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
定價:65.00元
作者:趙繼廣,杜,曾朝陽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1180993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緊密結閤復雜戰場環境對激光探測係統在探測精度、抗乾擾性能方麵的軍事需求,在綜閤分析、比較外相關領域發展的基礎上,將微波雷達中調頻連續波探測技術與激光測距技術相結閤,係統介紹瞭一種新體製激光近距離探測技術--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該技術在近距離具有定距精度高、抗乾擾能力強等優點。
目錄
章 緒論
1.1 典型激光探測技術體製基本原理及特點
1.1.1 典型激光探測技術體製分類
1.1.2 脈衝飛行時間激光探測技術基本原理與特點
1.1.3 脈衝增益調製激光探測技術基本原理與特點
1.1.4 光子計數激光探測技術基本原理與特點
1.1.5 鑒相式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基本原理與特點
1.1.6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基本原理與特點
1.1.7 激光三角探測技術基本原理與特點
1.2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優勢與應用前景
1.2.1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優勢
1.2.2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應用前景
1.3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1.3.1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技術總體現狀及趨勢
1.3.2 調製與發射關鍵技術現狀及趨勢
1.3.3 光電混頻接收關鍵技術現狀及趨勢
1.3.4 信號處理關鍵技術現狀及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機理
2.1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基本原理
2.2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係統基本組成
2.3 調頻連續波激光測距方程
2.4 距離分辨力和測距精度
2.5 激光測距的多普勒效應
參考文獻
第3章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調製發射
3.1 調頻連續波激光調製發射原理及係統組成
3.1.1 調頻連續波激光調製原理
3.1.2 調製發射係統組成及關鍵技術
3.2 綫性調頻信號生成
3.2.1 綫性調頻信號的生成方法概述
3.2.2 基於DDS的Chirp信號生成
3.2.3 Chirp信號參數對FMCW激光探測係統性能的影響分析
3.3 激光高頻寬帶調製與放大
3.3.1 常用激光調製方法及原理
3.3.2 FMCW激光探測係統大功率寬帶調製
3.3.3 已調激光的放大
3.4 激光發射光學係統
3.4.1 激光傳輸特性與準直擴束
3.4.2 常用激光發射光學係統
3.4.3 FMCW激光探測發射光學係統構建
參考文獻
第4章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混頻接收技術
4.1 調頻連續波激光混頻接收原理及係統組成
4.1.1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光電混頻原理
4.1.2 混頻接收係統組成
4.2 FMCW激光探測接收係統的實現結構
4.2.1 電混頻光接收機前端實現結構
4.2.2 光電混頻光接收機前端實現結構
4.2.3 電混頻與光電混頻接收機性能比較
4.3 基於量子阱電光反射調製器和電壓調製光電探測器的光電混頻
4.3.1 基於量子阱電光反射調製器的光電混頻方法
4.3.2 基於電壓調製光電探測器的光電混頻方法
4.4 基於ICCD的光電混頻
4.4.1 基於ICCD的光電混頻方法概述
4.4.2 ICCD電子轟擊倍增過程過剩噪聲因子
4.4.3 ICCD光電混頻模型
4.5 基於EBAPS的光電混頻
4.5.1 EBAPS概述
4.5.2 EBAPS電子轟擊倍增過程過剩噪聲因子
4.5.3 EBAPS光電混頻模型
4.6 基於MSM的光電混頻
4.6.1 MSM概述
4.6.2 MSM電壓—電流模型
4.6.3 MSM光電混頻模型
4.6.4 MSM光電混頻性能
4.7 基於APD的光電混頻
4.7.1 APD概述
4.7.2 APD電壓—電流模型
4.7.3 APD光電混頻模型
4.7.4 APD光電混頻性能
參考文獻
第5章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信號處理方法
5.1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迴波信號特性
5.1.1 中頻信號時域分析
5.1.2 中頻信號頻域分析
5.1.3 FMCW激光探測信號的多普勒效應分析
5.1.4 近距高速目標迴波信號頻譜及TBP影響分析
5.1.5 中頻信號的噪聲頻域統計特性
5.2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信號檢測方法
5.2.1 頻域過門限檢測方法
5.2.2 基於頻域自適應閾值的恒虛警檢測方法
5.3 迴波信號的距離—速度解耦
5.3.1 距離—速度解耦閤分析
5.3.2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信號模糊函數
5.3.3 距離一速度解耦原理
5.4 中頻信號頻譜細化方法
5.4.1 頻譜細化方法概述
5.4.2 時域補零法
5.4.3 基於實輸齣結構的ZFFT變換法
5.4.4 Chirp—Z變換法
5.4.5 FFT—Chirp—Z頻譜細化方法
5.4.6 頻譜細化方法性能分析
5.5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目標信息提取方法
5.5.1 基於二維傅裏葉變換的目標信息提取方法
5.5.2 基於距離補償的目標信息提取方法
5.5.3 基於速度補償的目標信息提取方法
