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宗蔬菜收贮运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手册
定价:50.00元
售价:37.5元,便宜12.5元,折扣75
作者:王凤忠,范蓓,卢嘉,李敏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16345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1)
1��1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和定义(1)
1��2农产品收贮运环节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概况(2)
2大宗蔬菜收贮运环节风险防控(5)
2��1我国蔬菜产业现状(5)
2��1��1蔬菜生产概况(5)
2��1��2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6)
2��2我国大宗蔬菜风险分析(6)
2��2��1蔬菜产业“三剂”来源(6)
2��2��2典型大宗蔬菜“三剂”使用概况(7)
3大宗蔬菜收贮运环节风险评估(8)
3��1绿叶菜类蔬菜(8)
3��1��1生菜(叶用莴苣)(8)
3��1��2茼蒿(10)
3��1��3荠菜(11)
3��1��4苦苣(12)
3��1��5油麦菜(13)
3��1��6蕹菜(空心菜)(14)
3��1��7芹菜(15)
3��2白菜类蔬菜(16)
3��2��1大白菜(16)
3��2��2小白菜(18)
3��2��3结球甘蓝(卷心菜)(20)
3��2��4娃娃菜(22)
3��2��5芥蓝(23)
3��2��6花椰菜(菜花)(24)
3��2��7西兰花(26)
3��3根菜类蔬菜(27)
3��3��1白萝卜(27)
3��3��2玄参(水萝卜)(29)
3��3��3胡萝卜(31)
3��4豆类蔬菜(33)
3��4��1菜豆(四季豆)(33)
3��4��2豇豆(34)
3��4��3扁豆(36)
3��4��4荷兰豆(37)
3��4��5青豆(39)
3��4��6豌豆(40)
3��4��7菜用大豆(毛豆)(42)
3��5瓜类蔬菜(44)
3��5��1南瓜(44)
3��5��2冬瓜(46)
3��5��3苦瓜(48)
3��5��4西葫芦(50)
3��6葱蒜类蔬菜(51)
3��6��1大葱(51)
3��6��2细香葱(53)
3��6��3洋葱(55)
3��6��4蒜(57)
3��6��5蒜薹(59)
3��7茄果类蔬菜(60)
3��7��1尖椒(60)
3��7��2甜椒(62)
3��7��3朝天椒(64)
3��7��4番茄(66)
3��7��5茄子(68)
3��7��6圣女果(70)
3��8薯芋类蔬菜(72)
3��8��1生姜(72)
3��8��2马铃薯(74)
3��9多年生蔬菜(76)
3��9��1竹笋(76)
3��9��2百合(78)
3��10水生蔬菜(80)
3��10��1荸荠(80)
3��10��2茭白(82)
3��11芽菜类蔬菜(84)
3��11��1黄豆芽(84)
3��11��2绿豆芽(85)
3��12野生蔬菜类(86)
3��12��1蕨菜(86)
3��13食用菌类蔬菜(88)
3��13��1木耳(88)
3��13��2银耳(90)
3��13��3平菇(92)
3��13��4草菇(94)
3��13��5口蘑(95)
3��13��6猴头菇(96)
3��13��7金针菇(98)
3��13��8香菇(100)
3��13��9鸡腿菇(102)
3��13��10茶树菇(104)
3��13��11杏鲍菇(105)
3��14其他类蔬菜(107)
3��14��1黄花菜(107)
3��14��2黄秋葵(109)
3��14��3莲子(110)
4蔬菜收贮运环节管控措施(111)
4��1蔬菜收获环节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111)
4��2蔬菜初加工环节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111)
4��3蔬菜包装环节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113)
4��4蔬菜贮藏环节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113)
4��5蔬菜运输环节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115)
参考文献(116)
作者介绍
王凤忠,研究员,加工所副所长。主持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00多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食品功能因子研究与利用”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食物营养与健康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主持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农业财政专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10余项,包括财政部创新工程项目,食品功能因子研究与利用;农业部质量监管项目,农产品产地收储运环节未知危害因子识别与已知危害因子安全性评价;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全国农产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其产毒菌污染调查。在JournalofFunctionalFoods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蜂胶王浆软胶囊制备、功能评价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农产品中常用添加剂标准汇编》等著作3部,授权国家发明12项,制定农业行业标准3项,研制并转让蜂胶软胶囊、解酒护肝饮料等产品8种。范蓓: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副主任,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2017年度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工作者称号。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标准与质量安全控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研究;2)农产品保鲜加工环节风险评估与营养功能评价;3)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础性工作专项、农业财政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等课题研究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6部,申请10余项。卢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舆情监测与分析、农产品加工国际标准官方评议等项目。获国家发明5项,参编专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2篇。
