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 |
| 作者 | 馬廉禎 |
| 定價 | 42.00元 |
| 齣版社 | 廣東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18113470 |
| 齣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稿講述中國傳統射箭的曆史沿革,共27篇學術研究成果。內容包括: 我與中國傳統射箭復興的20年;漫談中國古代的弓箭文明與中國射學的建構;中華射學與古代射書;中國古代的射師;宋代的玉津園宴射;清代的武舉製度;論傳統弓射箭運動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當代中國射箭研究綜述;尋找失落的中華射學;我國傳統射箭運動復興的文化反思;對清帝圍獵活動的探討;弓箭視角下的努爾哈赤戰爭戰法研探;滿洲騎射傳統源流探討;清代弓箭匠的設置與管理;清前期士兵射箭訓練製度研探;索倫射箭小考;中國傳統射箭的恢復與發展—徐開纔訪談錄;等。 |
| 作者簡介 | |
| 馬廉禎,迴族。甘肅蘭州人。博士,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傳統體育教研室主任。 |
| 目錄 | |
| 試論中國民族體育體係的重新建構/馬明達 1 我與中國傳統射箭復興的20年/徐開纔 20 漫談中國古代的弓箭文明與中國射學的建構/馬明達 ——2014年青海河湟國際民間射箭邀請賽講話稿 50 中華射學與古代射書/馬明達 62 中國古代的“射師”/馬明達 122 古代中國射箭對日本的影響/馬明達 127 宋朝的玉津園宴射/馬明達 133 清代的武舉製度/馬明達 141 論中國傳統射箭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蔡智忠 151 當代中國射箭研究綜述/馬廉禎 ——以部分期刊和書籍為主 159 追尋失落瞭的中華“射學”/馬廉禎 ——讀謝肅方《中國射學》有感 172 淺論日本弓道/馬廉禎 ——讀鄧·杜普羅斯培洛《弓道》有感 178 中國傳統射箭當代復興的文化反思/邊宇馮進勇 185 滿漢文化交流視野中的清代弓箭角色解讀/耿之矗 198 對清帝圍獵活動的探討/耿之矗 218 弓箭視角下的努爾哈赤戰爭戰法研探/耿之矗 228 滿洲騎射傳統源流探討/耿之矗 234 清代弓箭匠的設置及管理/耿之矗 240 清前期士兵射箭訓練製度研探/耿之矗 246 清代“索倫射箭”小考/趙式慶 252 中國傳統射箭的恢復與發展/張天昱 ——徐開纔先生訪談錄 260 管窺韓國傳統弓發展與其競技射箭崛起的關聯/元萬中 289 從文化迴歸的視角看中國傳統射箭運動的復興/佘麗容羅川 ——讀徐開纔《射藝》有感 297 當下中國傳統射箭運動器材發展現狀調查/李培金 304 當代中國傳統射箭社團化發展研究/毛旺 馮進勇 羅川 314 淺論熱身運動對預防傳統射箭運動損傷的意義/馮進勇/羅川 326 淺議動力定型在傳統射箭規範訓練中的應用及其價值/洪奎 |
| 編輯推薦 | |
| 當下,中國傳統射箭正在蓬勃興起,全國各地賽事不斷,參加者越來越多,業餘愛好者也大量湧現,已經引發許多外國傳統射箭愛好者的關注和積極參與。目前中國傳統體育的復興在整體上還處在緩慢啓動的狀態中,射箭卻能一馬當先,大有箭靶林立、飛矢如蝗之勢,真可謂“風景這邊獨好!”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現象。為瞭配閤這一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作者決定齣版《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作者多為中國傳統射箭領域的專傢、教授、名射手,現身說法詳述中國曆代射書、射師;此外,剖析當下中國傳統射箭的現狀、問題及發展方嚮,都值得藉鑒。 |
| 文摘 | |
| 序言 | |
《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寜靜感。我一直覺得,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太容易迷失方嚮,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許多智慧,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射箭,作為一種古老的技藝,恰恰體現瞭這種“靜”與“專”的精神。書中對傳統射箭動作的分解和指導,讓我看到瞭其中蘊含的東方美學。從持弓的穩定,到開弓的舒展,再到撒放的果斷,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韻律感。馬廉禎老師的文字,如行雲流水,將這些動作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氣”在射箭中的作用的闡述,這讓我意識到,傳統射箭不僅僅是身體的力量,更是氣息的運用和精神的貫通。這本書讓我體驗到瞭一種“以武入道”的境界,在射箭的過程中,我仿佛能夠感受到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力量。
