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你的呼吸还好吗——会呼吸才能不生病 |
| 作者 | 王涛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人口出版社 |
| ISBN | 9787510149474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260 |
| 页码 | 256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空气是生命的重要元素,呼吸是自然疗法的首要选择项,是人体的不二补品。呼吸不良可导致一切疾病,许多怪病都与呼吸有关。氧气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是生命精力的源泉,气正则病邪除,气强则身体健、精力旺。 当今时代,呼吸术尤其重要: 吸入雾霾: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多种疾病。 呼吸不足:细胞缺氧——细胞丧失活力——细胞病变——多种疾病。 多吸会有更多毒素,少吸会缺生命元气,这就是我们的呼吸困境! |
| 作者简介 | |
| 王涛,字子居,当代养生学家、医学科普作家、大诗人、博学家,喻学和演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呼吸术理论领域的集大成者和创新者,平衡健康学、医学理论体系和国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曾主持多位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编撰并主笔创作《中国养生文化》《医学博士谈健康》等系列医学图书,主笔写作有十余部医学图书。 2003年,创作《佛教养生十日谈》,于2006年出版。 2007年,创作《决定健康的八大平衡》,以阴阳平衡为喻创立了平衡医学、养生学的理论体系,他运用华夏喻学的基础原理,从古中医学中的象类运用进而到象律运用,是首部大规模运用象律而构建一个学说体系的著作。 2008年,创作《小动作大健康》《一切都与呼吸有关》《大树下的思考》等著作。《小动作大健康》是目前动养生理论界体系完备、创新性观点多的著作。2009年,以国为喻,创立政治军事养生学的理论体系。 同年创立动作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创建东方传统呼吸术的理论体系,改变了有史来传统的呼吸术理论和方法简短(古代直至近代对呼吸术的论著通常都只有几十字几百字)和不成系统的状况。 2016年出版《健康身体的十大宝药,你会用吗?》《让病无处藏》《动养生》,2017年出版《你的呼吸还好吗——会呼吸才能不生病》《喝好健康来》。 2016年冬季创作的《你的呼吸还好吗?会呼吸才能不生病》,完善了东方传统呼吸术的传承经验和理论。 2016年发现喻学,2017年发现演学并创立喻演论,对中国文明的各个方面重新进行了演绎和升华。在语言学上,运用喻文字的理论创作了《论语原解》,纠正了历代国学大家的诸多错解。 喻学极大改变了人们认为中医学没有科学依据的错误认知,赋予中医学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内涵,给中医学提供了更好的认知和发展工具。依据喻的方法,他提出天道圆行论是中医学的根本和核心,建立体演论,丰富、升华了阴阳和五行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象涵理和象性数律四位一体的中医学理论,及中医数律之多相贯通、天人之同物同理同时律动等中医学理论,对近代学者提出的取象比类等中医学概念提出了质疑和纠正。 他擅长养生概念和方法的诠释和发现,能赋予古老养生方法以全新视角和思路。他提出诸如胎儿卧法、胎儿卧呼吸法,填补了东方养生术的空白,他提出呼吸质量是睡眠质量的关键,从而使我们对睡眠的研究有了更新的方向。他提出对呼吸肌的重新认识,即人体的肌肉都应参与呼吸,并提出呼吸质量决定于肌肉的参与量,他提出呼吸术的根本原理在于呼与吸的自动平衡,令我们对呼吸锻炼更容易入手,他对东方传统呼吸术中的各种方式做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归纳和评判。针对雾霾问题,他提出了腹不纳气的呼吸困境理论。 在动养生方面,他提出了肤肌腔骨穴的动养生五件套,并提出了蛇形波浪动的全新动作,提出诸如善作意外动等重要理论…… |
| 目录 | |
章 保卫呼吸,刻不容缓01 我们的呼吸其实很讲究 /2 02 呼吸的困境 /4 03 空气并不是只影响呼吸系统 /7 04 认真认识一下雾霾 /8 05 雾霾对身体的伤害 /11 06 雾霾天的基本防护 /14 第二章 重新认识我们的呼吸01 对呼吸,那些我们不曾想到的 /18 02 睡眠好坏,取决于呼吸深浅 /19 03 不是空气太干,而是呼吸太浅 /22 04 瀑式呼吸法 /27 05 吐纳法 /33 06 声引法:用声波与脏腑共振 /36 07 腹式呼吸法 /38 08 丹田呼吸法 /42 09 屏息法、龟息法 /46 10 延长呼吸法 /50 11 胎儿卧呼吸法 /51 12 结合冥想呼吸法 /54 13 满息、各种呼吸术 /57 14 鼻尖式呼吸 /60 15 忽视皮肤呼吸的危害远比想象得要大 /64 16 善用下呼气之门——收缩肛门 /66 17 呼吸术的辅助 /68 18 只有鼻尖式呼吸才能实现完全运动 /71 19 超级恢复技术——用呼吸给内脏按摩 /73 20 随意系统与非随意系统的桥梁 /76 21 小疼小病呼吸治 /79 22 呼吸的控制 /81 23 重新认识呼吸肌 /82 24 呼吸需要注意力 /86 25 呼吸惯性和调节 /88 26 神奇的呼吸自动调节 /90 27 呼吸术的根本原理 /91 28 腹式呼吸与声乐的关系 /93 29 呼吸术的流派 /95 30 中国自古流传的导引养生 /98 31 动静均衡的太极圆 /102 32 散步的升级版——经行 /103 32 眠中气和子午气 /105 第三章 呼吸——生命的不可暂舍01 呼吸是生命的根本要素 /114 02 长寿就是呼吸悠长 /117 03 呼吸是自然疗法的首要选择项 /120 04 天然的抗病能力 /122 05 玄妙神奇的“气” /124 06 肺:气血凝聚之所 /126 07 会呼吸才会聪明 /128 08 呼吸、脑电波、神经系统 /130 09 呼吸是好的运动 /135 第四章 呼吸是好的能量01 心肺一体,呼吸为先 /142 02 有气才有力 /143 03 学生和脑力劳动者的不二补品 /145 04 呼吸作用是一种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147 05 人类的“精力”主要从呼吸中获得 /149 06 机体能量从饮食获得,生命能量从呼吸获得 /150 07 80%的负离子要靠皮肤吸入 /153 08 吸天地之精——改变你一生的负离子 /154 09 好的美容就是皮肤的呼吸 /160 10 摩擦皮肤治哮喘 /166 第五章 呼吸不足,百病丛生01 呼吸不好毛病多 /170 02 于无形的持续慢性缺氧 /172 03 大脑缺氧,心脏必出问题 /175 04 疲劳乏力亚健康——关出来的“室内病” /176 05 疲倦源于缺乏运动 /179 06 压力、紧张造成的问题根在缺氧 /180 07 长期呼吸不良有多可怕 /183 08 孩子捂得越严实,越容易生病 /185 09 过度哭泣可能导致缺氧致病甚至死亡 /187 10 有氧运动只能算是饮鸩止渴 /188 第六章 百病之生,根源在气01 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194 02 一呼一吸中的微生物战争 /196 03 人与细菌的生死之争在呼吸道中进行 /197 04 干燥上火——烘出来的“室内病” /199 05 甲醛中毒——装修出来的“室内病” /202 06 刚刚引起重视的小儿呼吸异常 /203 07 粉尘空气导致可怕的铅中毒 /206 第七章 种种疾病,呼吸可防01 好呼吸才有好功能——呼吸决定生机 /212 02 决定身体每一个细胞生存的是呼吸 /214 03 你的一切都与呼吸有关 /216 04 心脏疾病从呼吸开始——护心先护肺 /222 05 有氧运动预防心脏病 /223 06 呼吸与心血管健康 /226 07 呼吸是好的“药材” /227 08 男性性生活疲倦是因为高潮时缺氧 /230 09 呼吸不畅引起性功能下降 /232 10 调整呼吸使性爱更美妙 /233 |
