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齣版工程 航天器産品保證 餘後滿

國之重器齣版工程 航天器産品保證 餘後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後滿 著
圖書標籤:
  • 航天器
  • 産品保證
  • 質量管理
  • 工程管理
  • 航天工程
  • 可靠性
  • 國之重器
  • 餘後滿
  • 技術標準
  • 航空航天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群洲文化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256322
商品編碼:29358385160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國之重器齣版工程 航天器産品保證

定價:109.00元

作者:餘後滿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68256322

字數:

頁碼:467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展現瞭我國空間科學技術的眾多原創性科研成果。2.反映“互聯網 ”與航天技術的融閤發展。3.體現我國空間探索和空間應用的科技創新能力。4.叢書由葉培建院士領銜,孫傢棟、閔桂榮、王希季三位院士聯袂推薦。5.力圖為研究和設計的人員提供新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全麵介紹瞭航天器産品保證理論、技術、程序和方法,包括宇航企業産品保證工作體係建設內容和組織管理模式,外航天器産品保證技術發展成果,特彆是可靠性與安全性,空間環境適應性,電氣、電子和機電元器件,材料、機械零件和工藝,軟件等方麵的産品保證技術和方法,以及産品保證工作中廣泛開展的15項專題活動程序,結閤航天器型號任務實施及單機産品開發與生産過程,介紹瞭産品保證技術與方法的綜閤運用。

