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话儿学*200个民间老话儿100幅精美插图实用的疗法小病一扫光生活书籍

跟着老话儿学*200个民间老话儿100幅精美插图实用的疗法小病一扫光生活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庆新 编
图书标签:
  • 老话儿
  • 民间智慧
  • 传统文化
  • 养生保健
  • 家庭医学
  • 健康生活
  • 图解
  • 实用指南
  • 生活常识
  • 中医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源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555562
商品编码:29333341412
丛书名: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跟着老话儿学养生

:32.00元

作者:赵庆新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4月24日

ISBN:9787537555562

页码:232

装帧:平装

商品重量:440 g

编辑推荐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编辑推荐:200个民间老话儿+100幅精美插图,安全,实用的民间疗法,小病一扫光!
打开祖辈儿们的话匣子,跟着爷爷奶奶学年长寿秘诀有奇效!
传承5000年的民间智慧,句句贴人心,处处留点心。

内容提要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内容简介:饮食,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饮食是养生之本,饮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而是要根据人们各自的特点,合理膳食,摄入不同的营养素,以求达到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合理的饮食能够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起居卫生,包括休息睡眠以及个人卫生。人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休息以及个人卫生,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睡眠不足和个人卫生状况差而引起的。因此,要想健康,就一定要注意个人起居卫生。
运动是生命之本,只有常常运动才能有一个好身体。中国自古就崇尚运动养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提倡运动养生,认为运动可以增强人的特质,可以延年益寿。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要想健康长寿,依旧离不开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多锻炼才是养生之道。
气候变幻无常,对人们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强调“顺四时、适寒暑”的养生原则,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做到天人合一,顺应天气变化养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两性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古人对此也总结出了很多有用的理论,如:“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等。这些理论虽然古老,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依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还包括心理。古人提倡“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平稳的情绪,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做到延年益寿。防病祛病,重点讲述的是如何防病。古人讲究“防患未然”,对于疾病同样如此,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才是养生的真谛。
《跟着老话儿学养生》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结合为一体,能够让读者尽快了解老话的内涵与寓意。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养生知识,为您带来健康和长寿!

目录

 

 


 

 

老话儿说饮食,不生病的传统智慧
1. 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 2
2.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 5
3. 要想长寿安,减少夜来餐 / 8
4.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 11
5.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 14
6.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 17
7. 三天不吃青,嘴巴冒火星 / 20
8.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 23
9. 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 26
10.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 / 29
11.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 32
12.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 35
13. 补药一堆,不如豆浆一杯 / 38
老话儿说起居,吃穿住行皆有道
1. 食不语,寝不言 / 42
2. 头要冷,脚要暖,肚子里边别太满 / 45
3. 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 / 48
4.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 51
5. 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 54
6. 少盐多醋,少车多步 / 57
7. 先睡心,后睡眼 / 60
8. 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 63
9.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 66
10. 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 69
11. 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 72
12.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 75
13.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 78
14.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 81
15. 宁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 / 84

作者介绍

 

 


 

 

赵庆新,现任焦作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造诣。

序言

 

 


 

 

健康长寿,一直是追求。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养生、健康更加关注了。当我们不再为了温饱而挣扎的时候,健康的生活就成了我们终生的追求。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身体,我们才能够拥有其他。健康也是人生的大财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也息息相关。一说到健康,大多数就会想到身体的健康;其实,现在的健康范围更广,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也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只有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中华民族向来是注重养生的民族,健康长寿的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由此,养生也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养生哲学,和中国的历史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常常听到的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进补养生、四时养生、修身养性、固精养生、减毒养生、经络养生、调气养生、静神养生等,都是古代常用的养生方法,直到现在,人们依旧在延续着这些养生方法。除了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古人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现在的养生也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老话就是我国养生宝库中的一部分。
老话,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中治病、防病的智慧结晶,是经过理论实践总结出来的,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实践性强。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可是,却蕴含了健康长寿的秘诀,能够给人以启发,从中得到养生的诀窍。
本书收集了流传了几千年的养生老话,从故事中引申出老话的利害,再用中医以及现代医学对其进行新的阐述,让人们对老话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得到新的养生感悟和体会。
书中共包括七个章节,分别从饮食健康、起居卫生、运动养生、气候变幻、两性健康、心理保健、防病祛病展开阐述,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性以及实践性。

 


