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图鉴丛书——观赏乔木(第二版) 徐晔春, 吴棣飞 9787512331464

园林植物图鉴丛书——观赏乔木(第二版) 徐晔春, 吴棣飞 978751233146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晔春,吴棣飞 著
图书标签:
  • 园林植物
  • 观赏乔木
  • 植物图鉴
  • 园艺
  • 植物学
  • 徐晔春
  • 吴棣飞
  • 园林绿化
  • 植物识别
  • 彩色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31464
商品编码:2929690782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园林植物图鉴丛书——观赏乔木(第二版)

定价:65.00元

作者:徐晔春, 吴棣飞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12331464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首套全面介绍植物的图鉴,全套书共13本!

作者为浙江、广州等地园林设计院植物研究者,专业性强!

分类细致,大量一手图片,参考性强!

此套书为园林景观设计者案头手册!

内容提要


本书是“园林植物图鉴丛书”中的一本。书中详细介绍了观赏乔木等不同植物的学名(拉丁名)、科属、形态特征、产地习性、栽培要点、园林应用等。每一种植物都辅以清晰的叶、花、植株形态以及植物应用的图片。适于园林专业的在校学生、相关职业从业者参考。

目录


前言落叶乔木槭树科001鸡爪槭002元宝枫漆树科003火炬树夹竹桃科004鸡蛋花紫葳科005梓树006毛黄钟花007蓝花楹木棉科008猴面包树009木棉010美丽异木棉011爪哇木棉白花菜科012鱼木卫矛科013丝棉木山茱萸科014灯台树……常绿乔木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园林植物图鉴丛书——观赏乔木(第二版) 编著者: 徐晔春, 吴棣飞 出版社: 9787512331464 丛书定位: 园林植物图鉴系列 分册主题: 观赏乔木 一、本书核心价值与读者群体 《园林植物图鉴丛书——观赏乔木(第二版)》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专业园林植物图鉴。本书专注于收录并详尽介绍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乔木类植物,旨在为广大园林工作者、植物爱好者、科研人员、设计专业学生以及所有对乔木之美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权威、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参考工具。 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科学严谨的内容组织和精美细腻的图像呈现。在内容上,它超越了简单的图谱展示,而是将每一种乔木的植物学特征、生态习性、园林应用、养护要点等关键信息融为一体,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视觉呈现上,精心挑选的高质量实拍图片,辅以准确的文字描述,力求真实还原乔木的形态之美,让读者能够直观地认识和辨识这些重要的观赏树种。 本书的主要读者群体包括: 园林绿化从业者: 包括园林工程师、设计师、苗木生产者、养护技术人员等。他们需要准确的植物信息来指导设计、选材、施工和后期养护。本书提供的详细分类、形态特征描述、适应性分析以及应用案例,将是他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植物研究与教学人员: 致力于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本书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包含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 学习园林设计、城乡规划、环境艺术等专业的学生。本书将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植物知识体系,培养对植物的辨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广大植物爱好者与市民: 对自然、对植物充满好奇和热爱的普通读者。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他们走进乔木的奇妙世界,认识身边的绿化树种,感受植物带来的生命力与美感,提升生活品质。 二、内容结构与特色解读 《园林植物图鉴丛书——观赏乔木(第二版)》在内容编排上,遵循了科学严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了读者的使用习惯。其核心结构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权威的植物收录与分类: 本书精选了在中国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且具有高观赏价值的乔木物种。收录的植物种类涵盖了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等主要类群,力求全面且具有代表性。 植物的分类依据国际通用的植物学分类系统,科学严谨,便于读者理解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每个物种都按照其科、属进行归类,形成清晰的检索脉络。 针对部分具有重要变种、变型或栽培品种的物种,本书也会进行相应的介绍,以体现园林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详实准确的物种描述: 学名与中文名: 规范的拉丁学名和常用的中文名,并可能包含地方俗名,方便不同背景的读者查阅。 形态特征: 这是图鉴的核心部分。针对每一种乔木,将进行系统、细致的形态描述,包括但不限于: 树体特征: 树高、树冠大小与形状、树皮的颜色、纹理、厚度等。 枝叶: 枝条的粗细、颜色、节间长短、有无皮孔;叶片(单叶或复叶)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叶缘、叶柄、托叶等。特别会强调叶片在不同季节(尤其是秋季)的观赏性变化。 花: 花的颜色、大小、形状、花序类型、花期等。对于某些以观花著称的乔木,会着重描述其花朵的形态美。 果: 果实的颜色、大小、形状、成熟期、有无观赏价值等。许多乔木的果实也是重要的观赏点。 其他: 如萌芽性、生长速度、寿命等。 生态习性: 原产地与分布: 介绍该乔木的原产地以及在中国或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分布区域。 对环境的要求: 详细说明其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类型、pH值等生态因子的适应性。例如,喜阳还是喜阴,耐寒还是不耐寒,喜湿润还是耐干旱,对土壤是否有特殊偏好等。 抗性: 提及对病虫害、风、盐碱等不良环境的抗性,这对于园林应用至关重要。 3. 丰富的园林应用指南: 应用价值分析: 明确指出该乔木在园林绿化中的主要观赏价值,例如:孤植观赏、群植造景、行道树、庭荫树、山水园林点景、水景栽植、防火隔离带、生态修复等。 适宜的园林场景: 推荐其最适合应用的园林类型和空间,如公园、小区、校园、广场、道路、乡村绿化、屋顶花园等。 搭配建议: 提供与其他植物(乔木、灌木、地被、草本等)或景观元素(水体、山石、建筑)的搭配建议,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特色应用: 突出该乔木在某些特定园林设计中的独特作用,例如,利用其特殊的树形塑造景观焦点,或利用其花期、叶色丰富园林四季的色彩变化。 