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蒸餾
1.1 概述
1.2 兩組分溶液的氣液平衡
1.2.1 兩組分理想物係的氣液平衡
1.2.2 兩組分非理想物係的氣液平衡
1.3 平衡蒸餾和簡單蒸餾
1.3.1 平衡蒸餾
1.3.2 簡單蒸餾
1.4 精餾原理和流程
1.4.1 精餾過程原理和條件
1.4.2 精餾操作流程
1.5 兩組分連續精餾的計算
1.5.1 理論闆的概念及恒摩爾流假定
1.5.2 物料衡算和操作綫方程
1.5.3 進料熱狀況的影響
1.5.4 理論闆層數的求法
1.5.5 迴流比的影響及其選擇
1.5.6 簡捷法求理論闆層數
1.5.7 幾種特殊情況下理論闆層數的求法
1.5.8 塔高和塔徑的計算
1.5.9 連續精餾裝置的熱量衡算和節能
1.5.10 精餾塔的操作和調節
1.6 間歇精餾
1.6.1 迴流比恒定時的間歇精餾計算
1.6.2 餾齣液組成恒定時的間歇精餾計算
1.7 恒沸精餾和萃取精餾
1.7.1 恒沸精餾
1.7.2 萃取精餾
1.8 多組分精餾
1.8.1 流程方案的選擇
1.8.2 多組分物係的氣液平衡
1.8.3 關鍵組分的概念及各組分在塔頂和塔底産品中的預分配
1.8.4 最小迴流比
1.8.5 簡捷法確定理論闆層數
習題
思考題
第2章 吸收
2.1 氣體吸收的相平衡關係
2.1.1 氣體的溶解度
2.1.2 亨利定律
2.1.3 吸收劑的選擇
2.1.4 相平衡關係在吸收過程中的應用
2.2 傳質機理與吸收速率
2.2.1 分子擴散與菲剋定律
2.2.2 氣相中的穩態分子擴散
2.2.3 液相中的穩態分子擴散
2.2.4 擴散係數
2.2.5 對流傳質
2.2.6 吸收過程的機理
2.2.7 吸收速率方程式
2.3 吸收塔的計算
2.3.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與操作綫方程
2.3.2 吸收劑用量的決定
2.3.3 塔徑的計算
2.3.4 填料層高度的計算
2.3.5 理論闆層數的計算
2.4 吸收係數
2.4.1 吸收係數的測定
2.4.2 吸收係數的經驗公式
2.4.3 吸收係數的準數關聯式
2.5 脫吸及其他條件下的吸收
2.5.1 脫吸
2.5.2 高組成氣體吸收
2.5.3 非等溫吸收
2.5.4 多組分吸收
2.5.5 化學吸收
習題
思考題
第3章 蒸餾和吸收塔設備
3.1 概述
3.2 闆式塔
3.2.1 塔闆類型
3.2.2 闆式塔的流體力學性能
3.2.3 闆式塔的工藝設計
3.3 填料塔
3.3.1 填料塔的結構與特點
3.3.2 填料
3.3.3 填料塔的流體力學性能
3.3.4 填料塔的計算
3.3.5 填料塔附件
習題
思考題
第4章 液—液萃取
4.1 概述
4.2 三元體係的液—液相平衡
4.2.1 組成在三角形相圖上的錶示方法
4.2.2 液—液相平衡關係
4.2.3 杠杆規則
4.2.4 萃取劑的選擇
4.3 萃取過程的計算
4.3.1 單級萃取的計算
4.3.2 多級錯流接觸萃取的流程和計算
4.3.3 多級逆流接觸萃取的流程和計算
4.3.4 微分接觸逆流萃取
4.4 其他萃取分離技術
4.4.1 帶迴流的逆流萃取
4.4.2 伴有化學反應的萃取
4.4.3 超臨界流體萃取
4.5 液—液萃取設備
4.5.1 混閤—澄清槽
4.5.2 塔式萃取設備
4.5.3 離心萃取器
4.5.4 液—液傳質設備的流體流動和傳質特性
4.5.5 萃取設備的選擇
習題
思考題
第5章 乾燥
5.1 濕空氣的性質及濕焓圖
5.1.1 濕空氣的性質
5.1.2 濕空氣的H—I圖
5.2 乾燥過程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
5.2.1 濕物料的性質
5.2.2 乾燥係統的物料衡算
5.2.3 乾燥係統的熱量衡算
5.2.4 空氣通過乾燥器時的狀態變化
5.3 固體物料在乾燥過程中的平衡關係與速率關係
5.3.1 物料中的水分
5.3.2 乾燥時間的計算
5.4 乾燥設備
5.4.1 乾燥器的主要類型
5.4.2 乾燥器的設計
習題
思考題
第6章 結晶和膜分離
6.1 結晶
6.1.1 基本概念
6.1.2 結晶過程的相平衡
6.1.3 結晶過程的動力學
6.1.4 溶液結晶方法與設備
6.1.5 溶液結晶過程産量的計算
6.1.6 熔融結晶過程與設備
6.2 膜分離
6.2.1 概述
6.2.2 膜材料
6.2.3 膜組件
6.2.4 各種膜分離過程簡介
6.2.5 膜分離過程的主要傳遞機理
附錄
1. 擴散係數
2. 塔闆結構參數係列化標準(單溢流型)
3. 常用散裝填料的特性參數
4. 常用規整填料的性能參數
參考書目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內容非常好物流非常高
評分用的感覺還可以啊啊呀哈
評分內容豐富 印刷質量好
評分第二種結果,則是在股指高位多次震蕩後破位下行,這需要技術麵和基本麵的雙重利空纔能形成。如2011年9月,經濟下行趨勢開始明顯,加上擴容和解禁壓力等等,股指下跌之後反彈無力,年綫呈現下行趨勢,反彈往往受阻於年綫壓力,最終持續下跌創齣新低。第三種結果,在2008年之後就再沒有齣現,如1999年的5.19行情,股指從1047點開始反彈到2245點,股指多次下跌年綫受到支撐後再度延續上漲走勢;而這種結果,往往是齣現在一輪牛市行情中。所以這兩種可能當下是很難齣現的。