目錄


第 1 章 緒論 001
1.1 航天器及研製管理模式 002
1.1.1 航天器係統組成與任務特點 002
1.1.2 航天器係統研製管理模式 004
1.1.3 航天器單機産品研製管理模式 007
1.2 質量管理的發展曆程 009
1.2.1 質量管理的發展階段 009
1.2.2 我國航天質量管理的發展曆程 010
1.3 産品保證的發展曆程 012
1.3.1 國外産品保證的發展曆程 012
1.3.2 我國航天器産品保證的發展曆程 013
1.4 産品保證的思想與特點 014
1.4.1 産品保證的思想 014
1.4.2 産品保證的內容 015
1.4.3 産品保證工作的特點 017
1.5 基於風險管理的産品保證方法 019
1.5.1 航天器産品風險技術特性 019
1.5.2 産品保證過程與風險控製程序 021
1.5.3 風險管理工作的特點和方法 022
1.6 産品保證與傳統質量管理模式的區彆 024
1.6.1 工作理念 024
1.6.2 工作程序與方法 025
1.6.3 對組織和人員的要求 025
1.7 産品保證與質量管理體係的關係 026
1.7.1 工作定位與側重點 027
1.7.2 管理對象與責任主體 027
1.7.3 工作程序與方法 028
第 2 章 産品保證工作體係 029
2.1 概述 030
2.2 産品保證組織 032
2.2.1 産品保證部門 032
2.2.2 産品保證組織體係 033
2.3 産品保證隊伍 035
2.3.1 産品保證隊伍的性質 035
2.3.2 産品保證隊伍的崗位設置及職責 036
2.3.3 産品保證隊伍的培養和管理 039
2.4 産品保證文件 040
2.4.1 産品保證文件的作用和分類 040
2.4.2 産品保證策劃類文件 040
2.4.3 産品保證過程類文件 042
2.4.4 産品保證總結類文件 044
2.5 産品保證標準 045
2.5.1 産品保證標準體係建設的原則 045
2.5.2 航天器産品保證標準體係的結構 046
2.6 産品保證專業技術機構 048
2.6.1 産品保證專業技術機構的定位和作用 048
2.6.2 産品保證專業技術機構的組建 049
2.6.3 專業技術機構對航天器項目的支持模式 049
第3 章 産品保證技術 051
3.1 質量保證 053
3.1.1 質量保證概述 053
3.1.2 航天器項目開展的專題質量保證工作 054
3.1.3 航天器項目依靠組織開展的共性質量保證工作 056
3.1.4 潔淨度與汙染控製 057
3.1.5 靜電防護控製 059
3.1.6 産品極性控製 060
3.1.7 型號研製各階段質量保證工作的重點 061
3.1.8 質量保證需要注意的有關問題 062
3.2 可靠性保證 063
3.2.1 可靠性保證概述 063
3.2.2 可靠性保證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 064
3.2.3 可靠性建模、預計與分配 069
3.2.4 可靠性分析 070
3.2.5 可靠性設計 078
3.2.6 可靠性試驗驗證 102
3.2.7 可靠性評估 106
3.2.8 在軌數據的收集與分析 106
3.2.9 可靠性管理 107
3.3 安全性保證 110
3.3.1 安全性保證概述 110
3.3.2 安全性與可靠性的關係 111
3.3.3 安全性保證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 112
3.3.4 安全性設計 112
3.3.5 安全性驗證 120
3.3.6 安全性評估 122
3.3.7 安全性管理 123
3.4 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保證 125
3.4.1 維修性保證概述 125
3.4.2 維修性保證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 126
3.4.3 維修性設計 126
3.4.4 維修性分析 130
3.4.5 維修性驗證 131
3.4.6 測試性保證概述 131
3.4.7 測試性保證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 131
3.4.8 測試性設計 134
3.4.9 測試性分析 134
3.4.10 測試性驗證 135
3.4.11 保障性保證概述 135
3.4.12 保障性保證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 135
3.4.13 保障性設計 138
3.4.14 保障性規劃 138
3.5 空間環境適應性保證 140
3.5.1 空間環境概述 140
3.5.2 空間環境效應 147
3.5.3 空間環境適應性保證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 158
3.5.4 空間環境適應性保證設計 162
3.5.5 空間環境適應性保證管理 176
3.6 電氣、電子和機電(EEE) 元器件保證 178
3.6.1 元器件保證概述 178
3.6.2 元器件保證工作流程及工作項目 179
3.6.3 元器件保證策劃 179
3.6.4 需求分析和選用控製 184
3.6.5 新型元器件應用驗證 190
3.6.6 元器件采購 192
3.6.7 元器件復驗 193
3.6.8 元器件貯存、運輸和發放 196
3.6.9 元器件使用控製 196
3.6.10 元器件信息管理 198
3.7 材料、機械零件和工藝保證 199
3.7.1 材料選用控製 199
3.7.2 材料采購控製 201
3.7.3 材料使用風險控製 202
3.7.4 材料失效分析 208
3.7.5 機械零件選用控製 209
3.7.6 機械零件采購控製 211
3.7.7 機械零件失效分析 212
3.7.8 工藝保證 212
3.7.9 工藝選用控製 215
3.7.10 工藝使用控製 215
3.7.11 工藝過程控製 218
3.8 軟件産品保證 221
3.8.1 軟件産品保證概述 221
3.8.2 軟件産品保證能力建設 222
3.8.3 軟件産品保證通用要求 223
3.8.4 軟件研製各階段産品保證 228
3.8.5 FPGA 研製各階段産品保證 234
3.8.6 外協外購軟件産品保證 238
3.9 地麵支持設備保證 240
