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
定价:48.0元
作者:周世闻著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41061264
字数:32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历代名家大体量,名帖大容量,鉴赏大视角。
此系列图书的编者在忠实于原帖的基础上,鉴赏性文字均出自名家原创,有许多独到之处。既有对作品笔法、结构、墨法、章法等的分析,又有对书法家本人师承、源流、对书法的贡献的评价,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获得高级的精神享受,是一套的艺术鉴赏图书。
内容提要
蔡襄,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蔡京,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经典具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目录
作者介绍
周世闻,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文化交流促进会圣爱书画院副院长。
文摘
序言
我常常觉得,一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它能否触动读者的内心。而《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我是一名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的普通读者,虽然不具备专业的书法知识,但却被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厚情感所打动。作者在介绍蔡襄的《爱好帖》时,不仅仅分析了字体的结构和笔画,更是深入挖掘了蔡襄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在书写这篇帖子时的细腻情感。我能够感受到蔡襄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关心与问候,仿佛他就在我面前,和我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种将书法与人情世故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书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充满温度的生命表达。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味”的珍贵。
评分我之前对蔡襄和蔡京的了解,仅限于“宋四家”的名号,以及一些零散的史书记载。拿到这本《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后,我才真正开始理解这两位书法大家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对中国书法史的深远影响。书中的内容,绝非简单地罗列字帖,而是以一种极其严谨而又生动的方式,为读者构建起一个立体的艺术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幅作品时,都会先将其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甚至作者个人的心境之中去解读。这使得我们不仅仅是“看”字,更是“理解”字,理解它为何如此运笔,为何如此布局,为何如此情感流露。我花了很长时间,仔仔细细地研读了关于蔡襄《枫桥夜泊》的解读部分,作者对每一个字的点、横、竖、撇、捺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并且将这种分析与诗歌的意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解读方式,让我豁然开朗,仿佛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对书法的美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我发现,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投影,是情感的抒发,是文化的积淀。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书籍,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激发我们的探索欲望。而《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令人惊喜的书。作为一名对宋代历史文化颇感兴趣的读者,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作者在介绍蔡襄和蔡京的书法作品时,并没有局限于艺术本身,而是巧妙地将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等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介绍蔡襄的《端午帖子》时,作者详细讲述了宋代端午节的习俗,以及皇帝赐予大臣香囊、艾草等物品的意义,这让我对这篇帖子有了更立体、更生动的理解。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文人雅集,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与交流。这种将书法艺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对宋代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对蔡襄和蔡京书法作品的欣赏,更在于它所展现出的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文献,并且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考证和艺术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蔡京“瘦劲”、“挺拔”的书风形成原因的分析印象深刻。作者结合蔡京的政治生涯、个人经历,以及当时文坛的审美趋势,层层剥茧,最终揭示出其书法风格的内在逻辑。这让我意识到,书法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地根植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我曾尝试模仿过一些名家字帖,但往往不得其法,只是机械地复制笔画。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临摹的最高境界,是“得其神”,而不是“得其形”。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书法,去感受笔墨之间的力量与韵味。
评分拿到《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这种厚重感,不仅体现在书籍的体积和重量上,更体现在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作者在对蔡襄和蔡京的书法进行鉴赏时,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素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蔡京《诗帖》的解读,作者不仅分析了蔡京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还将其书法风格与诗歌意境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让我看到了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跨领域的深入探讨,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让我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我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些精妙的论述而反复推敲,甚至在深夜依然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我拿到它的时候,就被厚重而素雅的书壳深深吸引了。触感温润,色彩沉静,不是那种浮夸的印刷品,而是带着一种沉淀下来的历史感。打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让我惊艳,不是光滑的铜版纸,而是带着一丝细微纹理的特种纸,墨迹在上面晕染得恰到好处,既有力量又显细腻。我一直对书法艺术颇感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的很多书籍要么是冰冷的概念堆砌,要么是粗糙的图片复制,很难让我产生深入的共鸣。而这本《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则完全不同,它仿佛一位老友,带着饱满的学识和真挚的情感,缓缓向我讲述蔡襄与蔡京两位大家的故事。我花了几个小时,仅仅是在翻阅每一页,感受纸张的触感,欣赏那些精美的图片,甚至能闻到纸墨混合的淡淡香气。这是一种身心的沉浸,一种与古人对话的奇妙体验。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阅读,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给我前所未有的书法鉴赏之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可以反复品味的艺术品,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评分阅读《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他想要将这份热爱传递给读者的真诚。书中的图片印刷质量极高,色彩还原度非常逼真,我仿佛能看到原作的笔墨痕迹,感受到纸张的肌理。我特别喜欢关于蔡襄《万安桥记》的专题解读,作者不仅深入分析了《万安桥记》的结构、章法,还从宋代的桥梁工程技术、水利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介绍,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这篇碑文的价值。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书法鉴赏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也让我对宋代的社会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蔡襄和蔡京的书法世界里。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的艺术品,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后人产生共鸣的。而《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是一名对书法充满好奇心的初学者,之前接触过一些基础的书法教材,但总觉得有些枯燥乏味,难以坚持。这本《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则完全不同,它用一种充满故事性和人文关怀的方式,引领我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作者在介绍蔡襄的《谢赐御茶表》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字形和结构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蔡襄的仕途经历,以及皇帝对他器重的程度,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蔡襄在书写这篇表文时的心境,以及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情感。我能够从这些细微之处,感受到蔡襄作为一位文臣的内敛与恭敬。这种结合了历史、文化、人物情感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书法不仅仅是冰冷的线条,更是鲜活生命的表达。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绝对是书法爱好者的一大福音。我作为一名有多年临池经验的书法爱好者,常常在思考如何才能突破瓶颈,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而《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则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作者对蔡襄和蔡京书法风格的演变过程,以及他们各自的艺术追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蔡京《草书论》的解读,作者详细阐述了蔡京在草书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以及他如何将黄庭坚、米芾等人的书法特点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这种对书法技法和理论的深入探讨,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临帖方式,不再仅仅追求形似,而是开始思考笔墨的内在逻辑,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书写之中。这本书,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的书法创作指明了方向。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应该是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引导我们去探索的。《蔡襄、蔡京书法经典鉴赏》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蔡襄和蔡京两位书法大家如何将个人的情感、时代的精神,以及对艺术的追求,融于笔墨之中。作者在分析蔡襄的书法时,不仅仅停留在字形上的美感,更是深入挖掘了蔡襄作为一位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多重身份,以及这些身份如何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书法风格。我能够从书中感受到,书法艺术并非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作者思想、情感、学养的综合体现。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经典”的意义,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