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弹钢琴 学和声(第二册)辛笛应用钢琴和声教程
*:35.00元
作者:辛笛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56600298
字数:
页码:1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标识:23640576
编辑
暂无
内容提要
该书属于“辛笛应用钢琴教学丛书”系列之一,是该系列其他教材的理论支撑,也是辛笛应用钢琴的十个教学模块里综合的一个教学模块。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改变了传统和声的枯燥与乏味,把和声教学潜移默化地贯穿到钢琴学习中,使传统钢琴教学、和声教学变得趣味化、综合化、音乐化。该教程可以作为应用钢琴教材、钢琴即兴伴奏教材、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应用和声学教材、移调教程的辅助教材。此为第二册。
目录
第九章和声大调——4m与2m7(b5)
第十章常用离调和弦
第十一章1与17和弦
第十二章2级和弦组(重属和弦)
节2、27和弦
第二节加六音的27和弦
第三节29、#4m7(b5)、#4dim7和弦
第十三章3级和弦组
节3与37和弦
第二节加六音的37和弦
第三节37(b9)与#5dim7和弦
第十四章6级和弦组
节6与67和弦
第二节加六音的67和弦
第三节67(b9)与#1dim7和弦第九章和声大调——4m与2m7(b5)
第十章常用离调和弦
第十一章1与17和弦
第十二章2级和弦组(重属和弦)
节2、27和弦
第二节加六音的27和弦
第三节29、#4m7(b5)、#4dim7和弦
第十三章3级和弦组
节3与37和弦
第二节加六音的37和弦
第三节37(b9)与#5dim7和弦
第十四章6级和弦组
节6与67和弦
第二节加六音的67和弦
第三节67(b9)与#1dim7和弦
第十五章7级和弦组
节7m7(b5)和弦
第二节7与77和弦
第三节77(b9)与#2dim7和弦
第十六章那不勒斯和弦
节b2级和弦
第二节b7级和弦
第十七章交替大小调体系
节同主音交替大小调体系
第二节b6级和弦
第三节b3级和弦
第十八章副下属和弦
节6m—27—5和弦进行
第二节7m7(b5)—37—6m和弦进行
第三节5m—17—4和弦进行
第四节3m7(b5)—67—2m和弦进行
第五节3m与3的副下属和弦
一、#4m7(b5)—77—3m和弦进行
二、#4m7(b5)—77—3和弦进行
三、#4m7(b5)—7m—3m和弦进行
第六节爵士和声中常用的Ⅱ—Ⅴ—Ⅰ进行
第十九章其他常用和弦进行
节含增六度的重属和弦组
b67—5与47—3和弦进行
第二节重属—下属和弦进行
#4m7(b5)—2m7(b5)与77—7m7(b5)和弦进行
第三节半音式低音下行
6m—6m/#5—1/5—#4m7(b5)和弦进行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的和声功能进行,到更复杂的转调、模进,再到一些进阶的和声技巧,层层递进,非常有逻辑性。我之前学和声的时候,总是感觉知识点零散,很难串联起来,但这本书就像一个清晰的地图,把我零散的知识点都整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喜欢它讲解“属功能”和“下属功能”的章节,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它们在终止式中的核心作用,并且给出了非常多具体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乐曲听起来那么“顺”和“舒服”。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和弦”和“不协和和弦”的运用,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突破,之前我总是害怕使用这些和弦,觉得会破坏旋律的和谐,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它们,让音乐产生更丰富的变化和张力。我现在正在练习书里关于“二级转属”的练习,感觉这个技巧能让我的音乐在转调时更加自然流畅,避免了突兀感。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将这些理论知识真正内化到我的演奏中,让我的钢琴弹奏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评分这本《辛笛应用钢琴和声教程 弹钢琴学和声(第二册)》我终于入手了,之前听朋友强烈推荐,说这本书能把和声理论和钢琴实践完美结合,让我一直很期待。拿到手后,翻开目录,确实是满满的干货。感觉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枯燥的理论书,而是把复杂的和声概念拆解开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的钢琴实例讲解。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理论基础还算扎实,但实际弹奏中总是觉得“差一点”的感觉,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和弦进行,而是会深入分析每个和弦在不同调式、不同功能下的色彩和情感表达。比如,它会讲解如何运用属和弦的离调,以及解决的多种可能性,甚至是如何在爵士乐中运用一些更高级的和弦替换和色彩变化。光是这一点,就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价格。而且,书中提供的练习曲目都非常有针对性,我按照书里的指引,一点点地去体会,确实能感觉到自己对和声的理解在加深,在弹奏的时候也更能把握住乐句的走向和情绪的起伏。我特别想尝试一下书里关于“延长音”和“经过音”在和声连接中的应用,感觉这能让我的伴奏更加丰富和有味道。
评分我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一直对爵士乐的和声非常着迷,但又苦于找不到系统学习的资料。偶然间看到了这本《辛笛应用钢琴和声教程 弹钢琴学和声(第二册)》,虽然书名听起来比较偏向古典和声,但翻开后,我惊喜地发现里面有很多内容是与爵士和声息息相关的。比如,它对“代理和弦”的讲解,以及如何利用“属七和弦”的不同转位来丰富伴奏,这些都是爵士乐中非常常用的技巧。而且,这本书在讲解和弦连接的时候,会强调“旋律性”,这一点对于理解爵士乐的即兴非常重要。很多时候,爵士乐的和声不仅仅是简单的和弦堆砌,更是各个声部之间精妙的旋律线条的体现。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变化音”和“色彩音”的运用,这让我对爵士乐中那些听起来“怪怪的”但又异常好听的和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现在正在尝试书里关于“三全音”替代的和弦进行练习,感觉这是打开爵士和声大门的关键一步,虽然还有些挑战,但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却句句切中要害,直击和声学习的核心。我之前看过一些和声教程,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生畏,要么是过于浅显,无法深入。这本《辛笛应用钢琴和声教程 弹钢琴学和声(第二册)》恰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用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示例,带领读者一步步深入和声的奥秘。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离调和弦”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引导读者去分析乐曲中的实际运用,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规律,从而加深理解。这种“授之以渔”的方式,比单纯的记忆规则要有效得多。书中关于“乐句的终止”和“乐段的连接”的讲解,让我对乐曲的整体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乐曲听起来如此吸引人,而有些则显得松散。我现在正在尝试将书中关于“解决不协和音程”的技巧应用到我正在创作的乐曲中,希望能让我的音乐听起来更加成熟和富有张力。
评分作为一个在音乐学院进修的学生,我对和声理论有着比较系统的学习,但总觉得在实际演奏中,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一道鸿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本《辛笛应用钢琴和声教程 弹钢琴学和声(第二册)》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讲解了和声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可以直接应用到钢琴弹奏中的技巧和练习。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和声织体”的分析,它通过剖析经典作品的和声处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不同和弦在不同织体下的效果。比如,它对巴赫复调作品中和声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和声与旋律的完美结合,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声部来创造出丰富而立体的音乐。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动机发展”与和声相结合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好的和声不仅仅是支撑旋律,更是推动音乐发展的重要力量。我正在深入研究书里关于“调式中心”和“非调式中心”的和声处理,感觉这对于理解现代音乐的和声语言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