日常在她的笔下,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和难以言喻的美感。那些关于故乡、关于流逝的时光的片段,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那个默默旁观者。语言的雕琢非常讲究,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矫揉造作,又充满了音乐般的韵律感。尤其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细腻入微,她们的内心世界复杂而微妙,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坚韧与柔情。合上书卷时,心中留下的不是激烈的余波,而是一种悠长、宁静的叹息。

评分

这是一部节奏感极强的作品,读起来让人完全停不下来,仿佛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裹挟着向前奔跑。叙事手法上,作者大量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与快速切换的外部行动描写,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宿命感。故事的主线紧凑,几乎没有冗余的描写,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对话都服务于推动情节发展的目的。尤其是在高潮部分的描写,作者对环境气氛的渲染达到了极致,无论是环境的压抑感还是人物内心的恐慌,都通过精准的动作和感官细节被放大。看完后,我甚至感觉心脏还在砰砰直跳,需要时间来平复那种被情节拽着走的体验。它提供了一种纯粹的、直击人心的阅读快感,是那种适合一口气读完,并且读完后久久不能忘怀的类型。

评分

我向来对那些试图构建全新世界体系的作品抱有审慎的态度,因为太多此类尝试最终流于空洞的说教或故作高深的堆砌。然而,这部作品成功地避免了这些陷阱。它的设定虽然复杂,涉及了大量原创的概念和术语,但作者处理得极为高明,通过角色的亲身经历和对话,自然而然地将这些体系融入了故事的主干。最让我震撼的是,它探讨的议题非常具有现实关怀——关于科技伦理、关于社会结构如何重塑个体自由。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将所有可能性铺陈开来,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利弊。这种智力上的挑战性与情感上的共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阅读过程既是智力上的探索,也是情感上的沉浸,非常过瘾。

评分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开篇便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缓缓铺陈出一个复杂而又迷人的世界观。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入木三分,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活立体,他们的挣扎、选择与救赎,无不牵动着读者的心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叙事节奏的把握极佳,时而如急流般奔涌,将人推向高潮;时而又沉静下来,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文字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些精妙的比喻和象征,让普通的场景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读到后来,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揣摩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句子,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蕴。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处境与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