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
定价:41.00元
作者:肖弦弈,杨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151696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提供了关于手机电视的知识,包括产业、技术、用户等层面,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次对手机电视内容的期待和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后探讨了手机电视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从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的分析,作者得出了关于手机电视合作的、符合产业规律的结论和建议,这些结论和建议有利于产业链的各方共赢和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书不仅适合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的从业者,而且还适合高校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和对此课题感兴趣的研究人员。
目录
图表索引
章 绪论
1.1 手机电视的发展和形势
1.2 手机电视的概念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和二手资料分析
1.4.2 专家深度访谈
1.4.3 问卷调查
1.5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融合:电信业与媒介业的发展趋势
2.1 电信业与媒介业的发展背景
2.1.1 通信与媒介
2.1.2 电信产业和媒介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2.2 电信产业的媒介化趋势
2.2.1 电信产业媒介化的动因
2.2.2 电信产业媒介化的表现
2.2.3 新媒体的产生
第3章 “移动”的媒介与内容
3.1 手机的媒体化:移动通信与媒体的融合
3.1.1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的条件
3.1.2 媒介内容的移动化
3.1.3 手机媒体化的内涵及特点
3.1.4 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3.1.5 手机媒体发展的方向
3.2 手机短信
3.2.1 手机短信的概念
3.2.2 手机短信实现的技术机制
3.2.3 手机短信的发展
3.2.4 手机短信的媒介特点与功能
3.3 手机报纸
3.3.1 手机报纸的概念及应用类型
3.3.2 手机报纸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3.4 手机音乐
3.4.1 手机音乐的概念和业务形态
3.4.2 手机音乐实现的技术机制
3.4.3 手机音乐的市场发展
3.5 手机广告
3.5.1 手机广告的概念和特点
3.5.2 手机广告的发布方式与运营模式
3.5.3 手机广告的发展
3.6 手机
3.6.1 Web2.0与
3.6.2 及其发展历程
3.6.3 手机及其实现方式
3.6.4 对传统媒体的革命性挑战
3.7 手机电视:移动通信与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
第4章 手机电视技术
4.1 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
4.1.1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
4.1.2 数字广播
4.2 移动通信
4.2.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4.2.2 移动带宽的发展
4.2.3 手机终端的发展及其对业务的支撑
4.3 手机电视技术及标准
4.3.1 手机电视业务
4.3.2 手机电视主要技术问题
4.3.3 手机电视的主要实现技术
4.3.4 中国手机电视标准之争
第5章 手机电视的市场发展
5.1 国外手机电视的市场状况
5.1.1 概述
5.1.2 韩日
5.1.3 欧洲
5.1.4 美国
5.2 中国手机电视的试验和市场引入
5.2.1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电视的发展
5.2.2 基于广电网络的手机电视的试验
5.2.3 手机电视运营的主导权之争
第6章 手机电视用户分析
6.1 传播理论研究
6.1.1 使用满足理论
6.1.2 创新扩散理论
6.1.3 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
6.2 中国手机电视用户发展分析
6.2.1 手机电视的需求
6.2.2 中国手机电视扩散之研究
6.3 中国手机电视用户使用的实证研究
6.3.1 手机电视的使用意愿
6.3.2 手机电视的媒体使用特征
6.4 德国手机电视的使用研究
6.4.1 手机的使用和购买意愿
6.4.2 手机:不仅仅是通信
6.4.3 手机电视:认知和兴趣之间的差异
6.4.4 拒绝手机电视的理由
6.4.5 对看电视时间的影响
第7章 手机电视的内容
7.1 数字内容的机遇
7.1.1 传统价值链被瓦解
7.1.2 数字内容和终端接收的多样化
7.1.3 大规模的定制成为可能
7.2 影响手机电视内容提供的主要因素
7.2.1 商业模式
7.2.2 用户
7.2.3 手机电视的媒介特性
7.3 手机电视内容提供的特征
7.3.1 微视频
7.3.2 内容区分:从窗口化到版本化
7.3.3 内容的个性化和一对一的营销
7.4 手机电视的内容重点
7.4.1 资讯和娱乐的界定
7.4.2 资讯还是娱乐?
7.5 手机电视内容制作
7.5.1 微视频与UGC
7.5.2 电视媒体制作和社会制作
7.5.3 一个新的问题:移动运营商要不要介入手机电视的内容制作?
