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親密關係的重建(讀美文庫係列)各種愛與背叛以及如何掌控個人情感
定價:32.00元
作者:魏賢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68165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目 錄
章 把握身邊的親密關係鏈
1.什麼是親密關係鏈 / 3
2.怎樣維持親密關係 / 9
3.文化、性格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 17
4.傳統的我們如何主動進化親密關係 / 25
第二章 是什麼淡漠瞭親密關係
1.傢庭親密關係中溝通的重要性 / 33
2.正確的情緒錶達纔能穩固親密關係 / 43
3.彆讓不安與焦慮破壞你的親密關係 / 51
4.依賴型人格讓親密關係感到窒息 / 61
第三章 坦然麵對愛情中的背叛
1.不值得愛的人,請轉身放手 / 71
2.自信的人無懼愛情危機 / 79
作者介紹
魏賢,現居北京,自由作傢,熱愛心理學,善於觀察和思考生活。從事過多種職業,豐富的經曆讓他對人性的認識有獨到的見解,目前已有多部作品
在齣版中。
文摘
序言
坦白說,這本書的某些觀點確實引起瞭我的一些思考,甚至可以說是小小的“顛覆”。我以前一直認為,在感情裏,付齣就一定會有迴報,隻要我足夠好,對方就一定會珍惜我。但是,這本書似乎在挑戰這種“因果論”。它提到瞭“吸引力法則”的另一麵,也就是說,你有多麼渴望被愛,有時候反而會讓你顯得“沒有那麼值得被愛”。這種說法一開始讓我覺得有點難以接受,因為這似乎是在指責受害者。但是,它後續的解釋讓我慢慢理解,這並不是在指責,而是在強調“價值感”的來源。書中指齣,一個人的價值感不應該完全建立在彆人的認可上,而是應該源於自身的內在力量和對自己的肯定。如果一個人總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彆人身上,那麼一旦失去對方,就會感到巨大的失落。它鼓勵我們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去追求自己的事業,去成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人。隻有當自己變得豐盈,纔能夠真正地吸引到健康而平等的愛。這種從“嚮外求”到“嚮內求”的轉變,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評分這本書我最近剛看完,說實話,剛翻開的時候,我的心情挺復雜的。我本來是帶著一種“想要學習如何讓親密關係更穩固”的心態去讀的,因為現實生活中,有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摩擦和不理解。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溫馨的,那種淡淡的顔色和字體,讓人感覺很舒服,也暗示著它可能探討的是內心深處的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尤其被書中對“溝通”的解讀所吸引。它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一些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解析為什麼我們明明是齣於好意,但對方卻會産生誤解。我記得其中一個章節講到,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錶達得很清楚瞭,但實際上,我們使用的語言和對方理解的語言可能存在“頻道不對”的情況。書裏提到瞭一種叫做“積極傾聽”的方法,不是簡單地聽,而是要去理解對方話語背後的情緒和需求,並且用一種非評判性的態度去迴應。這個概念對我來說很有啓發,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和伴侶、傢人溝通時,是不是真的做到瞭這一點。有時候,我們太急於錶達自己的觀點,或者太想“解決問題”,反而忽略瞭對方可能隻是需要被理解和被傾聽。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讓我開始更耐心,也更願意去嘗試理解對方的視角。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教會瞭我如何“看”自己。一開始,我以為它主要講的是如何處理和伴侶之間的關係,但越讀下去越發現,它其實是一本關於“自我認知”的書。書中花瞭很大篇幅去探討原生傢庭對我們性格的影響,以及我們在過往的經曆中,是如何形成瞭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和防禦機製。我記得有一個地方講到,我們有時候會在親密關係中重復一些童年時期的模式,比如,如果小時候長期被批評,長大後在感情中就容易對伴侶的評價過度敏感,甚至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到被拋棄。這讓我非常有共鳴,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在感情裏有點“作”,但又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就像一盞燈,照亮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角落。它沒有直接告訴我“你這樣做是錯的”,而是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我會這樣”,並且提供瞭一些溫和的方式,讓我去接納自己那些不完美的過去,以及那些隱藏在潛意識裏的創傷。我開始嘗試用一種更溫柔的方式對待自己,不再那麼苛責,也更願意去探索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這讓我感覺,無論是在哪種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其實是和自己的關係。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真的很特彆,不像市麵上很多心理學書籍那樣,上來就是一堆理論和術語。它更像是一個朋友在娓娓道來,用一種非常細膩和文學化的方式,來探討人與人之間最復雜的情感。我尤其喜歡它在描述“背叛”這個話題時,並沒有簡單地去批判誰對誰錯,而是深入剖析瞭背叛發生的原因,以及它對雙方可能造成的深層影響。它提到,有時候,背叛並非是齣於惡意,也可能源於內心的空虛、對關係的逃避,甚至是對自我身份的迷失。這種“同情性”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冷靜地去審視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關係中是否也有過一些無意識的傷害行為。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療愈”的建議,不是強迫你忘記,而是引導你去麵對,去接納,並且從中學習成長。這種方式讓我覺得很受用,因為它不像某些“速成”的雞湯文,而是提供瞭一個更真實、更人性化的過程。我感覺自己好像在閱讀一本關於“人性的地圖”,上麵標注著各種情感的暗流和潛流。
評分我之前讀過不少關於人際關係的圖書,但大多數都是講技巧、講方法,感覺讀完之後,我似乎掌握瞭一些“工具”,但內心深處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從一個更宏觀、更哲學的高度去審視“親密關係”。它不僅僅是探討愛情,還延伸到瞭親情、友情,甚至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我被書中對於“自由”和“界限”的論述深深吸引。它認為,真正的親密關係,並非是兩個人融為一體,失去自我,而是能夠在互相尊重和保持獨立性的前提下,建立起深刻的連接。它強調瞭清晰的界限對於維護關係健康的重要性,就像兩棵並肩生長的大樹,彼此遮擋陽光,但又各自獨立,根深蒂固。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控製”的意義,它不是要去束縛對方,而是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而以一種更成熟、更負責任的態度去經營關係。它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提齣瞭一係列深刻的問題,引導讀者自己去尋找答案。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愛”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那種衝動和占有,而是更趨於一種平和、包容和成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