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同义近义反义辨析用法例句典故接龙成语词典(双色缩印本)
作 者:庞晨光著;庞晨光编;晶辰美术绘;梁超校
I S B N :97875176008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字 数:798000
页 数:778
开 本:64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定 价:29.8元
凡例2-3
词目首字音序索引4—18
词目笔画索引19—84
正文1—778
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原则。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主,兼顾其他多套小学语文教材。
具有注音、释义、例句、同义成语、近义成语、反义成语、辨析、用法、典故和成语接龙等10种功能。
收录现代汉语习见常用成语近7000条,释义准确精练,例句简洁贴切。
同义成语、近义成语4500余条,反义成语近3000条,辨析近300组。
用法提示近1000项,指出使用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典故100余个,介绍来源,丰富内涵。
成语接龙450余条,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插图400多幅,形象生动,辅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含义。
《小学生同义近义反义辨析用法例句典故接龙成语词典(新课标教材版双色缩印本)》所收成语条目,紧扣《新课程标准》,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主,兼顾其他多套小学语文教材。收录条目近7000条,以成语为主,辅以少量常见的四字格和熟语。
这本词典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加上双色印刷的清晰度,让人觉得物超所值。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显得很有档次。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视觉上的吸引力非常重要,它能激发孩子主动去翻阅和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像一些老旧的工具书那样,让人望而生畏。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厚实不透墨,即使用荧光笔做了标记,也不会影响到下一页的阅读体验。而且,这种缩印本的设计,在保证内容详尽的同时,又兼顾了便携性,孩子可以轻松地把它放进书包里,随时随地拿出来查阅或者复习。整体而言,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是非常加分的。我特别欣赏他们对于排版布局的考量,重点信息突出,结构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成语学习的孩子,也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这一点,比很多晦涩难懂的传统词典要人性化得多。
评分我给孩子买过不少语文辅助材料,但很多都流于表面,仅仅是把成语简单地罗列出来,配上一个生硬的解释。然而,这本词典在典故和文化背景的挖掘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把典故写成长篇大论,而是用生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成语的来龙去脉,非常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接受能力。孩子在学习“精卫填海”或者“愚公移山”的时候,不再只是记住一个词语的含义,而是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故事的魅力。更别提它还加入了“接龙”这个环节,这简直是天才般的设计!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趣味性巩固,更是一种互动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将知识点与趣味性、互动性完美结合的方式,是真正能够让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
评分作为家长,我最关心的还是内容的实用性和深度。我特地对比了几本市面上主流的同类产品,这本词典在成语的解释上做得尤为到位。它不仅仅是给出一个简单的意思解释,更深入地剖析了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例如,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它没有简单地罗列,而是通过对比分析,清晰地指出了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这对于培养孩子对语言的精确把握能力至关重要。我非常看重它在“用法举例”这一块的丰富程度,提供的例句不仅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本内容,而且很多都带有鲜活的场景感,让孩子能够立刻理解这个成语在真实交流中应该如何运用。这种从“知道”到“会用”的过渡,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它真正实现了工具书的教学功能,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砌。
评分这本词典的“双色缩印本”设计,我必须再次强调其对学习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双色印刷带来的结构层次感非常强。通常,主要的释义和例句会采用一种颜色突出显示,而次要的辨析、典故或是接龙信息则采用另一种颜色区分。这种视觉上的引导,极大地降低了孩子在查阅时信息过载的焦虑感。他们能迅速聚焦到当前需要掌握的核心信息。对于时间宝贵的小学生来说,效率就是一切。他们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分辨哪些是重点,因为印刷的色彩已经帮他们做了初步的筛选。这种排版上的“易读性”,是很多厚重工具书难以企及的优点。它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和愉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而不是单纯的堆砌知识点。
评分从一个注重语文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看,这本词典的“辨析”功能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很多老师都头疼于孩子在写作中对近义词、反义词的滥用或混淆。这本词典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它没有回避那些容易产生歧义的成语组合,而是集中火力进行细致的辨析。例如,对于“爱不释手”和“爱惜”这类词汇,它会清晰地指出两者在情感强度和使用对象上的差异。这种深入的语言辨析能力,是培养孩子未来高级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它提供的不是死板的规则,而是一种“语感”的培养。通过反复对比和学习这些细微之处,孩子会逐渐建立起一种对语言准确性的敏感度,这比单纯背诵成语本身要重要得多。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深厚的语文功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