4. 实用的养护管理要点: 繁殖方法: 介绍其常用的繁殖方式,如播种、扦插、嫁接、压条等,并简述关键技术。 栽植技术: 提供关于苗木选择、移栽时间、栽植穴大小、栽植深度、栽后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日常养护: 详细说明其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 浇水: 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和浇水频率。 施肥: 适宜的肥料种类、施肥时间及方法。 修剪: 不同类型的修剪目的(整形、疏枝、短截、更新等)及时期。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越冬与防寒: 对于不耐寒的树种,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5. 高品质的图像与插图: 高清实拍图片: 每一种乔木都配有精美的高质量彩色照片,这些照片通常会展示植株的整体形态、典型枝叶、花、果等关键部位,确保准确性。对于一些需要多角度观察的特征,可能会有多幅图片。 局部细节图: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植物的细微特征,如叶片、花瓣、果实的纹理和形状,可能会配有特写镜头。 科学插图(可选): 在必要时,会配合专业的植物插画,以更清晰、简洁地描绘某些难以通过照片完全展现的结构特征。 6. 检索系统与附录: 索引: 提供详细的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方便读者快速定位到目标物种。 附录(可选): 可能包含一些补充信息,如常用园林术语解释、植物学基础知识回顾、相关法律法规简介等,进一步增强本书的实用性。 三、第二版更新与提升 作为“第二版”,本书在继承第一版优良品质的基础上,必将带来显著的更新与提升,使其更加符合当下园林绿化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势: 收录范围的扩展与优化: 可能会增加一些近年来在园林应用中兴起的新优品种,或对原有物种进行更精细的分类与介绍。 科学信息的更新: 采纳最新的植物学研究成果,更新物种的分类信息、分布范围、抗性评估等。 园林应用理念的深化: 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发展理念,更新和深化其园林应用价值的阐释。 养护管理技术的精进: 引入更先进、更环保、更高效的养护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图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采用更先进的摄影技术和后期处理,提供更加清晰、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图片。 版式设计的优化: 采用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版式设计,提升阅读舒适度和视觉美感。 《园林植物图鉴丛书——观赏乔木(第二版)》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更是连接人与自然、科学与艺术的桥梁。它将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详实的专业内容、精美的视觉呈现,为所有热爱植物、关注绿色空间的人们,开启一扇探索乔木世界的大门,助力中国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景观设计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乔木的选择与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遇到这本书之前,我主要依靠经验和一些零散的资料来完成这项工作。而这本书,则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秘密武器”。它以一种系统而全面的方式,梳理了观赏乔木的丰富资源,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植物学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乔木在不同风格的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例如,在古典园林中,如何利用乔木营造层次感和意境;在现代简约风格的园林中,又该如何选择具有雕塑感的乔木来点缀空间。书中列举的大量案例,都极具启发性,让我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案。此外,书中对乔木的生态效益和文化内涵的探讨,也让我更加重视植物在设计中的多重价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我的设计效率和艺术水准。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时间”与“空间”的全新感知。我一直对园林中的乔木情有独钟,它们不仅是视觉上的焦点,更是时间的见证者。一棵参天古木,可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承载了无数的故事。这本书在解读观赏乔木时,不仅仅关注其当下形态,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的生长周期、生命历程,以及它们如何在园林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现出不同的魅力。作者通过对乔木四季变化的细致描绘,让我体会到园林艺术的动态之美。同时,书中关于乔木在营造空间感方面的论述,也让我对“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等园林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排整齐的乔木可以界定空间,一棵孤植的乔木则能成为视觉的锚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园林中的每一棵树,都在与时间和空间进行着一场微妙而深刻的对话。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钻研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园林植物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认为,了解一种植物,不仅仅是记住它的名字和外观,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的生命故事,它的生长习性,以及它在人类文明中的角色。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它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解读了观赏乔木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乔木的“性格”的描写,比如有些乔木“挺拔向上”,有些则“舒展飘逸”,这些拟人化的描述,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倍感亲切,也更加容易记住这些植物的特点。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曾经擦肩而过的树木,也让我更加期待能够走进真实的园林,去亲身感受这些“生命的艺术品”所带来的震撼。