7.6 手机电视的特需内容
第8章 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1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的界定
8.1.1 产业链的概念
8.1.2 商业模式的概念
8.2 电视的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2.1 电视产业链分析
8.2.2 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
8.2.3 数字电视时代的电视商业模式
8.3 移动通信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3.1 移动通信产业链
8.3.2 移动通信产业的主要商业模式
8.4 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4.1 广播方式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4.2 移动方式手机电视的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8.5 广播与移动方式手机电视的产业发展趋势
8.5.1 两种产业的经济规律
8.5.2 广播与移动方式手机电视的本质差异
8.5.3 注意力经济向网络经济靠拢
第9章 手机电视的管制
9.1 管制及发展趋势
9.2 中国广电业和电信业管制政策的走向
9.2.1 中国广电业的发展与管制
9.2.2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与管制
9.2.3 三网融合与管制
9.3 国外手机电视的管制
9.3.1 英国手机电视的管制
9.3.2 韩国手机电视的管制
9.4 中国手机电视的管制
9.4.1 中国手机电视的管制现状
9.4.2 融合监管:中国手机电视管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9.4.3 好的选择:广电与电信联袂驰骋手机电视市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作为一个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趋势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创新充满好奇。手机,毋庸置疑是近二十年来最具颠覆性的科技产品,它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电视,曾经是家庭的娱乐中心,如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转型的压力。我一直觉得,手机和电视的融合,是未来内容消费和服务模式演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宏观的产业视角,为我剖析这种融合的必然性,探讨它背后的经济驱动力和技术基础。我很想知道,手机如何成为连接用户和电视内容的新入口?电视又如何利用手机的智能化和便携性,拓展其服务边界?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些电视台或内容平台的转型故事,或者一些创新应用的出现,能够让我更直观地理解这种融合的实际运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这场“移动革命”的深刻内涵,并预测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生活。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关于未来生活场景的画面。手机,这个几乎成为了我们身体一部分的设备,它的功能早已超出了通讯的范畴,正在成为信息获取、娱乐消费、甚至社交互动all-in-one的中心。而电视,这个曾经的客厅霸主,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我非常好奇,手机和电视的“融合”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简单的联动,还是会催生出全新的交互模式和内容生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种融合背后所蕴含的产业逻辑,例如,是什么样的技术驱动了这种融合?是5G的高速网络,还是人工智能的普及?又或者,是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书中对“移动革命”的解读,它将如何颠覆传统的媒体格局,重塑内容的分发和消费方式?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有深度的分析,揭示这种融合为用户带来的便利,为内容生产者带来的机遇,以及为整个社会带来的变革。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好解答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淡蓝色的背景如同浩瀚的星空,点缀着抽象的手机和电视图标,两者交织融合,似乎预示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书名“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更是直击主题,让人立刻联想到智能手机的普及如何正在重塑传统电视业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更广泛的产业联动。我本身就是一名科技爱好者,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深刻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我一直觉得,手机作为最贴身的智能终端,其承载的信息和娱乐功能正在无限扩展,而电视作为客厅的核心,也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口。这两者的结合,无疑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话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种融合背后的驱动力,比如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变化、以及资本的介入等等。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手机电视融合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落地生根,又会催生出哪些新的商业模式和内容形态。这本书的出版时机也显得尤为重要,在5G技术逐渐成熟,物联网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讨论手机电视的融合,绝对是一个紧跟时代脉搏的选题,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一家书店的科技类畅销书专区看到了这本书。当时就被它简洁有力的书名吸引了——“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作为一名在媒体行业工作了多年的从业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更是将一切都搅动得天翻地覆。手机的智能化让它几乎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而电视作为家庭娱乐的传统巨头,也从未停止过转型的脚步。这两者之间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它们之间的融合又会给整个内容产业、广告行业,甚至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产业融合的深层逻辑,比如平台方的战略布局、内容生产者的转型路径、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的演变。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探讨这种融合可能带来的挑战,例如版权问题、技术壁垒、以及数字鸿沟的加剧等。毕竟,任何一场革命都并非一帆风顺,深入的洞察和审慎的分析,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场变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为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引。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开始阅读。我是一个习惯于先了解一本书的整体框架和主要观点的人。所以我翻阅了目录,大致浏览了前言和后记,试图构建一个关于“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初步印象。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移动革命”这个词,这让我联想到智能手机颠覆性的力量,它不仅仅改变了通讯方式,更重塑了信息获取、社交互动、消费娱乐等几乎所有生活场景。而电视,作为曾经的家庭信息中心,其地位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很好奇,手机和电视的融合,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实现的?是简单的屏幕镜像,还是更深层次的内容互通和交互体验?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其中的技术演进,例如OTT、IPTV、以及新兴的5G+VR/AR等技术是如何赋能手机电视的融合。同时,我也对书中涉及的商业模式创新非常感兴趣,比如内容订阅、付费点播、直播电商、以及个性化推荐等,这些是否会成为未来手机电视的主要盈利模式?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详实的案例,展示这些模式的优劣,以及它们对整个产业链条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