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走路瘦肚 |
| 作者 | 川村昌嗣 刘晓燕 |
| 定价 | 29.00元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 ISBN | 9787513327985 |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走路瘦肚》以走路瘦肚为核心,针对没有耐力也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的读者群,川村昌嗣发明的这种方法。运动者在走路时,配合走路的幅度和频率,控制腹部肌肉做收腹、挺肚的动作。这套方法的亮点并不仅仅在于不反弹,而是有效利用上下班通勤、排队和洗澡等空余时间,进行肌肉锻炼。利用此法,膝盖疼、腰疼也能进行训练——这个方法适用的人群非常广,也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的都市白领,身体佳的中老年,都同样适用。 川村昌嗣医师运用长期的从业经验,系统总结平生所学,研究出这套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走路瘦肚》*的特点不在于革新,而在于除旧——“走路瘦肚”并非全新的捷径,而是对旧习惯的重新审视。比如走路时宁可小步溜达也不大步快走,比如吃东西快且喜欢边吃边做其他事情,川村指出,改变观念比雷厉风行更重要,走路时大步快走,吃东西多嚼几次,想象口中的食物是花费高昂的*料理、慢慢品味……把日常动作变成训练,重新审查以往的习惯,就能达到的效果。 |
| 作者简介 | |
| 1960年出生于日本高知县,土佐高中毕业后,复读3年,考入庆应私塾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进入庆应私塾大学医学部的内科任职,之后又转到老年科。现在是川村内科诊疗所所长,兼任MetLife AIico的主任医师 。著有《医师建议五十岁以后的肉体改造》(幻冬舍)等。 |
| 目录 | |
| 1 前 言 绪 论 现在马上重新认识、检查你的生活习惯 检查生活习惯 / 3 测评结果 / 4 6 肥胖的危害 增加心脏的负担 / 6 增加腰、膝盖的负担 / 7 影响睡眠 / 7 恶化生活习惯病 / 8 增加患妇科疾病的危险 / 8 9 打造健康身体的10个习惯 【运动】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 / 9 立刻戒烟 / 10 【饮食(盐分)】控制盐分 / 11 【饮食(脂肪)】少吃油腻食物 / 11 【饮食(与肉类相比更推荐鱼类)】与肉相比主菜力求用心选择鱼/ 12 【饮食(蔬菜)】多吃蔬菜 / 13 【饮酒】适量饮酒 / 15 【牙齿健康】每餐后刷牙 / 16 【精神压力】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缓解精神压力 / 16 【睡眠】有规律的睡眠,足够的休息 / 17 19 顺利改善生活习惯的方法 稍加留意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体 / 19 为了轻易地燃烧体内脂肪 / 21 24 这种症状要注意! 章 这个习惯能打造健康的身体 ——运动疗法基础篇 29 为什么无法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1 走路和健康管理的直接关系 33 重新审查平常的走路方式 同样的移动距离,“大步快走”比“小步溜达地走”消耗的热量多 / 35 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路方法变化的同时,骨头和关节逐渐老化衰弱 / 36 37 改变走路方法也会提高效果 脚抬高步行法 / 37 结冰的道路上和淋湿的地板上的走路法 / 38 沙滩上的走路法 / 39 拖鞋走路法 / 40 狂言走路法 / 41 效果低的走路方法 / 41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运动效果 / 42 44 的陷阱 上楼梯一步跨两个台阶 / 44 腹肌运动法 / 45 长时间呼吸法 / 46 剧烈的肌肉锻炼 / 46 第2章 立刻有效!不发胖的走路法和身体运动方法 ——运动疗法应用篇 51 边走路边锻炼腹肌的川村式收腹走路瘦肚法 这就是收腹走路瘦肚法 / 51 基本的收腹走路瘦肚法 / 53 四步式收腹走路瘦肚法 / 54 一步式收腹走路瘦肚法 / 55 收腹扭腰走路瘦肚法 / 56 57 把日常的动作变成训练 不做剧烈动作 / 57 坐着的动作 / 58 站起来的动作 / 59 单脚站立训练 / 59 用好使的脚站立 / 60 用另一只脚站立 / 60 用脚尖站立 / 60 用脚尖站立,伸展和弯曲膝盖 / 61 利用洗澡的时间 / 61 泡澡时的收腹训练/ 62 泡澡时的空气训练 / 63 利用上厕所的时间训练 / 64 利用等红绿灯、排队等车的时间训练 / 65 利用伏案工作的时间训练 / 66 利用看电视的时间训练 / 66 睡着的时候也可以训练吗 / 67 68 挑战腹式呼吸法收腹训练 70 锻炼胸大肌防止老化 72 膝盖痛、腰痛时也能训练 水中步行 / 72 坐着训练肌肉的“膝盖的屈伸”体操 / 73 睡着时训练肌肉力量的“睡眠瘫痪症”体操 / 74 躺着训练腹肌——“空气腹肌” / 75 第3章 有益身体的饮食方法——饮食疗法基础篇 79 反复失败人群的饮食习惯 吃饭快 / 79 不吃饱不罢休 / 81 喜欢辛辣等刺激性强的和热的食物 / 82 喜欢盐味重的菜 / 82 喜欢油腻食物 / 83 在外面吃饭次数多 / 86 喜欢吃零食 / 87 喜欢吃水果 / 90 晚餐吃得晚 / 91 不吃早餐 / 91 经常多吃几碗饭 / 94 不能剩下饭菜(家人剩下的饭菜经常全吃掉) / 94 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等,有边吃饭边做事的习惯 / 95 晚上喝酒时要有下酒菜 / 95 喝过酒还要吃碗拉面才算结束 / 96 97 改变对饮食的思考方法 如果多花一些时间吃会更加美味 / 97 吃得太多对身体有害 / 99 消除不必要的忍耐 / 100 101 饮食疗法的误区 减少吃饭的次数可以吗? / 101 过多减少摄取的热量对吗? / 102 摄取低量碳水化合物的方法是的捷径,而且不反弹吗? / 104 第4章 一口气去掉脂肪、赘肉!