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5版 | |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主编:王力 |
| 出版时间:2016年4月第5版 | 印刷时间: 2016年7月北京第122次印刷 (以实物为准) |
| 定价:39.90元 | 开本:32 |
ISBN:9787100119160 | 页数: 598 |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我最欣赏的还是它在例证方面的丰富性和典型性。一本好的字典,绝不能只有干巴巴的解释,生动的例句才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选取的例句大多直接来源于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等经典文本的节选片段,这些例子不仅权威,而且往往能很好地展现出该古词在特定语境下的确切含义和用法。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它会配上不同的搭配方式,让学习者能迅速掌握其“活性”。比如对于某个表示“看”的动词,它不仅给出了本义,还会列出如“观”、“察”、“睹”等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差异,这种对比式的学习方法,对于提升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
评分作为一本面向中学生,同时兼顾高考和语文中考需求的工具书,它的收词标准拿捏得非常精准到位。我特意对比了其他几本号称“常用”的字典,发现这本在“常用”的界定上更加贴合目前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趋势。它没有陷入追求大而全的误区,反而聚焦于那些在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中反复出现,但学生又最容易混淆或误解的核心词汇。每一个释义都力求简明扼要,但又不失准确性,尤其是在解释那些多义词时,它会根据词义在不同历史阶段或不同语境下的变化进行清晰的标注,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避免了学生在理解文意时产生偏差。可以说,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在引导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可靠的古代汉语认知框架,这对于打牢文言文基础至关重要。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知识渊博的私人教师。我注意到它在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字词解释上,采取了相对稳妥的、符合主流学术界认可的解释,这保证了学生在考试中不会因为采信了过于偏僻或存疑的解释而失分。这种对“标准性”的坚守,是商务印书馆多年来积累的学术信誉的体现。它不是那种追求“新奇特”的时尚字典,而是一本能经受住时间考验、值得信赖的案头常备书。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扎实地掌握古代汉语基础,并以此为跳板攻克文言文难关的师生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它为我们提供了通往古人思想世界的可靠钥匙。
评分从学习效果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符合认知规律,它似乎考虑到了初学者从零散认知到系统掌握的整个心路历程。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除了传统的部首查字法外,对于中学生常用的偏旁部首和笔画数也有明确的指引。更重要的是,在同一个词条下,它对“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处理相当到位。很多古文中的陷阱点,比如同一个字在古代和现代意义完全不同,它会用特别的符号或加粗的字体进行强调,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这对于那些靠死记硬背而不得要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剂强效的“清醒剂”。这种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编排,让查阅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机械重复,而更像是一次有针对性的知识点巩固。
评分这本字典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商务印书馆的出品果然名不虚传,纸张的质感厚实而细腻,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不像现在很多字典那样轻飘飘的,让人感觉不够耐用。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露着一种学术的严谨性,字体排版也极为考究,即便是日常翻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页边的切口处理得非常平整光滑,即便是新书也没有那种刺鼻的油墨味,这点对于长期阅读者来说太重要了。装订上也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即便是查找大篇幅的例句时,也不需要费力地去按住书页,这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让人在学习的苦闷中也能享受到一丝阅读的愉悦。对于一个注重工具书使用体验的人来说,这本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建立了一种极高的初始好感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