評分《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真的讓我對“射”這個字有瞭全新的解讀。我一直認為,射箭是一項非常考驗體魄和技巧的運動,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發現,射箭更是一門關於“心”的藝術。書中對中國傳統射箭的文化背景、曆史淵源以及技術要領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射箭的哲學”的探討所吸引,它將射箭與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緊密結閤,強調瞭“意、氣、力”的和諧統一。馬廉禎老師的文筆,嚴謹而不失生動,他能夠將那些深奧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我反復研讀瞭書中關於“瞄準”的章節,它不僅僅是眼睛的注視,更是一種心神的凝聚和意念的傳遞。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射箭,是身心閤一、人弓閤一的至高境界,這讓我對中國傳統射箭文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覺得,中國傳統射箭,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的體現。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探索的欲望。從弓的形製、材質,到箭的製作、選用,書中都有著極其詳盡的介紹。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射箭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其在軍事、禮儀、狩獵等方麵的應用。馬廉禎老師的敘述,讓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古代射箭手們所經曆的訓練和所擁有的技藝,是多麼的嚴苛和精湛。書中的曆史故事和人物傳記,也為這些技術賦予瞭鮮活的生命。我反復閱讀瞭書中關於“射禮”的章節,感受到瞭古代射箭所蘊含的儀式感和道德規範,這讓我對“君子射而不穿,則過矣”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射箭的“教科書”,更是一扇通往中國古代文明的窗口。
評分這本《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簡直是射箭愛好者的寶藏!我一直對中國傳統射箭充滿好奇,總覺得其中蘊含著一種古老的智慧和力量。拿到這本書後,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的裝幀非常有質感,封麵上“武學”二字剛勁有力,配閤著古樸的圖案,瞬間就將人拉迴瞭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射箭動作的分解講解,從持弓、搭箭、開弓到瞄準、撒放,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細緻入微,配上精美的插圖,即使是初學者也能清晰地理解。書中的曆史文化背景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古代射箭不僅僅是一種軍事技能,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意在弦”的闡述,那種心神閤一、人弓閤一的境界,真是令人神往。馬廉禎老師的文字功底深厚,語言通俗易懂又不失學術性,讓人在閱讀中既能獲得知識,又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本書讓我對射箭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不再僅僅停留在技巧層麵,而是開始體會其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精神。我會把這本書珍藏起來,時不時拿齣來翻閱,每一次都能有新的領悟。
評分讀完《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軍事文化充滿好奇,而射箭,無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傳統射箭的輝煌曆史,從古代的戰場廝殺,到後來的士大夫的修身養性,射箭在不同的時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書中對不同朝代弓箭形製的演變,以及射箭技法的差異,都有著非常深入的探討。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神射手”的傳說所吸引,那些古代的射箭英雄,他們的故事充滿瞭傳奇色彩,也展現瞭中國傳統射箭的強大威力。馬廉禎老師的敘述,既有史學傢的嚴謹,又不乏故事性的趣味,讓人讀起來愛不釋手。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射箭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更加體會到瞭這份文化遺産的珍貴。
評分自從讀瞭《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我對“射”這個字,有瞭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射箭是一項充滿力量和技巧的運動,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射箭背後更深層次的文化意涵。書中對中國傳統射箭的曆史演變,從原始社會的狩獵工具,到周朝的“六藝”之一,再到後來的軍事技戰術,都有著非常詳盡的梳理。我尤其被書中對不同時期弓箭形製的介紹所吸引,那些古老的弓箭,仿佛承載著曆史的厚重感,每一件都講述著一個故事。馬廉禎老師的講解,條理清晰,邏輯嚴謹,能夠將復雜的技術和曆史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齣來。我反復閱讀瞭書中關於“射不射,心定矣”的論述,它讓我明白瞭,射箭不僅僅是動作的協調,更是一種內心的平靜和專注。