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足浴 足疗 压耳:无副作用的祛病养生方案
定价:39.80元
作者:高瞻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02950927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足浴 足疗 压耳》无副作用的祛病养生方案、传播上医自然疗法、唤醒身体自愈能力,通经络,调脏腑,平阴阳,祛病养生、勤按摩,睡眠好,多运动,少吃药。
足浴、足疗、贴压耳是经临床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中医外治保健法。
内容提要
中药泡脚、贴压耳疗法源于中医外治法,是以中医临床实践与现代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传统按摩术及中医外治法为基本内容,通过局部调整于整体,以外治内的物理疗法。药浴后按摩足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泡脚后进行足疗按摩,不但能刺激足底反射区和位,还可助药力循行和吸收。
耳疗法一直为中医院临床所运用,做为祛病保健的手段,简单实用而有效。在足浴的同时根据不同病症、体质和要求按压相应耳,不仅能更好地祛病保健,也能充分利用时间。
《足浴 足疗 压耳》详细介绍了足浴用中药方和职业足疗按摩程序,以及常见病症的耳贴压王不留行籽疗法。
目录
章 足浴、足疗、压耳概述
一、足浴、足疗、压耳是中医外治法
二、足浴、足疗、贴压耳保健康
第二章 足浴基本知识
一、足浴治病的原理
二、浴足溶剂
三、足浴容器
四、足浴工具
五、足浴的水位
六、足浴的种类
七、足浴的时间
八、足浴注意事项
九、足部沐浴按摩保健法
十、家庭常见足浴方
十一、足浴后护理法
第三章 足疗基本知识
一、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二、按摩手法
三、按摩工具
四、足部诊断
五、职业足疗师足部保健按摩程序
六、常见病的足疗按摩程序
七、足疗注意事项与禁忌证
第四章 耳治疗基本知识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二、耳廓表面解剖
三、耳的分布规律
四、耳的命名规律
五、标准耳定位和主治
六、耳诊断疾病的方法
七、耳贴压治疗方法
第五章 内科病症治疗方
1.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2.支气管炎
3.哮喘
4.肺结核
5.高血压病
6.低血压病
7.心律失常
8.冠心病、心绞痛
9.呃逆(打嗝)
10.烧心、胃痛、慢性胃炎
11.腹泻、肠炎
12.便秘
13.胃下垂
14.胃肠神经官能症
15.脂肪肝、肝病
16.肾病、水肿
17.泌尿系感染
18.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
19.糖尿病
20.头痛
21.眩晕
22.中风后遗症
23.面神经麻痹
24.坐骨神经痛
25.三叉神经痛
26.脑动脉硬化
27.老年
28.帕金森病
29.癫痫
30.失眠、多梦
31.神经衰弱
32.焦虑
33.植物神经失调症
第六章 外科病症治疗方
34.颈椎病
35.肩部酸痛、肩周炎
36.腰椎间盘突出
37.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
……
第七章 妇科与男科病症治疗方
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治疗方
第九章 皮肤科病症治疗方
第十章 其他病症治疗方
第十一章 不良体质养生方
作者介绍
高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青联委员。
文摘
一、足浴、足疗、压耳是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疗法源远流长,是我国历代医务工作者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外治疗法取材简单,操作方便,疗效可靠,无副作用,且安全、经济,具有简、廉、便、验等优点。千百年来在杏林、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清朝举人吴师机认为内服汤药与中药外治法有“殊途同归”之妙。吴氏说:“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吴氏把汤剂内治变为外治,吴氏认为:“自来相戒,误人非必毒药也。所见不真,桂枝下咽,承气入胃,并可以毙。”或云高明的医生可不患此。试问高明的医生古今有几?且高明的医生,亦多用内外治结合。
外治之法古已有之,方法也有数十种,而药浴、按摩、推拿是经临床实践证明实用有效、方便易行的治疗保健手段。将药物煎成汤液倒入容器中,将足放入药液中浸泡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足浴祛病保健法。足浴疗法的作用主要是借药物热力直接透达,用来浸润、温煦足底反射区,达到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杀虫止痒、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功能恢复等目的。
耳、足是人体全身经络反应之所在,足部按摩以其实用、便于患者本人和家庭操作和良好的病症治疗改善作用,受到患者本人和家属的欢迎。
