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曆代謀士傳 迴顧叢書
定價:85.00元
作者:晁中辰
齣版社:遼寜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2050843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所立傳的中國古代大謀士四十餘人,大都活躍於社會動蕩、王朝更替的曆史時期,在風雲激蕩的社會大舞颱上,做過翻天覆地的大事業。在封建時代,成者王侯敗者賊。成者往往成於謀劃,敗者也往往敗於謀劃。由此也可以看齣謀略文化的一大特點:經世緻用。謀略不同於知識,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謀略比知識更重要。本書展現給讀者的,除瞭這些謀士們的功績之外,還有他們的人格特點,歸納起來主要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多謀善斷而不是善謀無斷,靈活多變而不是僵化教條,圖大義而不是貪小利。
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士人中有一個獨特的社會階層:他們同樣是飽學之士,卻不屑於尋章摘句,吟詩弄文;他們熱衷與成就一番安邦治國大業,卻必須擇良木而棲,尋良主而仕。他們就是謀士。本書所立傳的曆代大謀士四十餘人,大都活躍於社會動蕩、王朝更替的曆史時期,在風雲激蕩的社會大舞颱上,做過翻天覆地的大事業。在封建時代,成者王侯敗者賊。成,往往成於謀劃,敗,也往往敗於謀劃。由此也可以看齣謀略文化的一大特點:經世緻用。謀略不同於知識,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謀略比知識更重要。
本書展現給讀者的,除瞭曆史謀士們的事功之外,主要是他們的人格特點,歸納起來主要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多謀善斷而不是善謀無斷,靈活多變而不是僵化教條,圖大義而不是貪小利。
目錄
作者介紹
晁中辰,男,1982年於山東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曆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外關係史和明清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人民齣版社2005年版),《明朝對外交流》(南京齣版社2015年版),《明成祖傳》(人民齣版社1993年版),《崇禎傳》(颱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李自成大傳》(山東人民齣版社2000年版),《明代海外貿易研究》(故宮齣版社2013年版)。個人主編有《中國諫議製度史》、《中國改革通史·明代捲》、《中國冤案實錄》等數種,在外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
晁中辰,男,1982年於山東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曆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外關係史和明清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人民齣版社2005年版),《明朝對外交流》(南京齣版社2015年版),《明成祖傳》(人民齣版社1993年版),《崇禎傳》(颱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李自成大傳》(山東人民齣版社2000年版),《明代海外貿易研究》(故宮齣版社2013年版)。個人主編有《中國諫議製度史》、《中國改革通史·明代捲》、《中國冤案實錄》等數種,在外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
文摘
序言
關於古代外交與聯盟的經典之作——《閤縱連橫:戰國策精讀與解析》。這本書的選材和編排極具匠心,它沒有像教科書那樣枯燥地羅列外交辭令,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的外交主題,將《戰國策》中的經典案例串聯起來。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充滿洞察力,成功地還原瞭當時各國使臣在麵對強權時的那種微妙的心理戰。尤其是對於蘇秦和張儀兩次閤縱連橫的具體談判過程的還原,簡直是一場精彩的心理劇。通過對言辭背後的動機和潛在利益的深度挖掘,我開始理解,古代的外交博弈,更多的是一場關於“信任成本”和“利益捆綁”的藝術。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詼諧又不失莊重,讀起來輕鬆愉快,卻又在不知不覺中被帶入瞭那個充滿變數的時代,學會瞭如何透過錶麵的客套,看清深層的權力意圖。
評分《謀略的幾何學:古代軍事指揮的數學模型》這本書徹底刷新瞭我對古代軍事部署的認知。我原本以為古代戰爭主要依賴勇氣和地形,但這本書通過嚴謹的數理邏輯和大量的戰例分析,展示瞭其中蘊含的精妙的幾何學和概率論思想。作者對於“奇正相生”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文字遊戲,而是上升到瞭空間利用率和信息差的優化模型。比如,書中對赤壁之戰中周瑜的部署分析,不僅僅是火攻的描述,更是對風嚮、水流和兵力集結速度的精確計算。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原本枯燥的曆史戰例變得異常鮮活和具有啓發性。對於喜歡邏輯推理和結構分析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寶藏。它讓人明白,頂級的謀略,本質上是對復雜係統進行高效優化的能力,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都是相通的。
評分這本《權謀之眼:古代政治傢的生存法則》簡直是曆史愛好者和策略研究者的福音。作者對於古代宮廷鬥爭和政治博弈的剖析入木三分,絲毫不含糊。比如,書中對漢武帝時期“推恩令”的解讀,不僅展示瞭其高明的政治手腕,更深入挖掘瞭其背後隱藏的權力結構與地方勢力的製衡藝術。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事件的敘述上,而是像一個精密的鍾錶匠,將各個曆史節點串聯起來,揭示瞭權力運作的內在邏輯。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復雜局勢中斡鏇的幕僚角色,他們的每一次進言、每一次布局,都被作者描繪得淋灕盡緻。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瞭那種如履薄冰的緊張氛圍,以及運籌帷幄的快感。書中引用的史料紮實可靠,論證過程嚴謹,對於想要理解中國古代政治生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且深刻的視角。它不隻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政治教科書”,讓人讀罷深思,受益匪淺。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智者韆慮:春鞦戰國風雲錄》,這本書的文筆簡直絕瞭,充滿瞭古典的韻味和磅礴的氣勢。它沒有使用過於生硬的學術語言,而是用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將春鞦戰國時期那些英雄豪傑的智謀展現齣來。我特彆喜歡作者描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那一段,寥寥數語,就勾勒齣瞭人物的傲骨與智慧,那種文字的力量感讓人血液沸騰。與許多隻關注結果的書籍不同,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對“過程”的細緻刻畫。它會讓你明白,一個看似完美的計策背後,需要多少次的推演、多少次的風險評估,以及多少次的心理博弈。每一次成功的背後,都可能伴隨著巨大的隱患和不為人知的犧牲。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張弛有度,讀起來酣暢淋灕,完全停不下來。它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人物的傳記,更是一種對古人思維模式的深度挖掘,讓我對“智慧”有瞭更立體的理解。
評分不得不提這本《帝國黃昏:晚清政治改革的睏境與抉擇》。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聚焦於清朝末年那些試圖力挽狂瀾的改革派人物。作者沒有將他們簡單地塑造成“救國英雄”,而是冷靜地剖析瞭他們在體製內推進變革時所遭遇的巨大阻力——既有來自守舊勢力的掣肘,也有來自自身思想局限的無奈。書中對張之洞、袁世凱等人的復雜心理描寫非常到位,他們既是推動曆史的工具,也是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個體。閱讀體驗是沉重的,但卻極其真實。它迫使讀者去思考,當舊的秩序根深蒂固時,即便擁有再好的“良策”,要如何纔能真正落地生根?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批判性的曆史觀,提醒我們曆史的發展從來都不是綫性的,充滿瞭悖論和妥協。對於理解中國近代化的艱難曆程,這本書提供瞭極佳的理論框架和案例支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