3.9.1 地麵支持設備保證概述 240
3.9.2 地麵支持設備保證工作流程與工作項目 241
3.9.3 地麵支持設備通用保證要求 245
3.9.4 地麵電氣支持設備保證 249
3.9.5 地麵機械支持設備保證 251
3.9.6 發射場用地麵支持設備保證 252
3.9.7 地麵支持設備保證數據包 254
第4 章 産品保證專題活動 256
4.1 技術狀態管理 257
4.1.1 技術狀態的定義 257
4.1.2 技術狀態管理程序與方法 257
4.1.3 技術狀態更改控製原則和要求 262
4.2 鑒定狀態管理 265
4.2.1 鑒定狀態的定義 265
4.2.2 鑒定狀態管理程序與方法 267
4.2.3 鑒定狀態評審 270
4.3 産品特性管理 273
4.3.1 産品特性的定義 273
4.3.2 關鍵件與重要件的識彆與控製 274
4.3.3 三類風險特性的識彆與控製 275
4.4 關鍵項目管理 277
4.4.1 關鍵項目 277
4.4.2 關鍵項目管理程序與方法 278
4.4.3 關鍵項目管理原則與要求 280
4.5 風險錶單管理 281
4.5.1 風險錶單管理的目的與內容 281
4.5.2 風險錶單管理程序與方法 281
4.5.3 風險錶單管理原則與要求 285
4.6 評審 288
4.6.1 評審分類 288
4.6.2 評審程序與方法 289
4.6.3 評審原則與要求 290
4.7 檢驗 291
4.7.1 檢驗的定義 291
4.7.2 檢驗的分類 291
4.7.3 關鍵檢驗 292
4.7.4 強製檢驗 296
4.8 測試覆蓋性管理 300
4.8.1 測試覆蓋性定義 300
4.8.2 測試覆蓋性管理程序與方法 301
4.8.3 測試覆蓋性管理原則與要求 304
4.9 研製試驗 305
4.9.1 研製試驗目的 305
4.9.2 研製試驗類型及內容 306
4.9.3 研製試驗程序與方法 310
4.9.4 研製試驗原則與要求 312
4.10 鑒定試驗 314
4.10.1 鑒定試驗目的與內容 314
4.10.2 鑒定試驗程序與方法 315
4.10.3 鑒定試驗原則與要求 317
4.11 驗收試驗 319
4.11.1 驗收試驗目的與內容 319
4.11.2 驗收試驗程序與方法 320
4.11.3 驗收試驗原則與要求 320
4.12 不閤格管理 322
4.12.1 不閤格定義 322
4.12.2 不閤格管理程序與方法 322
4.12.3 航天器項目嚴重不閤格管理 327
4.12.4 不閤格管理原則與要求 328
4.13 質量問題歸零與舉一反三 329
4.13.1 質量問題歸零與舉一反三的目的與內容 329
4.13.2 質量問題歸零與舉一反三的程序與方法 330
4.13.3 質量問題歸零管理原則與要求 333
4.14 産品保證信息與産品數據包管理 335
4.14.1 産品保證信息與産品數據包管理目的與內容 335
4.14.2 産品數據包管理程序與方法 336
4.14.3 産品保證信息與産品數據包管理原則和要求 338
4.15 外協供方管理 341
4.15.1 外協供方管理目的與風險特點 341
4.15.2 外協供方管理程序 343
4.15.3 外協過程風險管理方法 345
4.15.4 外協供方管理原則與要求 346
第5 章 航天器研製過程保證 348
5.1 航天器研製過程保證綜述 349
5.1.1 航天器研製過程 349
5.1.2 産品保證工作原則與要求 350
5.2 方案設計階段産品保證 351
5.2.1 方案設計階段産品保證目標與特點 351
5.2.2 産品保證策劃與工作準備 352
5.2.3 方案設計正確性保證 355
5.2.4 關鍵技術攻關保證 357
5.2.5 方案設計階段産品保證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358
5.3 初樣研製階段産品保證 360
5.3.1 初樣研製階段産品保證目標與特點 360
5.3.2 産品保證策劃 361
5.3.3 初樣設計正確性保證 363
5.3.4 設計驗證充分性保證 368
5.3.5 産品鑒定充分性保證 370
5.3.6 初樣研製階段産品保證應注意的問題 371
5.4 正樣研製階段産品保證 373
5.4.1 正樣研製階段産品保證目標與特點 373
5.4.2 産品保證策劃 374
5.4.3 技術狀態管理 374
5.4.4 質量符閤性保證 377
5.4.5 可靠性增長 379
5.4.6 安全性保證 380
5.4.7 殘餘風險管理與故障預案製定 381
5.4.8 飛控準備 381
5.4.9 正樣産品保證應注意的問題 381
5.5 發射與飛行控製階段産品保證 383
5.5.1 發射保證 383
5.5.2 飛行控製保證 385
5.6 航天器産品貯存保證 387
5.6.1 航天器貯存概述 387
5.6.2 航天器産品貯存保證目標 387
5.6.3 貯存保證工作原則 388
5.6.4 航天器貯存狀態設置 388
5.6.5 貯存環境設置及環境監測 389
5.6.6 貯存期測試 390
5.6.7 貯存後測試、試驗及評價 390
第6 章 航天器單機産品開發與生産過程保證 392
6.1 航天器單機産品保證工作要求與模式 393
6.1.1 航天器單機産品保證綜述 393
6.1.2 單機産品保證工作模式 394
6.2 單機産品開發階段産品保證 399
6.2.1 産品保證目標和特點 399
6.2.2 産品保證工作程序和內容 400
6.2.3 産品保證策劃 401
6.2.4 設計正確性保證 402
6.2.5 驗證充分性保證 410
6.2.6 鑒定充分性保證 416
6.3 單機産品生産階段産品保證 418
6.3.1 産品保證目標與特點 418
6.3.2 産品保證策劃 418
6.3.3 技術狀態管理 419
6.3.4 質量符閤性保證 423
6.4 單機産品可靠性增長 431
6.4.1 故障及隱患的確定與分析 431
6.4.2 産品改進與驗證 432
第7 章 航天器産品保證發展展望 433
7.1 發展産品保證理論 434
7.2 創新産品保證工作模式 436
7.3 發展産品保證技術 438
7.4 推進技術風險量化分析和評價 439
7.5 完善航天器産品保證標準體係 441
7.6 健全航天器研製協作配套體係 442
7.7 推進信息化技術應用 443
7.8 加強國際閤作與交流 444
參考文獻 445
索引 447

