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重塑身体 重塑生活
定价:58.00元
作者:人马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115848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千万受众亲身实践,万人成功案例之精粹!健身大V?人鱼线VS马甲线3年内容精编,迟来的科普教育,海量干货浓缩!健身常青树杨新民、中国首位世界健美冠军钱吉成等众多大咖合力推荐。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是我们天天坚持!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人马君从日常粉丝互动*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中,选取近百条健身爱好者在健身的概念、方法、计划、饮食等方面*为苦恼的问题在书中进行详细解答。本书由知名的健身垂直领域自媒体——人鱼线VS马甲线专家团撰写,采取其他同类书中从未有过的Q&A;(问与答)形式进行内容编排,是一本健身者必不可少的进阶宝书!
目录
序 重塑身体、重塑生活——希望帮助更多中国人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章减重≠
你真的“胖”吗? / 002
怎样正确地判定自己是否需要? / 003
减重轻了 5 公斤但看上去还是不瘦? / 006
运动后体重不降,反而越减越重? / 007
想要,做有氧运动就够了? / 009
如何改善“易胖体质”? / 010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难保持好身材? / 014
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 / 015
冬天减不下肥,反而比夏天容易胖? / 018
瘦子为什么也要进行健身? / 020
如何避免减重成功后的反弹? / 022
第二章
有氧
,怎么锻炼有效? / 026
多运动,就可以了吗? / 027
什么是 HIIT ?如何进行训练? / 030
Tabata 又是什么?它和 HIIT 有什么区别? / 038
如何简单判断跑步过程中是否处于佳心率? / 038
跑步会消耗肌肉吗? / 039
跑步会不会粗腿? / 041
流的汗越多,效果越好? / 042
是晨跑比较好还是夜跑比较好? / 044
运动时感到身体左侧或右侧的下腹部一阵阵的钻心疼痛是怎么回事? / 045
游泳可以替代跑步吗? / 049
骑自行车也可以么? / 050
有氧运动时如何佩戴眼镜? / 052
感冒了,还能坚持去健身吗? / 053
在生理期能否运动? / 054
怀孕期间也可以做运动吗? / 055
体重较重,期做什么有氧运动好? / 058
女生如何正确地选择运动内衣? / 059
久不运动的肌肉会重新变成脂肪吗? / 065
第三章
无氧增肌
女性为什么要进行力量训练?不会变成金刚芭比吗? / 068
为什么仅锻炼一阵就感觉肌肉变大了? / 070
想要增肌,是做无氧运动,还是做力量训练? / 070
进行力量训练时,如何正确地呼吸? / 071
尝试不断更换不同的训练项目,健身效果会更好吗? / 072
深蹲会伤膝盖,是无法避免的吗? / 073
力量训练时的组间休息多久才合适? / 078
做力量训练,后几个动作做不动了怎么办? / 079
制定训练计划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 / 079
为什么肌肉停止生长、不再变大了? / 083
如何破解增肌的平台期? / 085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训练过量了? / 087
训练后肌肉不酸,是不是没有练到位呢? / 089
晚上训练结束后睡不着怎么办? / 089
为什么同一只脚总是习惯性崴脚,总是受伤? / 090
第四章
抗阻塑形 雕琢体态
肚子松垮、凸出,做什么动作好呢? / 094
练腹肌、练马甲线,就需要做仰卧起坐吗? / 095
为什么做腹肌训练时,脖子、颈椎会疼? / 098
为什么做平板支撑的时候手臂酸痛,腹肌反而没什么感觉? / 101
核心收紧,怎样才是到位了? / 103
屁股侧面有两个窝,是怎么回事呢? / 105
肥胖纹在瘦了之后能恢复吗? / 107
女性如何通过锻炼丰胸? / 109
女性如何改善副乳? / 114
骨盆前倾有什么危害?如何改善呢? / 117
的“八块腹肌”,为什么我少两块? / 123
游泳比跑步更能造就好身材吗? / 124
腿粗该怎么办? / 125
看起来身上有肌肉,为什么肌肉力量却不大呢? / 128
第五章
三分练、七分吃——饮食的重要性
怎样吃有助于增肌? / 136
为什么、增肌要禁酒? / 138
吃得健康,就可以变瘦吗? / 141
吃水果可以吗? / 143
期间是不是不可以摄入油脂呢? / 145
吃得多但是却饿得快,怎么办? / 148
先吃饭还是先运动? / 150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很想吃垃圾食品? / 151
月经不调是吃得不对吗? / 153
如何在校内、单位食堂坚持饮食? / 156
为什么要吃低 GI 食物? / 158
原来这些隐性含糖的食物,才是你始终瘦不下来的罪魁祸首! / 162
时期如何在外就餐? / 165
期真的可以有“欺日”么? / 166
第六章
增肌、计划
如何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 / 170
如何安排健身顺序? / 172
如何考量健身效果? / 174
男性 6 周初级训练计划及饮食计划 / 177
女性 6 周初级训练计划及饮食计划 / 186
6 周训练计划动作示范图 / 189
作者介绍
人马君,是微博、微信健身内容大号“人鱼线VS马甲线”的创作者,崇尚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2014年至今,人马君已经服务3万余名客户,成功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塑造身材,领略运动魅力,步入健康生活大门。人马君希望可以通过本书,帮助更多的人“重塑身体重塑生活”。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铿锵有力,却又充满人文关怀”。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科学报告的腔调,相反,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个体差异的尊重。我是一个对运动有抵触情绪的人,总觉得运动是痛苦的代名词,但这本书巧妙地将“身体活动”重新定义为一种“自我对话”的方式。书中关于“呼吸的艺术”那一章,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从来没想过,呼吸居然可以如此深刻地影响我的焦虑水平和专注力。作者用近乎诗意的笔触,引导我们去感受每一次吸气和呼气的细微变化,这让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深度的冥想。