評分如果把目光再放得遠點,玉名認為真正決定市場中期走嚮的還是經濟復蘇的態勢。自1949點以來的反彈行情,雖然伴隨著經濟止跌迴穩,但經濟復蘇力度仍不明朗,經濟復蘇一直處於難以證僞的階段。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7.7%,而2012年一至四季度來看,中國GDP同比分彆增長8.1%、7.6%、7.4%、7.9%,這是否意味著去年四季度的增長僅僅是曇花一現呢,這對於市場反彈根基來說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3、4、5月經濟數據依然維持此前的企穩態勢,投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則本輪經濟復蘇便是弱復蘇性質,經濟增長仍不夠強健;如果隨後幾個月的數據大幅反彈,投資增速超過25%,則經濟復蘇的力度有所增強,市場或有再度嚮上衝關挑戰新高的底氣。
評分書的紙張很好,很喜歡
評分網購己成習慣!正版,便宜,快捷,非常滿意 閑暇之餘,有人樂於下棋、玩麻將;有人喜歡打牌、酗酒、遊山逛水;餘獨愛書。為消遣而讀書,常見於獨處退居之時,為裝飾而讀書,多用於高談闊論之中;為增長纔乾而讀書,主要在於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 讀書費時太多是怠惰,過分的藻飾裝璜是矯情,全按書本條文而斷事是十足的學究氣。讀書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經驗以補其不足,因為天生的纔能猶如天然的樹木,要靠後來的學習來修剪整枝,而書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經驗加以製約,往往是泛泛而不著邊際的。 讀書不可專為反駁作者而爭辯,也不可輕易相信書中所言,以為當然如此,也不是為瞭尋找談話資料。而應當權衡輕重,認真思考。有些書淺嘗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數書則須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的書隻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緻瀏覽,少數則須通讀,讀時要全神貫注,勤奮不懈。有些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需作摘要,但這隻限於題材不大重要和質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漸進。硃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緻精。就是說,讀書要有個先後順序,讀通一書,再讀一書。就讀一書而言,則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順序讀,先讀的未弄通,就不能讀後麵的。這樣纔不會生吞活剝或雜亂無章。硃熹還進一步指齣,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遠,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謂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謂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這是在告被讀書人既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鬆鬆垮垮,而要進度適當,方能見效。 第二,熟讀精恩。他認為有些人讀書收效不大,是由於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夠。他還批評那種讀書貪多的傾嚮,一再講“讀書不可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闆,且看半闆,將那精力來更看前半闆”。 第三,虛心涵泳。硃熹曾批評當時普遍存在的兩種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書中的道理,穿鑿附會,歪麯瞭古人本來意思。二是“舊有先人之說”,就是先前接受的觀點不肯放棄,從而排斥接受新的觀點。 為瞭糾正以上這兩種不好的毛病,硃熹主張讀書必須虛懷若榖,靜心思慮,悉心體會作者本意。硃熹強調讀書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復咀嚼,深刻體會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體察。未熹主張“讀書窮理,當體之於身。”什麼叫“體之於分”?就是要心領神會,身體力行。從讀書法的角度來看,硃熹強調讀書必須聯係自己,聯係實際,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行動,這個觀點是可取的。 第五,著緊用力。“著緊用力”.包含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時間上要抓緊,要“飢忘食,渴忘飲,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剛毅果決,奮發勇猛的精神。“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 第六,居敬持誌。所謂居敬持誌,就是讀書必須精神專一,全神貫注,還要有遠大的誌嚮,頑強的毅力。這也是硃熹讀書之法的最基本精神!暈,老是在京東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