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当情绪遇见心智:应对日常情绪伤害的10种策略与方法
定价:42.80元
作者:(美)马修·麦克凯 ,(美)帕特里克·范宁,(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596090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比伯恩斯新疗法更全面深入的情绪自愈指南动机在杭州、李孟潮、祝卓宏、骆宏等心理咨询界大咖鼎力推荐“美国行为与认知疗法协会”授予优质自助图书勋章百万级心理学畅销书作者马修?麦克凯博士经典代表作全美数十万读者从中受益并口碑相传对情绪的认知和掌控,决定了你的生活高度。别以为你了解情绪,别让自己输给情绪。1、本书被“美国行为与认知疗法协会”授予优质自助图书勋章,是临床验证完全有效的非药物治愈情绪障碍疗法;2、作者度较高,均为心理学教授或研究专家,其中马修?麦克凯著作颇多,畅销作品有《放松与减压手册》《思想与情感》《自尊》等,全球300多万册;3、内容实操性较高,全书配有多个自测表,随时进行自我检测,系统化的自我阅读和练习治疗体系,简单有效的策略与技巧;4、在国际范围内,本书获得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内容提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压力,不让情绪压垮我们,但某些应对方式要优于另外一些。短期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回避或麻痹情绪,暂时性地缓解悲伤和愤怒,但也可能引发焦虑、抑郁、长期愤怒乃至身体健康问题。如果你正苦恼于难以抗拒的情绪,感到被不健康的模式所折磨,这本自助手册将是你的。
本书是革命性的通用治疗方案,可用于所有的情绪障碍;它阐述了七种适应不良的应对风格,并能帮助你发现哪种应对风格让你深陷于情绪痛苦的恶循环之中。你无需逐一处理诸如焦虑、愤怒、羞愧和抑郁的痛苦情绪,相反,你将会同时治疗所有情绪痛苦的根源。本手册对认知行为疗法、接受与承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兼收并蓄,提供了高效而富有建设性地管理痛苦情绪所需的技巧。
全书从介绍通用疗法入手,分析了情绪的本质以及回避痛苦情绪的危害,详细介绍了10种具体的治疗方法和策略,并对复发预防给予了进一步的说明。另外,情绪调节困难量表、情绪表达记录表、内部感受情绪暴露诱导练习表等诸多形式的自测表贯穿始终,为读者们提供了直观而有效的实操练习。
目录
章 通用疗法 / 001
为什么采用单一治疗方案来解决所有情绪问题 002
新研究:情绪问题的通用疗法 004
使用指南 006
如何完成学习程序 008
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 008
第二章 情绪的本质 / 011
情绪的运转原理 012
情绪反应的组成部分 014
感情 014
情绪驱动的思考 014
身体感觉 015
情绪驱动的行为 016
审视你的情绪反应 016
用音乐来探究你的情绪 017
建立情绪觉察 019
情绪问题从何而来 019
评估你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022
通用疗法帮助你的方式 026
第三章 回避情绪的代价 / 029
回避的类型 030
五种回避类型的影响 032
情境性回避的影响 032
认知性回避的影响 034
保护性回避的影响 036
身体性回避的影响 037
替代性回避的影响 037
评估你的回避策略 038
暴露及其益处 040
第四章 行动中的价值观 / 043
何谓价值观 044
将价值观付诸行动 044
依照价值观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 045
确认你的核心价值观 045
在行动日志中记录价值观念 049
计划承诺行动 051
应用 052
持续时间 053
第五章 正念及情绪觉察 / 055
何谓正念 056
为什么要正念 056
觉知练习的具体做法 057
内外穿梭 058
五感练习 059
呼吸专注 059
情绪的正念 061
日常活动中的正念 063
一次一件事 064
应用 064
持续时间 065
第六章 去融合 / 067
何谓去融合 068
为什么要去融合 068
心智的优势 069
心智的缺陷 069
应对心智缺陷 070
去融合具体做法 071
教学练习 071
现实生活去融合练习 076
应用 081
持续时间 084
第七章 认知弹性训练 / 085
何谓认知弹性训练 086
为什么进行认知弹性训练 088
认知弹性训练的具体做法 088
辨识负面评价的类型 089
记录思维日志 091
评估应对能力的认知弹性 095
专注于消极面的认知弹性 099
消极归因的认知弹性 104
“应该”的认知弹性 107
应用 110
持续时间 111
第八章 自我安抚 / 113
何谓自我安抚 114
为什么要自我安抚 114
什么时候不能自我安抚 115
自我安抚的具体做法 116
放松 116
感官的自我安抚技巧 120
制定放松和自我安抚计划 125
应用 126
持续时间 126
治疗中期评估练习 127
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 127
第九章 反其道而行 / 131
何谓反其道而行 132
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 133
反其道而行的具体做法 134
情绪驱动行为 134
情绪载体 135
分解情绪表达 136
计划反其道而行 138
反其道而行 140
寻找动机 141
应用 142
持续时间 143
第十章 人际效能 / 145
何谓人际效能 146
为什么要改善人际效能 146
人际效能技巧运用的具体做法 147
专注倾听 147
理清你的感受和欲求 150
坚定请求 152
拒绝 153
实践人际交往技巧 155
应用 157
持续时间 157
第十一章 基于意象的情绪暴露 / 159
何谓基于意象的情绪暴露 160
为什么要情绪暴露 160
基于意象的情绪暴露的具体做法 161
提高情绪觉察 164
专注地观察情绪 165
练习基于意象的情绪暴露 167
应用 171
持续时间 173
第十二章 内受性情绪暴露 / 175
何谓内受性情绪暴露 176
为什么要进行内受性情绪暴露 177
内受性情绪暴露的具体做法 177
阶段:初始暴露 178
第二阶段:建立你的内部感受层级结构 180
第三阶段:内部感受情绪暴露诱导练习 182
日常生活中的内受性情绪暴露练习 184
应用 185
持续时间 186
第十三章 情境性情绪暴露 / 187
何谓情境性情绪暴露 188
为什么要进行情境性情绪暴露 189
情境性情绪暴露的具体做法 190
选择一个领域来展开练习 190
建立情境性情绪暴露层级结构 191
情境性情绪暴露练习 196
暴露的障碍 199
应用 200
持续时间 202
治疗后期评估练习 202
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 203
第十四章 复发预防 / 207
了解情绪调节障碍的迹象 208
示警情绪 209
高风险情境 209
情绪驱动的行为 209
思维反刍、忧心和负面评价 209
回避和压抑 210
应对复发的具体做法 211
抑制情绪驱动行为 212
减少思维反刍、忧心和负面评价 212
避免回避 213
撰写复发预防计划 213
总结 214
作者介绍
马修?麦克凯,美国加州伯克利纳特研究所教授。畅销作品有《放松与减压手册》《思想与情感》《自尊》等,全球累积500多万册。
帕特里克·范宁,美国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作家。畅销作品有《信息》《为改变而观想》《思想与情感》《自尊》等。