足疗按摩是指他人(按摩师)或患者本人,通过对足部的一些固定的与身体内外部器官、组织有特异联系的位或反应区给予不同力度、不同方式的刺激,从经络对相应的脏器产生影响,调节该器官的功能,进而改善身体病症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它是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结合现代相关临床研究,从表及里、从远及近的一种保健治疗法。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朴素,但内页的排版却出乎意料地精良,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让那些复杂的穴位和手法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体质人群的区分和相应的调理建议。比如,针对我这种常年坐办公室、血液循环不佳的“久坐族”,作者详细介绍了哪几个脚底反射区需要重点按压,以及力度和频率的掌握技巧。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古老的经络理论,但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学术讨论,而是非常实用地告诉我们,为什么按压这个点能缓解失眠,按压那个区能改善消化。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拿到了一个私人定制的健康手册,而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养生书。那些关于泡脚水温的细微差别、加点什么药材效果更佳的“小妙招”,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睡前温水泡脚加几滴醋”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睡眠质量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这让我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耳穴疗法”的那一章。我以前对耳穴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星的按摩店宣传,总觉得有点玄乎。然而,作者用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临床案例,剖析了耳朵上各个区域与人体脏腑器官的对应关系。书中不仅清晰地标注了耳廓的解剖图谱,还配有高清的放大图,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准确找到定位点。我特意去买了一个配套的按摩棒,严格按照书中所说的手法,针对性地刺激我常年困扰的鼻炎区域。说实话,起初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坚持了一周后,早晨醒来鼻塞的症状明显减轻了。这种“小投入、高回报”的自我疗愈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传统疗法的信心。相比起那些需要昂贵器械或者复杂药方的养生书,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是让你被动接受治疗,而是赋能给你,让你自己成为身体的“第一责任人”。
评分从内容广度来看,这本书的覆盖面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远超出一本单纯的足部按摩指南。它巧妙地将足底的经络反射区与耳部的特定穴位进行了交叉验证和整合。比如,当你在按压足底的“肝经反射区”感到酸痛时,书中会提示你同时检查一下耳廓上对应的“肝区”是否有赘生物或红点。这种整合性的视角,让我意识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系统。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养生方案的逻辑性和有效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辨证施治”的阐释,他没有给出“一招鲜吃遍天”的万能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观察自己身体的即时反应,从而动态调整按摩的重点和时长。这种精细化的调理思路,才是真正体现了中医养生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亲切,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作者似乎就是你身边一个经验丰富、非常乐于分享的朋友。在讲解足疗手法时,他会用“像揉面团一样,温柔而坚定地”或者“像挤压葡萄一样,要有节奏感”来比喻,一下子就把抽象的力度描述具象化了。此外,书中对于“无副作用”的强调贯穿始终,这一点极其重要。它不仅告诉我们做什么,更明确指出了什么不该做,比如某些特殊体质(如孕妇或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在特定时间段内应避免的禁忌手法。这种审慎的态度,让作为读者的我感到非常安心。我以前总担心自己下手太重会伤到自己,但这本书通过详细的力度对照表和自我感受反馈的描述,教会了我如何安全地探索自己的身体极限,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找一个简单易行的日常放松方法,没想到收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护体系。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前置知识铺垫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信息量过载。它没有过多纠结于复杂的古代典籍引用,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进行有效的自我干预。比如,工作间隙的五分钟拉伸,睡前十分钟的耳穴按压,都配有简易图示,可以随时进行“微调”。读完此书,我不仅学会了具体的按摩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日常关注身体细微变化的习惯。这比任何一次突击式的保健都来得长久和有效。它真正实现了“无副作用”的承诺,因为它教给你的,是倾听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然后用最温和、最自然的方式去回应它,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