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代谋士传 回顾丛书
定价:85.00元
作者:晁中辰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2050843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所立传的中国古代大谋士四十余人,大都活跃于社会动荡、王朝更替的历史时期,在风云激荡的社会大舞台上,做过翻天覆地的大事业。在封建时代,成者王侯败者贼。成者往往成于谋划,败者也往往败于谋划。由此也可以看出谋略文化的一大特点:经世致用。谋略不同于知识,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谋略比知识更重要。本书展现给读者的,除了这些谋士们的功绩之外,还有他们的人格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多谋善断而不是善谋无断,灵活多变而不是僵化教条,图大义而不是贪小利。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士人中有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他们同样是饱学之士,却不屑于寻章摘句,吟诗弄文;他们热衷与成就一番安邦治国大业,却必须择良木而栖,寻良主而仕。他们就是谋士。本书所立传的历代大谋士四十余人,大都活跃于社会动荡、王朝更替的历史时期,在风云激荡的社会大舞台上,做过翻天覆地的大事业。在封建时代,成者王侯败者贼。成,往往成于谋划,败,也往往败于谋划。由此也可以看出谋略文化的一大特点:经世致用。谋略不同于知识,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谋略比知识更重要。
本书展现给读者的,除了历史谋士们的事功之外,主要是他们的人格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多谋善断而不是善谋无断,灵活多变而不是僵化教条,图大义而不是贪小利。
目录
作者介绍
晁中辰,男,1982年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和明清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明朝对外交流》(南京出版社2015年版),《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崇祯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李自成大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明代海外贸易研究》(故宫出版社2013年版)。个人主编有《中国谏议制度史》、《中国改革通史·明代卷》、《中国冤案实录》等数种,在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晁中辰,男,1982年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和明清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明朝对外交流》(南京出版社2015年版),《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崇祯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李自成大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明代海外贸易研究》(故宫出版社2013年版)。个人主编有《中国谏议制度史》、《中国改革通史·明代卷》、《中国冤案实录》等数种,在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文摘
序言
《谋略的几何学:古代军事指挥的数学模型》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古代军事部署的认知。我原本以为古代战争主要依赖勇气和地形,但这本书通过严谨的数理逻辑和大量的战例分析,展示了其中蕴含的精妙的几何学和概率论思想。作者对于“奇正相生”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上升到了空间利用率和信息差的优化模型。比如,书中对赤壁之战中周瑜的部署分析,不仅仅是火攻的描述,更是对风向、水流和兵力集结速度的精确计算。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原本枯燥的历史战例变得异常鲜活和具有启发性。对于喜欢逻辑推理和结构分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宝藏。它让人明白,顶级的谋略,本质上是对复杂系统进行高效优化的能力,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是相通的。
评分不得不提这本《帝国黄昏:晚清政治改革的困境与抉择》。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聚焦于清朝末年那些试图力挽狂澜的改革派人物。作者没有将他们简单地塑造成“救国英雄”,而是冷静地剖析了他们在体制内推进变革时所遭遇的巨大阻力——既有来自守旧势力的掣肘,也有来自自身思想局限的无奈。书中对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复杂心理描写非常到位,他们既是推动历史的工具,也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个体。阅读体验是沉重的,但却极其真实。它迫使读者去思考,当旧的秩序根深蒂固时,即便拥有再好的“良策”,要如何才能真正落地生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历史观,提醒我们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充满了悖论和妥协。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理论框架和案例支撑。
评分这本《权谋之眼:古代政治家的生存法则》简直是历史爱好者和策略研究者的福音。作者对于古代宫廷斗争和政治博弈的剖析入木三分,丝毫不含糊。比如,书中对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解读,不仅展示了其高明的政治手腕,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隐藏的权力结构与地方势力的制衡艺术。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事件的叙述上,而是像一个精密的钟表匠,将各个历史节点串联起来,揭示了权力运作的内在逻辑。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复杂局势中斡旋的幕僚角色,他们的每一次进言、每一次布局,都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如履薄冰的紧张氛围,以及运筹帷幄的快感。书中引用的史料扎实可靠,论证过程严谨,对于想要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深刻的视角。它不只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政治教科书”,让人读罢深思,受益匪浅。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智者千虑:春秋战国风云录》,这本书的文笔简直绝了,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和磅礴的气势。它没有使用过于生硬的学术语言,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方式,将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英雄豪杰的智谋展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作者描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那一段,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人物的傲骨与智慧,那种文字的力量感让人血液沸腾。与许多只关注结果的书籍不同,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对“过程”的细致刻画。它会让你明白,一个看似完美的计策背后,需要多少次的推演、多少次的风险评估,以及多少次的心理博弈。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可能伴随着巨大的隐患和不为人知的牺牲。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读起来酣畅淋漓,完全停不下来。它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更是一种对古人思维模式的深度挖掘,让我对“智慧”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评分关于古代外交与联盟的经典之作——《合纵连横:战国策精读与解析》。这本书的选材和编排极具匠心,它没有像教科书那样枯燥地罗列外交辞令,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外交主题,将《战国策》中的经典案例串联起来。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洞察力,成功地还原了当时各国使臣在面对强权时的那种微妙的心理战。尤其是对于苏秦和张仪两次合纵连横的具体谈判过程的还原,简直是一场精彩的心理剧。通过对言辞背后的动机和潜在利益的深度挖掘,我开始理解,古代的外交博弈,更多的是一场关于“信任成本”和“利益捆绑”的艺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诙谐又不失庄重,读起来轻松愉快,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那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学会了如何透过表面的客套,看清深层的权力意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