评分

作为一个对植物学知识有一定追求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满足我学术兴趣,又能兼顾实用性的植物图鉴。这本书无疑成为了我的首选。它在内容的深度上,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除了基础的植物学特征描述,书中还涉及了乔木的遗传多样性、生态适应性、以及在不同园林环境下的生理响应等更为专业的内容。作者在讲解这些专业知识时,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术语,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将其融入到整体的叙述中,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获得扎实的科学认知。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乔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和价值的讨论,这让我认识到,观赏乔木不仅仅是美学上的追求,更是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贡献。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和欣赏观赏乔木。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被它厚重而典雅的装帧所吸引。翻开书页,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图书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品味和格调的体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的排版设计简洁大方,字体清晰易读,图片质量更是无可挑剔。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也匠心独运,从乔木的分类、形态特征,到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应用,再到具体的养护管理,都做了详尽而科学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珍稀或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乔木的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往往在一般的植物图鉴中难以见到。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需求,更激发了我对园林艺术的浓厚兴趣。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与一位渊博的长者在进行一场关于自然与艺术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种奇妙的沉浸式体验。它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植物园,漫步于参天古木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书中的插图之精美,色彩之饱满,细节之逼真,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每一幅图像都仿佛拥有生命,能让你感受到树叶的纹理,树皮的质感,甚至能想象到微风拂过枝叶时发出的沙沙声响。作者在图片的解读上也下足了功夫,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说明,而是结合了植物的生态习性、在园林中的应用案例,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该乔木的象征意义。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那些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乔木的介绍,比如那些姿态优美、色彩独特的乔木,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本书让我对“美”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那些看似平凡的树木,在园林艺术中能够发挥出多么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全新体悟。我一直认为,园林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场所,更是人们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乔木,作为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中在介绍观赏乔木时,并没有局限于孤立的植物个体,而是将其融入到不同的人文场景中进行解读。例如,在描写一些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乔木时,作者会穿插介绍与之相关的诗词、传说、甚至是绘画作品,让读者在感受植物本身魅力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这种将植物与生活、与文化紧密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指南。它让我更加热爱自然,也更加懂得如何将自然的美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评分

这本图鉴给我带来的惊喜,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植物图鉴的窠臼,将观赏乔木置于更为广阔的园林艺术语境中进行审视。我一直对园林中乔木的配置与选择颇感好奇,往往看到一些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却难以言喻其精妙之处。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是什么树,更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棵树”。作者在讲解每一种乔木时,都会结合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应用历史,以及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表现力。例如,对于某些常绿乔木,作者不仅描述了其四季常青的特点,还探讨了它们如何在冬季为园林增添生机,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意境营造”部分的论述,它将乔木的形态、色彩、乃至生长习性与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哲学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视角让阅读体验变得格外丰富,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记忆,而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审美的升华。每次阅读,都感觉像是在与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进行深入的交流,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

评分

我是一名园艺爱好者,平日里喜欢在阳台上种些花草。虽然对乔木的了解不多,但看到这本书的标题,还是被深深吸引了。我一直认为,阳台上的盆栽固然可爱,但宏伟的乔木所能营造出的那种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景观,是小盆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为我打开了观赏乔木的世界。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园艺新手,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对每种乔木的形态特征的描述,都十分细致,配以高质量的图片,让我能够清晰地辨认出它们的区别。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乔木在色彩变化上的描述,从嫩绿的新芽,到翠绿的盛夏,再到金黄或绯红的秋叶,仿佛在眼前上演着一幕幕季节的变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关于乔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养护要点,这对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实用的指导。虽然我的条件无法种植大型乔木,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无数美丽的园林,感受到了乔木的魅力。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并没有抱持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同类题材的书籍已然不少,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实在不易。然而,随着指尖在书页间的滑动,我渐渐被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学术魅力所吸引。这本书并非简单的罗列图谱,更像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园林美学之旅。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观赏乔木的方方面面,从其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到在不同园林风格中的应用价值,都做了详尽而系统的阐述。尤其是关于乔木在营造空间感、形成视觉焦点、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讨论,让我对“园林”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并非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娓娓道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园林大师,在分享他多年的心血与感悟。每一张精美的图片都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承载着丰富的解读信息,让我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更为立体的画面。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图鉴,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和理解园林植物的全新视角,也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创造欲。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棵树,无论大小,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命、时间与空间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