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亲密关系的重建(读美文库系列)各种爱与背叛以及如何掌控个人情感
定价:32.00元
作者:魏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68165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目 录
章 把握身边的亲密关系链
1.什么是亲密关系链 / 3
2.怎样维持亲密关系 / 9
3.文化、性格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 17
4.传统的我们如何主动进化亲密关系 / 25
第二章 是什么淡漠了亲密关系
1.家庭亲密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 / 33
2.正确的情绪表达才能稳固亲密关系 / 43
3.别让不安与焦虑破坏你的亲密关系 / 51
4.依赖型人格让亲密关系感到窒息 / 61
第三章 坦然面对爱情中的背叛
1.不值得爱的人,请转身放手 / 71
2.自信的人无惧爱情危机 / 79
作者介绍
魏贤,现居北京,自由作家,热爱心理学,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从事过多种职业,丰富的经历让他对人性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目前已有多部作品
在出版中。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最近刚看完,说实话,刚翻开的时候,我的心情挺复杂的。我本来是带着一种“想要学习如何让亲密关系更稳固”的心态去读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摩擦和不理解。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温馨的,那种淡淡的颜色和字体,让人感觉很舒服,也暗示着它可能探讨的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尤其被书中对“沟通”的解读所吸引。它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些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来解析为什么我们明明是出于好意,但对方却会产生误解。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讲到,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表达得很清楚了,但实际上,我们使用的语言和对方理解的语言可能存在“频道不对”的情况。书里提到了一种叫做“积极倾听”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听,而是要去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并且用一种非评判性的态度去回应。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很有启发,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和伴侣、家人沟通时,是不是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有时候,我们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太想“解决问题”,反而忽略了对方可能只是需要被理解和被倾听。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我开始更耐心,也更愿意去尝试理解对方的视角。
评分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人际关系的图书,但大多数都是讲技巧、讲方法,感觉读完之后,我似乎掌握了一些“工具”,但内心深处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从一个更宏观、更哲学的高度去审视“亲密关系”。它不仅仅是探讨爱情,还延伸到了亲情、友情,甚至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被书中对于“自由”和“界限”的论述深深吸引。它认为,真正的亲密关系,并非是两个人融为一体,失去自我,而是能够在互相尊重和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建立起深刻的连接。它强调了清晰的界限对于维护关系健康的重要性,就像两棵并肩生长的大树,彼此遮挡阳光,但又各自独立,根深蒂固。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控制”的意义,它不是要去束缚对方,而是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以一种更成熟、更负责任的态度去经营关系。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引导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那种冲动和占有,而是更趋于一种平和、包容和成全。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看”自己。一开始,我以为它主要讲的是如何处理和伴侣之间的关系,但越读下去越发现,它其实是一本关于“自我认知”的书。书中花了很大篇幅去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性格的影响,以及我们在过往的经历中,是如何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和防御机制。我记得有一个地方讲到,我们有时候会在亲密关系中重复一些童年时期的模式,比如,如果小时候长期被批评,长大后在感情中就容易对伴侣的评价过度敏感,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被抛弃。这让我非常有共鸣,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感情里有点“作”,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角落。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你这样做是错的”,而是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我会这样”,并且提供了一些温和的方式,让我去接纳自己那些不完美的过去,以及那些隐藏在潜意识里的创伤。我开始尝试用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对待自己,不再那么苛责,也更愿意去探索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这让我感觉,无论是在哪种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其实是和自己的关系。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真的很特别,不像市面上很多心理学书籍那样,上来就是一堆理论和术语。它更像是一个朋友在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细腻和文学化的方式,来探讨人与人之间最复杂的情感。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背叛”这个话题时,并没有简单地去批判谁对谁错,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叛发生的原因,以及它对双方可能造成的深层影响。它提到,有时候,背叛并非是出于恶意,也可能源于内心的空虚、对关系的逃避,甚至是对自我身份的迷失。这种“同情性”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冷静地去审视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关系中是否也有过一些无意识的伤害行为。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疗愈”的建议,不是强迫你忘记,而是引导你去面对,去接纳,并且从中学习成长。这种方式让我觉得很受用,因为它不像某些“速成”的鸡汤文,而是提供了一个更真实、更人性化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好像在阅读一本关于“人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各种情感的暗流和潜流。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某些观点确实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甚至可以说是小小的“颠覆”。我以前一直认为,在感情里,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只要我足够好,对方就一定会珍惜我。但是,这本书似乎在挑战这种“因果论”。它提到了“吸引力法则”的另一面,也就是说,你有多么渴望被爱,有时候反而会让你显得“没有那么值得被爱”。这种说法一开始让我觉得有点难以接受,因为这似乎是在指责受害者。但是,它后续的解释让我慢慢理解,这并不是在指责,而是在强调“价值感”的来源。书中指出,一个人的价值感不应该完全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而是应该源于自身的内在力量和对自己的肯定。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一旦失去对方,就会感到巨大的失落。它鼓励我们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去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只有当自己变得丰盈,才能够真正地吸引到健康而平等的爱。这种从“向外求”到“向内求”的转变,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