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极真谛
定价:21.00元
作者:龚建新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00942528
字数:
页码:29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一本《名家讲堂》的集结,虽然书名为《太极真谛》,但是,所讨论的内容有一些已经超出太极拳的范畴,探讨的是更为广泛的武术文化、理论和养生等方面的问题。“名家讲堂”这个栏目,不仅邀请了太极拳名家进行讲座,还邀请了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等名家,阐述他们对这些武术问题的观点和认识。武术虽然内外有别,但是,从高层次上来说,武术又是内外一家。作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听听其他拳种门派名家的见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拓展思路,也许更有利于太极拳理论和技艺的提高。因此,考虑再三,还是把这些其他武术拳种门派老师的论述收录进来,以飨读者。
目录
讲 太极拳的放松问题
第二讲 太极拳和武术的内功问题
第三讲 太极拳的意念问题
第四讲 太极拳的双重问题
第五讲 练习太极拳如何防止膝关节损伤
第六讲 太极拳的“懂劲”问题
第七讲 武术和太极拳的呼吸问题
第八讲 太极拳的推手问题
第九讲 太极拳和武术的练习与养生问题
第十讲 太极拳的身法问题
第十一讲 武术和太极拳的桩功问题
第十二讲 太极十三势与八卦五行的关系
第十三讲 如何理解“舍己从人”与“舍近求远”
第十四讲 如何理解“四两拨千斤”
第十五讲 如何理解“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第十六讲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中定”
第十七讲 “粘连黏随”的意义与作用
第十八讲 如何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第十九讲 太极拳的科学健身问题
第二十讲 太极拳和武术的步法训练
第二十一讲 如何练就武术的内劲
第二十二讲 武术和太极拳的套路与实战
第二十三讲 何为“神明”
第二十四讲 丹田在太极拳和传统武术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五讲 “引化拿发”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十六讲 如何理解“脚下生根”
第二十七讲 如何理解太极拳“退易进难”
第二十八讲 何为太极拳
第二十九讲 武术有无内外家之分
第三十讲 如何做到文武双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匠心独运。我通常对结构严谨的学术著作比较头疼,总觉得它们像一本厚重的教科书,让人望而生畏。然而,【XH】太极真谛却巧妙地将理论的宏大叙事与具体的功法细节穿插融合。它不像传统的武术书籍那样,前面十章讲理论,后面三十章讲招式,读起来非常割裂。在这里,每一个章节的收尾,都会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部分的实践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我注意到,作者在论述到“圆活”这个概念时,马上就紧接着探讨了如何通过特定的桩功来培养身体的圆形结构,这种知行合一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沉浸感和学习的效率。读完一章,我立刻就能在身心上感受到理论的投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的象牙塔中。这种无缝衔接的设计,体现了作者对太极修炼整体性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XH】太极真谛,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太极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不外乎是一些僵硬的招式分解,配上晦涩难懂的术语,读起来枯燥乏味,实在难以下咽。我更期待的是那种能触及灵魂深处的文字,能将太极这门古老学问中蕴含的哲学思辨和生命智慧娓娓道来。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就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惊喜。它没有急于讲解架势或步法,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阴阳的流转、虚实的转换,以及气机在人体中的自然运行状态。那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层厚厚的迷雾,终于看到了一个清澈的湖泊,水波不兴,却深不可测。作者对“无极生太极”的阐述,既有经典的遵循,又加入了自己多年习练后的体悟,使得原本高高在上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顺应自然”的论述,它不仅仅是武术上的指导,更是对生活态度的启示,让人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处安宁的立足点。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的不是动作的细节,而是修炼的内在路径。
评分如果说前面谈的都是理论和结构上的优点,那么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中对“心法”的阐述。很多太极书籍对心法的描述往往是“虚无缥缈”的代名词,充斥着“定、静、空”这类让人抓不住的词汇。但【XH】太极真谛却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心法融入到了每一个呼吸、每一个意念的细节之中。它没有要求你立刻达到“万念俱寂”的境界,而是教会你如何在“有念”的状态下,引导杂念的流动,如同观察溪水中的落叶,而不去强行阻拦。书中有一段话,描述了在推手过程中,保持内心的“空洞”,以便更好地接收对方的信息,让我豁然开朗。这种对“松”与“紧”的辩证把握,以及如何在对抗中保持“不争”的哲学境界,远超出了传统武术指导的范畴,简直可以视为一种高级的情绪管理学或压力应对手册。它让我开始思考,真正的太极,也许并非是身体上的对抗,而是意识层面的交锋与和谐。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纸张和装帧也值得一提。在这个数字阅读泛滥的时代,一本实体书的质感变得尤为重要。【XH】太极真谛采用了相对厚实的米白色纸张,印刷的字体清晰有力,排版疏密得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插图的质量非常高,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模糊不清、动作定格尴尬的黑白照片,这里的图解线条流畅,注重表现力的同时兼顾了准确性。它们不是简单的动作示范,更像是对特定力的流向和身体姿态的艺术化提炼。尤其是一些关键的转折点和受力分析图,配以精准的标注,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螺旋劲”和“缠丝劲”也变得直观起来。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反映了编著者对这门传统艺术应有的敬畏之心,也确保了读者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图示不清而产生的误判和伤害。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并反复研读的珍贵典籍。
评分初读此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文字的“锐利”与“穿透力”。许多同类书籍,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入浅出”,往往把理论说得过于圆滑,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力量感。但【XH】太极真谛则不然,它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开了太极拳中的核心矛盾与误区。例如,书中对于“用意不用力”的解析,摒弃了那些空泛的描述,而是从筋膜的张力、骨骼的支撑点以及神经传导的效率等角度进行了近乎物理学的探讨。这种务实和科学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理论的可信度。我过去在练习时遇到的瓶颈,比如如何做到“沉肩坠肘”而不僵硬,或者如何实现“节节贯串”而不散架,都在作者的细致推敲下找到了答案的影子。特别是书中提及的关于“听劲”的练习方法,不仅仅停留在感觉层面,还引入了与对手间能量交换的动态模型,这对于那些渴望实战应用的习练者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的宝藏。它不是教你如何打赢谁,而是教你如何真正地“懂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