| 编辑推荐 | |
| 好的呼吸术可以调身、驱病,可以治失眠便秘等,能、全神,让人耳聪目明、智力超常。 东方呼吸术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但,历史上有呼吸术的著作吗?没有。 我们搜遍古代典籍,中医、瑜珈、道藏、佛藏、密藏……关于呼吸,通常都是几个字、几十个字的简短讲述,超过百字的讲述很难见到。 同样的,即便是现代一些知名学者的专门讲呼吸的著作中,真正与呼吸相关的文字,也不过数千字。 也就是说,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国呼吸术,是没有一部真正的专门著作的。 读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近二十万字的《你的呼吸还好吗》是真正意义上的首部呼吸术专著,自然也就是东方呼吸术的集大成式的著作。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信息,它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重塑过程。它没有给出标准化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思维工具箱,教会我们如何去提问,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阅读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精妙的智力体操,让思维的各个角落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种启发性,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它鼓励读者跳出既定的思维定势,以更广阔、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周遭的一切。对于渴望深度成长、不满足于表面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章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得天衣无缝,逻辑链条清晰可见,仿佛一座精心搭建的迷宫,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但又始终能沿着主线前进。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每一次的跳转都将读者的注意力重新聚焦,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我尤其欣赏它对案例的选取,那些案例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它们不是孤立的故事,而是相互印证,共同构筑起作者想要阐述的那个宏大图景。这种精妙的布局,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自然地建立起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地接收信息。读完一个部分,总会忍不住立刻翻到下一页,想要看看作者将如何收束或拓展这个话题。
评分初读几页,我就被作者那种冷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叙事风格所折服。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看似枯燥或宏大的议题,用极其生活化、贴近人心的语言娓娓道来。那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一句多余的赘述,信息密度却高得惊人。更难得的是,作者在陈述观点时,总是保持着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层层递进地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的多面性。这使得阅读过程成为了一种主动的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这种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让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清晰易懂,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正坐在你对面,耐心为你解惑。
评分在阅读体验中,我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感,仿佛作者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我内心深处某些模糊感受的精准捕捉和清晰表达。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是阅读体验中最宝贵的部分之一。它不是那种廉价的煽情或迎合,而是基于对人性深刻洞察后所流露出的真诚。它迫使我停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知盲区,那些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经过作者的剖析后,都蒙上了一层需要重新审视的色彩。这本书带来的思考冲击是持续性的,合上书本后,这些观点和疑问依然在脑海中盘旋,激励着我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和验证这些理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色调的搭配和字体的选择,一下子就能抓住眼球。装帧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内容也一定分量十足。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会泛出低调而高级的光泽,体现出出版方对书籍本身的重视。每一次翻开它,都能享受到一种触觉上的愉悦,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的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而且,从整体来看,它散发出来的那种人文气息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预示着里面探讨的主题绝不会是浮光掠影,而是需要我们慢下来,用心去体会的深度内容。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邀请,邀请读者进入它所构建的精神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