不发胖的饮食方法 ——饮食疗法应用篇 111 改变平时的饮食方式 认准是高级食品 / 111 每次少量放入口中 / 112 将面食切短再煮 / 114 有效地使用筷子、刀和叉子 / 114 从蔬菜开始吃 / 115 重视早餐 / 117 剩下一点菜 / 119 从喜欢的食物开始吃起 / 120 吃饭的时候如果想到了要做的事情就去做 / 121 122 立式自助餐对策 123 零食对策 没事不要去便利店 / 123 买东西时先将重的东西放入购物筐 / 124 购物前做一次模拟演习 / 125 戒掉边做事边吃的习惯 / 125 吃零食也用筷子 / 126 分成小份后再开始吃 / 126 127 饮酒对策 认识到对内脏的损害 / 128 “口感”的真实感受 / 132 定下不饮酒日(设定休息日) / 134 规定饮酒时间,安排饮酒顺序 / 134 第5章 收腹走路能够预防症 ——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 139 可以有效治疗症 141 健忘和症的区别 142 症的基础知识 长谷川式和MMSE / 142 用医疗器械来检查诊断症 / 146 知觉障碍和记忆障碍 / 146 148 容易被误认为是症的症状和病症 忧郁症 / 148 脱水症状 / 149 听力衰减 / 149 药物的副作用 / 150 151 症的预备群体(MCI)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 152 153 为了不忽视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症状/ 154 155 症发病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 预防症的10条建议/ 156 158 预防症的新——虾青素 抑制老化的抗氧化作用 / 158 163 预防症的锻炼 饮食篇 / 164 行动篇 / 164 日常生活篇 / 165 结束章 打造不发胖、不生病的身体 171 为了更好地感觉到效果 不用逞强 / 172 在能力范围内实施 / 173 设定目标 / 175 176 结 语 |
| 编辑推荐 | |
| 日本广受欢迎的医生川村昌嗣发明的走路瘦肚法包括运动和饮食两方面内容,告诉你如何科学有效地“管住嘴、迈开腿”,既达到目的,又保障营养和健康。 身边80%的人都在声称,真正能做到并坚持下来的却只有20%。 因为,*重要的并非革新,而是除旧。《走路瘦肚》专门针对失败的案例,从转变观念着手,重新检视旧习惯,从观念、饮食到运动,全方位教程! 用数据说话,用图表佐证,直观,科学,有效 脸书疯传、风靡全球的“走路瘦肚法”发明者川村昌嗣系统总结之书 大受欢迎的日本医师发明的轻松法 3个月减重10公斤/ 腰围缩小15厘米/ 5年不反弹 日本内科医生川村昌嗣发明的走路瘦肚法 这就是脸书上人气火爆的“轻松法” 无需忍耐和努力,照着做,你也能中年不发胖,瘦下来,不反弹,更年轻…… 经日本民众检验瘦肚效果明显并风靡全球。 不需要节食,不需要天天去健身房,只需要你在走路时注意交替“收腹”和“挺肚”,同时配合“一吸一呼”的呼吸节奏,就能瘦下来。《更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纸张的质感厚实,油墨印刷的清晰度极高,使得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流程图都一目了然。作者在行文布局上展现出了极高的驾驭能力,他能够在极其学术化的内容和极其接地气的个人感悟之间自如切换。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运动与情绪联动”的章节,作者描绘了身体脂肪堆积与长期负面情绪之间的隐秘联系,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理解边界。它没有提供任何速成的“秘籍”,相反,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解自己的生物节律。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蓝图”,一个以身体健康为核心,辐射到工作效率、人际关系乃至精神世界的系统性指导。读完合上书本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对未来生活充满掌控感的平静。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新意的深度读物。