作者介紹


餘後滿,研究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宇航協會屆係統工程與項目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國防科工委第三屆質量與可靠性專傢組副組長。長期從事宇航型號科研生産綜閤管理、質量管理,緻力於係統工程與項目管理研究,在我國宇航領域創新實踐産品保證理論與方法。曾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齣貢獻者”“月球探測工程突齣貢獻者”“200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奬”和“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等榮譽稱號;先後獲得國防科學技術奬一等奬1項、二等奬1項、三等奬5項。

文摘


序言



璀璨星河的守護者: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的基石與未來 自古以來,人類便對浩瀚的星辰大海充滿瞭無限的遐想與探索的渴望。從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到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測的壯麗詩篇,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承載著民族的夢想,也凝聚著無數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與汗水。而在這波瀾壯闊的航天事業背後,有一條看不見的、卻至關重要的生命綫,它默默地支撐著每一次升空、每一次探測、每一次凱鏇,那就是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 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某一特定型號的航天器,或是描繪一段傳奇的發射史。它深入探討的是支撐中國航天器安全可靠運行的係統性保障思想、嚴謹性的技術方法、以及前瞻性的發展戰略。它是一本關於“如何讓飛嚮太空的每一個‘國之重器’都穩如磐石、精準無誤”的深度解析。 第一章:溯源與奠基——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的誕生與演進 本章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迴顧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艱辛曆程。我們將探尋最初的萌芽,從國傢麵臨的嚴峻挑戰齣發,為何建立一套獨立自主、符閤國情的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成為必然的選擇。我們將追溯體係建立的早期思想,瞭解老一輩航天人的智慧結晶,他們如何在有限的資源和技術條件下,確立瞭“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核心原則。 我們將詳細闡述體係建立過程中所麵臨的重大曆史節點,例如“兩彈一星”工程的輝煌成就背後,産品保證體係是如何發揮關鍵作用的;載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任務,又是如何通過不斷完善産品保證體係來提升成功率的。我們會聚焦於關鍵的技術突破和管理模式的創新,例如早期對關鍵元器件的可靠性要求、對生産過程的嚴格控製、以及對測試驗證方法的探索。 本章還將深入分析,隨著中國航天事業從航天大國邁嚮航天強國的戰略轉型,産品保證體係如何適應新的發展需求,從最初的“滿足要求”嚮“追求卓越”轉變。我們會探討其在應對日益復雜的航天器設計、製造、試驗、發射、運行等全生命周期挑戰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章:核心理念與技術支撐——構築可靠性的堅實屏障 本章是本書的重中之重,我們將聚焦於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的核心理念和關鍵技術。 2.1 質量意識與風險管控:我們將深入剖析“質量是航天的生命綫”這一理念的內涵,探討如何將嚴謹的質量意識滲透到航天器研製生産的每一個環節,從設計源頭到零部件生産,從總裝集成到發射前的每一個檢查。我們會詳細介紹風險管理在産品保證中的重要性,包括風險識彆、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等全過程。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失效模式與影響及危害性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等工具,提前預見並規避潛在的風險。 2.2 可靠性工程:可靠性是航天器産品保證的核心。本章將係統介紹中國航天在可靠性工程領域的深入實踐。我們將詳細闡述可靠性設計原則,例如冗餘設計、容錯設計、失效模式分析設計等。在元器件和材料的選擇上,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嚴格的篩選、鑒定和認證機製,確保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塊芯片都具備應對極端太空環境的能力。我們會聚焦於可靠性增長理論的應用,通過試驗和數據分析,持續改進和提升航天器的可靠性水平。 2.3 測試與驗證:測試與驗證是確保産品質量和可靠性的最後一道關卡。本章將詳細介紹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中各項測試與驗證的關鍵環節。我們將重點闡述環境試驗,例如振動試驗、熱真空試驗、電磁兼容試驗等,是如何模擬太空惡劣環境,檢驗航天器及其部件的承受能力。我們將深入剖析功能試驗和性能試驗,確保航天器能夠按照設計要求正常工作。此外,我們還會探討如何建立有效的地麵驗證體係,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如深空探測器,如何利用在軌數據進行驗證和修正。 2.4 軟件可靠性保障:在現代航天器中,軟件的作用越來越舉足輕重。本章將專門探討航天器軟件可靠性保障的獨特挑戰與解決方案。我們將介紹軟件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方法。我們將聚焦於軟件故障的識彆、定位和修復,以及如何通過形式化方法、靜態分析、動態測試等多種手段,提高軟件的健壯性和可靠性。 2.5 製造過程控製與質量管理:卓越的質量管理是産品保證的基石。本章將深入探討中國航天器製造過程中的精細化控製。我們將介紹先進的製造技術在提高産品精度和一緻性方麵的作用。我們將重點闡述質量管理體係的構建和運行,例如如何建立完善的工藝文件、作業指導書,以及如何通過過程監控和統計過程控製(SPC)來確保生産過程的穩定性。我們還會探討供應鏈管理在航天産品保證中的重要性,如何確保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質量可靠。 第三章:實踐與成就——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的輝煌篇章 本章將通過一係列具體的、具有代錶性的中國航天器工程案例,生動展現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的強大生命力和卓越成效。 我們將選取載人航天工程作為典型案例。從神舟係列飛船到天宮空間站,每一次成功的載人飛行,都離不開産品保證體係的全方位支持。我們將聚焦於航天員生命保障係統的可靠性設計與驗證,發動機可靠性保障的關鍵技術,以及返迴艙安全著陸的嚴謹流程。我們將分析産品保證體係如何在應對突發情況、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方麵發揮決定性作用。 接著,我們將深入探討探月工程。從“嫦娥”係列探測器的成功,到“嫦娥五號”的月球采樣返迴,這背後是無數産品保證的細節在支撐。我們將分析月球極端環境對航天器可靠性的嚴峻考驗,以及産品保證體係如何通過高標準的元器件選型、可靠性設計和多輪次的地麵驗證來應對。 我們還將迴顧火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的壯舉。從遙遠的距離、復雜的軌道設計、到火星錶麵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每一個環節都對産品保證提齣瞭前所未有的挑戰。本章將剖析“天問一號”如何通過創新的測試驗證方法、高可靠性的關鍵技術,以及強大的風險應對能力,成功完成這一史詩般的任務。 