帕特丽夏·苏里塔·奥纳,美国心理学博士,加州伯克利认知行为治疗诊所和伯克利纳特研究所的临床主管。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之前对心理自助类的书籍一直抱有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总觉得它们讲的都是一些大道理,离实际生活太远。但《当情绪遇见心智》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地引导我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书中的语言非常平和,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朋友一样,分享着经验和智慧。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心智”的探讨,它让我明白,我们的想法和信念对情绪有着多么大的影响。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解读方式。书中的“10种策略与方法”,很多都围绕着如何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如何培养更积极、更健康的内在对话。这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让我感到非常受益。现在,当我再次面对那些曾经让我束手无策的情绪时,我不再感到无助,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力量。
评分作为一个经常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压力重重的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当情绪遇见心智》这本书,就像是及时雨一样出现在我面前。我被它的副标题所吸引——“应对日常情绪伤害的10种策略与方法”,感觉非常实用。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确实做到了,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且具有操作性的方法论。 书中对情绪的定义和分析,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某些情绪会反复出现,以及它们可能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最重要的是,书中提出的“10种策略与方法”,我感觉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情绪导航仪”。这些方法并没有要求我变得“不情绪化”,而是教我如何与情绪和谐相处,如何从中汲取力量,而不是被它们拖垮。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主动管理自己情绪的人。
评分读完《当情绪遇见心智:应对日常情绪伤害的10种策略与方法》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清晰且实用的框架,来帮助我们理解和管理那些常常让我们感到困扰的情绪。书中的“10种策略与方法”听起来像是解决问题的清单,但实际上,作者们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情绪产生的根源,以及我们内心运作的机制。读这本书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越内心复杂的地形。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是可以被理解、被接纳,甚至是被转化的。 书里提到的很多概念,比如“情绪的自动化反应”、“思维定势”等等,都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以前我总是被突如其来的情绪淹没,事后懊悔不已,却不知道如何改变。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先看到,再处理”的思路。它让我明白,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回应它,如何与它共处。那些“策略与方法”,不是要我们压抑或消除情绪,而是提供了一系列温和而有效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平静地观察自己的情绪,理解它背后的需求,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种“不被情绪绑架”的感觉,真的非常令人放松。
评分我一直是那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人。看到《当情绪遇见心智》这个书名,就觉得它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读完之后,我只能说,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里的内容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枯燥。作者们并没有把情绪描述成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种信号,一种需要被倾听和理解的信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情绪伤害”的解读,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比外界的伤害还要深。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讲道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那些“10种策略与方法”,我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套实用的“情绪急救箱”。我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练习,比如觉察自己的情绪模式,挑战那些不合理的想法。一开始可能有些生疏,但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内心确实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小事激怒,也学会了更温和地对待自己。这种内在力量的增长,让我感到非常踏实和自信。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当情绪遇见心智:应对日常情绪伤害的10种策略与方法》这个书名,就足以引起我的兴趣,因为它直接点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更难得的是,书中的内容完全没有让我失望。它没有过于学术的理论,也没有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非常有条理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实践的“10种策略与方法”。 我特别赞赏书中所强调的“接纳”与“理解”的态度。它没有鼓励我们去“战胜”或“消灭”负面情绪,而是引导我们去认识它们、拥抱它们,并从中学习。这是一种非常智慧且充满力量的视角。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获得了一套“情绪应对手册”,每次当我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虑时,我都能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指引。我开始尝试用新的方式去观察和回应自己的情绪,效果出乎意料地好。这本书真的让我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和掌控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