评分这本厚厚的精装书,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健康”这个主题的深入思考。从第一页开始,我就被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作者没有采取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耐心地引导你认识身体的运作机制。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微环境”和“内稳态”的那几章,他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解释了那些复杂的生理学概念,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依然居高不下。这种从根本上剖析问题的态度,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很多“快速见效”的认知。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科学实验的引用,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知识的探索欲。读完第一部分,我甚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天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不是因为被强制要求改变,而是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要去实践书中所倡导的理念。书中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即便内容密度很大,也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自己身体和谐相处的哲学著作。
评分我对这类书籍通常持保留态度,因为市面上太多夸大其词的宣传。但是,这本让我刮目相看,它的论证逻辑非常严密,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但又不失科普的趣味性。作者在讨论脂肪储存机制时,引用了最新的内分泌学研究成果,每一个论点都有数据支撑,让人信服力倍增。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平台期”的分析,不再简单地归咎于“意志力不坚定”,而是深入探讨了身体为了维持稳定状态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书中提供了一套非常细致的自测工具和记录表格,帮助读者客观地追踪身体的细微变化,这让整个“瘦身”过程变成了一场充满科学探索精神的个人实验。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午餐后的一个习惯,仅仅是这个小小的改变,接下来的几天内,我居然发现之前一直困扰我的消化不良问题得到了缓解,这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充满了敬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你如何“思考”身体,而不是盲目地“服从”指令。
评分初翻这本书时,我本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各种高强度训练动作和严苛饮食计划的“健身宝典”。然而,我错了,错得彻底。它更像是一份关于“慢生活”与身体修复的深度报告。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讨论“压力管理”与“睡眠质量”对身体代谢的深远影响,这一点非常贴合现代都市人的痛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对“运动”概念的重新定义,他强调的不是汗流浃背的剧烈运动,而是融入日常的、可持续的、能够激活身体自然修复机制的微小动作。书里介绍的那些拉伸和呼吸练习,简单到让人有点不相信其效果,但坚持了一周后,我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确实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早晨醒来时那种久违的清爽感。文字的语调非常温和、充满同情心,仿佛作者深知我们在变美的路上所承受的焦虑和挫败感。对于那些尝试过各种“偏方”却效果甚微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从“心”到“身”的整体疗愈思路,读完后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这才是真正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视角极其独特,它没有将焦点完全放在“减少”和“限制”上,反而着重强调“滋养”与“优化”。作者构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框架,将我们的日常饮食看作是对身体细胞的投资,而不是简单的热量摄入。我发现书中对不同食物的“生物利用率”和“代谢负担”的区分非常精妙。比如,他会详细解释为什么同样是100卡路里的食物,对身体系统造成的影响截然不同。对于那些习惯于计算卡路里数字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次认知升级。它鼓励我们去品味食物的质地和来源,去感受身体对不同营养素的真实反应。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度美食的哲学探讨。我开始有意识地选择那些能让身体“感到舒服”的食物,而不是仅仅关注它们是否“低卡”。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带来的满足感远超短期体重秤上的数字跳动。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读起来非常温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