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林海峰对局集
定价:36.00元
作者:赵余宏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07054993
字数:
页码:44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林海峰行棋厚实,韧性极强,棋界对他坚毅、忍耐和奋力向上的精神推崇备至,称誉他为“二枚腰”、“长距离竞技的王者”。
n 林海峰以他的杰出棋艺和为人在海外为中国人树立了良好形象。他不仅用围棋装点自己生命中耀眼的光彩,更开创了棋坛万千气象。
n 《林海峰对局集》详细记录了林海峰九段从1965年获得个冠军头衔至1998年间所获得35个冠军头衔的126局对局谱,堪称林海峰头衔全集。
目录
第4期旧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坂田荣男九段(4:2)
n第3期专业十杰战决赛三番棋
n——对高川格九段(2:0)
n第5期旧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坂田荣男九段(4:1)
n第6期旧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坂田荣男九段(4:1)
n第23期本因坊战决赛七番棋
n——对坂田荣男九段(4:3)
n第24期本因坊战决赛七番棋
n——对加藤正夫五段(4:2)
n第8期旧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高川格九段(4:2)
n7期NHK杯战决赛
n——对坂田荣男九段(1:0)
n第25期本因坊战决赛七番棋
n——对坂田荣九段(4:0)
n0期旧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藤泽秀行九段(4:2)
n1期旧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藤泽秀行九段(4:2)
n0期专业十杰战决赛五番棋
n——对桥本宇太郎九段(3:1)
n2期旧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石田芳夫九段(4:3)
n第21期王座战决赛三番棋
n——对坂田荣男九段(2:1)
n第21期NHK杯战决赛
n——对加藤正夫八段(1:0)
n1期专业十杰战决赛五番棋
n——对武宫正树七段(3:0)
n3期十段战决赛五番棋
n——对桥本昌二九段(3:0)
n第8期快棋选手权战决赛
n——对坂田荣男九段(1:0)
n第2期名人战决赛七番棋
n——对大竹英雄九段(4:0)
n第25期NHK杯战决赛
n——对大平修三九段(1:0)
n期鹤圣战决赛
n——对岛村俊广九段(1:0)
n第38期本因坊战决赛七番棋
n——对赵治勋九段(4:3)
n第39期本因坊战决赛七番棋
n——对淡路修三九段(4:1)
n7期快棋选手权战决赛三番棋
n——对加藤正夫九段(2:0)
n第20期快棋选手权战决赛
n——石田芳夫九段(1:0)
n5期天元战决赛五番棋
n——对赵治勋九段(3:2)
n第9期NEC杯战决赛
n——对王立诚九段(1:0)
n第3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决赛
n——对聂卫平九段(1:0)
n6期天元战决赛五番棋
n——对小林光一九段(3:1)
n7期天元战决赛五番棋
n——对加藤正夫九段(3:1)
n4期鹤圣战决赛
n——对大竹英雄九段(1:0)
n8期天元战决赛五番棋
n——对山城宏九段(3:1)
n9期天元战决赛五番棋
n——对片冈聪九段(3:1)
n9期碁圣战决赛五番棋
n——对小林光一九段(3:1)
n第20期鹤圣战决赛
n——对加藤正夫九段(1:0)
n林海峰年谱
n林海峰头衔一览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那种传统棋谱的刻板和枯燥,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你身边,缓缓道出了每一盘棋背后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对于棋局的转折点,总能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精准的描绘,仿佛能让人“看”到棋手当时纠结的内心和临场的决断。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围棋高深理论的门槛,让那些原本望而生畏的复杂变化,变得鲜活而易于接受。更妙的是,作者对于胜负的探讨,也并非停留在简单的“赢了就是好,输了就是差”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心态、策略布局以及临场应变等多个维度,让人在学习棋艺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启示。读起来一点也不累,反而让人沉浸其中,仿佛身临其实,与棋手同甘共苦。
评分从一个资深棋迷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收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仅记录了一段特定时期内的顶尖对局,更像是为后人留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那些对局所处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棋风主流以及棋手们的个人特色,都得到了细致的梳理和描摹。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仿佛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又重新呈现在眼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选择标准非常严苛,所收录的每一盘棋都堪称是那个阶段的“教科书式”范例,没有一局是凑数的。这种对品质的坚持,使得它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会因为新理论的出现而迅速贬值,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沉淀,价值愈发凸显。对于真正热爱围棋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案头必备的镇山之宝。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技术层面的深度挖掘。很多围棋书籍往往只是简单地列出变化图,缺乏对“为什么”的深入解释。然而,这本集子在关键的攻防转换处,都配上了详尽的深度分析,不仅指出了最佳应手,更阐述了其他可选方案的利弊权衡。对于那些热衷于研究AI时代后围棋新理念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视角,因为它似乎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思路复盘了几局,发现自己过去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势确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拓宽。特别是对于中盘的缠斗处理,书中提出的几种“非常规”手段,确实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这对于提升实战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这种兼顾深度与广度的分析框架,是其区别于市面上多数同类著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配上清晰锐利的黑色印刷,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封面设计上,虽然没有花哨的图案,但那种简洁中透露出的专业感,一下子就能抓住目标读者的眼球。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做得非常用心,棋谱的展示既清晰又不失美观,注释和解说部分更是详略得当,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跟上思路,而对于资深爱好者来说,其中的细节推敲空间也足够大。整体来看,这不仅仅是一本棋谱集,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看得出出版社在出版这套书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从选材到最终呈现的成品,都散发着一种对围棋文化深深的敬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愉悦的体验,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地摩挲把玩。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围棋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精神上的对话和洗礼。作者对胜利的理解,对挫折的接纳,以及对棋局艺术性的追求,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书中那些关于“大局观”和“气势”的论述,往往点到为止,却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它教会我,围棋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直观体验——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中追求无限的可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捧起这本书,就像是给自己按下了一个暂停键,沉浸在一个纯粹而理性的世界里。每一次合上书页,都感觉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平和而专注。这种由内而外的积极影响,才是这本棋谱集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是任何冰冷的公式和计算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