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工具性学习”的方法,比如如何科学地记录自己的身体反馈,而不是盲目地追随别人的训练计划。这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我开始留意我的身体在不同天气、不同情绪下的反应,这本书给了我一把理解自身这台精妙机器的钥匙。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健康,是个性化的、动态的、需要持续学习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值得称赞。虽然内容深刻,但整体的视觉体验非常友好,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将复杂的动作分解得极其直观。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于“恢复与睡眠”部分的阐述,这部分内容深入且实用,远远超过了普通健康读物停留在“早睡早起”的肤浅层面。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睡眠阶段的功能,并提供了针对性地优化睡眠环境和睡前习惯的建议。我尝试了书中推荐的一个“睡前能量释放”的小练习,坚持了不到两周,我发现我入睡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早晨醒来时的那种“大脑像被水洗过一样清醒”的感觉又回来了,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告诉你,身体、饮食、运动、情绪、环境,乃至你的工作方式,都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它不是简单地给你一个食谱或一份训练计划,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考框架。读完后,我不再是机械地执行任务,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去体验和评估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这是一种从“被动服从”到“主动掌控”的巨大转变,让我对未来自己的健康管理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淡雅的色彩搭配让人心生宁静,封面上那句“重塑身体,重塑生活”的标语,直击人心。我是一个长期受困于亚健康状态的上班族,久坐不动,肩颈僵硬,晚上更是辗转反侧。刚开始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带着一丝怀疑,毕竟市面上关于“健康生活”的书籍多如牛毛,真正能带来改变的寥寥无几。然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出乎意料的平易近人,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复杂的生理机制讲解得清晰明了。特别是关于“身体姿态对情绪的影响”那一章节,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新颖,让我猛然间意识到,原来我常年耷拉着的肩膀,不仅仅是累,更是在无形中“压制”了自己的活力。我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虽然只是每天午休时抽出十分钟,但那种身体逐渐舒展开来的感觉,真是久违的放松。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微习惯”养成法,它不是要求你一下子变成健身达人,而是循序渐进地渗透到日常的点滴之中,这种温和的推动力,比那些激进的口号更适合我这样“半途而废”的实践者。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朋友,耐心地在你耳边低语,告诉你如何温柔地对待你那颗疲惫的“零件”。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人”这个复杂的系统有着近乎哲学的洞察力。它探讨的不仅仅是肌肉骨骼的力学结构,更深入到我们日常决策、饮食习惯背后的心理驱动力。比如,书中有一段论述,将“拖延”与身体的“能量囤积模式”联系起来,这种跨学科的视角非常震撼。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拖延症是意志力薄弱,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很多时候,身体在发出“保护性”的信号,它在抗拒那些它认为不合理的、消耗过度的要求。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扎实,引用了大量的实例和研究成果,但叙述的节奏把握得极好,从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我尤其欣赏它对“环境重塑”的强调。作者认为,比起对抗人性的弱点,不如设计一个让自己更容易做出健康选择的环境。这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比如我开始清理办公桌上那些高糖零食,转而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放上坚果和水果。这种“防患于未然”的策略,比事后诸葛亮式的自我谴责有效得多。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指南,不如说是一份精细的“系统优化手册”,它教会我如何从底层逻辑上优化我的生活操作系统。
评分我必须承认,市面上大多数健康书籍,要么就是推崇某种单一的极端理念,要么就是把“自律”塑造成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然而,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点,恰恰在于它对“不完美”的接纳。作者坦诚地讨论了生活中的各种干扰因素——社交、工作压力、突发事件——并提供了在这些“非理想状态”下依然能够维持基本健康轨道的策略。这让我感到非常真实和贴心。例如,书中专门辟出了一块篇幅讨论如何在出差或外食频繁时,依然能做出相对健康的选择,这对于经常奔波的商务人士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喜欢它反复强调的“弹性原则”,即不必因为一次失误就全盘放弃。我曾经因为一天没按计划锻炼就沮丧不已,但这本书告诉我的却是,一次偏离不代表失败,重要的是快速回到正轨。这种宽松但有原则的指导思想,极大地降低了我对健康实践的心理门槛。它让我感觉,重塑生活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场可以随时调整航向的温柔航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