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射箭有瞭更全麵的認知,也更加珍視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評分在翻閱《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被其中所展現的中國傳統射箭的魅力深深摺服。我一直對武術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射箭作為中國傳統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引起瞭我極大的關注。這本書的編寫,讓我對射箭這項古老的技藝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書中對不同流派的射箭技法進行瞭細緻的闡述,並且通過精美的插圖進行瞭生動的演示,這對於我這樣想要學習射箭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心法”的講解,它強調瞭射箭過程中精神狀態的重要性,認為“心”是射箭的關鍵。這種將武術與哲學融為一體的闡釋方式,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敬意。馬廉禎老師的講解深入淺齣,語言流暢,即使是一些比較專業的術語,也能被他解釋得十分清楚。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射箭的知識,更是一種關於修身養性的引導,讓我從射箭中體會到瞭一種寜靜和專注的力量。
評分坦白說,《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深深的文化認同感。我一直認為,作為中國人,瞭解和傳承我們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責任。射箭,作為一項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技藝,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挖掘和學習的。這本書就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教授你如何拉弓射箭,更重要的是,它在講解技術的同時,穿插瞭大量的曆史文獻、文化背景以及哲學思想。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射藝”的闡述感到震撼,它將射箭提升到瞭一個精神的高度,強調瞭“德”在其中的重要性。馬廉禎老師的筆觸,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讀起來非常過癮。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著名箭術大師的介紹,他們的故事充滿瞭傳奇色彩,讓我對古代射箭的智慧和毅力有瞭更深的敬佩。這本書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項技能,更是在與中國的曆史和文化進行對話。
評分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射箭這項古老技藝的途徑。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長久以來的渴望。書中對射箭曆史的追溯,從周朝的“射以觀德”到明清時期的軍事應用,都有著詳盡的論述。我被書中描繪的古代弓箭手們那種沉著冷靜、技藝精湛的形象所深深吸引。尤其是關於不同朝代弓箭形製、材質以及弓箭手訓練方法的介紹,讓我對古代軍事技術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的插圖也非常有價值,那些精美的復原圖和曆史文獻中的描繪,仿佛把我帶入瞭那個遙遠的時代,親眼目睹瞭古代射箭的盛況。馬廉禎老師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他將復雜的曆史和技術知識娓娓道來,讓即使是初次接觸射箭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一種文化的洗禮,讓我對中國傳統射箭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敬佩古代先賢們在這一領域的智慧和創造力。
評分不得不說,《武學——中國傳統射箭專輯》這本書,的確是打開瞭我的射箭新世界。我一直對射箭這項運動懷有莫名的情愫,覺得它身上有一種獨特的優雅和力量感。拿到這本書後,我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射箭技巧的書,更像是一部關於射箭文化的百科全書。書中對於射箭的起源、發展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都有著非常係統和深入的介紹。我尤其被那些關於古代射箭比賽和軍事訓練的描述所吸引,那些畫麵感極強的文字,讓我仿佛置身於古代的練兵場,感受著箭矢破空而齣的力量和士氣。馬廉禎老師的文筆細膩且富有感染力,他能夠將枯燥的曆史事件和技術細節,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對書中關於“養弓”和“藏弓”的講解也印象深刻,這讓我意識到,傳統射箭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對器物的尊重。這本書讓我對射箭有瞭更深的理解,從單純的“拉弓射箭”上升到瞭對“射”背後精神層麵的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