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奥林匹克回忆录
定价:45.00元
作者:(法)皮埃尔·德·顾拜旦,刘汉全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811007473
字数: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的大量相关著作,不断付梓出版。但是过多阅读诠释性著作,有时会使人忘记作者本人在其原著中所表达的初衷和本意。有多少人读过那位与千年的传统连在一起的、创建了新奥运会的人物的《奥林匹克回忆录》?1931年,皮埃尔·德·顾拜旦69岁,出版了这部《奥林匹克回忆录》。他可以在充分长久的时间之后,高屋建瓴地回首他单枪匹马、排除万难、艰苦创业的初阶段了。正如他在本书结束部分所写的那样,他力图做到实事求是,尊重事物的相应价值和自然发展的结果。
内容提要
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的大量相关著作,不断付梓出版。但是过多阅读诠释性著作,有时会使人忘记作者本人在其原著中所表达的初衷和本意。有多少人读过那位与千年的传统连在一起的、创建了新奥运会的人物的《奥林匹克回忆录》?1931年,皮埃尔·德·顾拜旦69岁,出版了这部《奥林匹克回忆录》。他可以在充分长久的时间之后,高屋建瓴地回首他单枪匹马、排除万难、艰苦创业的初阶段了。正如他在本书结束部分所写的那样,他力图做到实事求是,尊重事物的相应价值和自然发展的结果。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尤其是经过刘汉全先生的翻译之后,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典雅和流畅性。它没有陷入那种过于晦涩的古籍腔调,而是用一种现代读者依然能够轻松领会的语态,去传达那些跨越时代的理念。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教育理念”与“体育实践”结合的部分。作者并不只是一个运动的狂热爱好者,更是一位深刻的教育思想家。他论述了体育如何帮助年轻人建立自律、培养团队精神以及理解竞争的真正意义,这些论述即便是放在今天的素质教育讨论中,也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体育史记录,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理想公民的指南手册,只是载体恰好是奥林匹克运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仅仅围绕着赛事的组织展开,还穿插了大量作者对于哲学、历史以及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思考。读到某几章时,我甚至感觉自己在读一本关于西方文化精神史的著作,奥林匹克似乎只是一个切入点,用来探讨人类如何通过共同的仪式来超越地域和政治的分歧。特别是作者在比较古代与现代体育精神继承与发展时的论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他成功地将一个体育运动的复兴,提升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哲学高度。这种跨学科的视野,使得这本书即便对于不特别热衷体育的读者来说,也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它提供了一个理解“理想主义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生根”的绝佳案例。
评分这本《奥林匹克回忆录》读起来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风貌的时光隧道。作者对那个时代精英阶层的精神面貌捕捉得极其精准,那种对“文明”和“体育”抱有的近乎宗教般的热忱,跃然纸上。我尤其欣赏他描述筹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初期那种筚路蓝缕、却又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场景。文字里有一种沉稳的力量,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些贵族、教育家们在面对质疑和现实困难时,是如何用坚定的信念去构建一个宏伟蓝图的。他们看待体育,绝不仅仅是竞技本身,而是一种塑造国民性格、促进国际理解的崇高工具。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索邦大学讲堂里的陈旧书卷气,也能“看”到那些绅士们在巴黎的沙龙里激烈争论的场景。这种对时代背景的细致铺陈,使得整本书的厚重感油然而生,它不仅仅是回忆,更是一部关于“现代性”如何通过体育这一媒介被定义和实践的社会学文献。
评分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挣扎”的视角。我们今天看奥运会,看到的是完美的开幕式、成熟的商业运作和巅峰的竞技水平,但翻开这本回忆录,看到的是一群先驱者在没有经验、缺乏资金、甚至不被主流社会理解的情况下,凭着一腔热血去搭建这个世界的舞台。书中描写的那些为了筹集下一届赛事的差旅费而四处奔走的场景,那种近乎“孤勇者”的姿态,非常震撼人心。它让我意识到,伟大的事业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个充满焦虑和不确定的日常小胜利堆砌而成的。作者没有美化创业的艰辛,反而坦诚地记录了那些挫败、误解和自我怀疑,这种真实感,是任何官方历史文献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高明,它不是流水账式的自传,而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高潮与低谷的切换非常自然,尤其是在描述几次早期奥运会面临的资金和政治危机时,那种悬念迭起的感觉让人手不释卷。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的情感波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当他提及某次关键的国际会议上,他如何巧妙地运用修辞说服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代表时,那种紧张感和随后的释然,即便是隔着百年的文字,依然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而且,作者的笔触在描述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和组织者时,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尊重和审慎的观察,没有过度拔高或贬低任何一方,这在那个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年代,实属不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