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旅驿(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东方学术文库
定价:26.00元
作者:赵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4-01
ISBN:9787506016100
字数:310000
页码:4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开始写作这本书时,便确定了写作原则:它不应去介绍先秦时代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成就,不是从某个方面或某个人物的思想去阐述另文化精神的某个方面,而应力图从上古时期各阶层人们的世界观、审美观、宗教观、伦理道德观、文艺观,以及风俗、人格理想,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风尚、愿望、意向、情绪和动机等方面,去展示社会文化心态,即人们在这些方面想些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并对其产生、发展、衰亡的原因做出分析,从源头上去总结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深导原因。但是,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我却没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原则,对社会的日常生活风尚、愿望、意向、情绪和动机方面论述不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这一点,我将在写作《商周社会生活心态》时予弥补。
内容提要
《心旅驿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一书,是解析古代中国社会心理的力作。是著作从古代中国各阶层人们的世界观、审美观、政治观、生命观、价值观、宗教观、伦理道德观、文艺观,以及风俗习惯、人格理想诸侧面展示社会心态,特别用力于这些社会心态的推原究委工作,而“从起源中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是著兼取传世古文献和出土文物,并参的西方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古代中国人的鬼神观、人道观、功名观等群体心理做探本溯源的考究,每每别有会心,直逼社会心理的本质。
目录
导言
章 鬼神归隐
人助神虐
放逐上帝
“有”“无”之间
神殿花残
第二章 从兽到人
残忍的进步
可恤
篱下之思
第三章 人生在世
后羿情结
修己求名
使命与立言
粪土乌纱
第四章 理情相搏
是非性情
枷锁不朽
酒神不死
第五章 弃多求一
众理归一
王权无权
求同之异
第六章 有智无力
力的亢奋
尚学求知
目注智谋
第七章 白日寻梦
古道热肠
幻灭之悲
除旧图新
第八章 亲近自然
原始体验
物我同一
仪象天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心旅驿》这本书,但它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引人遐想的空间。“心旅驿”这个词,给我一种在心灵的旅途中寻找栖息地的感觉,仿佛书中会讲述一段段关于古代中国人心灵的探索之旅,又或是提供一个让他们得以短暂休憩、反思的驿站。而副标题“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则明确地指出了本书的研究方向,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所着迷的。我常常思考,是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什么样的思维定势,影响了古人的抉择与生活?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如同一位睿智的长者,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中国古代社会深处的文化密码。我希望作者赵辉先生能够带领我,穿梭于礼乐制度的严谨,诗词歌赋的浪漫,宗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中,去捕捉那些构成古代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心灵脉络。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梳理,更是一次对我们自身文化根源的追溯。我期待它能提供给我一种深刻的启示,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也更好地理解现在。
评分对于《心旅驿》这本书,我目前还未有机会深入研读,但仅从书名及其副标题“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来看,就足以勾起我极大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风俗习惯或历史事件的陈述,更重要的是要去探究其背后深层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这本书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它将目光聚焦于“心态之源”,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学术课题,也预示着作者在研究上的独到之处。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深入剖析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对古代中国人心态形成的长期影响,探讨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甚至民间传说如何构筑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令我期待的是,作者能否挖掘出那些在史书中难以捕捉的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比如他们如何面对生老病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又如何看待命运的安排。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古代中国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以及那些世代相传的心态,是如何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今天的行为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东方古韵,淡淡的墨色晕染,点缀着写意的山水,仿佛一扇穿越时空的门,邀请我走入那古老而深邃的中国。书名“心旅驿”更是巧妙,既有旅途的漂泊感,又有心灵的栖息地,让人不禁好奇,作者赵辉先生究竟会在书中描绘怎样一番心路历程,又如何探寻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的源头。我对中国古代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隐藏在宏大历史叙事之下,普通人情感、思想、信仰的细微流变。这本书的副标题“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更是直击我内心最想了解的部分。我期待它能揭示那些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的深层文化基因,而不是简单罗列史料或人物故事。东方学术文库的出品,本身就意味着内容的严谨和学术的深度,这让我对本书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想象着,作者会带领我穿梭于唐诗宋词的婉约,秦汉的雄浑,甚至更早的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去捕捉那些流淌在文字间、渗透在器物里,以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份期待,就像一位久别的友人,在书页之外,向我招手,召唤我踏上这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心旅”。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气息所吸引,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从其严谨的装帧和书名所蕴含的宏大命题,我便能预感到这并非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一次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的深刻挖掘。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光看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去触碰那些构成社会肌理,影响个体行为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所谓的心态。作者赵辉先生,作为东方学术文库的一员,其研究必定是扎实而有分量的。我期待他能够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将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甚至心理学等多种方法融会贯通,为我们呈现一个立体而丰富的中国古代社会图景。我想象着,书中会探讨那些影响古代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性因素,比如儒家思想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社会的伦理道德,道家思想又如何给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慰藉与超脱,佛教传入后又如何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最终形成独特的心灵景观。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拨开历史的迷雾,直抵古代人心灵的深处,去理解他们何以如此思考,为何如此行动,以及那些古老的心态,又如何跨越时空,至今仍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
评分仅仅从这本书的标题《心旅驿(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来看,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只停留在宏大的历史事件和帝王将相的传记上,而更应该深入探究构成其社会肌理和个体行为的深层文化心态。这本书似乎正是一次深入挖掘这种“心态之源”的学术尝试。我猜测,作者赵辉先生可能通过对古代文献、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甚至考古发现的细致解读,来勾勒出古代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我期待这本书能解答我的一些疑问:古人是如何看待生死轮回的?他们的人际交往遵循着怎样的潜规则?他们的集体意识又是如何形成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窥见古代中国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理解那些影响他们行为选择的深层动力。同时,作为“东方学术文库”的一员,我也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会相当严谨和有深度,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理有据的学术探索,能够给我带来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