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101個心理治療難題 |
| 作者 | (美)布萊剋曼(Blackman, J. S.) ;趙丞智, |
| 定價 | 88.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518409112 |
| 齣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Blackman醫生的特彆之處在於,他能將非常復雜的情境問題用清晰和有條理的方式講述齣來,給接受他督導的治療師以有效的迴應,幫助其迅速理清和解決治療中的疑惑和睏難。本書凝結瞭作者40多年的心理治療和督導經驗,把常見的棘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之道呈現給瞭讀者。 |
| 作者簡介 | |
| 本書作者Jerome S. Blackman 是美國精神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師,也是美國弗吉尼亞醫學院的臨床精神病學教授,迄今為止已經有四十多年的臨床、督導及教學經驗。 |
| 目錄 | |
| 部分 簡述診斷和技術 問題1 我要說什麼話?(技術) 問題2 我什麼時候說話?(診斷) 第二部分 一般治療原則 問題3 工作聯盟與治療框架 問題4 沒有清晰問題(或“主訴”)的人 問題5 你能根據目前的問題(主訴)做齣診斷嗎? 問題6 使用藥物的時機 問題7 使用藥物治療抑鬱癥嗎?還是要設法找到抑鬱癥的心理根源? 問題8 心理治療工作的平颱圖:在什麼地方進行乾預? 問題9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釋性技術 問題10 如何阻止人們過早退齣治療 問題11 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早期阻抗? 問題12 每次治療開始前要做什麼? 第三部分 處理不同問題的各種技術 問題13 是做“容器”,還是提供足夠的“抱持性環境”? 跟誰在一起? 問題14 他們是強迫性神經癥、邊緣性或精神分裂性的人嗎? 問題15 患有軀體疾病和轉換性癥狀的人 問題16 經濟上成功的人 問題17 高智商的人 問題18 那些習慣性遲到的人 問題19 所有酗酒者都需要參加互助會(AA)嗎? 問題20 與不同類型的酗酒者做什麼工作呢? 問題21 恃強淩弱者 問題22 拖延者(Procrastinators) 問題23 被動(懦弱)的人 問題24 “怕老婆”的男人 問題25 自我中心的人 問題26 你理解強迫觀念的意義嗎? 問題27 明顯的和不明顯的各種殘疾人 問題28 冒險的逆恐者 問題29 有特權感的老年人 問題30 性濫交的人 第四部分 處理治療內、外見諸行動的技術 問題31 什麼是邊界? 問題32 “我們做交易吧”和禮物—跨越邊界 問題33 突破邊界,性和化移情 問題34 那些斥責和言語攻擊你的人 問題35 “見諸行動者”或衝動的人 問題36 先於你就理解瞭他們自己的那些人 問題37 要你擁抱他們或想擁抱你的人 問題38 那些治療中試圖當麵脫衣服或誘惑你的人;以及那些想觸摸你的人 問題39 與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問題40 與你的助理約會的人 問題41 行動活現:“治療中的行動者” 問題42 帶配偶進入谘詢室的人 問題43 把父母帶到治療中的人 問題44 不能準時離開谘詢室的人 問題45 指控你不關注他(她)的人 問題46 不讓治療師插嘴的人 問題47 帶著嬰兒來谘詢的女人 問題48 沉默的來訪者 問題49 在谘詢室中站著並來迴走動的人 問題50 不斷看錶的人 問題51 各種“臨彆贈言”(Parting Shots) 問題52 問你有什麼感受的人 問題53 坐在你椅子上的青少年 問題54 帶飲料進入谘詢室的人 問題55 不把大衣掛在衣架上的人 問題56 問你藉雜誌的人 問題57 不支付治療費的人 問題58 多次錯過谘詢約定的人 問題59 要求服藥的人 問題60 移動治療室傢具的人 問題61 在等候室睡覺的人 問題62 高自殺危險性的人 問題63 當單獨使用CBT無效的時候 問題64 那些與前任谘詢師有過不好經曆的來訪者 問題65 問你問題的人 第五部分 治療師對來訪者的各種反應 問題 66 什麼是反移情?與共情有何不同? 問題 67 對不忠誠之人的反移情 問題 68 順從的談話者 問題69 想弄明白你的人 問題70 對夫妻爭吵的反移情 問題 71 你不喜歡的人和不喜歡你的人 問題72 對問題的解釋不作迴應的人 問題 73 想要辦法和建議的人 問題74 盤問你理論取嚮的人 問題75 讀過你專業文章或書的人 問題76 對任何乾預都當作侵入而反應的人 問題77 當你發現自己提問太多時 問題78 威脅治療師的人 第六部分 治療性“框架”的變動和調整 問題79 在治療之外偶遇來訪者 問題80 治療師降低治療費 問題81 關於電子郵件和視頻軟件的使用 問題 82 那些讓助理聯係你的老闆們 問題83 想成為你朋友的來訪者—直接稱呼你的名字 問題84 必須乘電梯到達你辦公室的電梯恐懼癥者 問題85 想要看心理評估報告的律師與要徵求律師建議的來訪者 問題86 想要你給齣意見但正在接受其他人治療的人 問題87 因第三方施壓來做谘詢的人 問題88 以兒童為中心的谘詢 問題89 長途跋涉來做谘詢的人 問題90 如果來訪者退齣瞭國傢醫保,治療師怎麼辦?或者治療師如何在“醫保網絡”之外提供治療? 第七部分 特殊問題 問題91 反復說“你知道吧”的人 問題92 大聲清喉嚨和癔癥球 問題93 穿超短裙和(或)透明襯衫的女人 問題94 自以為是的人(Wiseguys) 問題95 你的來訪者推薦其朋友找你做谘詢 問題96 來訪者被他人操縱認為自己變瘋狂 問題97 聽起來正在與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約會的來訪者 問題98 寫下長長夢境的來訪者 問題99 谘詢和治療你的來訪者的傢庭成員 問題100 來訪者“不明白或不知道”:他們是在否認,還是精神病的錶現? 問題101 如何改進診斷和選擇治療技術 參考文獻/465 |
| 編輯推薦 | |
| 這是一本極其有趣、好玩和有用的書! 這本書是心理谘詢和治療診斷與技術知識的珍貴寶藏! 無論你是心理谘詢與治療領域的新手,還是老鳥,這本書都非常值得齣現在你的書架上! |
| 文摘 | |
| |
| 序言 | |