文摘
序言
这本《大宗蔬菜收贮运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手册》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传递出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看到各种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但往往都是一些零散的事件,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而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视角,去理解“大宗蔬菜”这个庞大产业链的运作。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潜在的风险点,更重要的是,它强调的是“管控”。这意味着,这本书并非仅仅告知我们存在哪些问题,更会给出如何去解决、如何去预防的方案。这种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让我觉得非常安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从采摘后的初级处理,到仓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控制,再到运输途中的冷链保障,甚至包括最终的包装和装卸,都能有详尽的阐述。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源于我对日常饮食安全的一点担忧。我们每天都要吃蔬菜,而“大宗蔬菜”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这些蔬菜是如何从田间地头,经过层层转运,最终到达我们的餐桌的?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我们看不到的风险。这本书的书名,直接切中了我的关注点——“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大宗蔬菜的收贮运迷宫,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和“技术门槛”。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在收摘、储存、运输的各个阶段,有哪些具体的质量安全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来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它应该是一本能够解答我心中疑惑,让我对所食蔬菜的安全性多一份理解和信任的书。
评分不得不说,《大宗蔬菜收贮运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手册》这个书名,乍一听确实会让人觉得它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点远。毕竟,“大宗”、“收贮运”、“风险管控”这些词汇,通常会与工业生产、专业领域挂钩。但是,当我真正接触到这本书,并开始探索其内容时,我逐渐意识到,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餐桌上的每一份蔬菜,背后都凝聚着复杂而精细的链条。这本书,就如同一个解剖师,将这条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剖析,并重点关注其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这些看似抽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的?它是否能用生动的案例,或者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并对食品安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实,没有花哨的图片,那种淡绿色和白色的搭配,加上居中的书名,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又不失细腻,翻阅的时候没有刺耳的沙沙声,这点我很看重。虽然我不是业内人士,但“大宗蔬菜”、“收贮运”这些字眼,让我立刻联想到日常餐桌上琳琅满目的蔬菜,以及它们背后那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流程。从田间采摘到我们最终购买,中间经历了多少环节?每个环节又隐藏着哪些我们看不到的潜在问题?这本书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核心——“质量安全风险管控”。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课题,更是与我们每个人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我期待这本书能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揭示这些“幕后故事”,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了解到,我们吃的每一口蔬菜,都经过了怎样的“考验”。它不应仅仅是枯燥的技术手册,更应该是一本能引发读者思考、提升消费者安全意识的读物。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并没有立刻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毕竟,“收贮运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听起来相当专业,甚至有些枯燥。但当我翻开第一页,看到扉页上列出的几位作者名字时,我开始产生了一点好奇。虽然我对这几位作者的学术背景并不十分了解,但“王凤忠、范蓓、卢嘉、李敏”这个组合,总给我一种严谨、专业的印象。我开始设想,这本书会不会像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字里行间充斥着我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或者,它会不会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科普读物,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成易于理解的语言?我更倾向于后者,毕竟,对于“大宗蔬菜”这样的民生话题,一本能够触及广大读者的书,其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专业壁垒,让普通人也能窥探到蔬菜质量安全背后的逻辑,理解到在看似简单的食材背后,隐藏着多少不容忽视的科学与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