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
定價:65.00元
作者:鬍昭廣,金鑒明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304499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我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推進力度也在逐年加強。*在黨的提齣瞭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戰略構想。*總理在去年齣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時也多次強調要加強生態與物種的保護力度。今年5月,我國成立瞭“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傢委員會”,由*副總理擔任主席,24個部委參與其中,顯示瞭我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決心和力度。5月18日,*副總理在主持召開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傢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更是明確強調瞭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國傢事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0年9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第l26次會議又審議通過瞭《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並在前言中指齣: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9787530449943 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 北京》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給人一種沉甸甸的學術氛圍。我拿到這本書時,並沒有直接閱讀內容,而是先被它厚重的紙張和精緻的裝訂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本論文集,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獻資料。在購買之前,我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這個宏大的主題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同時我也擔心這類的學術著作可能會過於枯燥,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雖然尚未深入研究其中的具體論文,但從目錄的編排和一些章節的標題,我能感受到組織者在內容上的精心策劃,力求涵蓋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實踐的各個層麵。北京作為承載這場國際論壇的城市,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信息,這使得論文集的地域性特色也隱隱浮現。我期待著通過閱讀,能夠窺見全球頂尖科學傢們在這一關鍵領域的前沿思考和最新發現,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平衡人類發展與生態保護的智慧火花。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權威性和前瞻性,就像是開啓一扇通往未來生態文明大門的一把鑰匙。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反應是它的份量感,不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其中蘊含的知識重量。我還沒有開始閱讀具體的論文,但僅僅是瀏覽一下目錄,就足以讓我對這個“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的規模和深度有瞭初步的認識。從“基因編輯在瀕危物種保護中的應用”到“可持續農業模式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再到“人工智能驅動的生態監測技術”,這些標題本身就充滿瞭科技感和未來感,預示著這場論壇匯聚的絕對是該領域的“硬核”力量。我尤其關注那些涉及“高新科學技術”的部分,這說明瞭本書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生物多樣性研究,而是更加注重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這種跨學科的融閤,例如生物學與信息技術的結閤,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我設想,這本書中的每一篇論文都可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創新實踐的案例分享。它就像是一份來自全球科研前沿的“情報”,讓我有機會在沒有親臨現場的情況下,也能參與到這場重要的學術交流中來。
評分作為一名對環境科學抱有極大熱情的普通讀者,我被《9787530449943 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 北京》這本書所吸引。這本書的厚重和裝幀,預示著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每一篇論文的專業細節,但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獲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領域前沿的、最權威的認識。我尤其好奇“高新科學技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這讓我聯想到許多令人興奮的可能性,比如利用大數據分析來預測物種滅絕的風險,或者通過基因技術來修復退化的生態係統。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能夠窺探到來自全球頂尖科學傢的思想火花,瞭解他們是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我們這個星球麵臨的嚴峻挑戰。北京作為主辦城市,也為這本書增添瞭一份特殊的意義,它象徵著中國在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野,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以及科技在守護這份寶貴財富中的關鍵作用。
評分我拿到《9787530449943 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 北京》這本書,它在我書架上占據瞭一個顯眼的位置。還沒有深入細讀,但它的存在本身就給我帶來一種安心感。它象徵著一群智慧的頭腦在為我們共同的地球傢園努力,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我平時對自然科學,特彆是生態學領域,一直保持著一種敬畏和好奇。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直接聯想到瞭“高新科學技術”如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相結閤,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希望的領域。我設想,這本書中匯聚的論文,一定有很多關於如何通過科技手段來更好地理解、監測和管理我們的自然資源。例如,可能涉及到利用遙感技術來評估森林覆蓋率的變化,或者使用基因測序技術來研究物種的演化和遷徙。北京作為舉辦地,也讓我聯想到這座城市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麵的努力。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學術的堆砌,更是一種行動的召喚,鼓勵我們在科技賦能下,以更科學、更高效的方式去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多樣性。
評分在我收到《9787530449943 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 北京》這本書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傢和研究人員,在學術的殿堂裏,圍繞著“生物多樣性”這個古老而又緊迫的議題,激蕩智慧的火花。這本書不僅僅是論文的集閤,它更承載著一個重要的國際會議的精神和成果,是思想交流的結晶。我尚未深入閱讀,但從書名中“高新科學技術”這幾個字,我便能感受到其前沿性和創新性。我猜測,書中的內容會涵蓋許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物種識彆和監測,或者開發新型的生物技術來促進生態修復。北京作為會議的舉辦地,也為這本書增添瞭一份獨特的地域文化底蘊,或許還能從中看到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麵的實踐經驗和政策導嚮。這本書給我一種莊重而神聖的感覺,它像是一份記錄人類對地球生命負責的承諾,也像是一份指引我們走嚮更可持續未來的路綫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