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草业统计(2016)
定价:60.00元
售价:37.2元,便宜22.8元,折扣62
作者:全国畜牧总站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109236783
字数: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草业统计(2016)》内容共分四个部分。部分为草业发展综述;第二部分为草原保护建设统计;第三部分为草业生产统计,包括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多年生牧草生产、一年生牧草生产、牧草种子生产、商品草生产、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农闲田面积、农闲田种草、飞播种草、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牧草品种审定等;第四部分为草原生物灾害统计,包括草原鼠害发生与防治和草原虫害发生与防治等。
目录
部分 草业发展综述
一、草原保护与建设情况
二、牧草种植生产情况
三、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四、商品草生产情况
第二部分 草原保护建设统计
2-1 全国及牧区半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2 各地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3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4 各地区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5 各地区半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第三部分 草原生产统计
一、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1 全国及牧区半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2 各地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3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4 各地区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5 各地区半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二、多年性牧草生产情况
3-6 2006-2016年全国多年生牧草分种类年末保留种植面积情况
3-7 各地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8 各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情况
3-9 全国牧区半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种植情况
3-10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1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2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三、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3 2006一2016年全国一年生牧草分种类种植面积情况
3-14 各地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5 各地区多花黑麦草生产情况
3-16 全国牧区半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种植情况
3-17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8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9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四、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0 2010-2016年全国分种类牧草种子田生产情况
3-21 各地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2 全国牧区半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3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4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5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五、商品草生产情况
3-26 各地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3-27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3-28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3-29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六、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3-30 各地区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3-31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七、各地区农闲田面积情况
3-32 各地区农闲田面积情况-
八、各地区分种类农闲田种草情况
3-33 各地区分种类农闲田种草情况
九、各地区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
3-34 各地区牧草种质资源保存情况
十、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名录
3-35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名录
第四部分 草原生物灾害统计
4-1 各地区草原鼠害发生防治情况
4-2 各地区草原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附录
附录一 主要指标解释
附录二 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名录
附录三 附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部分 草业发展综述
一、草原保护与建设情况
二、牧草种植生产情况
三、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四、商品草生产情况
第二部分 草原保护建设统计
2-1 全国及牧区半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2 各地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3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4 各地区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2-5 各地区半牧区草原保护建设情况
第三部分 草原生产统计
一、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1 全国及牧区半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2 各地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3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4 各地区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3-5 各地区半牧区牧草种植与草种生产情况
二、多年性牧草生产情况
3-6 2006-2016年全国多年生牧草分种类年末保留种植面积情况
3-7 各地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8 各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情况
3-9 全国牧区半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种植情况
3-10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1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2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多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三、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3 2006一2016年全国一年生牧草分种类种植面积情况
3-14 各地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5 各地区多花黑麦草生产情况
3-16 全国牧区半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种植情况
3-17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8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3-19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一年生牧草生产情况
四、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0 2010-2016年全国分种类牧草种子田生产情况
3-21 各地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2 全国牧区半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3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4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3-25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牧草种子生产情况
五、商品草生产情况
3-26 各地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3-27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3-28 各地区牧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3-29 各地区半牧区分种类商品草生产情况
六、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3-30 各地区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3-31 各地区牧区半牧区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七、各地区农闲田面积情况
3-32 各地区农闲田面积情况-
八、各地区分种类农闲田种草情况
3-33 各地区分种类农闲田种草情况
九、各地区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
3-34 各地区牧草种质资源保存情况
十、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名录
3-35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名录
第四部分 草原生物灾害统计
4-1 各地区草原鼠害发生防治情况
4-2 各地区草原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附录
附录一 主要指标解释
附录二 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名录
附录三 附图
不得不说,《中国草业统计(2016)》这本书的数据颗粒度非常细致,它为我这样的行业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草业现状的绝佳窗口。我一直在关注草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从草料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到与畜牧业产值挂钩的贡献,再到对农民收入、 rural revitalization 的影响,书中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草种产业的统计数据很感兴趣,这涉及到育种、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对于评估我国草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及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关于草地承包经营、草地利用方式等社会经济层面的统计,也为理解草地资源配置的现状和潜在问题提供了依据。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数据是理解中国草业经济运行机制、挖掘其发展潜力、并制定合理政策的关键基础。
评分这本《中国草业统计(2016)》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中国草业发展轨迹充满好奇心的人量身定做的。翻开它,一股严谨、翔实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我一直对我国畜牧业背后庞大的草料供给体系感到好奇,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这个看似朴实却至关重要的领域。书中的数据,从草原面积的分布、各类草场类型的构成,到草料产量、草种培育、草地改良的投入与产出,应有尽有,而且清晰地呈现了2016年的具体状况。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反映区域差异和发展趋势的图表和数据。比如,通过对比不同省份的草地面积和产草量,我能大致了解哪些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草料生产基地,而哪些地区可能面临草料短缺的挑战。书中对草种资源的统计也让我印象深刻,了解不同草种的适宜种植区域和经济价值,对于未来草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数字本身,更在于它揭示了中国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石,为理解整个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我这样的读者构建了一个更为立体的认知框架。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关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观察者,而《中国草业统计(2016)》这本书,以其严谨的统计数据,为我描绘了一幅中国草业发展的全景图。这本书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它更像是一份详实的“体检报告”,精准地反映了2016年中国草业的“健康状况”。我一直对草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情况感到好奇,而书中关于草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草地改良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为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通过这些数据,我能直观地感受到科技在提升草地产量和质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能了解哪些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哪些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书中关于草地防火、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内容,也让我对草地生态的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数据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财富,更是指导实践、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据,为我理解中国草业如何在科技驱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对于像我这样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兴趣的读者来说,《中国草业统计(2016)》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承载着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草牧业发展轨迹的生动记录。我一直想了解,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背景下,草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究竟如何?这本书中的数据,从草场类型、面积、产量,到草种的种植、改良,再到草地管理的投入与产出,都为我提供了非常直观的答案。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不同地区草业发展的差异化数据,这能帮助我理解地域特色、自然条件对草业发展的影响,也能让我看到国家在扶持欠发达地区草业发展方面的努力。此外,书中关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数据,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草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积极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这本书为我理解中国草业如何支撑起庞大的畜牧业,并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清晰而详实的数据脉络。
评分读完《中国草业统计(2016)》,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本书将中国草业的方方面面,以一种极其系统和宏观的视角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草地生态功能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部分所吸引。它不仅仅罗列了多少亩的草地,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草地类型对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贡献,以及这些宝贵资源的利用现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这本书的数据,比如对草地退化面积的统计,以及各种改良措施的实施情况,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草地承载力评估的部分,这对于科学合理地发展畜牧业,避免过度放牧,保障草地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这本书提供的数据,不仅仅是静态的罗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草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为我们探索更可持续、更健康的草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