此外,我們還將選取其他具有代錶性的航天器項目,例如北鬥導航係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係統等,來展示産品保證體係在不同類型航天器任務中的應用和價值。通過這些鮮活的案例,讀者將能夠深刻理解,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是如何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實際的成功,如何成為中國航天事業騰飛的堅實後盾。 第四章:挑戰與展望——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的未來發展 進入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正朝著更深、更遠、更強的方嚮邁進。新一代運載火箭、重型載人飛船、載人登月、行星探測、空間科學衛星星座等前沿領域,對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提齣瞭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章將深入探討當前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麵臨的主要挑戰,例如: 更長期的任務與更極端環境:深空探測任務的周期更長,航天器將麵臨更復雜的宇宙射綫、粒子輻射等環境,對材料、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壽命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更先進的自主能力:隨著航天器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軟件的復雜性急劇增加,對軟件可靠性保障提齣瞭新的難題。 更快速的迭代與更經濟的成本:在商業航天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保證可靠性的同時,縮短研製周期、降低成本,成為重要的課題。 新興技術與前沿交叉領域: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新興技術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將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需要産品保證體係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和布局。 麵對這些挑戰,本章將展望中國航天器産品保證體係的未來發展方嚮: 智能化與數字化保障: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智能化的可靠性預測、故障診斷和風險預警係統,實現産品保證的數字化、網絡化。 全生命周期一體化保障:進一步加強設計、製造、試驗、運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與共享,實現産品保證的協同聯動。 麵嚮未來的可靠性理論與方法創新:針對新興技術和復雜任務需求,開展前沿可靠性理論研究,突破關鍵技術瓶頸。 構建更開放、更協同的保障生態:加強與國內外先進科研機構、企業之間的交流與閤作,共同提升航天器産品保證的整體水平。 人纔隊伍建設與文化傳承:培養和儲備一批高素質的航天器産品保證專業人纔,傳承老一輩航天人的優良作風和嚴謹精神。 本書旨在為所有對中國航天事業充滿熱情、關注航天器安全可靠性的讀者提供一個深入瞭解的視角。它不僅是一部關於技術方法的著作,更是一部關於責任、關於使命、關於中華民族探索宇宙偉大徵程的生動記錄。它將讓您深刻理解,在中國航天器每一次劃破天際的壯麗背後,都有著一個強大而嚴謹的産品保證體係在默默守護,確保每一份夢想都能安全、可靠地抵達星辰大海。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能夠衡量一個國傢科技實力和工業水平的,恰恰是那些對安全、精度和可靠性有著極緻要求的領域,而航天領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本書的題目“國之重器齣版工程 航天器産品保證”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它不僅僅是關於航天器本身,更關鍵的是“産品保證”這四個字,這代錶著一個完整的、係統性的工程體係。我設想,在這本書裏,一定有關於如何設計齣能夠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的航天器,如何進行層層嚴格的測試和驗證,如何確保每一個零部件的質量都達到甚至超越標準,以及如何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保持其可靠性。這背後一定凝結瞭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智慧,也代錶著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和成就。這本書的齣現,不僅是對航天領域技術成就的記錄,更可能是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它嚮世界展示瞭中國在製造“國之重器”方麵的實力和決心。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力量感,深邃的藍色背景下,幾個銀色的、綫條硬朗的航天器模型若隱若現,仿佛正從浩瀚的宇宙中駛來。字體設計也相當考究,“國之重器”四個字雄渾有力,“齣版工程”則顯得嚴謹務實,而“航天器産品保證”則直接點明瞭主題。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它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很好,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讓人立刻進入一種專注的閱讀狀態。我特彆喜歡扉頁上那句“嚮所有為航天事業奮鬥的先驅緻敬”,這是一種情懷的傳遞,也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的裝幀質量堪稱一流,無論是綫裝還是膠裝,都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的重視。書頁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字號適中,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書中的插圖和圖錶也經過精心挑選,雖然我還沒開始深入閱讀,但僅從這些輔助性的視覺元素,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內容呈現上的用心。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厚重,且充滿人文關懷,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部時代的記錄。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在於它所代錶的“國之重器”這一概念。在中國日益崛起的國際舞颱上,航天科技無疑是展現國傢實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而“航天器産品保證”則直接指嚮瞭支撐起這些“重器”的背後體係——質量控製、安全可靠性、以及整個研發生産的生命周期管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宏觀的視角,揭示中國在航天領域是如何建立起這樣一套嚴謹的保障體係的。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問題,更涉及到管理、製度、人纔培養等方方麵麵。我期待書中能展現齣中國航天人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變為現實的。這本書的齣版,本身就代錶著一種自信和實力的彰顯,它讓我們看到瞭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決心和成就。它不僅僅是對技術本身的介紹,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對國傢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有力注腳。

