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开微博
定价:29.80元
作者:窦含章,李未柠
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35460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微博,名“微”,力不微。这种新型网络媒体,从诞生到风靡全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在中国,微博用户数在2010年底到2011年6月的半年时间内,由6311万增长到1.95亿,增长了208%,而微博用户每日发布的信息量已近2亿条,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更新*活跃的信息源和舆论场。作为中国性的舆论场,微博能否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可强大的微博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如何开微博》(作者窦含章、李未柠)内容主要从什么是微博,为什么要开微博入手,进一步就开通微博的具体步骤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加以说明,尤其重点介绍了政务微博的功能和政务微博信息发布规则,以及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的注意事项。
内容提要
《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丛书》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作序。
《如何开微博》(作者窦含章、李未柠)内容主要从什么是微博,为什么要开微博入手,进一步就开通微博的具体步骤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加以说明,尤其重点介绍了政务微博的功能和政务微博信息发布规则,以及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的注意事项。
《如何开微博》还对当前政务微博的经典案例加以介绍。内容丰富,简明扼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干部学习微博利用微博的*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远远超出了“开微博”本身的目的。它提供了一种“数字原住民”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框架。它没有给你一键起飞的翅膀,而是给你一张详细的地图和一套辨识方向的指南针。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自己使用任何社交媒体平台的方式都变得更加审慎和有目的性。我不再觉得开微博只是为了“跟上潮流”或“发点日常动态”,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严肃的、需要长期维护的“公共发声空间”。它教会了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的稀缺资源不是流量,而是“清晰的自我定位”和“有价值的有效连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具操作,升华成了一门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进行有效、负责任表达的学问。这种厚重感,是那些浮于表面的速成手册无论如何也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在案例分析的选择上,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品味和视野。我本以为会看到很多网络红人或KOL的成功案例,结果大部分篇幅被用来解析那些在特定垂直领域做出深度贡献的“安静的实践者”。比如,它深入剖析了一个地方性历史研究者是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史料收集和公众教育的,以及一个偏远地区的手工艺人是如何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起小众但忠诚的消费群体的。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不是通过“娱乐化”或“争议性”来获得关注的,而是依靠极其专业、耐得住寂寞的深耕。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类型的“敏感词汇”和“舆论场域”进行了分类讲解,不是教你如何规避风险,而是教你如何理解这些边界存在的“文化土壤”。这种细致入微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分析,让我这个初学者对微博这个复杂生态系统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它将技术操作与社会情境紧密结合,告诉你“在哪儿说什么话”,比“怎么说”本身更重要。
评分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可能就是它的“阅读门槛”稍微高了一些。对于一个完全不懂互联网术语的“小白”来说,书中偶尔出现的“算法推荐机制的异化”、“信息茧房的构建逻辑”这类词汇,可能需要读者停下来,查阅一下背景资料。这使得它的节奏感不像市面上的“五分钟学会XX”的指南那么轻快。但话说回来,正是这种对理论深度的坚持,让这本书的价值得以凸显。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能立即“变现”的速食读物,更像是需要反复咀嚼的参考书。我特别喜欢它在工具介绍部分的处理方式——它不会把微博的每一个按钮都单独拿出来做截图讲解,而是将功能的使用融入到具体的“沟通策略”之中。例如,在讲解“如何有效利用超话社区”时,才顺带提到了超话的创建与管理流程,而不是孤立地介绍功能。这种“问题导向,功能辅助”的叙事结构,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思考的深度。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反常识”性。市面上教人如何涨粉的指南,恨不得把“标题党”“蹭热点”的方法写得密密麻麻,恨不得你一上来就得学会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博取眼球。然而,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强调“内容构建的长期主义价值”和“个人品牌的有机生长”。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无效互动陷阱”,详细分析了那些看似热闹、实则空洞的点赞和评论,是如何消耗创作者的精力和信心的。作者的文笔极其克制,没有使用那种煽动性的语言,而是用一种近乎学术报告的口吻,冷静地陈述事实,指出盲目追求“流量”的危害性。这对我这个原本有点焦虑的“潜在用户”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明白,在开通微博这个行为背后,需要先想清楚自己想在这个平台上“成为谁”,而不是急着去“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仅仅是追逐风口的人。这种注重内功修炼的指导思想,在充斥着速成秘籍的市场里,显得尤为珍贵和清醒。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第一眼看过去就给我一种非常“官方”的感觉,那种严肃中带着一丝不苟的排版,让人忍不住想,这“如何开微博”的实操指南,背后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深度和考量。我本来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了解一下皮毛”的心态来翻阅的,毕竟市面上关于社交媒体的入门书籍汗牛充栋,大多无非是教你点赞、关注、发图文的那些基础操作。但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很快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没有急着教你怎么注册账号,而是花了大篇幅去探讨了“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以及“个体在数字空间中的定位”这类宏大议题。这一下子就把基调拔高了,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按部就班操作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入门教材。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引用了许多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来支撑其观点,使得原本看似轻飘飘的“开微博”这件事,被赋予了沉甸甸的意义。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平台规则背后权力结构的分析,那种鞭辟入里的剖析,让我对这个我们天天使用的工具,有了全新的、审慎的认识。它让你在学习“技术操作”之前,先学会“思考操作背后的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