《生活智慧宝典:古语中的养生秘诀与生活启示》 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在追逐新潮与效率的同时,忽略了那些沉淀在时光长河中的智慧结晶。它们以古朴的语言,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更藏匿着简单而有效的养生之道。本书《生活智慧宝典:古语中的养生秘诀与生活启示》便是一扇通往这些宝贵财富的窗口,它精选了200句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老话,并辅以100幅意境深远的精美插图,旨在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古老的智慧,轻松化解小病痛,提升生活品质,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一、 古语新解:从字里行间洞悉健康密码 本书并非简单的老话罗列,而是深入挖掘每一句老话背后的深层含义,并将其与现代养生观念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我们将这些老话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例如: “病从口入”与“饮食有度”: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句妇孺皆知的俗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肠胃养护原理。我们不仅会解释为何晚餐不宜过饱,还会结合现代营养学,提供具体的饮食建议,例如晚餐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并推荐适合晚餐的食材。再如,“吃得香,身体棒”,看似简单,却点出了食欲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会探讨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来增进食欲,从而促进身体对营养的吸收。 “动则有益”与“劳逸结合”: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老话简单直白,却道出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本书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运动的益处,从散步、慢跑的温和锻炼,到太极、八段锦的内家养生功法,再到针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久坐上班族)的运动建议。同时,我们也会关注“久坐伤身”等老话的警示,探讨如何通过“站立办公”、“碎片化运动”等方式,打破久坐的健康隐患。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则提醒我们,过度劳累反而伤身。我们将分享如何科学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过劳”,保持精力充沛。 “情绪是良药”与“心宽体胖”: 人的情绪状态对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古老的话语,早已揭示了情志与脏腑的关联。本书将深入解析每种负面情绪对身体的损害,并提供积极的情绪管理方法,例如通过冥想、深呼吸、正念练习来平复心绪,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与人交流来疏导不良情绪。我们还会探讨“乐观长寿”的奥秘,鼓励大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睡眠为百病之源”与“顺应天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古老的农谚,揭示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是身体修复和精力恢复的关键。“睡得好,百病消”,本书将详细介绍科学的睡眠习惯,包括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放松技巧等,并解释不同睡眠障碍的成因及应对方法。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春困秋乏”等季节性变化对身体的影响,提供相应的调理建议。 “养生如养花”与“细水长流”: 许多老话都强调了养生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养生亦是如此。本书将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养生观,避免盲目追求速效,而是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将养生融入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我们会强调“慢生活”的理念,提倡在忙碌中寻找一份从容,在点滴中积累健康。 二、 精美插图:在视觉享受中感悟生活智慧 为了让这些古老的智慧更加生动形象,本书特别邀请了多位才华横溢的插画师,为每一句老话创作了100幅意境优美、寓意深刻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图文匹配,而是与老话的内容相得益彰,它们: 具象化抽象概念: 将“心宽体胖”描绘成一位笑容满面的老人,悠然自得地品茗;将“动则有益”表现为一群人在晨光中舒展筋骨,充满活力;将“劳逸结合”用一幅画面展示了辛勤耕耘后的休憩安详。 营造诗意氛围: 捕捉老话中蕴含的田园风光、四季更迭、人情冷暖,通过水墨、写意等多种绘画风格,将古朴的韵味与现代的审美巧妙融合,让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话中的情感与哲思。 引发情感共鸣: 每一幅插图都力求触动人心,或温馨,或宁静,或励志,让读者在视觉的触动下,更能深入理解老话的含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 三、 实用疗法:小病一扫光,轻松拥有健康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高度的实用性。在解读老话的同时,我们结合了大量被验证有效的民间偏方和传统疗法,为读者提供了应对常见小病痛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法往往取材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副作用较小,特别适合家庭日常保健。 针对性强: 对于感冒发烧、咳嗽、腹泻、失眠、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常见不适,我们将引用与这些病症相关的老话,并提供对应的民间疗法。例如,针对感冒,可能会介绍“风寒感冒,葱姜煮水”等方法;针对咳嗽,可能会推荐“冰糖炖梨”等食疗方。 科学解释: 我们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这些民间疗法的原理,例如,为何葱姜水有助于驱寒,为何冰糖炖梨能润肺止咳,从而增强读者的科学认知,并鼓励大家在实践中观察疗效。 安全提示: 在介绍民间疗法时,我们会特别强调注意事项,提醒读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本书旨在提供辅助性的健康指导,而非替代专业医疗。 预防为主: 除了治疗小病痛,本书更强调通过日常养生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许多老话本身就蕴含着预防的智慧,例如“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指导读者日常保健的重要依据。 四、 生活启示:不仅仅是养生,更是生活的智慧 《生活智慧宝典》的价值远不止于养生和应对小病痛。它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启示录。通过这些穿越时空的民间老话,我们可以: 理解人情世故: 许多老话都蕴含着对人际关系、处世之道、人生经验的深刻洞察,例如“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无奈,“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智慧。本书将引导读者在理解老话的同时,思考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如何做出更明智的人生选择。 培养积极心态: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天无绝人之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老话给予我们希望与力量。我们将通过解读这些励志的老话,帮助读者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品味传统文化: 本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获得实用的养生知识,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古人生活的智慧与韵味。 《生活智慧宝典:古语中的养生秘诀与生活启示》是一本值得您细细品读的书。它将带领您走进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情的精神世界,让您在品味古老语言的魅力时,也能切实地提升健康水平,改善生活品质,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从容。愿这本书成为您健康生活、智慧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跟着老话儿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实用、最有温度的一本书了!我一直是个对传统文化有点“敬而远之”的人,总觉得那些老话儿距离我的生活太远,理解起来也有些费力。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有条理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陈旧的民间谚语,解读得深入浅出,就像请教一位博学的长辈,听他娓娓道来,让你不知不觉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每讲完一句老话儿,随之而来的精美插图更是画龙点睛,那些细腻的笔触、生动的人物,让老话儿的意境跃然纸上,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古老的智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每句老话儿的引申和应用,作者不仅仅是在解释,更是在教我们如何将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书里还有不少实用的养生和调理小妙招,这些都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经验,非常接地气,而且效果出奇的好。我按照书里的建议,调理了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发现身体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长期困扰我的小病痛,都得到了缓解。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民间智慧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我们当下生活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