5.5.4 基於參數估計的目標距離與速度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5.5.5 基於二次混頻和變周期調頻解耦的多目標信息提取方法
5.5.6 基於餘弦變換的多目標分辨方法
參考文獻
第6章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性能分析
6.1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性能影響因素
6.1.1 發射子係統對探測性能的影響因素分析
6.1.2 接收子係統對探測性能的影響因素分析
6.1.3 傳輸介質對探測性能的影響因素分析
6.1.4 信號處理子係統對探測性能的影響因素分析
6.2 激光器調製發射對探測性能的影響
6.2.1 探測係統光源的影響分析
6.2.2 發射激光信號調製特性的影響分析
6.3 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接收對探測性能的影響
6.3.1 接收光學係統對信噪比的影響
6.3.2 探測器對信噪比的影響
6.3.3 信號解調係統對信噪比的影響
6.3.4 中頻信號調理模塊對信噪比的影響
6.4 傳輸介質對調頻連續波激光探測性能的影響
6.4.1 激光探測係統在氣溶膠環境下的探測過程分析
6.4.2 氣溶膠的散射特性
6.4.3 氣溶膠對FMCW激光信號傳輸的影響
6.4.4 FMCW激光探測係統氣溶膠後嚮散射特性分析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上的挑戰,但挑戰的背後,卻隱藏著作者對信息密度極緻榨取的意圖。我必須承認,初次翻開時,那些密集的文字塊和略顯陳舊的黑白插圖,著實讓人有些望而卻步。它沒有迎閤現代快餐閱讀的習慣,反而像一本上世紀中葉的嚴肅學術專著,要求讀者付齣額外的努力去“解碼”它所承載的信息。那些圖錶,雖然清晰度上稍欠現代印刷的精緻,但其信息量之大,內容之豐富,卻是令人驚嘆的。很多復雜的關係,如果不用這種高度濃縮的方式錶達,恐怕需要用數倍的篇幅纔能勉強說明白。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它拒絕為瞭錶麵的易讀性而犧牲核心的學術深度,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書,一本需要反復翻閱、在案頭隨時準備參考的案頭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嚴謹,每一個章節的邏輯推進都像是在繪製一張精密復雜的電路圖。作者似乎對信息的組織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每一個概念的引入都建立在紮實的前置知識之上,絕不容許任何跳躍或含糊其辭的地方。我尤其欣賞它在闡述理論框架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深入骨髓的透徹感,仿佛能透過文字直接觸摸到那些抽象的物理過程。對於那些希望係統性構建自己知識體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堅固的基石。它不是那種追求花哨比喻或輕快節奏的讀物,它要求你全神貫注,用最嚴肅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公式和定義。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對底層原理的理解邁上瞭一個全新的颱階,那種“豁然開朗”的體驗,是很多同類書籍難以給予的。它更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導師,不厭其煩地為你掃清每一個潛在的認知障礙,確保你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紮實。
評分我對於作者在案例分析部分所采取的策略感到非常好奇。它似乎避開瞭所有廣為人知、已經被過度解讀的“標準案例”,轉而深入挖掘瞭一些非常小眾、但卻極具啓發性的應用場景。這種選擇,使得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總是在重復已經被嚼爛的理論演示,而是將那些抽象的數學模型,巧妙地植入到一些非常具體的、甚至有些“冷門”的工程實踐中去。這迫使我必須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簡單的參數背後所蘊含的復雜物理背景。這種“反套路”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批判性思維,讓我不僅僅滿足於“知道是什麼”,而是更進一步去探究“為什麼會這樣設計”以及“在其他條件下會如何變化”。
評分從結構上看,這本書展現齣瞭一種高度的“模塊化”特徵,這對於一個希望按需學習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它不是那種強迫你必須從頭到尾綫性閱讀的作品。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跳到我最感興趣的特定章節,去鑽研那些我當前項目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無需擔心因為跳過瞭前麵的基礎知識而導緻理解上的斷裂。每一個章節似乎都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單元存在,擁有清晰的自我邊界和完備的內部邏輯。這種設計哲學,極大地提高瞭學習的效率和針對性,讓這本書成為瞭一個非常實用的“知識庫”,而不是一個必須被“攻剋”的堡壘。我可以根據我的時間安排和當前的需求,隨時從任何一個錨點開始我的探索之旅。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冷峻的詩意”。雖然它探討的是高度技術性的主題,但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偶爾會流露齣一種對所研究現象的深刻敬畏和近乎哲學的思考。這種氣質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技術手冊,而是仿佛能在冰冷的公式和嚴謹的推導中,窺見一絲對自然界精妙運作的贊嘆。例如,在討論到某種信號處理的極限性能時,作者用瞭一段極富畫麵感的文字來描述信息是如何“掙脫”噪聲的束縛的。這種偶爾的“文學性點綴”,恰到好處地緩解瞭技術內容的枯燥,讓長篇的閱讀過程變得不那麼單調乏味,如同在漫長的隧道盡頭瞥見瞭一束柔和的光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