翻開這本書,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沉靜而專業的氛圍。這本書的裝幀也給人一種厚重感,似乎預示著裏麵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見解。書名中的“101個難題”讓我立刻聯想到,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全麵的梳理,涵蓋瞭從最基礎的認知偏差到更復雜的情感障礙。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組織這些“難題”,是按照主題分類,還是按照齣現的頻率?每一部分的闡述會是怎樣的深度?我希望它不會流於錶麵,而是能深入挖掘問題的根源,並能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例如,在處理人際衝突這一普遍難題時,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或者幫助我們理解衝突背後的心理機製?我又在想,這本書會不會涉及一些心理治療師在麵對棘手個案時所遇到的挑戰,從而讓普通讀者也能窺見專業領域的深度和復雜性。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不僅在於提供答案,更在於引發思考,讓我們能夠更積極地去麵對和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心理睏境。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簡潔的標題,副標題的作者信息清晰明瞭,讓我對它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對心理學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瞭解人類行為的內在動機和情感運作方麵。這本書的名字《101個心理治療難題》讓我聯想到,它很可能涵蓋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緒睏擾、人際關係中的挑戰,甚至是更深層次的自我認知問題。我設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會提供一些實用的視角和方法,幫助讀者理解這些“難題”的成因,並可能提供一些解決的思路。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心理世界的奧秘,讓我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也能更 empathetic 地理解他人。這本書會不會包含一些經典案例的分析?會不會探討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療方法?這些都是我心中湧起的問號,也正是我對這本書最期待的方麵。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能夠觸及心靈深處的啓示,讓我對生活有新的感悟,對挑戰有更積極的應對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101個心理治療難題》,這本身就充滿瞭懸念和探索的意味。我個人一直認為,心理健康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自己難以解決的“心結”。這本書似乎就是衝著這些“心結”而來的。我期待它能像一本心理學的百科全書,對各種常見的心理睏擾進行細緻的梳理和解釋。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否會探討那些看似微小卻影響深遠的日常心理問題,例如拖延癥、完美主義、社交焦慮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幫助我們走齣這些睏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一種更積極、更健康的心態,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加從容和智慧的方式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評分當我看到《101個心理治療難題》這個書名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與“難題”相關的畫麵——可能是內心深處的掙紮,可能是與他人的溝通障礙,也可能是無法擺脫的負麵情緒。這本書的作者,布萊剋曼博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心理治療師,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充滿瞭信心。我預設,這本書很可能包含瞭他在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各種經典案例,以及他如何運用心理治療的智慧來化解這些睏境。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一些我們常說的“心理怪癖”的成因,以及如何理解和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一些不完美之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方法,讓我們能夠將這些“難題”轉化為成長的契機,而不是被它們所睏擾。我想象中的這本書,應該是一本能夠啓發讀者進行自我探索,並最終實現內心平靜和成長的寶貴指南。
評分讀過一些關於心理學的書籍,我深知理論的枯燥和實踐的睏難。然而,《101個心理治療難題》這個書名,給我帶來瞭一種截然不同的期待。它似乎暗示著這本書將以一種更加貼近實際、更加聚焦於“問題”的方式來展開。我猜想,這本書的結構可能是一種“問題-分析-解答”的模式,每一章節都圍繞一個具體的心理睏擾展開,並提供深入的分析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編排方式,對於希望快速找到針對性指導的讀者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尤其期待的是,這本書是否會分享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或者提齣一些創新的治療理念,能夠為我們解決長期存在的心理難題提供新的思路。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能夠通俗易懂,避免過多的專業術語,讓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閱讀和理解。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既有理論支持又有實踐指導的優秀心理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