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
定价:25.00元
作者:杨永青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111037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1 研究概述
1.1盐碱及千旱环境
1.2盐碱及干旱胁迫的发生机制
1.3植物对盐(NaCl)碱及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1.4胡杨抗逆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展望
2 胡杨抗旱耐盐碱生理生态学研究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3小结
3 利用悬浮细胞研究胡杨抗旱耐盐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3小结
4 杨树质膜H -ATPase,质膜Na -ATPase,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1资源与方法
4.2杨树质膜H -ATPase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主芝弓卜本斥
4.3杨树质膜Na -ATPase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4杨树质膜Na /H antiporter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 质膜H -ATPase依赖的Na、跨质膜转运测定方法的建立
5.1材料与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3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符号、缩略词与术语注释表
附录
作者介绍
杨永青 1978年1o月生。2001-2006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0年,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工作,讲师。目前已在《7hePlantCell》、《Biochimica et Biohysica Acta》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最近有幸接触到了一本名为《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的书。虽然我并非直接参与本书的研究,但作为一名知识的渴求者,我对书中所探讨的胡杨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根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这种沙漠植物独特生存策略的大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广袤的戈壁,亲眼见证着胡杨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如何凭借其惊人的适应能力,生生不息。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胡杨抗旱生理机制的阐述所吸引,书中细致地描绘了胡杨如何在缺水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调控来维持生命活动,例如,它如何改变叶片的气孔导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如何高效地吸收和利用有限的水分,以及如何积累和合成渗透调节物质来降低细胞的渗透势。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深刻理解到,胡杨并非仅仅是“耐旱”,而是具备了一套精密的、进化的生存机制。
评分我是一名对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那些能够在严酷环境中生存,并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植物。胡杨,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其强大的抗旱能力,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本书《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让我深入了解了胡杨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秘密。书中关于胡杨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以及其根系固土能力的研究,都让我看到了其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巨大价值。我尤其关注书中对胡杨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但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研究,这为我们理解植物在缺水环境下的能量平衡提供了重要启示。
评分我是一名对生命科学的奥秘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对大自然中的各种奇迹总是怀有深深的敬畏。胡杨,这种在广袤的戈壁滩上默默挺立的树木,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生命力”的代名词。当我翻开《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这本书时,我仿佛获得了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探索胡杨生命奥秘的宝藏。书中对于胡杨在干旱胁迫下,其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比如抗氧化酶的表达如何增强,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这些都让我惊叹于生命体的精巧设计。它让我明白,胡杨的抗旱不仅仅是简单的“不渴死”,而是一整套复杂而有序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协同作用,这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生存智慧。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生物抱有极大的敬意,而胡杨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仅仅是对其生命力的赞叹,更是对其背后科学原理的探索。我曾设想过,在茫茫的沙漠中,一株胡杨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炙烤和干渴中坚守阵地,它是如何实现如此顽强的生存的?这本书给出了答案,而且是以一种严谨而系统的科学方式。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而是深入到生理层面,剖析了胡杨在干旱胁迫下的具体反应。例如,书中关于胡杨在水分胁迫下,其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脱落酸(ABA)的积累如何引发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减少气孔关闭,从而降低水分散失。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胡杨根系如何发展出强大的吸收能力,以及其细胞如何通过合成大量的亲水性物质来维持细胞的膨_和功能,这些都让我对植物的生存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对植物遗传学和分子育种充满关注的爱好者,我一直对能够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其抗逆性的研究课题非常感兴趣。胡杨,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旱优良品种,其抗旱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这本书《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欲望。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胡杨抗旱的生理机制,更深入到了分子层面,分析了其基因组中可能存在的与抗旱性相关的基因。我对书中关于胡杨在水分胁迫下,某些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以及基因表达发生改变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这让我看到了未来通过分子手段,将胡杨的抗旱优良性状应用于其他植物品种的希望。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生命本质的研究充满兴趣。胡杨,这种饱经风霜的植物,其生命力的顽强,一直是自然界的一个传奇。而《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一传奇的绝佳机会。书中对于胡杨细胞膜系统在干旱胁迫下的稳定性研究,例如,其脂质成分的调整如何帮助维持膜的完整性,以及其细胞质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都让我对生命体应对逆境的精巧设计感到由衷的赞叹。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更让我对生命体的适应性和韧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有一定涉猎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塑造独特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感到着迷。胡杨,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一种标志性的植物,其强大的抗旱能力无疑是其能够在中亚细亚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分布的关键。这本书《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活化石”植物深入了解的渴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生理学的专著,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在严酷环境中如何演化和适应的生动案例。书中对于胡杨细胞膜稳定性的研究,如何通过合成特定的脂质来抵抗渗透压的升高,以及其光合作用如何在水分胁迫下进行调整,以最小的代价维持能量的产生,都令我印象深刻。这些细致的研究,让我看到了一个物种为了生存,所能做出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生理和分子层面的努力。
评分我是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对那些能够突破环境限制,展现出惊人生命力的生物,总是抱有极大的热情。胡杨,这种生长在荒漠中的“英雄树”,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谜团。而《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这本书,为我揭开了这个谜团的面纱。书中对胡杨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细胞壁的渗透性来应对脱水,以及其叶片上特殊的蜡质层,如何有效地阻止水分的蒸发,都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将胡杨的生命奇迹,分解为一个个可理解的科学原理,让我对生命体的适应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挑战生命极限的生物抱有特殊的兴趣,而胡杨,无疑是这些生命中的杰出代表。阅读《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的探险,我得以窥探胡杨那令人惊叹的抗旱能力背后的科学真相。书中对于胡杨如何通过改变其根系的生长模式,例如,发展出更深、更粗壮的根系来寻找地下水源,以及如何有效储存水分,都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还探讨了胡杨在分子层面上是如何应对干旱的。例如,它如何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来合成或降解某些蛋白质,从而增强其对干旱的抵抗力。这些细节的揭示,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进化的神奇和奥妙。
评分我是一名对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充满好奇的普通人,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让我惊叹和思考的故事。胡杨,那挺拔的身姿,那不屈的生命力,一直是我在书中或画面中看到时,都会心生敬意。这本书《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让我有机会去了解,究竟是什么让这株植物如此坚韧。书中对胡杨叶片解剖学特征的研究,例如,其气孔的深度和密度,以及叶片表面绒毛的作用,都让我看到了胡杨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所做的精细调整。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不再仅仅是欣赏胡杨的外在之美,更能理解其内在的生存智慧。这本书让我对“生命”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