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原理
定价:35.00元
作者:李辉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635286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通信原理》以现代通信系统模型为主线,以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为重点,系统地阐述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
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通信系统概述、信号分析、信道与噪声、模拟调制、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数字基带传输、数字调制、差错控制编码、同步原理等。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通信原理》可作为高职高专通信、电子信息类或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关于信道编码理论的阐述部分,我感受到了作者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高超功力。很多教材在介绍BCH码或者卷积码时,往往是把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割裂开来讲解,初学者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但在这里,作者似乎是以“信息纠错的本质需求”为锚点,首先描绘了信息在传输中可能遭受的各种损伤场景(比如突发性错误和随机错误),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损伤特性,引出对应的编码技术。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对译码复杂度的讨论极其到位。他没有停留在“这个码的性能好”这种笼统的赞美上,而是深入分析了维特比译码和代数译码在实际硬件实现中可能遇到的资源瓶颈,并对比了不同场景下的取舍。这种对工程约束的全面考量,使得我对霍夫曼编码和香农极限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可行”的层面,而是开始思考“工程上如何落地”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觉得非同一般。翻开扉页,那清爽的排版和精良的印刷质量,立刻就能看出出版方的用心。我一直觉得,教材的物理形态也是学习体验的一部分,而这本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公式推导,在纸面上展现得层次分明,不像有些电子版或印刷质量差的教材,看着就容易眼花缭乱,影响理解的连贯性。我记得我之前学的另一本关于信号处理的经典教材,虽然内容深奥,但图表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很多细节都需要对着光源才能看清,严重拖慢了我的学习进度。相比之下,这本在图文处理上的细致入微,确实是加分项,让人愿意花更多时间沉浸其中,去慢慢啃那些硬骨头。对于一门需要大量视觉辅助理解的学科来说,这种对细节的关注,简直是太重要了。它让我感觉自己手里的不是一堆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尤其是网上可以下载的那些仿真代码和习题解析,简直是救星般的存在。我记得我为了一道关于多址接入容量分析的习题卡了三天,按照书上的步骤自己敲代码,结果总是收敛不到预期值。后来在配套的资源包里找到了对应的MATLAB脚本,运行之后,发现原来是我在处理噪声模型时的一个小小的边界条件假设出了问题。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是自学过程中最稀缺的资源。很多教材只管讲知识,却不提供实战演练的工具,导致学生只能停留在纸面思考。但这本书似乎深知现代通信工程学习的本质在于“做”和“验证”。我甚至发现,有些例题的解法,比书本正文里提供的解析方法更优化,这表明作者和编者团队在后续的修订中,确实融入了最新的工程实践经验。这比单纯死扣书本上的固定例题要有效得多,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动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套用模板。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试图去理解其中关于混沌系统在通信中的应用那一部分章节,虽然这部分内容远超入门级别,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却有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他不是那种只会照本宣科,把教科书上的定义直接搬过来的作者。相反,他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跟你面对面交流,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他讲到某些非线性调制方案时,没有直接陷入复杂的数学泥潭,而是先从一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反馈回路”现象讲起,引导我们去思考系统的不稳定性如何转化为一种有用的信息承载方式。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处理手法,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畏难情绪。我对比了我的高年级师兄推荐的那本国外引进的教材,那本更偏向于理论的严密性,很多地方一上来就是傅里叶变换的矩阵形式,看得人头皮发麻。而这本,明显更照顾到国内读者的认知习惯,铺垫得更充分,让人在掌握核心概念之后,再去面对那些深奥的数学模型时,心里就有底气多了,感觉自己是真正“理解”了,而不是单纯“背诵”了公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像是在跟一位耐心且知识渊博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涉及到同步技术和频率估计这样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时,作者特意加入了一个“常见误区辨析”的模块。他清晰地指出了初学者容易将载波同步和帧同步混淆,或者将定时同步的误差对后续处理的影响理解偏差。这种主动预判读者困难并提前设防的做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性和效率。不像我以前看的那本专注于射频电路的专业书籍,它假定读者已经完全掌握了概率论的基础,上来就是各种随机过程的假设,让人感觉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冰壁,每进一步都需要极大的意志力。而这本通信原理,则更像是在崎岖的山路上修建了一条有缓坡、有观景台的步道,虽然路途依旧遥远,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愉快,让人充满了继续探索后面的风景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