評分

我一直對航空航天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對那些龐大而精密的航天器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的名字,特彆是“航天器産品保證”這幾個字,讓我覺得它一定能解答我心中關於航天器研發和製造的許多疑問。我曾設想,製造一艘能夠安全可靠地進行太空探索的航天器,其過程必然是極其復雜和嚴謹的,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工藝、質量控製等環節,必定有無數的細節和考量。這本書從名稱上就暗示瞭它會深入探討如何確保航天器産品的質量,這對於任何一個對工程技術有所瞭解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切入點。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闡述“保證”這個概念,是通過嚴苛的測試流程,還是通過精密的仿真模擬,亦或是通過嚴格的供應鏈管理?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縈繞,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書頁,去探尋其中的奧秘。這本書仿佛是一扇窗,讓我能窺探到航天器背後那不為人知的嚴謹與輝煌。

評分

這本《國之重器齣版工程 航天器産品保證 餘後滿》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撲麵而來的工業美學感。那種金屬質感的光澤,綫條的硬朗,以及沉穩的色調,無不透露齣精密、強大和科技感。書名本身就具備一種莊重感,“國之重器”四個字,賦予瞭這本書深厚的曆史使命感和國傢戰略意義。而“航天器産品保證”則進一步聚焦,將關注點落實在瞭航天器這類極端復雜、高風險産品上,讓我聯想到無數的嚴謹測試、精細設計和嚴格管控。“餘後滿”這個略顯抽象的詞語,反而激起瞭我的好奇心,它或許指嚮瞭航天器生命周期的延續性、其潛在的價值,亦或是某種未能盡述的深刻含義。整體而言,這本書給我一種“大而全”的感覺,它似乎不是一本僅僅局限於某個技術細節的工具書,而是一部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麵,講述中國航天工業是如何鑄就“國之重器”的宏偉篇章。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