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电检测技术(第3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
定价:38.00元
作者:张志伟,曾光宇,张存林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2119598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张志伟、曾光宇、张存林主编的这本《光电检测技术(第3版)》介绍了光电检测系统的构成和应用基础知识。重点叙述了光电检测过程中常用的光源、各种性能的探测器和光外差检测技术,并对目前光电子学的前沿内容THz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本书内容全面,叙述简明扼要,既重视理论性,也讲究实用性。可供信息工程类等相关专业的理工科本科生、研究生作教材选用,也可作为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章 光电检测应用中的基础知识
1.1 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本概念
1.1.1 辐射度学基本物理量
1.1.2 光度学基本物理量
1.1.3 其他基本概念
1.2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1 固体的能带结构
1.2.2 热平衡下的载流子浓度
1.2.3 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载流子
1.2.4 载流子的扩散与漂移
1.3 基本定律
1.3.1 黑体辐射定律
1.3.2 光电效应
1.4 光电探测器的噪声和特性参数
1.4.1 光电探测器中的噪声
1.4.2 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参数
1.4.3 光电探测器的合理选择
练习题
第2章 光电检测中的常用光源
2.1 光源的特性参数
2.1.1 辐射效率和发光效率
2.1.2 光谱功率分布
2.1.3 空间光强分布
2.1.4 光源的颜色
2.1.5 光源的色温
2.2 热辐射源
2.2.1 太阳
2.2.2 黑体模拟器
2.2.3 白炽灯
2.3 气体放电光源
2.3.1 脉冲灯
2.3.2 原子光谱灯
2.3.3 汞灯
2.4 固体发光光源
2.4.1 场致发光光源
2.4.2 其他平板显示器件
2.4.3 结型发光光源——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
2.5 激光器
2.5.1 激光原理
2.5.2 激光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5.3 激光器的类型
2.5.4 激光的特性
练习题
第3章 结型光电器件
3.1 结型光电器件工作原理
3.1.1 热平衡状态下的PN结
3.1.2 光照下的PN结
3.2 硅光电池
3.2.1 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2.2 硅光电池的特性参数
3.3 硅光电二极管和硅光电三极管
3.3.1 硅光电二极管
3.3.2 硅光电三极管
3.3.3 硅光电三极管与硅光电二极管特性比较
3.4 结型光电器件的放大电路
3.4.1 结型光电器件与放大三极管的连接
3.4.2 光电器件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连接
3.5 特殊结型光电二极管
3.5.1 象限探测器
3.5.2 PIN型光电二极管
3.5.3 雪崩光电二极管
3.5.4 紫外光电二极管
3.5.5 卜导体色敏器件
3.6 结型光电器件的应用实例——光电耦合器件
3.6.1 光电耦合器件的分类、结构和用途
3.6.2 光电耦合器件的基本电路
练习题
……
第4章 光电导器件
第5章 真空光电器件
第6章 真空成像器件
第7章 固体成像器件
第8章 红外辐射与红外探测器
第9章 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
0章 太赫兹波的产生与检测
1章 光外差检测技术
2章 光电探测器实验
附录A 实验1装置中器件说明
附录B CS-1022型示波器测量上升响应时间的方法介绍
附录C 彩色线阵CCD图像传感器TCD 2252D简介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勾起了我对光学和电子工程交织领域的好奇心。我记得在一次参观科研机构时,看到许多精密的光电检测设备,它们是如何精准捕捉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数据的过程,令我印象深刻。这本《光电检测技术(第3版)》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指南,能够带领我逐步理解这些复杂的技术。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光电探测器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以及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该如何选择。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信号处理的部分充满期待,如何从原始的光信号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如何抑制各种干扰,这些都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图示和原理分析,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逐步建立起对光电检测技术的整体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让我联想到我大学时期的学习经历。那时候,一本好的教材往往能成为我们探索未知领域的灯塔。虽然我可能已经不直接参与光电检测的第一线工作,但偶尔还是会遇到需要与光电相关的同事或部门沟通协作的情况。这时候,如果我能对光电检测技术有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认识,沟通起来就会顺畅很多,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作和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但又不失严谨的方式,阐述光电检测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我尤其期待书中在“光电传感器的选择与设计”、“光信号的处理与转换”等章节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我迅速掌握核心概念,并且能够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动态。也许,这本书还能帮助我回顾和温习一些被遗忘的知识点,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评分作为一个对前沿科技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光电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感到着迷。从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到高端的科学仪器,再到各种安防监控系统,光电检测无处不在。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且权威,尤其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的标识,让我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初步的信心。我并非科班出身,但我非常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光电检测的奥秘,介绍那些构成我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我尤其想了解光电检测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应用,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看看光电技术是如何赋能这些领域的。
评分我对这本《光电检测技术(第3版)》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其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中的定位。这个系列向来以内容严谨、体系完整、贴近教学需求而著称。虽然我并非直接的学生,但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领域的从业者,深知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这本书作为第三版,相信它在内容更新和理论阐述上必然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涵盖当前光电检测技术领域最新的发展和突破。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新型光电器件的介绍,以及在精密测量、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前沿应用场景下的技术实现。我对书中关于噪声抑制和信号完整性的章节非常感兴趣,这在实际的光电系统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往往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上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理论推导和丰富的工程实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技术难题,并从中汲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灵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朴实,采用了经典的教材风格,主色调是沉静的蓝色,点缀着一些光电相关的图案。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很好,有一定的厚度,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时光。翻开目录,看到“半导体光电器件”、“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与放大电路”等章节,瞬间就勾起了我对本科时期学习光电技术的回忆。虽然我目前的工作领域已经不再直接接触光电检测,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新燃起了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我记得当时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很多理论概念理解得还不够深入,一些实验也因为条件限制未能完全掌握。这本书的出版,意味着它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它来梳理和加深我对光电检测技术各个方面的理解,尤其是那些在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应用方面。我打算用一个周末的时间,仔细地阅读其中的几个章节,尝试重新理解一些关键的公式和原理,看看能否找到一些新的视角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