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教学内容论
定价:55.00元
作者:蔺新茂,毛振明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64416201
字数:
页码: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体育教学内容论》基于体育教学内容对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以现代课程论、教学论、文化论、价值论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以求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目录
章 体育教学内容研究概述
一、体育教学内容研究缘起
(一)历史的存疑
(二)现实的困惑
(三)研究的疏虞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框架
五、研究基础
(一)知识论基础
(二)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小结^
第二章 体育教学内容研究的相关文南综述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体育教材中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论述
(二)主要科研成果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近代体育内容的教育化转变
(二)西方现代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体育教学内容的产生与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体育教学
(二)体育教学内容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体育内容滥觞
(二)我国古代体育教学内容肇基
(三)西方近代体育教学内容的传入
(四)近代体育教学内容的形成
(五)现代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
三、我国体育教学内容发展特征
(一)我国古代体育教学内容的萌生
(二)我国近代体育教学内容的冲突
(三)我国现代体育教学内容的整合
小结
第四章 体育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章 体育教学内容的属性与特征
第六章 体育教学内容的问题与归因
第七章 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方略
第八章 研究的建议与后续研究
作者介绍
蔺新茂,教授、博士,1969年1月出生,河南省偃师市人。1992年毕业千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留校任教,2005年获得河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毛振明教授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体操》教材编写组成员,河南大学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操)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论著十余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十多项。
毛振明,1957年6月出生于北京,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后就积于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首都体育学院等单位,2002年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体育入文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学等,研究成果丰硕。曾获“教学名师”“宝钢教师奖特等奖”等奖项。
毛振明教授现担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科专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体育学科专家等社会工作,并担任30余所院校的客座教授。
文摘
4.竞技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不良影响
1954年《劳卫制》建立,引进了苏联的“以训带教”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以竞技运动为主。1978年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针对过于侧重竞技类教学内容的问题,提出了“三基教学”观点(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但是还是没有摆脱身体训练为主的内容体系。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以及1988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提出了“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身心健康,并注意加强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等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又转向群众基础较好的球类项目和田径达标项目。20世纪90年代,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思想如“快乐体育”“娱乐体育”等出现,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而《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布,促使了健康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对这些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似乎难以抑制传统竞技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发展,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似乎不可遏制。譬如,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兴起,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许多乡土性的体育教学内容都被正规的竞技体育运动所代替,体育教学内容更重视竞技技术的掌握和竞技能力的提高,而忽视这些竞技技术内容的基础性技术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学内容在数量上不断减少,保留的都是一些具有难度的动作内容。这些内容中,娱乐因素、基础性发展因素越来越少,而为能力提高的“练”和“炼”的因素不断增加,体育器材也是按照竞技体育的标准要求越来越多地追求正规化。这些竞技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单调”“枯燥”“难度大”“教不会”“教不懂”等现实问题。特别是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挤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无法保障,这些也在严重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技术的学习与运动技能的提高,破坏着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兴趣。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对学生更具有活力的活动内容和社会诱惑逐渐增多,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随时都要将学生从运动场上拉开,体育教学内容在这一严峻的现状中正在逐渐使学生失去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5.新世纪改革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虚化
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体制放弃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给予地方和学校以极大的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利。而体育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统领内容、内容为目标服务”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总体原则,则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按照体育教学的领域目标设定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方面的内容,“开放”了体育教学内容,放开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但是,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其他学科都受应试教育这一“指挥棒”的指挥,可以按照考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限制去具体选择、灵活地运用一些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例如,中考的语文考试,其要求初中毕业生必须掌握多少汉字、必须能够灵活运用多少种文体等,这就潜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地方或学校只要把握好内容的健康和安全性,都可以自由的选择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但体育教学内容却不是这样,体育教学内容本身的多功能性、多逻辑性就影响着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也在给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设置着障碍。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没有升学考试的必考限制,随时经受着其他学科的挤压,再加上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制度上过度的灵活性、无限度的放开与开放所导致的体育教学内容虚化倾向,甚至“名存实亡”现实存在,这些都给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以及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制造着或添加着困难。
……
序言
我是一名体育教育领域的业余研究者,对体育教育的理论发展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时代性以及文化性有着深刻的认知,认为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是体育教育保持活力的关键。看到这本书的出现,我非常好奇它将如何处理“体育教学内容”这个宏大的主题。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体育教学内容背后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原理,解释为什么某些内容被选入教学,而另一些内容则被淘汰。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研究,或者对历史上的体育教学内容变迁进行梳理,以揭示体育教学内容发展的内在规律。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法,比如,如何衡量教学内容对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和行为的长期影响。对于我这样的研究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否为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激发我对体育教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为我未来的学术探索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石。
评分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体育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我一直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的价值,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这本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探讨体育教学内容的专业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科学地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框架,例如,关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何把握,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来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复杂性。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一些关于“显性”教学内容和“隐性”教学内容的关系,比如如何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将规则意识、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体育精神融入到具体的运动技能教学中。对于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对我教学理念的巩固和提升,更是对我在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解决方案,让我能够不断优化我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体育学习体验。
评分我是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正在为我的毕业论文收集资料。我的研究方向是“面向未来的体育教学模式探究”,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引领体育教育发展方向、探讨教学改革前沿的著作。这本书的标题《体育教学内容论》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触及了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我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深入了解不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例如,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来科学地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此外,我也对如何将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兴的运动项目、健康教育理念相结合感兴趣。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教学内容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甚至是一些案例分析,能够启发我从更宏观和更具前瞻性的角度思考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即将开展的毕业论文研究,这本书无疑将是我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灵感来源,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构建起扎实的理论框架,并为我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我的职业生涯与体育管理息息相关,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构建一套更科学、更有效的体育课程体系,而这背后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我关注的是,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从宏观层面指导和规范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并服务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从“内容”出发,系统阐述体育教学理论的可能。我期待书中能够为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发、选择和评估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例如,我希望了解如何将健康教育、运动技能、体能训练以及体育文化等多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而 balanced 的教学内容体系。我也对如何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来提升体育的社会功能,比如促进社会交往、增强民族认同感等,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构建更具前瞻性和实践性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无疑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带着一种沉静的专业感,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拿到手中,厚度适中,纸张的触感也很舒适,翻阅时能感受到一种纸质书籍特有的温度。我是一名刚刚接触体育教学理论的在职教师,一直以来都希望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市面上关于体育教学的书籍不少,但往往内容繁杂,缺乏系统性,让我无从下手。看到这本书的出版信息,尤其是作者的背景,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的清晰脉络,了解不同学段、不同项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我突破教学瓶颈,提升教学效果。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解答一些我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进行课堂管理,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的基层体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