评分

我一直对“老话儿”这类东西抱有一种模糊的好感,觉得里面一定藏着很多人生智慧,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通往民间智慧的大门。我被作者处理这本书的方式深深吸引——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谚语,而是非常巧妙地将每一句老话儿与现代生活场景相连接,让你能立刻明白这句“老古话”在你身上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而且,作者在解释的时候,语言风格非常平实,丝毫没有卖弄学问的意思,读起来感觉就像和一个亲近的朋友在聊天,分享彼此的感悟。最令我惊艳的是,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每一幅都蕴含着深厚的意境,它们与老话儿相得益彰,让原本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我甚至觉得有些插图比文字更能打动我,让我一下子就领悟了其中蕴含的哲理。更让我意外的是,这本书还穿插了不少实用的养生和调理方法,都是一些听起来简单但效果却非常显著的“土方子”,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个,真的有效,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让我挖掘出了很多关于健康、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惊喜了!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智慧特别感兴趣,但又觉得很多老话儿离我们生活有点远,不太明白它们到底有什么实际用处。这本书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深奥”的老话儿解释得明明白白,还结合了很多生活中的小场景,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最让我惊艳的是,每讲一个老话儿,都会配上一幅特别精美的插图,画风古朴又不失趣味,瞬间就把我带入了那个时代,感觉就像在听故事一样。这些插图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们把老话儿的意境和含义形象地展现出来,有时候看图比看字更能领会其中的精髓。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讲道理,它还把很多老话儿背后蕴含的实用养生方法介绍了出来,比如如何通过调整作息来应对季节变化,或者是一些简单易行的食疗方子,都是那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我试着用了书里介绍的一两个小方法,发现效果真的不错,一些困扰我很久的小毛病,居然慢慢减轻了。感觉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活生生的生活指南,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知识,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健康、更从容。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这本书,因为“民间老话儿”这个主题听起来有点老派,我担心会枯燥乏味。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的打开方式就很不一样,它没有上来就堆砌理论,而是用一种特别亲切的方式,把我拉进了那个充满智慧的老话儿的世界。每一句老话儿,都被作者细致地解读,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更深入地剖析了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让我豁然开朗。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老话儿当成历史遗迹供着,而是把它们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告诉我如何在当下的生活中运用这些古老的智慧。书中的插图是另外一个巨大的亮点,每一幅都像是为老话儿量身定做的,用色、构图、人物的表情都恰到好处,让那些抽象的道理变得具象化,也为阅读增添了不少乐趣。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不少实用的养生内容,很多都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但仔细一想,都是非常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需求的。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种小偏方,效果出奇的好,感觉身体里那些“小毛病”就像被点通了穴位一样,找到了解决之道。这本书让我觉得,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可以为我们的现代生活提供很多宝贵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一本“解忧杂货店”,为我这个对传统文化既好奇又有些不知所措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口。我一直觉得“老话儿”是老祖宗留下的精华,但总觉得它们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也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然而,这本书的作者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把这些“老话儿”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作者的解读方式,她没有用深奥的学术语言,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生活化的口吻,将每一句谚语背后的故事和道理娓娓道来,让我感觉就像在听一位慈祥的长辈分享人生经验。书中的插图也绝对是亮点,每一幅都画得那么精美,那么有神韵,让那些古老的智慧更加具象化,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视觉享受。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大量的实用养生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来源于民间经验,简单易行,而且针对性很强,很多都是我一直困扰的小毛病,按照书里的方法尝试了一下,效果真的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了解了一些老话儿,更是让我学会了如何用这些古老的智慧来改善我的生活,让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